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宗教礼物论”的可能性:礼物与宗教的内在联系 被引量:7
1
作者 吴越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9-189,共21页
本文认为,“宗教礼物论”是一个具有潜力的理论视角,它以莫斯等人的礼物理论为基础,探讨宗教现象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本文在述评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探讨礼物与宗教的内在关系,进而分析礼物理论与宗教社会学的亲和性。文章认为:首先,礼物... 本文认为,“宗教礼物论”是一个具有潜力的理论视角,它以莫斯等人的礼物理论为基础,探讨宗教现象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本文在述评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探讨礼物与宗教的内在关系,进而分析礼物理论与宗教社会学的亲和性。文章认为:首先,礼物与宗教是双向关联的,两者相辅相成,不仅宗教现象中蕴含着礼物逻辑,而且宗教为礼物的内在价值提供了神圣性的基础;其次,礼物和宗教都与社会团结的法则直接关联,这一点体现在两者共通的自愿式义务性上,两者既融合了情感性联系和工具性联系,也融合了相互性伦理和等级性伦理;最后,“宗教礼物论”的优势最可能体现在对宗教之“非自主选择性”的分析上,而它的潜在挑战则主要在应对社会变迁与价值倾向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物 宗教 宗教礼物论 圣物
下载PDF
族群边界的构筑、遮蔽与消弭--一个村落“唐卡”艺术的社会生命传记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元元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9-135,共7页
不同于西方常识将物视为受人类宰制的绝对客体,人类学强调"物的社会生命"和"物的社会主体性指向",认为通过物的社会生命传记的民族志描写,可以呈现政治权力、社会关系与文化模式的变迁图景。本文在"物的社会生... 不同于西方常识将物视为受人类宰制的绝对客体,人类学强调"物的社会生命"和"物的社会主体性指向",认为通过物的社会生命传记的民族志描写,可以呈现政治权力、社会关系与文化模式的变迁图景。本文在"物的社会生命"框架中对一个少数民族村落唐卡艺术从"圣物"到"商品"的社会生命历程进行了民族志阐释,以此呈现出这一地域社会中族群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差异化形态,并以这一个案为基础,对当前民族艺术研究方法"本体回归"的可能性以及"非遗"保护实践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的社会生命 唐卡 族群边界 圣物 本体回归
原文传递
人类学研究中“物”的观念变迁 被引量:6
3
作者 马祯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18-123,128,共7页
人类学对物的研究是理解人及其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物的研究观念为线索,梳理在人类学不同阶段中,物从不具有意义,到作为理解人及其社会文化的媒介,再到物成为意义本身而上升为哲学反思的过程,以期厘清人类学物的研究的理论... 人类学对物的研究是理解人及其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物的研究观念为线索,梳理在人类学不同阶段中,物从不具有意义,到作为理解人及其社会文化的媒介,再到物成为意义本身而上升为哲学反思的过程,以期厘清人类学物的研究的理论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物 商品 圣物 主客体 本体论
下载PDF
花月杀手
4
作者 张晨(译) 《世界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158,共57页
内景树皮建造的欧塞奇传统棚屋,1900年。透过树皮的缝隙,我们看到一双双窥视的眼眸。听到:部落首领(欧塞奇语):明天我们将埋葬圣物。特写:他手中捧着的圣物烟斗。棚屋中央燃烧的火堆旁,欧塞奇男性长者围坐成圈。欧塞奇妇女们靠墙坐在他... 内景树皮建造的欧塞奇传统棚屋,1900年。透过树皮的缝隙,我们看到一双双窥视的眼眸。听到:部落首领(欧塞奇语):明天我们将埋葬圣物。特写:他手中捧着的圣物烟斗。棚屋中央燃烧的火堆旁,欧塞奇男性长者围坐成圈。欧塞奇妇女们靠墙坐在他们外侧。部落首领手捧圣物烟斗,召开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落首领 塞奇 圣物
原文传递
“圣物之灵”的消解与流转:潮汕弃置神像的生命史
5
作者 陈丹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152,156,共13页
作为圣物的神像可能面临被弃置、更换的命运。既往对弃置神像的研究聚焦于其仪式仪轨及家庭生活中的弃像行为,缺乏对不同层面的行动者如何参与其中、“圣物之灵”如何运作的追踪。在潮汕乡村,公庙、家庭、造像师等都可能弃置、更换神像... 作为圣物的神像可能面临被弃置、更换的命运。既往对弃置神像的研究聚焦于其仪式仪轨及家庭生活中的弃像行为,缺乏对不同层面的行动者如何参与其中、“圣物之灵”如何运作的追踪。在潮汕乡村,公庙、家庭、造像师等都可能弃置、更换神像。在村落集体中,由公庙组织的神像废弃、更新仪式,促成社会秩序的重整与灵的流转;在家庭关系中,神像与祀奉者的生命历程相互纠缠,致使弃像之“灵”退而不散;在生产委托关系中,累代师传的造像师之“神性”与拥有神形神名的神像之“物性”勾连,诱导灵不请自来。因而,神像既为表征意义上的神,也是与相关行动者之身份、体验、情感、经历等缠绕的实践中的物。神像之“灵”的流动生发于表征系统与具体实践相互作用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的社会生命 弃像 圣物
下载PDF
《西游记》中“如意金箍棒”的来源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刘铭 翟荣惠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0-84,共15页
《西游记》中"如意金箍棒"的来源非常复杂。首先,作者之所以会让孙悟空使用"棒"这种武器,根本原因是古代中国以棒作为战争和防身中常用武器的文化传统;直接原因是古代僧侣用棒的文化习俗。其次,"如意金箍棒&qu... 《西游记》中"如意金箍棒"的来源非常复杂。首先,作者之所以会让孙悟空使用"棒"这种武器,根本原因是古代中国以棒作为战争和防身中常用武器的文化传统;直接原因是古代僧侣用棒的文化习俗。其次,"如意金箍棒"不仅是儒道两家的"圣物",而且与佛教"如意珠""如意通"和"金轮宝"也渊源颇深。"如意金箍棒"描写对于《西游记》的创作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孙悟空形象塑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即表现孙悟空济世利人的家国情怀以及助力他完成了自己的修心之旅;另一方面是在体现作者创作意图方面的意义,即体现了作者弘扬佛法无边的创作意图以及对佛道斗争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意金箍棒 圣物 来源 意义
原文传递
呈现形而上学的根基——马克思对施蒂纳批判的批判
7
作者 卜祥记 《江淮论坛》 CSSCI 2004年第2期29-39,共11页
长期以来,理论界对《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的历史解读大多局限于第一章,而对几乎占了全书三分之二的马克思对施蒂纳的批判却未给予应有的关注。应当看到,作为青年黑格尔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的施蒂纳,像费尔巴哈一样也是思辨哲学的坚定批... 长期以来,理论界对《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的历史解读大多局限于第一章,而对几乎占了全书三分之二的马克思对施蒂纳的批判却未给予应有的关注。应当看到,作为青年黑格尔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的施蒂纳,像费尔巴哈一样也是思辨哲学的坚定批判者,他不仅批判黑格尔的思辨哲学,还把批判矛头进一步指向作为思辨哲学批判者的费尔巴哈,而且施蒂纳对思辨哲学的批判理路和指向与马克思曾经展开的对思辨哲学的批判、对费尔巴哈的批判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是,为什么费尔巴哈曾经得到马克思的高度评价和重视,并且马克思一直没有对费尔巴哈展开系统的批判,而对施蒂纳却不惜笔墨,在作为马克思创立哲学新世界观标志性文献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施蒂纳展开了无情的、甚至是苛刻的批判?这是一个在思辨哲学的语境中永远无法说清的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马克思已经由对哲学的形而上学本质的单纯指认和形式上的批判与指责,决定性地转入对哲学形而上学之根基、来历的思考,并已经在此基础上准备制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框架;作为一个在思想上“生不逢时”的人物,在费尔巴哈之后的施蒂纳的所有批判却依然是从思辨哲学出发批判思辨哲学,在思辨哲学内部批判思辨哲学,甚至于这种批判不仅没有达到、而且在许多方面低于思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阶制 唯一者 圣物 现实的个人 思辨哲学 形而上学
下载PDF
佛教仪式与城市空间——以中古时期的行像与行城活动为中心 被引量:2
8
作者 于薇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8-64,共7页
本文以中古时期的佛教“行像”及“行城”仪式活动为中心,讨论仪式行进路线与城市空间的关系。过往研究多围绕9-11世纪敦煌文书中对行城仪式的具体规定,并将这一活动溯源至5世纪印度及西域地区的佛教行像活动。本文尝试从仪式空间及具... 本文以中古时期的佛教“行像”及“行城”仪式活动为中心,讨论仪式行进路线与城市空间的关系。过往研究多围绕9-11世纪敦煌文书中对行城仪式的具体规定,并将这一活动溯源至5世纪印度及西域地区的佛教行像活动。本文尝试从仪式空间及具体过程入手,通过分析仪式在行进路线上所呈现的不同特征及象征性,试图说明中亚地区所流行关于圣物及圣遗物的展示及供养仪式,亦可能是中国境内早期行像仪式的来源之一。同时,基于都城空间展开的佛教行像仪式,并不限于岁时节庆之用,更作为沟通宗教与政治空间的独特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像 圣物 路线 神圣景观
原文传递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佛教器物
9
作者 王建芙 《收藏家》 2011年第4期26-32,共7页
在沈阳故宫博物院所藏大量清宫藏品中,有许多器物明显具有藏传佛教风格,从器型上看它们都是藏传佛教供奉的圣物。可大致分为三部分:仿制藏传佛教中的法器,仿制藏蒙习俗的生活用具和具有藏传佛教纹饰的中原器皿。
关键词 故宫博物院 佛教器物 沈阳 藏传佛教 生活用具 仿制 圣物 供奉
原文传递
稀世国宝 佛教圣物——青瓷莲花尊鉴赏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立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3年第9期24-27,共4页
受苏州市文物局委托,2012年4月10日至14日,中国古陶瓷学会组织青瓷专项专家组对苏州东吴博物馆“青瓷斋”展厅271件青瓷展品进行划级工作。其中有一件青瓷莲花尊被定级为一级甲文物。笔者有幸在东吴博物馆近距离接触了这件仰慕已久的... 受苏州市文物局委托,2012年4月10日至14日,中国古陶瓷学会组织青瓷专项专家组对苏州东吴博物馆“青瓷斋”展厅271件青瓷展品进行划级工作。其中有一件青瓷莲花尊被定级为一级甲文物。笔者有幸在东吴博物馆近距离接触了这件仰慕已久的青瓷莲花尊,好不欣喜赞叹,深为古代精美绝伦的艺术瑰宝折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瓷 莲花 国宝 鉴赏 圣物 佛教 学会组织 文物局
下载PDF
国宝中的国宝:三星堆文物观感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舒宪 《寻根》 2021年第4期120-122,共3页
任何人类社会群体,一旦解决了温饱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标志社会分化的权力与财富的符号物。宝贝、珍宝一类脱离日常生活用品范围的高等奢侈物,开始成为整个群体之中最吸睛的东西,会得到普遍的艳羡、追求、谈论,成为全社会备受青睐的圣... 任何人类社会群体,一旦解决了温饱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标志社会分化的权力与财富的符号物。宝贝、珍宝一类脱离日常生活用品范围的高等奢侈物,开始成为整个群体之中最吸睛的东西,会得到普遍的艳羡、追求、谈论,成为全社会备受青睐的圣物。如果该社会群体发展到民族国家的规模,那么此类圣物就被称为"国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用品 三星堆 人类社会群体 社会分化 国宝 圣物
原文传递
佛顶骨舍利源流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孺童 《法音》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5-32,33-37,共13页
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作为佛教界的圣物,自古以来就受到广大佛教信徒的崇拜敬奉,故有必要将佛顶骨之传承作一梳理,以正源流。 一、顶骨殊胜无颏 释迦牟尼佛逝世火化后所遗留之顶骨,之所以殊胜无比,除了释迦牟尼佛作为佛教创始人的身份外... 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作为佛教界的圣物,自古以来就受到广大佛教信徒的崇拜敬奉,故有必要将佛顶骨之传承作一梳理,以正源流。 一、顶骨殊胜无颏 释迦牟尼佛逝世火化后所遗留之顶骨,之所以殊胜无比,除了释迦牟尼佛作为佛教创始人的身份外,其应化人间所示现出来的生理构造,也与普通凡人不同。根据佛教经论记载,佛因前世累劫修行之功德,致使今生成就之时,具备三十二大丈夫相与八十种随形好。所谓"相",指显露在外比较易于被看到之形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流考 顶骨 舍利 释迦牟尼佛 佛教 创始人 大丈夫 圣物
原文传递
造微入妙 藏海淘珍——擦擦的鉴赏与收藏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丽丽 《艺术市场》 2007年第4期94-96,共3页
擦擦是藏传佛教持有的一种艺术形式,指的是一种横制的小型佛像,佛塔等,它是从古印度古板塔腹内置放圣物的装藏风谷演变而来,以凹型模具填入湿泥等材质,压制成型脱苑而成,这种制作手法决定了擦擦的体积一般都不大,
关键词 收藏 鉴赏 艺术形式 藏传佛教 制作手法 古印度 圣物
原文传递
面对三星堆的失语——四重证据法重建思想史原点
14
作者 叶舒宪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23年第2期12-23,共12页
三星堆新发现举世瞩目,在2022年成都举办的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年会上,却无人关注这方面,呈现本地学者的失语现象。本文提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数十年来的交叉学科研究优势,尤其是文学人类学一派的理论和方法论为解读三星堆文化的可操作性... 三星堆新发现举世瞩目,在2022年成都举办的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年会上,却无人关注这方面,呈现本地学者的失语现象。本文提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数十年来的交叉学科研究优势,尤其是文学人类学一派的理论和方法论为解读三星堆文化的可操作性:无文字的传统为文化大传统,其文化文本元编码一定是信仰支配下的神话编码,适合大传统研究的是四重证据法。本文以三星堆与金沙遗址祭祀成百上千根象牙的神圣编码意义为对象,强调依据新考古材料构建出欧亚大陆人象关系的三万年传统之文化文本脉络,由此来呈现重建思想史和美学史原点的认知目标,为汉语传统的“象”“意象”“想象”之类关键词做出前所未有的深度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 象牙 人象关系史 圣物 文化文本
原文传递
“悟空佛牙”漂流记
15
作者 煮酒君 高秀丽 《中华遗产》 2015年第6期124-133,共10页
在皇宫,它曾经是皇权的象征;而在信众眼里它被认为是佛陀教法传世的见证,是启迪信心的圣物。在两种势力的支配下,一颗佛牙在中国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命运……公元前485年,80高龄的释迦牟尼佛在古印度拘尸那伽城涅粱(虽然其仙去年代... 在皇宫,它曾经是皇权的象征;而在信众眼里它被认为是佛陀教法传世的见证,是启迪信心的圣物。在两种势力的支配下,一颗佛牙在中国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命运……公元前485年,80高龄的释迦牟尼佛在古印度拘尸那伽城涅粱(虽然其仙去年代多有争议,但今多取公元前485年之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牙 漂流 释迦牟尼佛 公元前 古印度 佛陀 信众 圣物
原文传递
万马尖措的身份与《香巴拉》的话语
16
作者 田丽萍 叶进 《舞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8-29,共2页
万马尖措,安多藏族,1979年出生在青海的一个小山村。藏语之的中“万马”是“莲花”、“尖措”是“大海”。青藏高原本是大海,地壳变动形成高原,因而上面有许多海螺化石,以白色为尊。印度佛教传入西藏后,白海螺被视为圣物,所以《... 万马尖措,安多藏族,1979年出生在青海的一个小山村。藏语之的中“万马”是“莲花”、“尖措”是“大海”。青藏高原本是大海,地壳变动形成高原,因而上面有许多海螺化石,以白色为尊。印度佛教传入西藏后,白海螺被视为圣物,所以《香巴拉》的开头和结尾由白海螺所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巴拉 话语 安多藏族 佛教传入 大海 原本 圣物
原文传递
广州华林寺藏舍利的真实来历
17
作者 杨权 《岭南文史》 2018年第1期56-62,共7页
广州华林寺藏有佛门圣物舍利,在清初陈子升(南海陈子壮弟)的《盂兰盆日西来庵舍利》一诗就有反映。其诗云:“金作浮图藏舍利,师僧请出众人观。生天直用时时切,消业回思世世难。惊眼威神灯外转,彻心悲涕水中寒。病身礼罢空行院,... 广州华林寺藏有佛门圣物舍利,在清初陈子升(南海陈子壮弟)的《盂兰盆日西来庵舍利》一诗就有反映。其诗云:“金作浮图藏舍利,师僧请出众人观。生天直用时时切,消业回思世世难。惊眼威神灯外转,彻心悲涕水中寒。病身礼罢空行院,为指芭蕉在药栏。”不过,此诗过去并未引起人们的充分注意。华林寺所藏含利,是在现代才偶然被发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林寺 舍利 广州 来历 圣物
原文传递
艺术语境下民间祭祀活动的破坏与建构
18
作者 顾慰 《民艺》 2019年第3期58-63,共6页
正月十四,年节将尽,大多数人一年中最为和乐喜悦的日子接近落幕。而对于远在昌邑市东永安村的乡民来说,一年一度的民俗盛会——“烧大牛”即将上演。~①以燎烧方式的祭祀活动历史久远。《礼记·祭法》有云:“燔柴于泰坛,祭天也。”... 正月十四,年节将尽,大多数人一年中最为和乐喜悦的日子接近落幕。而对于远在昌邑市东永安村的乡民来说,一年一度的民俗盛会——“烧大牛”即将上演。~①以燎烧方式的祭祀活动历史久远。《礼记·祭法》有云:“燔柴于泰坛,祭天也。”~②这句话是指将玉帛、牲畜等圣物置于堆积的柴火上焚烧,是古时极为盛大的祭天礼仪。而东永安村的乡民们最为期待的,也是一种与之类似的活动。至于烧的是什么牛,又是为何而烧,便要从腊月间的筹备环节谈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安村 昌邑市 语境 祭天 乡民 历史 圣物 活动
原文传递
人生怎样为非凡?
19
作者 洪飞雪 《中国天主教》 2012年第4期47-48,共2页
人,不能做一个凡人吗?人生必须是非凡的吗?人都能做到非凡吗?非凡就等于幸福的人生吗?这个问题我思考了许多年。新年前夕的午后,偶遇一位十多年前曾来过教会望道的朋友,又引起了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当年这位朋友来教会时,我曾... 人,不能做一个凡人吗?人生必须是非凡的吗?人都能做到非凡吗?非凡就等于幸福的人生吗?这个问题我思考了许多年。新年前夕的午后,偶遇一位十多年前曾来过教会望道的朋友,又引起了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当年这位朋友来教会时,我曾尽我所知地给他解释过信仰道理,并把圣物处的《教理问答》等几种书籍推荐给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 朋友 教会 是非 所知 教理 圣物
下载PDF
苗族鼓舞,苗族人的“圣物”与“国宝”
20
作者 聂元松 彭秀莲 李国斌 《民族论坛》 2012年第4期40-41,共2页
遗产发现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湘西苗族鼓舞历史久远,自古以来,鼓舞表演就包含了苗族人民虔诚信仰和勇于创造、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尤其是在与外来势力的斗争和反抗封建朝廷的过程中,苗鼓曾对民众起到了巨大的号召与激励作甩。
关键词 苗族鼓舞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国宝” 圣物 族人 民族精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