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认识论角度看汉传因明和墨学之异同
- 1
-
-
作者
宋丽
-
机构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
出处
《宜春学院学报》
2007年第S1期65-66,共2页
-
文摘
中国墨经和印度因明分别为世界逻辑两支源流,二者对世界逻辑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二者产生的年代非常相近,其研究内容都涉及到逻辑学。认识论等方面。近代学者对中国墨经和印度因明的异同也做了大量的比较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
关键词
汉传因明
墨学
墨经
陈那
近代学者
唯识二十论
所缘缘
瑜伽行派
现量
圣教量
-
分类号
B22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圣教量能够作为“量”被确立吗
- 2
-
-
作者
何继跃
-
机构
贵州大学哲学系
-
出处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0年第10期57-61,共5页
-
基金
贵州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圣教量能够作为"量"被确立吗"
项目编号:校研人文2010022
-
文摘
佛教逻辑学自始以来把"无欺智"作为"量"之性相。那么,在现、比二量之外是否承许别立圣教量呢?此乃印度关于如何保证知识确实性的争论焦点之所在。通过在考查印度各派圣教量不同立场的基础上,对圣教量不能作为量被确立的原因进行阐释,旨在引起人们对圣教量的深层认识和重新探讨。
-
关键词
知识
确实性
圣教量
随意自乐
-
Keywords
Knowledge
Credibility
Agama
Free Mind
-
分类号
B81-05
[哲学宗教—逻辑学]
-
-
题名中国逻辑思想史稿(连载之四)
- 3
-
-
作者
周文英
-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1期55-65,共11页
-
文摘
因明是发源于印度的一种逻辑学。在隋唐时期,因明的输入是中国逻辑史上的一件重大事情。因此,对于因明以及它的输入中国,我们有必要加以叙述和评论。要叙述这个问题,一定要以整个印度的历史特别是印度古代史为背景。印度的古代也和一般的古代社会一样,经历了原始公社、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专门记载印度最古社会的历史文献是没有的,能反映出印度上古社会情况的文献是《梨俱吠陀》。这部书,实际上是一部文学作品,是一部包括一千零二十八首赞颂诗的诗歌集,其中多数是赞颂各种天神,如火神、雨神、太阳神、风暴神等等。印度古代的人们不仅赞颂天神,而且还祭祀天神。这种赞颂和祭祀,起初,还只不过是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力的一种愚昧无知和天真的迷信。
-
关键词
因明学
陈那
正理派
异品遍无性
中国逻辑史
圣教量
梨俱吠陀
正理经
声论派
遍是宗法性
-
分类号
B81
[哲学宗教—逻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