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在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11th revision of International Classi?cation of Diseases, ICD-11)目录中首次收录了慢性疼痛并做了分类标注,但由于仍以症状为主,分属不同母系目录,对大...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在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11th revision of International Classi?cation of Diseases, ICD-11)目录中首次收录了慢性疼痛并做了分类标注,但由于仍以症状为主,分属不同母系目录,对大规模流调、临床疼痛诊治和预后评估等实践应用造成困难。为此,国际疼痛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 IASP)有关专家组对ICD-11版慢性疼痛分类的标注内容进行了补充修订,并制订了一个系统的分级诊断分类目录。本文在总结《PAIN》杂志(2019年160卷1期)ICD-11叙述专栏文章的基础上,制作了一个中文版IASP修订的ICD-11版慢性疼痛4级诊断分类目录和评估标准。期待慢性疼痛4级诊断分类目录在今后大规模人口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疼痛专科和其它相关科室诊治与预后评估工作中有章可循并发挥重要作用。展开更多
目的:2018年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首次收录慢性疼痛并做了分类,但ICD-11版慢性疼痛分类是否适合临床应用需要数据支持。本研究旨在推广ICD-11版慢性疼痛分类法在我国部分地区疼痛科的应用,通过掌握分类权重及病人特征来提高疼痛...目的:2018年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首次收录慢性疼痛并做了分类,但ICD-11版慢性疼痛分类是否适合临床应用需要数据支持。本研究旨在推广ICD-11版慢性疼痛分类法在我国部分地区疼痛科的应用,通过掌握分类权重及病人特征来提高疼痛科诊疗资源配置和推动核心治疗技术的发展。方法:运用方便抽样法和自行编制的慢性疼痛现状调查问卷,在部分地区三级医院疼痛科对疼痛医师确诊的慢性疼痛病人(年龄≥50岁)按ICD-11版七个亚类标准进行分类。采用描述统计学方法和非参数检验方法对ICD-11版慢性疼痛七个亚类构成比、人口资料和相关疾病、教育程度、职业状况、婚姻史和生活习惯(吸烟史与饮酒史)等进行分析。结果:按ICD-11版分类,总数1 545例慢性疼痛病人百分构成比如下:原发性疼痛21例(1.36%),癌症相关性疼痛32例(2.07%),术后及创伤性疼痛26例(1.68%),神经病理性疼痛501例(32.43%),头痛与颌面痛445例(28.80%),内脏疼痛176例(11.39%),肌肉骨骼疼痛344例(22.27%)。慢性疼痛病人的疼痛程度在性别(Z=14.65, P <0.0001)、职业(X2=61.3, P <0.0001)、是否有吸烟史(Z=-3.93, P <0.0001)和教育程度(X2=17.72, P <0.01)的比较中有统计学差异,在年龄(X2=1.588, P=0.45)、婚姻状况(X2=8.36, P=0.079)和是否有饮酒史(Z=0.42,P=0.6736)比较中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疼痛科在调查地区按ICD-11分类收治病人构成比排序是神经病理性疼痛居首,其次是头与颌面痛,再其次是肌肉骨骼疼痛和内脏疼痛。慢性疼痛病人的疼痛程度与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和吸烟可能有关,但需要做队列或相关因素分析。展开更多
文摘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在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11th revision of International Classi?cation of Diseases, ICD-11)目录中首次收录了慢性疼痛并做了分类标注,但由于仍以症状为主,分属不同母系目录,对大规模流调、临床疼痛诊治和预后评估等实践应用造成困难。为此,国际疼痛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 IASP)有关专家组对ICD-11版慢性疼痛分类的标注内容进行了补充修订,并制订了一个系统的分级诊断分类目录。本文在总结《PAIN》杂志(2019年160卷1期)ICD-11叙述专栏文章的基础上,制作了一个中文版IASP修订的ICD-11版慢性疼痛4级诊断分类目录和评估标准。期待慢性疼痛4级诊断分类目录在今后大规模人口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疼痛专科和其它相关科室诊治与预后评估工作中有章可循并发挥重要作用。
文摘目的:2018年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首次收录慢性疼痛并做了分类,但ICD-11版慢性疼痛分类是否适合临床应用需要数据支持。本研究旨在推广ICD-11版慢性疼痛分类法在我国部分地区疼痛科的应用,通过掌握分类权重及病人特征来提高疼痛科诊疗资源配置和推动核心治疗技术的发展。方法:运用方便抽样法和自行编制的慢性疼痛现状调查问卷,在部分地区三级医院疼痛科对疼痛医师确诊的慢性疼痛病人(年龄≥50岁)按ICD-11版七个亚类标准进行分类。采用描述统计学方法和非参数检验方法对ICD-11版慢性疼痛七个亚类构成比、人口资料和相关疾病、教育程度、职业状况、婚姻史和生活习惯(吸烟史与饮酒史)等进行分析。结果:按ICD-11版分类,总数1 545例慢性疼痛病人百分构成比如下:原发性疼痛21例(1.36%),癌症相关性疼痛32例(2.07%),术后及创伤性疼痛26例(1.68%),神经病理性疼痛501例(32.43%),头痛与颌面痛445例(28.80%),内脏疼痛176例(11.39%),肌肉骨骼疼痛344例(22.27%)。慢性疼痛病人的疼痛程度在性别(Z=14.65, P <0.0001)、职业(X2=61.3, P <0.0001)、是否有吸烟史(Z=-3.93, P <0.0001)和教育程度(X2=17.72, P <0.01)的比较中有统计学差异,在年龄(X2=1.588, P=0.45)、婚姻状况(X2=8.36, P=0.079)和是否有饮酒史(Z=0.42,P=0.6736)比较中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疼痛科在调查地区按ICD-11分类收治病人构成比排序是神经病理性疼痛居首,其次是头与颌面痛,再其次是肌肉骨骼疼痛和内脏疼痛。慢性疼痛病人的疼痛程度与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和吸烟可能有关,但需要做队列或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