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生态话语之及物性分析模式构建 被引量:129
1
作者 何伟 魏榕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97-607,共11页
本文首先从生态学视角出发,提出了国际生态话语概念,明确了国际生态系统的组成;然后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外交理念,重构了促进国际生态系统良好发展的生态哲学观;在此基础上,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理论,建构了一个体现国际生态话语特... 本文首先从生态学视角出发,提出了国际生态话语概念,明确了国际生态系统的组成;然后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外交理念,重构了促进国际生态系统良好发展的生态哲学观;在此基础上,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理论,建构了一个体现国际生态话语特点的及物性分析模式,涉及对参与者角色的生态化延伸和细化,对过程类型之生态有益性、中性和破坏性的界定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生态话语 国际生态系统 系统功能语言学 及物性分析模式
原文传递
多元和谐,交互共生——国际生态话语分析之生态哲学观建构 被引量:85
2
作者 何伟 魏榕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8-35,共8页
国际生态话语是国际关系的语言表征。其分析需要生态哲学观的指导。生态哲学观与生态哲学息息相关,但二者概念不同,生态哲学观作为一套系统性的观点,具有自身的特点。本文尝试通过阐释生态哲学观的特点,融合中国传统哲学及外交理念... 国际生态话语是国际关系的语言表征。其分析需要生态哲学观的指导。生态哲学观与生态哲学息息相关,但二者概念不同,生态哲学观作为一套系统性的观点,具有自身的特点。本文尝试通过阐释生态哲学观的特点,融合中国传统哲学及外交理念,建构“多元和谐,交互共生”国际生态哲学观,并讨论该生态哲学观对国际社会系统生态性发展的指导意义及其在国际生态话语分析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生态话语 国际关系 生态哲学观 “多元和谐 交互共生”
原文传递
国际生态话语的内涵及研究路向 被引量:44
3
作者 何伟 魏榕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24,共7页
本文探讨了国际生态话语概念出现的背景、内涵、分类以及其研究路向。国际生态话语属于交叉性研究领域,可以理解为一种以生态话语分析为途径的国际关系研究,即用生态话语分析方法研究话语中的国际关系,目的在于揭示话语发出者的话语影响... 本文探讨了国际生态话语概念出现的背景、内涵、分类以及其研究路向。国际生态话语属于交叉性研究领域,可以理解为一种以生态话语分析为途径的国际关系研究,即用生态话语分析方法研究话语中的国际关系,目的在于揭示话语发出者的话语影响力,分析其话语传递的生态意义:保护或破坏国际生态系统,抑或处于模棱两可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生态话语 内涵 研究路向
下载PDF
国际生态话语之介入系统分析模式建构 被引量:12
4
作者 魏榕 何伟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1-99,共9页
目前的大部分介入研究主要关注语言本体,未能体现话语的生态意义,无法体现话语者的生态意识,不适合作为国际生态话语的介入分析模式。因此,本研究提出介入系统建构的超学科理论框架,结合国际生态话语分析之哲学指导思想与系统功能语言... 目前的大部分介入研究主要关注语言本体,未能体现话语的生态意义,无法体现话语者的生态意识,不适合作为国际生态话语的介入分析模式。因此,本研究提出介入系统建构的超学科理论框架,结合国际生态话语分析之哲学指导思想与系统功能语言学介入理论,将"多元和谐,交互共生"之生态哲学观与介入系统的词汇语法资源融合为一体,建构出适合国际生态话语的介入系统分析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理论 生态语言学 国际生态话语 介入分析模式 生态哲学观
原文传递
国外生态语言学在中国的引介述评 被引量:5
5
作者 周文娟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1-25,共5页
本文从引介主体、引介内容、引介途径以及引介理据四个角度出发,梳理国外生态语言学在中国的引介成果,目的在于理清国外理论对中国生态语言学本土化产生的学术影响。考察发现:1)根据代表性文献和学术活动,国外生态语言学在中国的引介大... 本文从引介主体、引介内容、引介途径以及引介理据四个角度出发,梳理国外生态语言学在中国的引介成果,目的在于理清国外理论对中国生态语言学本土化产生的学术影响。考察发现:1)根据代表性文献和学术活动,国外生态语言学在中国的引介大体经历了萌芽、发展和繁荣三个阶段; 2)每个阶段引介主体对引介内容和引介途径的选择受生态取向和生态哲学观双重引介理据的影响; 3)在此基础上,中国研究者融合中国语境和传统生态智慧,提出了和谐话语分析和国际生态话语等新议题。本文认为,相关引介成果可以看作是国外生态语言学理论在中国语境下的拓展与深化,对国际语境下生态语言学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语言学 生态取向 生态哲学观 和谐话语分析 国际生态话语
原文传递
国际生态话语视角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新闻报道的及物性分析——以China Daily为例
6
作者 刘屹存 刘韶华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4期12-18,共7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从国际生态话语视角出发,以中国日报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关英语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的外宣新闻进行分析,探索新...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从国际生态话语视角出发,以中国日报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关英语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的外宣新闻进行分析,探索新闻话语背后隐藏的生态取向和生态理念。研究发现,中国日报报道“人类命运共同体”时,及物性的使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物质过程、关系过程、言语过程、心理过程、存在过程和行为过程;非生命体参与者的数量远超生命体参与者,这是由国际新闻的社会性所决定的;中国日报运用生态有益性话语频率最高,其次为生态中性话语,生态破坏性话语最低;中国日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闻报道表现的生态观可以总结为三大理念:和谐安全、合作共赢、以人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生态话语 人类命运共同体 及物性 生态
下载PDF
海洋生态话语的哲学观及对外传播 被引量:1
7
作者 黄玥 韩立新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55,共5页
"海洋生态环境"是我国提出的相区别于国际社会通用的概括性词语"海洋环境"的全新概念,其新增"生态"一词表明,我国更加注重从生态系统的视角关注海洋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体现我国的生态哲学思想。因此,... "海洋生态环境"是我国提出的相区别于国际社会通用的概括性词语"海洋环境"的全新概念,其新增"生态"一词表明,我国更加注重从生态系统的视角关注海洋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体现我国的生态哲学思想。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当运用生态话语展开分析,注意社会生态话语中的参与者角色,在术语翻译中要注重生态哲学观的构建,其有助于揭示全球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的意义。在"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理念的对外传播中,传播主体要在对文字进行翻译的基础上,注重体现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同时把握对外新闻翻译要点,既要体现中国特色,也要做到能够被国际社会所理解与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环境 中国特色 国际生态话语 生态哲学观 生态语言学 对外话语传播
原文传递
基于介入系统的“云南象群迁徙事件”国际生态话语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牛均均 牛桂玲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84-89,共6页
基于评价介入系统理论,以“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的国际生态哲学观为指导,对比分析中、英、美三国媒体关于“云南象群迁徙事件”报道中介入资源的分布特征。发现无论中方媒体还是西方媒体对大象迁徙事件的报道中破坏性话语都极少,多为有... 基于评价介入系统理论,以“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的国际生态哲学观为指导,对比分析中、英、美三国媒体关于“云南象群迁徙事件”报道中介入资源的分布特征。发现无论中方媒体还是西方媒体对大象迁徙事件的报道中破坏性话语都极少,多为有益性或中性话语,并且都遵循国际生态哲学观进行有效的国际合作,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主义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群迁徙 中国形象 介入系统 国际生态话语
下载PDF
中美新闻语篇的国际生态话语对比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贾晓慧 《中国报业》 2021年第10期88-90,共3页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各国应对疫情的态度有所差异。本文在国际生态话语视域下对中美两国主流媒体的50篇新闻报道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评价理论框架下描述其介入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差异,旨在揭示两家媒体所表达的不同...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各国应对疫情的态度有所差异。本文在国际生态话语视域下对中美两国主流媒体的50篇新闻报道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评价理论框架下描述其介入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差异,旨在揭示两家媒体所表达的不同态度和立场,为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生态话语 介入系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原文传递
《中国日报》有关中国援助他国抗疫报道的国际生态话语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凌晨 刘景霞 《今古文创》 2020年第18期95-96,共2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健康的社会生态也与良好的自然生态同样重要。新闻报道作为当代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在国际交流与国际关系构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日报》作为中国的主流新闻媒体,是国内外读者了解中国思想动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健康的社会生态也与良好的自然生态同样重要。新闻报道作为当代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在国际交流与国际关系构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日报》作为中国的主流新闻媒体,是国内外读者了解中国思想动态的重要方式,其社会影响力不应被忽视,自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日报》也对新冠疫情的最新情况进行报道。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为理论基础,选取《中国日报》中有关中国援助他国,共抗疫情的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从及物性的几个层面对其进行生态话语分析。本研究发现,《中国日报》的新闻报道体现了"和而不同,互爱互利"的思想,有助于推进国际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生态话语 及物性系统 新闻语篇
下载PDF
国际生态话语之及物性对比研究--以中美主流纸媒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龙玉芝 苗宁 《中国报业》 2021年第14期78-80,共3页
本文从生态语言学视角,以及物性系统理论为指导,选取《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的语料,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对两家媒体新闻语篇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中美主流媒体对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及物性过程分布特点和... 本文从生态语言学视角,以及物性系统理论为指导,选取《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的语料,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对两家媒体新闻语篇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中美主流媒体对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及物性过程分布特点和差异性,以及中美主流媒体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生态话语 及物性系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原文传递
国际生态话语的及物性分析——以《习近平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的讲话》为例
12
作者 张炼 杨頔 《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5期114-117,共4页
本文以何伟和魏榕提出的“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的国际生态哲学观为基础,基于何伟和魏榕提出的国际生态话语及物性分析模式对《习近平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的讲话》进行生态分析。通过分析,本文得出结论为该演讲是一篇有益性的国际... 本文以何伟和魏榕提出的“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的国际生态哲学观为基础,基于何伟和魏榕提出的国际生态话语及物性分析模式对《习近平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的讲话》进行生态分析。通过分析,本文得出结论为该演讲是一篇有益性的国际生态话语,演讲体现出中国“和谐外交”的立场,以及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生态话语 “多元和谐 交互共生” 及物性分析模式
下载PDF
国际生态话语视角下奶牛福利介绍的及物性分析
13
作者 曹煊 《辽宁经济》 2020年第12期30-33,共4页
牛奶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受喜爱的饮品之一,乳品业也因此蓬勃发展。近些来,生态保护者不断呼吁完善动物福利政策,奶牛作为长期人工养殖的动物之一,其养殖过程中的福利问题也备受关注。本文以国际生态话语分析为视角,对九篇知名乳业品... 牛奶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受喜爱的饮品之一,乳品业也因此蓬勃发展。近些来,生态保护者不断呼吁完善动物福利政策,奶牛作为长期人工养殖的动物之一,其养殖过程中的福利问题也备受关注。本文以国际生态话语分析为视角,对九篇知名乳业品牌官网中有关奶牛福利的介绍进行及物性分析,以揭示其中人、乳品商和奶牛之间的生态关系。研究发现,多数介绍中大量使用动作过程和有益性过程,反映了大部分乳品商重视奶牛福利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人与奶牛互尊平等的相处模式;而少数介绍较少提及福利政策,以动作过程和中性过程居多,揭示了乳品产业亟需重视奶牛福利化养殖建设,逐步建立完善的奶牛福利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生态话语 及物性分析 奶牛福利
下载PDF
大学英语教材中中国形象的国际生态话语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魏榕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36-44,共9页
大学英语教材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国际生态话语分析路径是探索生态化中国形象建构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大学英语教材的课文为分析对象,探讨了语篇中的生态化中国形象与其及物性表征。分析表明,单个教育语篇通过生态因子参与者与生... 大学英语教材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国际生态话语分析路径是探索生态化中国形象建构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大学英语教材的课文为分析对象,探讨了语篇中的生态化中国形象与其及物性表征。分析表明,单个教育语篇通过生态因子参与者与生态化过程形成的及物性语义配置共建生态化中国形象,呈现生态视角下的中国形象语义连续体。本文为在英语教学中践行生态化课程思政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材 中国形象 国际生态话语分析 生态化课程思政
下载PDF
国际生态话语的及物性分析——以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的讲话为例
15
作者 洪芷妍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4期63-67,共5页
生态语言学是生态学和语言学研究的结合体。文章以国际生态话语的及物性分析为研究框架,对演讲文本中的及物性过程类型分布以及参与者角色特点进行分析,并对演讲语篇的生态话语类型进行区分。研究发现,从三大过程类型看,物质过程占比最... 生态语言学是生态学和语言学研究的结合体。文章以国际生态话语的及物性分析为研究框架,对演讲文本中的及物性过程类型分布以及参与者角色特点进行分析,并对演讲语篇的生态话语类型进行区分。研究发现,从三大过程类型看,物质过程占比最大;从三类国际生态话语类型看,有益性国际生态话语为主要生态取向。这有利于借此传播大国责任的全球治理新理念,以及展示中国智慧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的不懈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哲学 国际生态话语分析 及物性 二十国集团峰会演讲
下载PDF
中外媒体航天报道中中国形象的国际生态话语对比研究
16
作者 关琳丽 刘兵 《西部学刊》 2024年第8期68-71,共4页
以国际生态话语分析路径解读中国形象,选取《中国日报》英文版(CD)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有关中国航天的新闻报道为语料。研究发现:(一)CD构建的中性和有益性中国形象比例相近,偶尔转述其他信息源塑造的破坏性形象,而CNN聚焦中性航... 以国际生态话语分析路径解读中国形象,选取《中国日报》英文版(CD)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有关中国航天的新闻报道为语料。研究发现:(一)CD构建的中性和有益性中国形象比例相近,偶尔转述其他信息源塑造的破坏性形象,而CNN聚焦中性航天形象,次要构建了有益性形象,较少呈现破坏性形象;(二)中国非人类生命体因子仅在CD新闻报道中出现,CNN新闻报道中未出现此类因子;(三)在中国作为社会非生命体的话语中,CNN往往附带出与美国的比较,试图构建美国地位挑战者的破坏性中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形象 国际生态话语分析 航天新闻
下载PDF
中国国家形象构建——基于国家领导人演讲的国际生态话语分析
17
作者 赵琳 刘兵 《西部学刊》 2024年第6期47-50,共4页
通过国际生态话语分析模式探讨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研究结果表明:(1)在参与者中,社会性参与者占比较高;在及物性过程中,动作过程与关系过程占比较高,呈现了中国在经济、文化、生态方面... 通过国际生态话语分析模式探讨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研究结果表明:(1)在参与者中,社会性参与者占比较高;在及物性过程中,动作过程与关系过程占比较高,呈现了中国在经济、文化、生态方面开放、包容、负责任的国家形象;(2)通过“施事(社会性参与者)+动作过程+受事(社会性参与者)”语义配置结构的拟人化表达和动作过程时态的多样化呈现出中国主动作为、促进合作的大国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生态话语分析 演讲 国家形象
下载PDF
基于及物性系统的中国外交发言的国际生态话语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曦凤 张家威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69-75,109,共8页
新冠疫情大流行给后疫情时代的中国外交提出了许多新课题。选取王毅外长在主题为“后疫情时代的世界与中国外交”研讨会上发表的演讲(英文版)作为研究语料,借鉴何伟、魏榕建构的国际生态话语及物性分析模式,运用“语料库辅助话语研究法... 新冠疫情大流行给后疫情时代的中国外交提出了许多新课题。选取王毅外长在主题为“后疫情时代的世界与中国外交”研讨会上发表的演讲(英文版)作为研究语料,借鉴何伟、魏榕建构的国际生态话语及物性分析模式,运用“语料库辅助话语研究法”探讨该语篇及物性资源的分布特征,揭示话语折射的生态取向以及传递的生态意义。研究发现:该生态故事的参与者角色主要为非生命体社会性参与者(78.16%)和人类生命群体参与者(18.72%);生态意义主要是通过动作过程(79.68%)和关系过程(11.76%)进行表征。此外,该语篇有益性过程居多,占比92.62%,其次是中性过程,占比3.74%,没有破坏性过程。综合来看,该语篇呈现出有益性生态取向,传递出促进国际生态系统稳定发展的生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生态话语分析 国际社会生态系统 及物性系统
下载PDF
及物性视域下国际动物保护组织新闻报道的生态话语分析
19
作者 赵天莲 陈莉霞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第24期15-18,共4页
国际动物保护组织所发布的新闻报道在信息传播、呼吁公众、倡导动物福利以及吸引公益资金方面对实际的动物保护工作起着重要作用。语言形式作为生态意义的重要实现方式,对其进行探究能够帮助读者了解此类新闻的话语特点,同时也有利于新... 国际动物保护组织所发布的新闻报道在信息传播、呼吁公众、倡导动物福利以及吸引公益资金方面对实际的动物保护工作起着重要作用。语言形式作为生态意义的重要实现方式,对其进行探究能够帮助读者了解此类新闻的话语特点,同时也有利于新闻编写者掌握动物保护相关新闻的语言编写策略,从而更加有效地呼吁读者关注动物保护问题并采取行动,最终促进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文章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自建语料库,将韩礼德的及物性系统和国际生态话语及物性分析模式作为研究框架,对国际动物保护组织发布的新闻报道进行生态话语分析。研究聚焦及物性过程的分布特征及其在国际生态哲学视角下的生态意义。研究发现,报道中四种主要的及物性过程各具特征,物质过程体现求实性和时效性,关系过程有利于呼吁公众参与动物保护行动,言语过程体现了报道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心理过程则体现了报道的客观性。从生态话语类型看,此类新闻报道以生态有益性和破坏性话语为主,前者描述动物保护相关工作,后者描述人类对动物栖息地造成的破坏以及动物艰难的生存处境。就研究局限性而言,本研究在广度和数量上存在不足,未来研究可在增加语料数量的基础上,结合更多样的研究方法,探究不同类型的及物性过程在增强公众意识和促进行动方面有效程度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动物保护组织 新闻报道 及物性系统 国际生态话语及物性分析模式 生态话语分析
下载PDF
《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英译本的国际生态话语分析
20
作者 肖晓 《现代语言学》 2023年第11期5358-5363,共6页
本文尝试从国际生态话语的视角出发,基于“和而不同,互爱互利”的生态哲学观,对《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英译本中的国际生态语篇进行分析,探究其话语建构方式、蕴含的国际生态观以及所展现的国家形象。分析结果显示:首先,在该语篇... 本文尝试从国际生态话语的视角出发,基于“和而不同,互爱互利”的生态哲学观,对《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英译本中的国际生态语篇进行分析,探究其话语建构方式、蕴含的国际生态观以及所展现的国家形象。分析结果显示:首先,在该语篇中,物质过程被大量使用来构建中国减贫故事,充分展现了脚踏实地,尽职尽责的大国形象。其次,语篇中有益性生态话语占比居多,中性生态话语较少,不存在破坏性生态话语,充分反映了中国始终在践行“和而不同,互爱互利”的生态哲学观,以自身行动促进国际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生态话语分析 《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 及物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