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胰腺区域性微创治疗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方驰华 郝建志 +4 位作者 范应方 胡海北 黄燕鹏 项楠 杨剑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10期12-15,共4页
目的观察围胰腺区域性微创治疗方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的影响。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自然病程组(SAP组)、常规治疗组(R组)、DDFA治疗组(DDFA组)、微创治疗组(W组),各组分配18只。每组分6、12、24 h三个时间点,每时间点分配6... 目的观察围胰腺区域性微创治疗方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的影响。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自然病程组(SAP组)、常规治疗组(R组)、DDFA治疗组(DDFA组)、微创治疗组(W组),各组分配18只。每组分6、12、24 h三个时间点,每时间点分配6只。采用5%牛黄胆酸钠逆行胰管注射法建立大鼠SAP模型。建模后按时间点分批采血并测血白细胞、血淀粉酶,提取血清测IL-6、TNF-α、PL-A2,吸取腹腔液测淀粉酶,取胰腺组织制作病理切片。结果各组各时间点间腹腔液淀粉酶含量及血淀粉酶含量、白细胞计数、血清IL-6、TNF-α、PL-A2含量、病理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围胰腺区域性微创治疗方案能显著降低大鼠血白细胞、淀粉酶、IL-6、TNF-α、PL-A2、腹水淀粉酶、胰腺组织病理评分,是阻止SAP进展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 胰腺区域性微创治疗 IL-6 TNF-Α PL-A2
下载PDF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开展围胰腺区域性微创治疗的临床疗效探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鄢洪明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12期43-44,共2页
目的:分析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开展围胰腺区域性微创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19年4月收治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开展围胰腺区域性微创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安... 目的:分析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开展围胰腺区域性微创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19年4月收治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开展围胰腺区域性微创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期间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开放手术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开展围胰腺区域性微创治疗在提升疗效、降低并发症风险方面具有突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 胰腺区域性微创治疗 开放手术 疗效
下载PDF
围胰腺区域性微创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肖文明 刘国利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期39-40,共2页
目的对采取围胰腺区域性微创治疗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4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治疗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围胰... 目的对采取围胰腺区域性微创治疗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4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治疗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围胰腺区域性微创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9%)显著高于对照组(81.3%),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胰腺区域性微创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对改善患者的康复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值得给予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区域性微创治疗 重症急性胰腺 临床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