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5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在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
1
作者 程厚文 龙跃州 杨明锋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7年第7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分离人脐带中的脐静脉和脐动脉,冰冻切片后以免疫荧光法检测VEGFR-3的表达。结果VEGFR-3荧光信号表达于脐静脉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以及脐动脉...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分离人脐带中的脐静脉和脐动脉,冰冻切片后以免疫荧光法检测VEGFR-3的表达。结果VEGFR-3荧光信号表达于脐静脉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以及脐动脉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外周细胞。结论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均表达VEGFR-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 因子受体-3 内皮细胞 平滑肌细胞 免疫荧光
下载PDF
VEGF-C和VEGF-D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汤红平 张雅洁 +1 位作者 顾莹莹 张惠球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1-554,共4页
目的:探讨VEGFC、VEGFD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12例乳腺癌组织切片染色,观察乳腺癌组织中VEGFC,VEGFD以及LYVE1的表达情况。结果:112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C阳性率为83.0%,VEGFD阳性率为75.9%。二者... 目的:探讨VEGFC、VEGFD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12例乳腺癌组织切片染色,观察乳腺癌组织中VEGFC,VEGFD以及LYVE1的表达情况。结果:112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C阳性率为83.0%,VEGFD阳性率为75.9%。二者表达呈正相关(r=0.767,P<0.001)。VEGFC阳性指数在淋巴结转移组(60.54±16.73)明显高于未转移组(43.56±15.64)(P<0.05)。VEGFD阳性指数在淋巴结转移组(60.42±16.26)明显高于未转移组(41.82±15.93)(P<0.05)。随着癌细胞VEGFC和VEGFD表达强度增强,LYVE1阳性淋巴管数也随之增加,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VEGFC和VEGFD的表达与LYVE1阳性淋巴管均呈一定相关性,(前者r=0.864,P<0.001;后者r=0.870,P<0.001)。乳腺癌中LYVE1阳性淋巴管数在淋巴结转移组(13.72±7.74)明显高于未转移组(7.69±5.85)。结论:VEGFC及VEGFD在人乳腺癌组织呈高水平表达,表达强度与肿瘤间质淋巴管密度及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肿瘤间质淋巴管密度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内皮 淋巴管
下载PDF
VEGF-C和VEGFR-3对乳腺癌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曹桂明 杨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10-313,共4页
目的:探讨VEGF-C及VEGFR-3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病、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癌中VEGF-C及VEGFR-3的表达状态。结果:10例乳腺病及纤维腺瘤VEGF-C均阴性,也无VEGFR-3阳性淋巴管;48例乳腺癌组织VEGF-C阳性... 目的:探讨VEGF-C及VEGFR-3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病、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癌中VEGF-C及VEGFR-3的表达状态。结果:10例乳腺病及纤维腺瘤VEGF-C均阴性,也无VEGFR-3阳性淋巴管;48例乳腺癌组织VEGF-C阳性率为70.83%(34/48);淋巴结转移者VEGF-C阳性率为92.59%(25/27),显著高于无转移者(42.86%,9/21)(P<0.01)。VEGFR-3阳性淋巴管条数随VEGF-C强度增强而增多。在淋巴结转移者中,VEGFR-3阳性淋巴管条数(6.03)多于无淋巴结转移者(2.01)(P<0.01)。结论:乳腺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状态与VEGFR-3阳性淋巴管数量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肿瘤转移
下载PDF
VEGFR-3表达与口腔癌淋巴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8
4
作者 于大海 温玉明 +1 位作者 王昌美 李龙江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1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目的 了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C)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3(VEGFR 3)在正常口腔黏膜、白斑及鳞癌等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方法 ,确定VEGFR 3的表达及定量。结果 VEGFR 3主要表达定位在脉管结构 ,... 目的 了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C)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3(VEGFR 3)在正常口腔黏膜、白斑及鳞癌等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方法 ,确定VEGFR 3的表达及定量。结果 VEGFR 3主要表达定位在脉管结构 ,在正常及病变上皮组织中也有少量表达。口腔癌VEGF C表达阳性之VEGFR 3染色脉管数目比阴性增多 ,淋巴结转移比无转移增多 (P <0 .0 1) ;而鳞癌比正常黏膜、白斑增多 (P <0 .0 5 ) ;随临床分期或病理分级增高 ,VEGFR 3染色脉管数目有增多趋势 ,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VEGF C表达的增高 ,通过其受体VEGFR 3导致了淋巴管的增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VEGFR-3 口腔癌 淋巴道转移
原文传递
VEGF-C和FLT-4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杏娥 毛伟敏 《实用癌症杂志》 2007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研究VEGF-C、FLT-4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中VEGF-C、FLT-4的表达。结果6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36例(60%)VEGF-C阳性表达,30例(50%)... 目的研究VEGF-C、FLT-4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中VEGF-C、FLT-4的表达。结果6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36例(60%)VEGF-C阳性表达,30例(50%)FLT-4阳性表达。有淋巴结转移者VEGF-C和FLT-4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5%和69.4%,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组(29.2%和33.3%),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经半定量RT-PCR分析,VEGF-C和FLT-4在有淋巴结转移者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1,P<0.05)。结论VEGF-C及其受体FLT-4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半定量RT—PCR 肿瘤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结肠癌VEGF-C表达与淋巴管生成、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泽进 张东卫 谭莹 《中华全科医学》 2013年第6期867-869,共3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表达与淋巴管生成、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深圳市观澜人民医院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标本50例为研究组,包括淋巴结转移28例(转移亚组),无淋巴结转移22例(未转移亚组),另收集... 目的探讨结肠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表达与淋巴管生成、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深圳市观澜人民医院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标本50例为研究组,包括淋巴结转移28例(转移亚组),无淋巴结转移22例(未转移亚组),另收集同期结肠良性息肉40例为对照组,对标本行VEGF-C、VEGFR-3(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免疫组化染色,分析VEGF-C表达与淋巴管密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研究组VEGF-C阳性率、淋巴管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转移亚组VEGF-C阳性率显著高于未转移亚组(90.0%vs 31.8%,P<0.01)。结论结肠癌VEGF-C的高表达,可能通过淋巴管生成促进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 淋巴管生成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VEGF-C、VEGFR-3生物学机制和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广军 王子安 《中华全科医学》 2010年第3期368-370,共3页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淋巴管生成与结直肠癌病期进展的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天宝 黄奕华 +2 位作者 兰平 宋新明 汪建平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76-1279,共4页
背景与目的:淋巴道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C,VEGF-C)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receptor-3,VEGFR-3)结合,... 背景与目的:淋巴道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C,VEGF-C)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receptor-3,VEGFR-3)结合,促进淋巴管生成与淋巴道转移。本文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VEGF-C、VEGFR-3与淋巴管密度(lymphangialdensity,LAD)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构建含结直肠癌与正常结直肠组织各105例的微阵列,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C、VEGFR-3及Podoplanin。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结直肠癌VEGF-C与VEGFR-3表达均上调,LAD相应增加。VEGF-C与VEGFR-3表达无相关性。VEGF-C阳性组中的LAD高于阴性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以及晚期结直肠癌VEGF-C呈高表达;VEGFR-3在淋巴结转移以及DukesYC期病例中表达升高;LAD在淋巴结转移、DukesYC期病例中明显升高。结论:VEGF-C、VEGFR-3与结直肠癌淋巴管生成、淋巴结转移以及病期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血管内皮生成因子-C 血管内皮生成因子受体-3 淋巴管密度 PODOPLANIN 组织微阵列 病情进展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在高发区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增周 席鸿钧 侯进荣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河南省林州市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83例食管鳞癌患者均为林州市居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河南省林州市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83例食管鳞癌患者均为林州市居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C、VEGFR-3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情况,随访5 a以上。结果VEGF-C阳性产物位于细胞质,VEGF-C阳性表达率为45.8%(38/83),VEGF-C阳性表达与食管癌浸润深度、pTNM分期,局部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VEGFR-3阳性脉管数平均为(9.77±2.99)个,VEGFR-3阳性脉管数与淋巴结转移、VEGF-C表达之间存在相关关系(P<0.001)。VEGF-C阳性表达组5 a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P<0.01)。结论VEGF-C及其受体VEGFR-3可能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VEGF-C表达可能是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食管鳞癌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大肠癌患者组织多项基质金属蛋白、VEGF-C、VEGF-D、Ets-1、CD44v6及VEGFR-3的变化 被引量:11
10
作者 樊善继 徐海帆 +1 位作者 胡泽成 樊天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77-179,183,共4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组织多项基质金属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C、VEGF—D、Ets一1、CD44v6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一3(VEGFR一3)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9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35例大肠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期...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组织多项基质金属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C、VEGF—D、Ets一1、CD44v6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一3(VEGFR一3)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9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35例大肠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进行检查诊断的35例大肠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组织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一1、MMP一2、MMP一3、MMP一7及VEGF—C、VEGF—D、Ets一1、CD44v6、VEGFR一3阳性表达率,并比较不同分期及有无转移观察纽的上述指标阳性率。结果:观察纽MMP一1、MMP一2、MMP一3、MMP一7及VEGF—C、VEGF—D、Ets一1、CD44v6、VEGFR一3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Duke's分期较高者及有转移者的上述指标阳性率高于Duke’S分期较低者及无转移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大肠癌患者组织多项基质金属蛋白、VEGF—C、VEGF-D、Ets一1、CD44v6及VEGFR一3的阳性表达率均较高,且不同Duke’S分期及有无转移者之间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基质金属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C VEGF-D Ets一1 CD44V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一3)
下载PDF
宫颈癌、癌旁组织酪氨酸激酶受体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的表达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陶萍萍 原杰彦 +2 位作者 郑伟平 王宇华 杨宾烈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7年第11期2462-2466,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宫颈癌、癌旁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TrkB、BDNF、VEGF-C及VEGFR-3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通过研究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宫颈癌、癌旁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TrkB、BDNF、VEGF-C及VEGFR-3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宫颈癌及癌旁组织凋亡抑制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宫颈浸润癌患者72例,以正常宫颈组织72例为对照,构建包括宫颈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宫颈组织在内的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rkB、BDNF、VEGF-C和VEGFR-3的表达,比较TrkB、BDNF、VEGF-C、VEGFR-3在不同组织中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结果共构建组织芯片6张。TrkB、BDNF、VEGF-C和VEGFR-3在宫颈癌各自的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正常宫颈组织中几乎不表达;TrkB、VEGF-C、VEGFR-3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与有无脉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癌旁组织中TrkB、BDNF、VEGF-C和VEGFR-3表达除与上述因素有关外,还与肿瘤直径有关(均P<0.05)。结论宫颈癌组织中TrkB、BDNF、VEGF-C和VEGFR-3均有较高表达率,癌旁组织中存在一定量的表达,其表达强度与肿瘤直径、有无脉管浸润及淋巴转移显著相关。TrkB、BDNF、VEGF-C及VEGFR-3表达具有协同性。TrkB、BDNF、VEGF-C及VEGFR-3在宫颈癌及癌旁组织中共同参与了宫颈癌的浸润及淋巴转移,可能作为新的评价宫颈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癌旁组织 酪氨酸激酶受体B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原文传递
MMP-7、VEGF-C和VEGFR-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11
12
作者 卢壁辉 黄壮生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78-880,共3页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MP-7、VEGF-C和VEGFR-3在20例正常结肠黏膜、58例结肠癌组织蜡块标...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MP-7、VEGF-C和VEGFR-3在20例正常结肠黏膜、58例结肠癌组织蜡块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化、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结肠癌组织中MMP-7、VEGF-C和VEGFR-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结肠黏膜组织(P<0.05);结肠癌组织中MMP-7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Dukes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病理分化无关(P>0.05);VEGF-C和VEGFR-3则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临床分期(Dukes分期)、病理分化、患者年龄、性别均无关(P>0.05);结肠癌组织中MMP-7与VEGF-C(rs=0.158,P=0.064)、MMP-7与VEGFR-3(rs=0.142,P=0.076)的表达无相关性,VEGF-C与VEGFR-3的表达呈正相关(rs=0.450,P=0.034)。结论结肠癌组织MMP-7、VEGF-C和VEGFR-3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升高,VEGF-C与VEGFR-3的表达呈正相关,联合检测3种因子的表达有利于指导结肠癌的预后判断和后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结肠癌
下载PDF
喉及下咽部鳞状细胞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及其受体FLT-4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莉 刘清明 董频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845-849,共5页
目的:研究喉及下咽部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EGFR3(FLT4)的表达情况,以及它们在肿瘤淋巴转移、微转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49例喉及下咽部癌组织中VEGFC、FLT4及... 目的:研究喉及下咽部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EGFR3(FLT4)的表达情况,以及它们在肿瘤淋巴转移、微转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49例喉及下咽部癌组织中VEGFC、FLT4及淋巴结中VEGFC蛋白表达和相对含量。结果:喉及下咽部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与病理分级密切相关(均P<0.05),与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均P<0.05),与临床T分期无关。FLT4表达与VEGFC阳性表达呈同向性改变,与淋巴结转移相关(均P<0.05);喉及下咽部癌组织中,FLT4阳性脉管数与病理分级及临床T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喉及下咽部癌组织中淋巴结微转移组,VEGFC、FLT4表达与无转移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C在喉及下咽部癌组织中,通过其特异性受体FLT4导致淋巴管增生,促进肿瘤淋巴转移,从而影响患者的预后;检测VEGFC、FLT4,对肿瘤诊断、判断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淋巴转移
原文传递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天宝 董文广 +1 位作者 韩方海 李兆亭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41-343,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3(VEGFR 3)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胃癌及胃良性病变中VEGFR 3的表达 ,并以此来计数淋巴管密度。结果 淋巴管密度胃癌组为( 5 .80 0 0± 2 .3189)个 /× 2 ...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3(VEGFR 3)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胃癌及胃良性病变中VEGFR 3的表达 ,并以此来计数淋巴管密度。结果 淋巴管密度胃癌组为( 5 .80 0 0± 2 .3189)个 /× 2 0 0 ,胃良性病变组为 ( 2 .380 0± 0 .4 6 2 9)个 /× 2 0 0 (P =0 .0 0 0 ) ;有淋巴结转移者为 ( 6 .94 83± 1.5 831)个 /× 2 0 0 ,无淋巴结转移者为 ( 2 .772 7± 0 .4 2 89)个 /× 2 0 0 (P =0 .0 0 0 ) ;低分化组为( 7.6 818± 0 .982 9)个 /× 2 0 0 ,高 +中分化组为 ( 3.5 0 0 0± 1.0 2 82 )个 /× 2 0 0 (P =0 .0 0 0 ) ;pTNM分期Ⅰ +Ⅱ期为( 4 .2 917± 1.6 880 )个 /× 2 0 0 ,Ⅲ +Ⅳ期组为 ( 8.0 6 2 5± 0 .75 94 )个 /× 2 0 0 (P =0 .0 0 0 )。结论 胃癌淋巴管密度与其 pTNM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胃癌 病理因素 免疫组织化学 测定 淋巴管生成
下载PDF
乳腺癌NF-κBHER2 VEGF-C与VEGFR3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蔡春友 付金瑞 +1 位作者 刘妍菊 姚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1333-1337,共5页
目的:探讨HER2、NF-kB、VEGF-C及其受体VEGFR-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人乳腺癌组织和10例癌旁组织HER2、ER、NF-kB、VEGF-C及VEGFR-3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NF-kB的阳性率分别... 目的:探讨HER2、NF-kB、VEGF-C及其受体VEGFR-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人乳腺癌组织和10例癌旁组织HER2、ER、NF-kB、VEGF-C及VEGFR-3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NF-kB的阳性率分别为45.0%(18/40)和30.0%(3/10),差异无显著性(P>0.05),NF-kB与HER2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442,P=0.004)。Ⅲ级乳腺癌的NF-kB表达显著增强(P=0.018)。VEGF-C和VEGFR-3的表达显著增强,阳性率分别为70.0%(28/40)和57.5%(23/40),两者呈正相关(r=0.761);NF-kB和HER2与VEGF-C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73和0.342)。淋巴结转移组VEGF-C和VEGFR-3的阳性率分别等于90.0%和82.4%,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6.5%和39.1%)。VEGFR-3阳性脉管数平均为8.44±2.58,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12±3.75)。结论:NF-kB与HER2的表达为正相关,NF-kB和HER2蛋白与VEGF-C的表达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细胞核因子ΚB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 人类上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
下载PDF
乳康饮对裸鼠乳腺癌自发性转移模型淋巴管生成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湘奇 党相国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57-1661,共5页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乳康饮对乳腺癌移植瘤小鼠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转移机制。方法 30只裸鼠乳腺原位种植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S,建立乳腺癌移植瘤自发性转移模型,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模型组,5-氟尿嘧啶(5-FU)对...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乳康饮对乳腺癌移植瘤小鼠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转移机制。方法 30只裸鼠乳腺原位种植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S,建立乳腺癌移植瘤自发性转移模型,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模型组,5-氟尿嘧啶(5-FU)对照组,乳康饮小、中、大剂量组以及乳康饮加5-FU组,每组5只。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0.4 mL/d灌胃;5-FU对照组给予30 mg/(kg.d)5-FU腹腔注射;乳康饮小、中、大剂量组分别给予乳康饮18、45、90 g/(kg.d)灌胃;乳康饮加5-FU组给予5-FU 30 mg/(kg.d)腹腔注射,同时给予乳康饮45 g/(kg.d)灌胃,均每天1次,连续6周。用药后检测肿瘤体积、抑瘤率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抑制率;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microvessel density,L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VEGFR-3)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肿瘤体积明显减小,VEGF-C和VEGFR-3表达水平显著下调,LMVD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中以乳康饮加5-FU组抑瘤率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抑制率最高,LMVD最低,与其他用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乳康饮可能通过干预VEGF-C及VEGFR-3的表达,影响淋巴管的生成,抑制乳腺癌淋巴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康饮 淋巴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下载PDF
VEGF-C及其受体在皮肤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7
作者 方木平 刘汉忠 刘永桥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年第5期379-381,共3页
目的:研究皮肤恶性黑素瘤(MM)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及其受体VEGFR-3(flt-4)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肿瘤淋巴管的生长及淋巴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析29例MM石蜡标本中VEGF... 目的:研究皮肤恶性黑素瘤(MM)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及其受体VEGFR-3(flt-4)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肿瘤淋巴管的生长及淋巴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析29例MM石蜡标本中VEGF-C/flt-4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与20例色素痣石蜡标本中VEGF-C/flt-4蛋白表达情况相对比,统计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VEGF-C蛋白的阳性率为96.6%(28/29),flt-4的阳性率为86.2%(25/29),明显高于色素痣(P<0.01),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肿瘤的淋巴转移显著相关(P<0.05);VEGF-C和flt-4的阳性表达相一致。结论:VEGF-C/flt-4在皮肤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色素痣,与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在肿瘤淋巴转移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素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淋巴转移
下载PDF
乳康饮对裸鼠乳腺癌组织VEGF-C/D、VEGFR-3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孙喜波 李湘奇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94-597,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乳康饮对移植瘤小鼠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VEGF-C/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3)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抑制乳腺癌转移的机制。方法:30只BALB/c裸鼠乳腺原位种植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S,建立乳腺癌自发性转... 目的:观察中药乳康饮对移植瘤小鼠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VEGF-C/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3)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抑制乳腺癌转移的机制。方法:30只BALB/c裸鼠乳腺原位种植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S,建立乳腺癌自发性转移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5-FU对照组,乳康饮小、中、大剂量组,乳康饮+5-FU组,每组5只。模型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0.4mL/d灌胃;5-FU对照组给予5-FU 30mg·kg-1·d-1腹腔注射;乳康饮小、中、大剂量组分别给予乳康饮18、45、90g·kg-1·d-1灌胃;乳康饮+5-FU组给予5-FU注射液30mg·kg-1·d-1腹腔注射,同时给予乳康饮45g·kg-1·d-1灌胃,均每天1次,连续6周。用药后检测肿瘤质量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抑制率,肿瘤组织VEGF-C/D、VEGFR-3基因的表达。结果:乳康饮各剂量组及乳康饮+5-FU组肿瘤质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小(P<0.01),乳康饮+5-FU组抑瘤率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抑制率明显高于其他药物组(P<0.05)。乳康饮各剂量组VEGF-D mRNA表达显著下调,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乳康饮大剂量组和乳康饮+5-FU组VEGF-C mRNA、VEGFR-3 mRNA表达量下调,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乳康饮可能通过干预VEGF-C/D、VEGFR-3 mRNA的表达,影响淋巴管的生成,抑制乳腺癌淋巴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康饮 淋巴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D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原文传递
乳腺癌中VEGF-D/VEGFR-3与淋巴管生成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8
19
作者 赵云霞 马琳 蔡兆根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VEGFR-3、VEGF-D的表达与微淋巴管密度(LVD)及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20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R-3、VEGF-D的表达,Podoplanin标记微淋巴管,计数微淋巴管密度(LVD),分析VEGFR-3与乳腺癌...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VEGFR-3、VEGF-D的表达与微淋巴管密度(LVD)及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20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R-3、VEGF-D的表达,Podoplanin标记微淋巴管,计数微淋巴管密度(LVD),分析VEGFR-3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VEGFR-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6.67%,明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织(P<0.01);VEGFR-3蛋白表达阳性组LVD值为17.86±6.09,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VEGFR-3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x2=22.173,P<0.01);且VEGF-D蛋白阳性组中VEGFR-3表达亦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结论VEGF-D/VEGFR-3是乳腺癌淋巴管生成的重要诱导因子,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微淋巴管密度
下载PDF
VEGF-C/VEGFR-3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黄辉 蒋宏玲 +1 位作者 刘美莲 赵博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10期1723-1724,共2页
恶性肿瘤治疗失败的原因是肿瘤细胞扩散和转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家族是唯一特异性作用于脉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是一组分泌性糖蛋白,包括VEGF-A( 即以往发现的VEGF) 、VEGF-B 、VEGF-C ... 恶性肿瘤治疗失败的原因是肿瘤细胞扩散和转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家族是唯一特异性作用于脉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是一组分泌性糖蛋白,包括VEGF-A( 即以往发现的VEGF) 、VEGF-B 、VEGF-C 、VEGF-D 、VEGF-E 、P1GF( 胎盘生长因子)和PDGF(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7 大成员.它们在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分裂增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 首次由Joukov 在1996 年报道以来,其作为一种特异性的的血管、淋巴管内皮细胞调节因子,通过与其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3) 结合后,能诱导血管及淋巴管内皮细胞生长,在肿瘤组织中表达增加,促进实体瘤内淋巴管的新生, 促进肿瘤细胞进入淋巴管并通过淋巴系统向全身扩散.应用相应的抗体阻断VEGF-C 与VEGFR-3 的结合,可起到抑制淋巴管新生的作用.现将VEGF-C/VEGFR-3 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 肿瘤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