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形态与组织学为基础筛选诱导胎鼠腭裂的四氯二苯二噁英最适剂量 被引量:12
1
作者 何晓梦 刘翠苹 +4 位作者 蒲亚兰 甘立强 袁心刚 魏光辉 傅跃先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7-281,共5页
目的观察在不同四氯二苯二噁英(TCDD)剂量的作用下,胎鼠腭裂形成过程中的形态学、组织学变化,以筛选TCDD诱导腭裂模型的最适剂量。方法C57BL/6J孕鼠于妊娠第10天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Ⅰ~Ⅳ组,每组6只;对照组以玉米油0.1ml灌胃,实验Ⅰ... 目的观察在不同四氯二苯二噁英(TCDD)剂量的作用下,胎鼠腭裂形成过程中的形态学、组织学变化,以筛选TCDD诱导腭裂模型的最适剂量。方法C57BL/6J孕鼠于妊娠第10天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Ⅰ~Ⅳ组,每组6只;对照组以玉米油0.1ml灌胃,实验Ⅰ、Ⅱ、Ⅲ、Ⅳ组分别以TCDD32、28、24、20μg/kg灌胃。妊娠第17.5天处死孕鼠,称量孕鼠及胚胎体重,记录活胎鼠数、腭裂数、吸收胎及死胎鼠数。另取15只C57BL/6J孕鼠随机分组同前,处理方法同前;各组分别于妊娠第13.5、14.5和15.5天剪取胎鼠头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并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观察。结果各组孕鼠增加的体重及活胎鼠的体重差异均无显著性。Ⅰ、Ⅱ、Ⅲ组较对照组双侧腭突发育瘦小,上抬延迟;Ⅳ组双侧腭突发育及上抬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Ⅰ~Ⅳ组胎鼠腭裂发生率分别为97.37%、93.02%、65.12%、56.82%,对照组未见胎鼠腭裂形成。结论 TCDD28μg/kg是建立C57BL/6J胎鼠腭裂模型的最适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四氯 C57BL/6J 小鼠 发育 形态学 组织学
原文传递
四氯二苯二噁英致胎鼠腭裂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8
2
作者 蒲亚兰 刘丽玲 +2 位作者 甘立强 何晓梦 傅跃先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48-453,共6页
目的探讨四氯二苯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致胎鼠先天性腭裂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12只C57BL/6J孕鼠于妊娠第10天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实验组以TCDD64μg/kg灌胃,对照组以等量玉米油灌... 目的探讨四氯二苯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致胎鼠先天性腭裂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12只C57BL/6J孕鼠于妊娠第10天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实验组以TCDD64μg/kg灌胃,对照组以等量玉米油灌胃,于妊娠第18.5天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胎鼠腭裂的发生率。另取18只C57BL/6J孕鼠,于妊娠第10天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处理方法同前,根据标本采集时间不同,每组又分为妊娠第13.5、14.5和15.5天3个亚组,每个亚组3只,分别于妊娠第13.5、14.5和15.5天剪取胎鼠腭突组织提取RNA和DNA,采用RT—PCR检测Smad2~4及Smad7mRNA的表达情况、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mion specific PCR,MSP)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3(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β3,TGF—β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两样本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TCDD成功诱导建立C57BL/6J胎鼠先天性腭裂模型,实验组腭裂发生率为100%,对照组无腭裂发生。在妊娠第13.5、14.5和15.5天,RT—PCR显示实验组Smad2mRNA的相对表达值分别为0.263±0.088、0.296±0.016和0.159±0.027,对照组为0.180±0.042、0.282±0.029和0.165±0.0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74、-0.762、0.321,P〉0.05);实验组Smad3mRNA的相对表达值分别为0.453±0.153、0.551±0.160和0.328±0.049,对照组为0.375±0.126、0.510±0.145和0.259±0.0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8、-0.336、-2.005,P〉0.05);实验组Smad4mRNA的相对表达值分别为0.675±0.174、0.577±0.070和0.396±0.066,对照组为0.557±0.138、0.587±0.080和0.441±0.0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26、0.161、0.927,P〉0.05);实验组Smad7mRNA的相对表达值分别为0.283±0.050、0.320±0.068和0.169±0.045,对照组为0.207±0.043、0.288±0.051和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四氯 转化生长因子-Β3
原文传递
3种药物对饲服TCDD的胎鼠腭突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何晓梦 刘翠苹 +2 位作者 袁心刚 魏光辉 傅跃先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7-591,共5页
目的:观察叶酸、白藜芦醇和α-萘黄酮拮抗四氯二苯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诱导胎鼠腭裂发生的效应,及对饲服TCDD的胎鼠腭突表面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妊娠第10天(gestation day 10,GD10)孕鼠随机分组,每组8只... 目的:观察叶酸、白藜芦醇和α-萘黄酮拮抗四氯二苯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诱导胎鼠腭裂发生的效应,及对饲服TCDD的胎鼠腭突表面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妊娠第10天(gestation day 10,GD10)孕鼠随机分组,每组8只。TCDD组以TCDD 28μg/kg灌胃,对照组以玉米油0.1 ml灌胃,叶酸组以叶酸10 mg/kg+TCDD 28μg/kg灌胃、白藜芦醇组以白藜芦醇50 mg/kg+TCDD 28μg/kg灌胃、α-萘黄酮组以α-萘黄酮5 mg/kg+TCDD 28μg/kg灌胃,于GD17.5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胎鼠腭裂的发生率。另取15只孕鼠随机分组,每组3只,处理方法同前,分别于GD13.5、14.5、15.5剪取胎鼠头部,扫描电镜观察腭突表面的超微结构。结果:TCDD组胎鼠腭裂发生率为92.86%,对照组未见胎鼠腭裂形成。叶酸组、白藜芦醇组和α-萘黄酮组胎鼠腭裂发生率分别为73.08%、74.51%、65.52%,与TCD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DD组腭中嵴上皮细胞表面逐渐破裂、皱缩,伪足结构逐渐减少、消失,最终形成腭裂;对照组、叶酸组、白藜芦醇组和α-萘黄酮组腭中嵴上皮细胞表面光滑整齐、饱满膨胀,表面丝状伪足逐渐增多、延长,一直持续到腭突融合结束。结论:叶酸、白藜芦醇和α-萘黄酮均能恢复小鼠腭中嵴上皮细胞表面的超微结构,从而拮抗TCDD的致腭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白藜芦醇 α-萘黄酮 腭裂 四氯 扫描电镜
下载PDF
2,3,7,8-四氯二苯二噁英诱导C57BL小鼠腭裂发病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罗枭 蔡生青 +1 位作者 石冰 李承浩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3期317-323,共7页
目的探究2,3,7,8-四氯二苯二噁英(TCDD)诱导的腭裂模型中对中嵴上皮细胞影响的机制。方法E12.5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孕鼠胃饲质量浓度为4μg·mL-1的TCDD;对照组孕鼠胃饲蓖麻油。于E18.5在体视显微镜下检测各组腭发育... 目的探究2,3,7,8-四氯二苯二噁英(TCDD)诱导的腭裂模型中对中嵴上皮细胞影响的机制。方法E12.5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孕鼠胃饲质量浓度为4μg·mL-1的TCDD;对照组孕鼠胃饲蓖麻油。于E18.5在体视显微镜下检测各组腭发育情况;分别在E13.5、E14.5、E15.5取胎鼠腭部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小鼠腭部形态和蛋白酶活化受体/非典型蛋白激酶C(PAR/aPKC)复合物、β-连环蛋白的表达情况;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定量检测mRNA表达;Western blot定量检测PAR/aPKC复合物。结果TCDD组胎鼠在E18.5全部发生腭裂,对照组未见腭裂产生。RT-PCR定量检测,PAR/aPKC复合体mRNA在E13.5表达最强,E14.5、E15.5的表达减弱。β-连环蛋白在E14.5表达最强,E13.5次之,E15.5表达最弱;E13.5、E14.5 TCDD组β-连环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E15.5高于对照组(P<0.01)。Western blot检测,PAR/aPKC复合体的表达随着腭发育而降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β-连环蛋白在对照组E13.5、E14.5腭中嵴上皮细胞内呈强阳性表达。结论TCDD有可能通过干扰PAR/aPKC复合体协同β-连环蛋白参与诱导小鼠腭上皮融合异常,而导致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活化受体/非典型蛋白激酶C复合体 细胞极性 四氯 腭裂 Β-连环蛋白
下载PDF
叶酸和α-萘黄酮对TCDD致胎鼠腭裂的拮抗作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何晓梦 刘翠苹 +2 位作者 袁心刚 魏光辉 傅跃先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进一步探讨叶酸和α-萘黄酮预防胎鼠腭裂发生的作用,并对比两者的效果。方法将孕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8只,于受孕第10天(GD10)以四氯二苯二英(TCDD)28μg/kg灌胃;对照组以玉米油0.1 ml灌胃;叶酸组分别以叶酸15、10、5 mg/kg+TCDD 28... 目的进一步探讨叶酸和α-萘黄酮预防胎鼠腭裂发生的作用,并对比两者的效果。方法将孕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8只,于受孕第10天(GD10)以四氯二苯二英(TCDD)28μg/kg灌胃;对照组以玉米油0.1 ml灌胃;叶酸组分别以叶酸15、10、5 mg/kg+TCDD 28μg/kg灌胃;α-萘黄酮分别以α-萘黄酮5 mg/kg、50μg/kg+TCDD 28μg/kg灌胃。受孕第17.5天(GD17.5)处死孕鼠,称量孕鼠及胚胎体重,记录活胎鼠数、腭裂数、吸收胎及死胎鼠数;并剪取胎鼠头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结果TCDD 28μg/kg所致胎鼠腭裂发生率为92.86%,对照组未见胎鼠腭裂形成。TCCD+叶酸15、10、5 mg/kg三组致胎鼠腭裂发生率分别为84.00%、73.08%、86.00%。α-萘黄酮5 mg/kg、50μg/kg+TCDD组胎鼠腭裂发生率分别为65.52%、74.00%。各实验组孕鼠体重增加量、活胎鼠体重及每窝平均胎数、每窝活胎数、死胎和吸收胎数与对照组及TCDD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试验剂量的叶酸与α-萘黄酮均有一定的拮抗TCDD诱导胎鼠腭裂发生的作用,以叶酸10 mg/kg、α-萘黄酮5 mg/kg的剂量的拮抗作用较强;两者作用效果无明显差异,且对孕鼠及胎鼠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α-萘黄酮 四氯 腭裂 C57BL 6J小鼠
原文传递
环境因素诱导的DNA甲基化修饰在唇腭裂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吕明敏 唐璟 宋庆高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8期592-597,共6页
先天性唇腭裂(cleft lip with/without palate,CL/P)作为常见的颌面部发育畸形,其病因目前认为主要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发现,环境因素诱发的表观遗传学变化可能是胎儿先天畸形发生的关键因素,而DNA甲基化作为重要... 先天性唇腭裂(cleft lip with/without palate,CL/P)作为常见的颌面部发育畸形,其病因目前认为主要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发现,环境因素诱发的表观遗传学变化可能是胎儿先天畸形发生的关键因素,而DNA甲基化作为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在众多领域已有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其作为联系个体与环境的纽带,在唇腭裂中的研究报道有限。现有研究表明,DNA甲基化与唇腭裂的发生密切相关,叶酸缺乏、吸烟、污染物暴露等不良环境因素的刺激可诱导DNA甲基化状态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唇腭发育的基因表达,导致畸形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表观遗传修饰 DNA甲基化 环境因素 叶酸 吸烟 环境污染物 2 3 7 8-四氯 维A酸 母体生理状态
下载PDF
TCDD诱导的胎鼠腭发育过程中DNA甲基化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晨 袁心刚 +1 位作者 傅跃先 翟莎娜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72-377,共6页
目的 研究2,3,7,8-四氯二苯二噁英(2,3,7,8-tetrachlrodibenzo-p-dioxin,TCDD)作用于C57BL/6J孕鼠后,胎鼠腭组织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变化及DNA甲基转移酶的表达情况.方法 C57BL/6J孕鼠共40只,完全随机分为TCDD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TCD... 目的 研究2,3,7,8-四氯二苯二噁英(2,3,7,8-tetrachlrodibenzo-p-dioxin,TCDD)作用于C57BL/6J孕鼠后,胎鼠腭组织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变化及DNA甲基转移酶的表达情况.方法 C57BL/6J孕鼠共40只,完全随机分为TCDD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TCDD组于妊娠第10.5天(GD10.5)以TCDD28 μg/kg一次性灌胃,对照组以等量玉米油一次性灌胃;分别于GD13.5、14.5、15.5、16.5、17.5处死孕鼠,采集各时间点的胎鼠腭组织,分别提取基因组DNA、总RNA.应用MethylampTM基因组DNA甲基化定量试剂盒检测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DNA甲基转移酶Dnmt1、Dnmt3a和Dnmt3b mRNA的表达量.应用IBM 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样本间均数比较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所有结果作K-S检验均符合正态分布,方差不齐者采用校正t检验,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GD13.5、14.5和16.5胎鼠腭组织DNA甲基化水平:对照组分别为33.42%±6.78%、30.12%±3.92%和36.45%±3.27%,TCDD组分别为49.52% ±4.03%、24.10% ±2.29%和32.77%±0.98%.GD13.5,TCDD组DNA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组(P<0.01);而在GD14.5、16.5均低于对照组(P<0.05).GD13.5、16.5胎鼠腭组织Dnmt1 mRNA表达量:对照组分别为1.01 ±0.10和0.81 ±0.01,TCDD组分别为1.28±0.11和1.04±0.05.在GD13.5、16.5,TCDD组Dnmt1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 <0.05,P<0.01).GD13.5、16.5胎鼠腭组织Dnmt3a mRNA表达量:对照组分别为0.81±0.02和0.96±0.06,TCDD组分别为1.15 ±0.17和1.11 ±0.06.在GD13.5、16.5,TCDD组Dnmt3a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 <0.05,P <0.05).GD14.5,对照组Dnmt3b mRNA表达量为0.72±0.06,TCDD组为0.97 ±0.06,TCDD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胎鼠腭组织内可能存在复杂的DNA甲基化调控机制,Dnmt1、Dnmt3a表达升高引起腭组织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在GD13.5时显著升高,可能是TCDD导致胎鼠腭发育障碍的表观遗传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 DNA甲基化 DNA甲基转移酶 2 3 7 8-四氯 腭裂
原文传递
组蛋白H3乙酰化在TCDD致胎鼠腭裂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刘翠苹 袁心刚 +4 位作者 傅跃先 邱林 田晓菲 刘燕 魏光辉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69-373,共5页
目的 探讨组蛋白H3乙酰化在2,3,7,8-四氯二苯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所致的C57 BL/6J胎鼠腭裂畸形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共36只C57BL/6J孕鼠,将18只随机分为TCDD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TCDD组于受孕后第1... 目的 探讨组蛋白H3乙酰化在2,3,7,8-四氯二苯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所致的C57 BL/6J胎鼠腭裂畸形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共36只C57BL/6J孕鼠,将18只随机分为TCDD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TCDD组于受孕后第10天(gestation day,GD10)以TCDD 28 μg/kg灌胃1次;对照组于GD10以等量玉米油灌胃;分别于GD13.5、GD14.5及GD15.5处死孕鼠,收集胎鼠的上腭组织提取核蛋白,用比色法检测组蛋白乙酰转移化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s,HATs)活性.另18只孕鼠随机分为TCDD组和对照组(分组及各组只数同前),分别在上述时间点提取核蛋白,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乙酰化的组蛋白H3(acetylated histone H3,Ac-H3)在上腭的表达情况.结果 各个时间点HATs相对活性在GD13.5,GD14.5、GD15.5所测吸光度A值对照组分别为0.4097±0.0147、0.5223±0.017 1和0.643 5±0.0139,TCDD组分别为0.8650±0.0129,0.719 1±0.0178和0.551 2±0.016 8;TCDD组HATs活性在GD13.5、GD14.5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GD15.5 TCDD组HATs活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个时间点Ac-H3相对表达量在GD13.5,GD14.5、GD15.5,对照组分别为0.745 0±0.113 5,1.055 9±0.249 4和1.795 5±0.081 9,TCDD组分别为1.4490±0.1460,1.6418±0.0997和1.512 l±0.1502; TCDD组Ac-H3表达在GD13.5、GD14.5分别高于对照组GD13.5、GD1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P<0.05);而在GD15.5,TCDD组Ac-H3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组蛋白H3酰化参与了TCDD所致的C57BL/6J胎鼠腭裂的发生,可能是TCDD诱导腭裂发生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H3 乙酰化 2 3 7 8-四氯 腭裂
原文传递
2,3,7,8-四氯二苯二噁英诱导的胎鼠腭裂腭突组织细胞周期相关分子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蒋亨 袁心刚 +2 位作者 魏光辉 蒲玮 傅跃先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86-694,共9页
目的检测2,3,7,8-四氯二苯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诱导的胎鼠腭裂模型中腭突组织细胞周期相关分子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细胞周期相关分子在腭裂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C57BL/6J孕鼠随机... 目的检测2,3,7,8-四氯二苯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诱导的胎鼠腭裂模型中腭突组织细胞周期相关分子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细胞周期相关分子在腭裂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C57BL/6J孕鼠随机分为TCDD处理组与对照组,每组24只.TCDD处理组在胚胎日第10天(the embryonic day10.5,E10.5),按28μg/kg的量(含5μg/mlTCDD的玉米油)给予孕鼠一次性灌胃,对照组等量玉米油灌胃.分别在E13.5、E14.5及E15.5取出各组胎鼠腭突组织,提取总核糖核酸和总蛋白,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相关分子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不同浓度TCDD(0.01、0.1、0.5和1nmol/L)处理人肾胚293t细胞(HEK293t),并用噻唑蓝(MTT)检测其细胞增殖活力.以IBMSPSS24.0进行统计分析,两样本间均值比较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所有结果作K-S检验均符合正态分布,方差不齐者采用校正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E13.5、E14.5和E15.5,干扰素调节因子6(Irf6)蛋白在对照组(1.26±0.13、1.67±0.14、1.42±0.15)较TCDD组(0.81±0.08、1.04±0.02、0.86±0.12)表达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6、3.662、2.867,P=0.0471、0.0146、0.0241);E14.5和E15.5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1A(P21)蛋白在对照组(2.26±0.21、1.99±0.21)较TCDD组(1.43±0.12、0.93±0.22)表达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398、3.378,P值为0.8726、0.0273).细胞周期相关分子的mRNA表达水平:各个时间点,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对照组(1.00±0.02、0.94±0.03、1.11±0.09)表达水平较TCDD组(0.28±0.01、0.33±0.06、0.88±0.01)高(t=22.53、22.35、14.27,均P<0.001);TCDD组cyclinE1、cyclinA2、cyclinB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6(Cdk6)、Cdk2、Cdk1表达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E13.5cyclinB1和E15.5Cdk2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0.1nmol/LTCD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 2 3 7 8-四氯 腭裂 腭中缝上皮
原文传递
2,3,7,8-四氯二苯二噁英诱导腭裂发生的差异蛋白筛选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丽玲 傅跃先 +1 位作者 蒲亚兰 甘立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87-1090,共4页
目的:以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2,3,7,8-四氯二苯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致先天性腭裂发生的差异表达蛋白。方法:以TCDD诱导建立胎鼠先天性腭裂模型,行腭部的大体解剖及组织学检查。取实验组和对照组胎鼠的腭组织... 目的:以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2,3,7,8-四氯二苯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致先天性腭裂发生的差异表达蛋白。方法:以TCDD诱导建立胎鼠先天性腭裂模型,行腭部的大体解剖及组织学检查。取实验组和对照组胎鼠的腭组织,分别提取组织总蛋白。通过双向电泳和质谱分析,筛选出实验组和对照组腭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并用免疫组化对鉴定出的相关蛋白质进行验证。结果:成功诱导胎鼠腭裂模型。筛选出10种差异表达的蛋白,其中7个蛋白点在试验组上调,3个蛋白点在实验组下调。过氧化物还原酶1(Peroxiredoxin 1,Prx 1)与鸟嘌呤核苷酸解离抑制剂(GDP-dissociation inhibitor,GDI)在实验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Prx 1、GDI表达的明显增强可能与TCDD所致胎鼠先天性腭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 7 8-四氯 腭裂 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TCDD诱导C57BL/6J胎鼠腭裂过程中组蛋白H4乙酰化的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丁文 袁心刚 +3 位作者 傅跃先 王晨 邱林 魏光辉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5-310,共6页
目的检测在2,3,7,8-四氯二苯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诱导的C57BL/6J小鼠腭裂过程中组蛋白H4乙酰化的表达水平,探讨TCDD诱发腭裂与组蛋白H4乙酰化的相关性。方法48只C57BL/6J近交系孕鼠完全随机... 目的检测在2,3,7,8-四氯二苯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诱导的C57BL/6J小鼠腭裂过程中组蛋白H4乙酰化的表达水平,探讨TCDD诱发腭裂与组蛋白H4乙酰化的相关性。方法48只C57BL/6J近交系孕鼠完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小鼠妊娠第10.5天(gestationday,GD10.5)时,一次性给予孕鼠分别灌服20μg/kgTCDD(实验组)和等剂量玉米油(对照组),分别在GD13.5、GD14.5、GD15.5剖腹取胎鼠头部标本,作冠状位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组蛋白H4乙酰化在腭突中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胎鼠腭组织组蛋白H4乙酰化的相对表达量。应用SPSS24.0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方差同质性检验,方差齐采用Bonferroni检验,方差不齐者采用校正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组蛋白H4乙酰化主要表达在腭突上皮细胞中,间质细胞少许表达;在腭发育各个主要时期GD13.5、GD14.5、GD15.5腭突上皮细胞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为0.60±0.25、0.92±0.09和0.90±0.09;TCDD组为1.02±0.28、1.61±0.27和1.28±0.1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DD诱导的C57BL/6J胎鼠腭裂的发生可能与组蛋白H4乙酰化修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H4 乙酰化 2 3 7 8-四氯 腭裂
原文传递
iTRAQ技术鉴定TCDD与维甲酸致胎鼠腭裂共同表达的差异蛋白质 被引量:1
12
作者 翟莎娜 王晨 +2 位作者 傅跃先 袁心刚 张丁文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8-284,共7页
目的应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技术结合质谱分析筛选2,3,7,8-四氯二苯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与维甲酸致胎鼠腭裂发生的共同... 目的应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技术结合质谱分析筛选2,3,7,8-四氯二苯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与维甲酸致胎鼠腭裂发生的共同差异表达蛋白质。 方法将36只C57BL/6J孕鼠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每组12只。分别以28 μg/kg TCDD、80 mg/kg维甲酸在C57BL/6J孕鼠第10.5个妊娠日(gestational day 10.5,GD10.5)灌胃,建立胎鼠腭裂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玉米油灌胃,于GD17.5观察胎鼠腭部的解剖学及组织学改变;取TCDD组、维甲酸组与对照组GD17.5胎鼠的腭组织,从中提取总蛋白质,采用iTRAQ技术联合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和鉴定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用Western Blot对Annexin A1、14-3-3 sigma差异蛋白进行表达验证。实验数据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腭裂发生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3组目的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齐性分析采用Levene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urkey HSD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①成功建立了胎鼠腭裂模型,TCDD组与维甲酸组腭裂发生率分别为97.1%(68/70)和98.6%(70/7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05),腭裂表型在形态学上相似。②共鉴定出2 996个蛋白质,TCDD组、维甲酸组与对照组比较,分别筛选出差异蛋白75个和90个,2个实验组共同表达的差异蛋白有18个。③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nnexin A1蛋白表达水平对照组为0.52±0.11,TCDD组和维甲酸组分别为0.99±0.34和0.98±0.31,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4-3-3 sigma蛋白表达水平对照组为0.55±0.15,TCDD组和维甲酸组分别为0.86±0.17和0.93±0.13,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TRAQ检测结果一致。 结论应用iTRAQ技术能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腭裂 疾病模型 动物 2 3 7 8-四氯 维甲酸
原文传递
2,3,7,8-四氯二苯二■英诱导胎鼠腭裂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基因表达变化
13
作者 张丁文 袁心刚 +2 位作者 蒋亨 蒲玮 傅跃先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73-676,共4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TβR-Ⅰ、TβR-Ⅱ及TβR-Ⅲ)基因变化与2,3,7,8-四氯二苯二噁恶(TCDD)所致胎鼠腭发育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将24只C57BL/6 J孕鼠随机分为TCDD组和对照组,每组再根据怀孕时间分成3个亚组,每组4只孕鼠。在妊娠第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TβR-Ⅰ、TβR-Ⅱ及TβR-Ⅲ)基因变化与2,3,7,8-四氯二苯二噁恶(TCDD)所致胎鼠腭发育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将24只C57BL/6 J孕鼠随机分为TCDD组和对照组,每组再根据怀孕时间分成3个亚组,每组4只孕鼠。在妊娠第10日(GD10)一次性分别灌胃20μg/kg TCDD(TCDD组)和等量玉米油(对照组)。在GD13、GD14和GD15分别剖腹取各组胎鼠腭组织,提取总RNA,逆转录成cDNA,利用q-PCR技术检测各组胎鼠腭组织中TβR-Ⅰ、TβR-Ⅱ及TβR-Ⅲ mRNA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TβR-Ⅰ mRNA相对表达量在GD13、GD14和GD15分别为(2.06±0.21)、(1.38±0.12)和(0.78±0.17);TCDD组分别为(0.98±0.26)、(0.75±0.14)和(1.22±0.05)。对照组TβR-Ⅱ mRNA相对表达量在GD13~GD15分别为(1.84±0.08)、(1.14±0.09)、(0.81±0.13);TCDD组分别为(0.91±0.22)、(0.96±0.06)、(1.30±0.13)。TβR-Ⅲ mRNA在对照组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86±0.10)、(1.11±0.11)、(0.67±0.15);TCDD组分别为(0.85±0.05)、(0.93±0.09)、(1.17±0.16)。TCDD组的TβR-Ⅰ、TβR-Ⅱ及TβR-Ⅲ mRNA在GD13和GD14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GD15,TβR-Ⅰ、TβR-Ⅱ及TβR-Ⅲ mRNA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CDD诱导的胎鼠在腭发育关键时期GD13与GD14,TβR-Ⅰ、TβR-Ⅱ及TβR-Ⅲ mRNA的低表达很可能参与了TCDD诱发胎鼠腭部融合障碍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 2 3 7 8-四氯 腭裂胚胎发育
原文传递
14-3-3σ蛋白在TCDD致胎鼠腭裂中的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14
作者 蒋亨 王晨 +1 位作者 袁心刚 傅跃先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57-561,共5页
目的:研究14-3-3σ蛋白在2, 3, 7, 8-四氯二苯二噁英(TCDD)致胎鼠腭裂中的作用机制。方法:胚胎日第10.5天(E10.5)时,TCDD组按28μg/kg给予孕鼠一次性灌胃,对照组为等量玉米油灌胃。分别在E13.5、E14.5及E15.5取出胎鼠腭突组织和胎头。... 目的:研究14-3-3σ蛋白在2, 3, 7, 8-四氯二苯二噁英(TCDD)致胎鼠腭裂中的作用机制。方法:胚胎日第10.5天(E10.5)时,TCDD组按28μg/kg给予孕鼠一次性灌胃,对照组为等量玉米油灌胃。分别在E13.5、E14.5及E15.5取出胎鼠腭突组织和胎头。免疫组化检测14-3-3σ蛋白表达分布,RT-QPCR和WB检测胎鼠腭突组织14-3-3σ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P53蛋白和磷酸化P53蛋白表达量。结果:14-3-3σ蛋白主要表达在腭上皮细胞。与对照组比较,TCDD组14-3-3σ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E13.5 TCDD组P53蛋白表达升高,其磷酸化水平在E13.5和E14.5升高。结论:TCDD引起腭突组织14-3-3σ蛋白表达升高,激活P53通路异常,使腭中缝上皮持续存在,干扰腭发育的正常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3-3σ蛋白 P53通路 2 3 7 8-四氯(TCDD) 腭裂
下载PDF
TCDD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遵尧 吴迎春 +1 位作者 菊池修 渡边寿雄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40-845,共6页
用B3LYP/6 3 11G 方法全优化计算 2 2个四氯二苯并对二英 (简称TCDD)分子 ,得到几何构型、总能量、标准熵、标准焓和标准自由能 .将 2 ,3 ,7,8 TCDD的计算构型与X射线衍射实验测定值进行了比较 .计算结果表明 ,总能量、标准焓和标准... 用B3LYP/6 3 11G 方法全优化计算 2 2个四氯二苯并对二英 (简称TCDD)分子 ,得到几何构型、总能量、标准熵、标准焓和标准自由能 .将 2 ,3 ,7,8 TCDD的计算构型与X射线衍射实验测定值进行了比较 .计算结果表明 ,总能量、标准焓和标准自由能与氯原子置换位置的相关性很高 (r>0 997) .1,3 ,6,8 TCDD的总能量和自由能最低 ,即最稳定 .以此为参照 ,得到异构体的总能量的相对稳定性顺序和自由能的相对稳定性顺序 .1,3 ,7,9 TCDD的稳定性次之 ,1,3 ,7,8 TCDD居第三 .将这二个顺序与焚烧炉产生的TCDD异构体和合成的异构体对的生成百分比进行了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DD 密度泛函 理论研究 四氯并对 热力学 相对稳定性 环境污染物
下载PDF
纳米金生物条形码技术检测痕量二噁英类化合物 被引量:6
16
作者 赵立凡 李媛媛 徐顺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8-192,共5页
建立一种基于纳米金生物条形码技术的二噁英快速筛检方法.利用二噁英诱导激活的芳香烃受体复合物,特异识别以纳米金为报告基团的二噁英反应探针,该探针被释放后进行条形码放大,通过纳米金银染技术增强识别信号,并记录其吸光度值,从而可... 建立一种基于纳米金生物条形码技术的二噁英快速筛检方法.利用二噁英诱导激活的芳香烃受体复合物,特异识别以纳米金为报告基团的二噁英反应探针,该探针被释放后进行条形码放大,通过纳米金银染技术增强识别信号,并记录其吸光度值,从而可以简单灵敏地快速筛检二噁英类化合物.在一定的反应时间和浓度范围内(10-14~10-10mol/L),溶液的吸光度值与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浓度之间呈正相关,方法检测限为0.01pmol/L,变异系数为5%~8%.用纳米金生物条形码(Nano-Barcode,nanoparticle-based bio-barcode)方法和现有的生物分析方法(CALUX,chemical-activated luciferase gene expression)分别测定TCDD标准品,并绘制剂量效应曲线.结果表明,本方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重复性好.本研究纳米金生物条形码方法的检测灵敏度高于CALUX将近5倍(EC50分别为4×10-12mol/L和2×10-11mol/L),检测限较CALUX降低了10倍(检测限分别为1×10-14mol/L和1×10-13mol/L),变异系数分别为5%~8%和15%~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颗粒 银染增强 类化合物 四氯 生物条形码 多环芳烃受体 毒性当量
下载PDF
二噁英对小鼠异位子宫内膜影响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沈杨 刘娟 任慕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8-613,共6页
【目的】探讨四氯二苯并二噁英(TCDD)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模型的影响及其分子学机制。【方法】采用小鼠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法建立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分别给予TCDD0、l、3、10μg/kg剂量灌胃,每21d1次,于建模术后3、6、9周处死,鉴定... 【目的】探讨四氯二苯并二噁英(TCDD)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模型的影响及其分子学机制。【方法】采用小鼠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法建立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分别给予TCDD0、l、3、10μg/kg剂量灌胃,每21d1次,于建模术后3、6、9周处死,鉴定异位病灶的形成,测量异位病灶体积。采用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检测各组小鼠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芳香烃受体(AhR)和细胞色素P4501A1(CYP1A1)表达水平。【结果】①染毒组小鼠异位病灶体积的增加与染毒剂量和时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为0.727、0.553,均P<0.05);②染毒组小鼠异位子宫内膜AhR蛋白较对照组增强(P<0.05);且随染毒剂量增加和染毒时间延长,AhR蛋白表达相应增加(r分别为0.687、0.442,均P<0.01);③随染毒剂量增加,CYP1A1蛋白表达相应增加(r=0.640,P<0.01),对照组未检测到CYP1A1蛋白表达;④染毒组小鼠异位子宫内膜AhR mRNA较对照组增强(P<0.05)。随染毒剂量增加和暴露时间延长,AhR mRNA表达相应增加(r分别为0.565、0.635,P<0.01);⑤随染毒剂量的增加,CYP1A1 mRNA表达明显增加(r=0.659,P<0.01),对照组小鼠异位子宫内膜病灶中未检测到CYP1A1 mRNA。【结论】TCDD可促进小鼠模型异位子宫内膜病灶的发展,其机制可能与AhR及其下游基因CYP1A1激活有关。AhR及CYP1A1的表达增强是二噁英暴露的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 子宫内膜异位症 小鼠 AHR CYP1A1
下载PDF
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和Aroclor 1254对大鼠睾丸的单独和联合毒性效应 被引量:7
18
作者 卢春凤 王以美 +2 位作者 彭双清 邹莉波 檀德宏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1期63-68,共6页
为了探讨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TCDD)和Aroclor1254对大鼠睾丸的单独和联合毒性效应,采用2×2析因设计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Aroclor1254单独染毒组(10mg·kg-1)、TCDD单独染毒组(10μg·kg-1)和联合染毒组(TC... 为了探讨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TCDD)和Aroclor1254对大鼠睾丸的单独和联合毒性效应,采用2×2析因设计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Aroclor1254单独染毒组(10mg·kg-1)、TCDD单独染毒组(10μg·kg-1)和联合染毒组(TCDD10μg·kg-1+Aroclor125410mg·kg-1),每组5只.灌胃染毒,每天1次,连续12d.染毒结束后处死大鼠,称睾丸湿重、检测睾丸组织病理学及睾丸组织脂质过氧化状况.结果表明,各染毒组大鼠的睾丸均呈现毒性效应,表现为睾丸湿重降低,睾丸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学改变,丙二醛(MDA)水平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降低,这些毒性效应多数在联合染毒组表现更为明显.析因分析结果表明TCDD与Aroclor1254对大鼠睾丸的联合毒性效应为相加作用.以上结果提示TCDD与Aroclor1254单独和联合染毒均具有睾丸毒性,且二者的联合效应为相加作用,在对二噁英和PCBs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时应考虑这种联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 7 8-四氯 AROCLOR 1254 睾丸毒性 联合作用
下载PDF
运动和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TCDD)持续暴露对大鼠肾脏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凤林 闫会萍 +4 位作者 陆一帆 胡兵 张弛 翁凯翔 王活活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6-372,共7页
观察8周有氧运动和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2,3,7,8-TCDD)持续暴露对大鼠肾脏组织氧化应激指标及相关蛋白水平的影响。选取40只8周龄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组)、运动... 观察8周有氧运动和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2,3,7,8-TCDD)持续暴露对大鼠肾脏组织氧化应激指标及相关蛋白水平的影响。选取40只8周龄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组)、运动组(EC组)、TCDD暴露组(NT组)和运动+TCDD暴露组(ET组),NT组和ET组进行8周TCDD处理(腹腔注射,每周1次)首次剂量为6.4μg·kg^(-1),第2~8周采用维持剂量(为首次剂量的21%),EC组和ET组采用游泳运动干预方式(5%体质量的尾部负重,每周5次)。8周干预后,测定血清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肾脏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脂质过氧化水平、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以及细胞色素P4501A1(cytochrome P4501A1,CYP1A1)蛋白含量。结果显示,运动可降低大鼠体质量和肾脏质量,提高GSH-Px活性;TCDD暴露可降低血清BUN水平,提高脂质过氧化水平、GSH含量、GSH-Px和SOD活性,提高CYP1A1蛋白含量;TCDD暴露下运动可提高GSH-Px活性,降低CYP1A1蛋白含量。本研究表明,TCDD暴露可导致大鼠肾脏发生氧化应激,可能与TCDD诱导的CYP1A1增加有关;8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未能明显缓解TCDD诱导的氧化应激,但能显著降低TCDD诱导的CYP1A1水平,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 7 8-四氯 大鼠 氧化应激 运动
下载PDF
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和β-萘黄酮暴露对斑马鱼肝和鳃MROD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谢英明 聂芳红 +3 位作者 汤陈坚 杨蓉 林红英 陈进军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42-146,共5页
为了研究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TCDD)和β-萘黄酮(β-NF)对斑马鱼(Danio rerio)肝脏和鳃CYP1A依赖性7-甲氧基-3-异酚噁唑酮-脱甲基酶(MROD)活性的影响,分别利用不同浓度的TCDD(0、0.05、0.1、0.2、0.4μg·L-1)和β-NF(0、25、5... 为了研究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TCDD)和β-萘黄酮(β-NF)对斑马鱼(Danio rerio)肝脏和鳃CYP1A依赖性7-甲氧基-3-异酚噁唑酮-脱甲基酶(MROD)活性的影响,分别利用不同浓度的TCDD(0、0.05、0.1、0.2、0.4μg·L-1)和β-NF(0、25、50、100、200μg·L-1)对斑马鱼进行水浴暴露,48h后取样测定肝脏和腮MROD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TCDD暴露组和β-NF暴露组斑马鱼肝脏和鳃MROD活性均显著增强(p<0.01),且MROD活性的增加与TCDD或β-NF暴露浓度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初步推断斑马鱼肝脏和鳃CYP1A依赖性MROD酶活性可能能够作为TCDD或β-NF污染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 7 8-四氯 β-萘黄酮 7-甲氧基-3-异酚唑酮-脱甲基酶 生物标志物 斑马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