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檗红碱药理作用及其结构修饰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齐飞 王国胜 《药学研究》 CAS 2021年第5期324-328,共5页
天然来源的小檗红碱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对于其药物活性及结构修饰多有报道。本文围绕小檗红碱抗癌、抗炎、抗神经系统疾病、抗心血管疾病、抗真菌、抗糖尿病方面进行综述。同时对其结构修饰也作概述,为小檗红碱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檗红碱 喹啉类化合物 药理作用 结构修饰
下载PDF
新型异喹啉类化合物12-4-Y对活化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军 李光明 +3 位作者 仝艳艳 邓怡林 吴劼 范建高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44-347,共4页
目的 探讨新型异喹啉类化合物12-4-Y[1-乙基-8-甲氧基-5苯基吡唑并(5,1-a)异喹啉]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5、10、20、40和80μg/ml)12-4-Y处理HSC-T6细胞,分别于孵育后12h、24h、... 目的 探讨新型异喹啉类化合物12-4-Y[1-乙基-8-甲氧基-5苯基吡唑并(5,1-a)异喹啉]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5、10、20、40和80μg/ml)12-4-Y处理HSC-T6细胞,分别于孵育后12h、24h、36h和48h收集细胞,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以Hoechst染色对凋亡定性,以流式细胞分析对凋亡定量,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关键蛋白Caspase3表达变化。结果 12-4-Y处理12h可浓度依赖性(在5~80μg/ml范围内)抑制HSC-T6细胞增殖,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086±0.013)、(1.055±0.019)、(0.957±0.012)、(0.793±0.021)和(0.553±0.03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1.215±0.014,P〈0.05);12-4-Y(20μg/ml)处理可时间依赖性抑制HSC-T6细胞增殖,在12 h、24 h、36 h、48 h,细胞增殖率分别为(0.957±0.012)、(0.852±0.024)、(0.641±0.032)和(0.492±0.017),与对照组(1.318±0.007,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12-4-Y(20μg/ml)处理24h时,Hoechst染色显示HSC-T6可见明显凋亡小体,流式细胞分析显示凋亡率为(29.23±1.20)%,显著高于对照组[(5.47±1.39)%,P〈0.001];蛋白质印迹显示凋亡关键蛋白Caspase3的裂解产物表达亦显著增加。结论 新型异喹啉类化合物12-4-Y可显著诱导活化HSC凋亡,其机制与激活凋亡关键蛋白Caspase3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喹啉类化合物 凋亡 凋亡小体
下载PDF
异喹啉类化合物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活性的3D—QSAR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海峰 李强 +8 位作者 曾宝珊 董喜城 袁身刚 陈敏伯 郑崇直 孙仁山 程天民 粟永萍 刘荣卿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143-2147,共5页
对一组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异喹啉类化合物的活性及毒性进行了3D-QSAR研究,采用距离比较法(DISCO)得到了它们的药效团模型,通过选择不同的叠合方式,建立了相关性很好的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模型,其交叉验证参数Rcv2分别为0.654和0.6... 对一组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异喹啉类化合物的活性及毒性进行了3D-QSAR研究,采用距离比较法(DISCO)得到了它们的药效团模型,通过选择不同的叠合方式,建立了相关性很好的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模型,其交叉验证参数Rcv2分别为0.654和0.662,非交叉验证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与0.983,通过查阅统计量F表,表明活性及毒性模型的置信度都大于99%,显示模型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新活性先导化合物的设计,得到了预测活性高以及预测毒性低的新结构,合成实验正在进行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啉类化合物 3D-QSAR DISCO COMFA 肥大细胞脱颗粒 设计 药效团模型 抑制活性 毒性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下载PDF
四氢异喹啉类PCSK9变构抑制剂的合成
4
作者 李文雅 刘洪涛 +1 位作者 马志欣 李文燕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6期598-601,共4页
PCSK9是经过临床验证的有效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靶点,抑制其活性可明显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1是一种PCSK9变构抑制剂,结构新颖、作用机制独特.以2-氨基噻唑、2,2,6-三甲基-4H-1,3-二噁英-4-酮为原... PCSK9是经过临床验证的有效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靶点,抑制其活性可明显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1是一种PCSK9变构抑制剂,结构新颖、作用机制独特.以2-氨基噻唑、2,2,6-三甲基-4H-1,3-二噁英-4-酮为原料,酰化得到3-羰基-N-(噻唑-2-基)丁酰胺,再与3,4-二甲氧基苯乙胺缩合得到(E)-3-((3,4-二甲氧基苯乙基)氨基)-N-(噻唑-2-基)-2-丁烯酰胺,最后环合得到目标化合物1,总收率为7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啉类化合物 PCSK9 抑制剂 合成
下载PDF
N-酰基-1-苄基四氢异喹啉衍生物的合成和GABA转运蛋白抑制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建革 闻韧 +2 位作者 徐林峰 林国强 郭礼和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336-339,共4页
目的设计合成N-酰基-1-(3,4-二甲氧基)苄基-6,7-二甲氧基-1,2,3,4-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评价其抑制GABA转运蛋白对GABA的摄取作用。方法经核磁共振氢谱、质谱、高分辨质谱和红外光谱确证目标物的结构,并经体外GAT-1竞争抑制性结合试验进... 目的设计合成N-酰基-1-(3,4-二甲氧基)苄基-6,7-二甲氧基-1,2,3,4-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评价其抑制GABA转运蛋白对GABA的摄取作用。方法经核磁共振氢谱、质谱、高分辨质谱和红外光谱确证目标物的结构,并经体外GAT-1竞争抑制性结合试验进行活性筛选。结果与结论合成了4个目标化合物,初步活性试验表明,化合物1c和1d对GAT-1的抑制作用要大于阳性对照药(R)-3-哌啶甲酸,显示较强的GAT-1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 化合物制备 化学合成 1-苄基喹啉类化合物 GABA转运蛋白抑制活性
下载PDF
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HZ08逆转白血病K562/DOX细胞多药耐药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朱君荣 陶宜富 +3 位作者 李运曼 徐燕丽 黄文龙 杨煜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1期3865-3869,共5页
目的:探讨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HZ08对人白血病多药耐药K562/DOX细胞的逆转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HZ08的体外细胞毒性及其对阿霉素(DOX)的增敏作用,采用逆转倍数(RF)值评价其逆转效果;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内罗丹明123... 目的:探讨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HZ08对人白血病多药耐药K562/DOX细胞的逆转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HZ08的体外细胞毒性及其对阿霉素(DOX)的增敏作用,采用逆转倍数(RF)值评价其逆转效果;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内罗丹明123(Rh123)潴留量的变化和DOX浓度,评价P糖蛋白(P-gp)的功能;采用Western blot法及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mdr1基因产物P-gp的表达;同时以人白血病敏感细胞株K562/S细胞为对照进行比较试验。结果:与K562/S细胞比较,HZ08可明显增强DOX对K562/DOX的细胞毒性,RF值增加;HZ08能浓度相关性地增加K562/DOX细胞对Rh123的摄取以及细胞内Rh123的潴留,明显抑制P-gp介导的Rh123外排;K562/DOX细胞膜上P-gp呈强阳性表达,但HZ08对K562/DOX细胞P-gp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HZ08可显著增加K562/DOX细胞内DOX浓度。结论:HZ08可通过抑制K562/DOX细胞P-gp的功能、增加耐药细胞内DOX的浓度而增强K562/DOX细胞对DOX的敏感性,其可能成为有效的多药耐药逆转剂的候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啉类化合物HZ08 逆转 人白血病多药耐药K562/DOX细胞 人白血病敏感细胞株K562/S细胞 细胞毒性 阿霉素耐药 P-糖蛋白
原文传递
HZ08新型仿生纳米粒的构建与性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晓艺 王伟 +3 位作者 王程 李运曼 黄文龙 周建平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4年第4期293-298,共6页
目的:研究具有肿瘤多药耐药逆转活性的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HZ08-重组高密度脂蛋白(reconsdtuted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rHDL)纳米粒的构建及性质,旨在研制HZ08的新型仿生纳米制剂。方法:通过胆酸钠法制备HZ08-rHDL纳米粒,考察该纳米... 目的:研究具有肿瘤多药耐药逆转活性的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HZ08-重组高密度脂蛋白(reconsdtuted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rHDL)纳米粒的构建及性质,旨在研制HZ08的新型仿生纳米制剂。方法:通过胆酸钠法制备HZ08-rHDL纳米粒,考察该纳米粒的包封率、载药量、渗漏率、形态、粒径等理化性质,透析法研究制剂的体外释放特性,MTT法考察rHDL载体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正常乳腺细胞(MCF-10A)的毒性。HPLC法、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显微术评价纳米粒的肿瘤细胞靶向性。结果:HZ08-rHDL纳米粒包封率(93.45±0.28)%,载药量(10.65±0.46)%,水分散液于4℃放置一个月渗漏率为(4.50±0.12)%,外观呈圆整球形,平均粒径为(105.53±2.50)nm;体外48 h累积释放量仅为(12.13±1.08)%;rHDL载体细胞毒性低,且MCF-7细胞对rHDL荷栽药物的摄取能力显著强于MCF-10A细胞(P<0.0001),有较强的体外肿瘤靶向性。结论:HZ08-rHDL纳米粒的包封率高、性质稳定、粒径大小适宜、缓释效果明显、载体毒性低且有较好的肿瘤细胞靶向性,具有继续研究开发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多药耐药逆转活性 喹啉类化合物HZ08 重组高密度脂蛋白 纳米粒 靶向性
下载PDF
1,2,3,4-四氢喹啉类化合物合成与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郭辉 庄玉伟 +3 位作者 王颖 曹健 郭晓战 张国宝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288-2294,共7页
1,2,3,4-四氢喹啉类化合物是治疗心血管病药物和染料的中间体。综述了1,2,3,4-四氢喹啉类化合物合成及应用的研究进展,分析比较了氢化反应、Diels-Alder反应、多步反应、多组分反应、多米诺反应等合成方法的优缺点,讨论了1,2,3,4-四氢... 1,2,3,4-四氢喹啉类化合物是治疗心血管病药物和染料的中间体。综述了1,2,3,4-四氢喹啉类化合物合成及应用的研究进展,分析比较了氢化反应、Diels-Alder反应、多步反应、多组分反应、多米诺反应等合成方法的优缺点,讨论了1,2,3,4-四氢喹啉类化合物在药物化学和染料合成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发展具有原子经济性合成方法及光学纯1,2,3,4-四氢喹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 3 4-喹啉类化合物 化学 染料 合成
下载PDF
双苄基异喹啉季铵类化合物的合成及肌肉松弛活性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灿 汤晓霞 黄文龙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03-407,共5页
目的 :获得起效快、复原快的肌肉松驰剂。方法 : 类化合物以汉防己甲素为原料 ,经季铵化制得。 类以阿曲库铵的结构为模板 ,对其 1 -取代基进行结构改造而得 ,所有目的化合物的结构经 IR、1 HNMR、MS鉴定。结果 :设计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 目的 :获得起效快、复原快的肌肉松驰剂。方法 : 类化合物以汉防己甲素为原料 ,经季铵化制得。 类以阿曲库铵的结构为模板 ,对其 1 -取代基进行结构改造而得 ,所有目的化合物的结构经 IR、1 HNMR、MS鉴定。结果 :设计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 1 1个两类双苄基异喹啉季铵类化合物。结论 :初步药理试验表明 ,目的化合物 e的起效剂量、起效时间与汉肌松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苄基喹啉季铵类化合物 肌肉松驰活性 合成 汉肌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