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PCC与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中国要争取科学话语权 被引量:18
1
作者 郝新鸿 蔡仲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8,共6页
传统的实证主义科学观将科学独立于社会和政治之外,而这种科学自主论在当今涉及全球的大科学面前受到了严峻挑战。从科学知识社会学视角,通过分析哥本哈根会议上的IPCC评估报告、减排方案和谈判过程中科学话语权的争夺,我们可以发现,在... 传统的实证主义科学观将科学独立于社会和政治之外,而这种科学自主论在当今涉及全球的大科学面前受到了严峻挑战。从科学知识社会学视角,通过分析哥本哈根会议上的IPCC评估报告、减排方案和谈判过程中科学话语权的争夺,我们可以发现,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专业的气候科学已然成为政治博弈的重要资源,成为某些发达国家获取其经济利益的"政治修辞术"。鉴于此,中国应加强气候科研,争取更多的气候科学的"话语权",最大限度地从科学上赢得国际气候与环境外交的主动权,使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的各种活动能朝着真正有助于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向低碳经济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自主论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IPCC 科学话语权
原文传递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交锋——以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张莉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4,共4页
迄今为止,《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已举办了15次,但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许多议题上都存在着根本性分歧,这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从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整体进程来看,哥本哈根会议为未来的国际... 迄今为止,《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已举办了15次,但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许多议题上都存在着根本性分歧,这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从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整体进程来看,哥本哈根会议为未来的国际气候谈判指明了方向,但会上充斥的各种明争暗斗也预示着未来的谈判之路依然艰辛。总之,在未来的全球气候谈判中,各种力量将在竞争中磨合,共同塑造新的气候政治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气候变化 气候政治格局
下载PDF
全球气候治理发展路径及中国参与探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邹晓龙 张艾嘉 《大理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55-62,共8页
气候变化问题自20世纪末,逐渐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现已成为全球性议题之一。随着全球气候治理不断发展、参与主体不断扩大,全球气候治理呈现出由中心化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其治理架构越发呈现碎片化特点。目前,《巴黎协定》虽获得国际... 气候变化问题自20世纪末,逐渐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现已成为全球性议题之一。随着全球气候治理不断发展、参与主体不断扩大,全球气候治理呈现出由中心化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其治理架构越发呈现碎片化特点。目前,《巴黎协定》虽获得国际大多数国家认可,但气候治理领导权、各国责任和分工以及各国发展速度不均衡等方面的问题依然亟待解决。自“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以来,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逐步由“追随者”转变为“主导者”,在治理中承担了越来越多的责任。未来,中国应更加重视国内气候环境组织的发展,逐步实现向低排放动力能源转型,积极参与和组织多边国家气候会议,定期完成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以此来增强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问题中的领导力和组织力,进一步助力中国提升全球治理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治理 巴黎协定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下载PDF
多元共生:中美气候合作的全球治理观创新 被引量:1
4
作者 康晓 《社会科学文摘》 2016年第11期50-52,共3页
从文明视角看,中美虽然差异巨大,但也内生于一个天下体系之中,彼此互为生存条件,所以不能以一方替代另一方为生存原则,而必须在自我约束和交流互鉴基础上实现共生。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政府间专门委员会的最新报告,气候变化的速度和威胁... 从文明视角看,中美虽然差异巨大,但也内生于一个天下体系之中,彼此互为生存条件,所以不能以一方替代另一方为生存原则,而必须在自我约束和交流互鉴基础上实现共生。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政府间专门委员会的最新报告,气候变化的速度和威胁程度都在增加,中美作为第一和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无疑应该在这方面为国际社会做出表率。2013年以来,中美在气候合作领域展开了积极互动,达成了一系列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候变动 全球治理模式 治理观 气候合作 减排目标 多元共生 《巴黎协定》 不发达国家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创新
原文传递
西方电视媒体重大事件涉华报道三部曲——以“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报道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璋 《东南传播》 2010年第4期56-58,共3页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前后,西方电视媒体为配合西方国家淡化自身"历史责任",迫使我在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上让步,使世界主要经济体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明显表现出会前散布怀疑情绪,会中歪曲事实真相...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前后,西方电视媒体为配合西方国家淡化自身"历史责任",迫使我在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上让步,使世界主要经济体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明显表现出会前散布怀疑情绪,会中歪曲事实真相,会后持续不实报道的三部曲。面对西方日趋明显的责任分担压力,中国需要积极争取气候变化议题的话语权,对部分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进行有力反击,进一步提高国际舆论引导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电视媒体 涉华报道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下载PDF
低碳模式下政府参与国际环境合作机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倩 戴玉才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8-71,共4页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再次引起了世界对低碳模式的关注,低碳经济的效率与国际环境合作密切相关。政府是国际环境合作的主体。本文通过分析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及非政府组织提供的报告与统计资料,指出低碳模式下政府参与国际环境合作存在多种...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再次引起了世界对低碳模式的关注,低碳经济的效率与国际环境合作密切相关。政府是国际环境合作的主体。本文通过分析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及非政府组织提供的报告与统计资料,指出低碳模式下政府参与国际环境合作存在多种形式,如在国内成立专门处理国际环境合作问题的机构、发起全球性环境会议,谈判具体实施细则、与国际组织和环境非政府组织开展合作、签署国际环境条约等。在对各种形式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国际环境合作目前存在参与、执行、核实和签约模式等方面存在缺陷,因此影响了低碳模式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模式 国际环境合作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下载PDF
绿色混凝土市场存在及发展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莹 王晓晨 《科技和产业》 2010年第3期102-107,共6页
混凝土及其主要组分水泥生产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人工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5%左右。低环境污染的绿色混凝土市场成为解决经济与环境矛盾的重要方法。除了技术上的创新以外,信息经济学对于不对称信息的研究模型揭示了绿色水泥混凝... 混凝土及其主要组分水泥生产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人工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5%左右。低环境污染的绿色混凝土市场成为解决经济与环境矛盾的重要方法。除了技术上的创新以外,信息经济学对于不对称信息的研究模型揭示了绿色水泥混凝土市场得以存在并发展的真正原因。由此,为该市场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济学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绿色混凝土 碳足迹 碳捕获 信息经济学
下载PDF
关于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之后国际气候合作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海滨 《国际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2-113,共12页
由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墨西哥气候变化大会的前景堪忧。各国在墨西哥会议上将吸取哥本哈根会议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的教训,谈判态度将更趋务实,谈判目标将更趋现实,... 由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墨西哥气候变化大会的前景堪忧。各国在墨西哥会议上将吸取哥本哈根会议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的教训,谈判态度将更趋务实,谈判目标将更趋现实,谈判级别将从峰会回归部长级。全球气候治理结构需要改革,但联合国的主渠道作用不应改变,G20无法代替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之后中国在国际谈判领域面临六大挑战,需要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最重要的是,当前中国不应强出头,充当国际气候合作的领导角色,而应坚持不懈地做好积极的、建设性的参与者这一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气候合作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 墨西气候变化大会 中国
原文传递
再论欧盟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领导力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宏松 解单 《国际关系研究》 CSSCI 2019年第4期94-116,157,共24页
欧盟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和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均有发挥领导作用的意愿。然而,欧盟在两次气候变化大会上的领导作用却迥然相异: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欧盟对最终达成的政治协议影响甚微;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欧盟成功上传了政... 欧盟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和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均有发挥领导作用的意愿。然而,欧盟在两次气候变化大会上的领导作用却迥然相异: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欧盟对最终达成的政治协议影响甚微;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欧盟成功上传了政策偏好。对于这一差异,本文给出的解释是,在不具备足够领导力资源的情况下,欧盟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领导力只能以领导合力的方式实施;欧盟能否发挥领导作用,取决于其能否通过采取合作领导策略与中美两国建立合作领导关系。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欧盟与中美两国存在重大分歧,这使得欧盟无法采取合作领导策略,因而未能发挥领导作用。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欧盟与中美两国之间相对较小的分歧使其得以采用合作领导策略。欧盟与中美两国建立起合作领导关系,成功推动了《巴黎气候协定》的达成,并将其政策目标上传至协议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 全球气候治理 领导力 领导策略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 巴黎气候变化大会
原文传递
从技科学视角看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雷波 蔡仲 《阅江学刊》 2011年第2期23-31,共9页
技科学(technoscience)是指科学并非独立于社会、政治与经济之外,它是一种建构性的实践活动,并处在一张由人类因素和非人类因素等异质性力量构成的动态无缝之网中,其中,政治、科学、技术、社会、自然等各因素相互缠绕在一起,无法分开。... 技科学(technoscience)是指科学并非独立于社会、政治与经济之外,它是一种建构性的实践活动,并处在一张由人类因素和非人类因素等异质性力量构成的动态无缝之网中,其中,政治、科学、技术、社会、自然等各因素相互缠绕在一起,无法分开。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目标是各种谈判力量在所谓科学"证据"的基础上相互博弈,建立起某种行动者网络或联盟,即达成一份新协议。但由于各方的科学"证据"分歧太大,这种联盟无法建立,会议也几近失败。因此,虽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有学术交流的公平原则,但他们在气候研究方面的不对称性同样导致了极不公平的政治与经济后果。中国要改变这种不对称地位,就应加强相对自主的气候科研,争取更多的气候科学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科学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科学话语权
下载PDF
从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看环境审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斯静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0-53,共4页
哥本哈根会议将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环境问题上,我国近年来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作为环境审计,肩负着监督、评价、鉴证企业环境行为的重要使命。介绍了环境审计的概念及发展,基于社会公众、政府、企业及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分析了... 哥本哈根会议将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环境问题上,我国近年来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作为环境审计,肩负着监督、评价、鉴证企业环境行为的重要使命。介绍了环境审计的概念及发展,基于社会公众、政府、企业及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分析了在我国开展环境审计的必要性,提出了为保障环境审计的有效实施社会各方应采取的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环境审计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
下载PDF
世界与中国的全球控温努力
12
作者 何建坤 《低碳世界》 2011年第9期56-57,共2页
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尽管没有达成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但是就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不能超过2℃的目标却达成了共识.这就意味着,在2015~2025年期间,全球气体排放要快速下降,2025年要比1990年下降一半以上.但是,从当前排放的目标和... 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尽管没有达成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但是就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不能超过2℃的目标却达成了共识.这就意味着,在2015~2025年期间,全球气体排放要快速下降,2025年要比1990年下降一半以上.但是,从当前排放的目标和应对措施来看,尚不能支持控制全球平均升温不超过2℃的目标.未来的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仍然呈上升趋势.尽管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会有所下降,但化石能源消费的总量还是要上升的.尽管现在的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等减排技术有潜力支持这个2℃的目标,但是要实现这些技术的潜力会受到资金、市场、政策、管理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 能源强度 减排 应对气候变化 低碳发展 GDP 二氧化碳排放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下载PDF
世界因联想更美好——联想的低碳实践
13
《低碳世界》 2012年第3期76-79,共4页
从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到德班世界气候会议,全球的政府、企业、组织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上更加务实,低碳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努力的方向.作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者,联想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让联想更加相信,通过... 从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到德班世界气候会议,全球的政府、企业、组织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上更加务实,低碳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努力的方向.作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者,联想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让联想更加相信,通过技术创新降低产品碳排放,优化运营减小公司碳足迹,推动供应链节能减排以及与政府、行业组织的深度合作,能够稳定控制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社会的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效率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德班 应对气候变化 产品碳足迹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低碳实践
下载PDF
“童话硬科普”里的“硬”知识怎么讲出来?
14
作者 韩鹏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19年第11期122-125,共4页
2018年12月15日,圣诞节前夕,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波兰卡托维兹悄悄闭幕了。^([1])说它"悄悄",是因为相比于《京都议定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以及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主流媒体的关注度明显降温了。但无论大众媒体对全球&qu... 2018年12月15日,圣诞节前夕,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波兰卡托维兹悄悄闭幕了。^([1])说它"悄悄",是因为相比于《京都议定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以及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主流媒体的关注度明显降温了。但无论大众媒体对全球"变暖"的关注度是否降温,"全球气候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持续地影响全球生态系统。幸运的是,全球仍然有一群具有理性思维的科学家群体关注着地球的温度及相应的生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生态系统 生态变化 大众媒体 科普 主流媒体 科学家群体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 《京都议定书》
下载PDF
浅谈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利益博弈——以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为例
15
作者 刘玉莲 《魅力中国》 2010年第32期113-113,共1页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就是一个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利益相关主体为了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互相博弈。本文以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为例,阐述了该会涉及的利益主体——欧盟、以美国为首的伞形集团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就是一个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利益相关主体为了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互相博弈。本文以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为例,阐述了该会涉及的利益主体——欧盟、以美国为首的伞形集团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进而分析了他们之间的博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 利益相关者 利益博弈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