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原子能机构与中国参与国际核合作之路(1957—1984)
1
作者 朱雅莉 《世界历史评论》 CSSCI 2024年第1期139-157,294,共20页
国际原子能机构是协调和平利用原子能事务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冷战时期,始终横亘在中国与国际原子能机构之间的障碍是该机构对中国台湾地区核材料、核设施、核设备的保障问题。中国对国际原子能机构由拒斥到融入的态度变化,反映出中国在... 国际原子能机构是协调和平利用原子能事务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冷战时期,始终横亘在中国与国际原子能机构之间的障碍是该机构对中国台湾地区核材料、核设施、核设备的保障问题。中国对国际原子能机构由拒斥到融入的态度变化,反映出中国在参与国际核合作时着重考量的三个因素:国家安全、国家主权和无核国家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国际原子能机构 和平利用原子能
下载PDF
苏联核中心的发展及对其国力的影响
2
作者 赵万鑫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66-76,共11页
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博弈与竞争促进了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及其催生的知识生产也成为重塑世界政治的关键变量。核中心主导的庞大的核技术研发系统帮助苏联形成了同美国分庭抗礼的战略核力量,和平利用原子能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经济... 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博弈与竞争促进了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及其催生的知识生产也成为重塑世界政治的关键变量。核中心主导的庞大的核技术研发系统帮助苏联形成了同美国分庭抗礼的战略核力量,和平利用原子能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与影响力输出,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知识生产使苏联成为核时代的技术高地,增强了苏联政治军事实力,扩大了苏联乃至社会主义阵营的国际影响力,并在后冷战时期巩固了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技术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毋庸置疑。考察苏联核中心的发展及其对苏联国力的影响,将为新时代的科技进步与国家治理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苏联核中心 核计划 核武器 和平利用原子能
下载PDF
冷战与艾森豪威尔政府和平利用原子能计划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子奎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5-191,217,218,共19页
对艾森豪威尔政府来说,和平利用原子能不仅仅是军备控制措施或宣传工具,它融核武器、经济和外交政策目标于一体,意在使莫斯科把用于军事计划的裂变资源和技术转移到民用,并促使发展中国家把核能纯粹用于民用。它把宣传和空洞的承诺精细... 对艾森豪威尔政府来说,和平利用原子能不仅仅是军备控制措施或宣传工具,它融核武器、经济和外交政策目标于一体,意在使莫斯科把用于军事计划的裂变资源和技术转移到民用,并促使发展中国家把核能纯粹用于民用。它把宣传和空洞的承诺精细有效结合起来,是精心设计的实现美国整个大战略的协调行动的一部分,是美国实现冷战战略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它在和平形象的构建与军事需要的优先性之间架起桥梁,把两个看似矛盾的现象协调起来,为实施大规模报复战略营造了合适的舆论和心理空间。它有助于维持美国战略核优势,争取了国际舆论,改善了美国国际形象,实质上是通过使苏联拒绝从而为实现大规模报复战略谋求正当性的策略。尽管艾森豪威尔政府强调平利用原子能计划的严肃性,但对美国来说,和平利用原子能本身是个伪善的说法,因为在美国大力推动其他国家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同时,却不断扩大和完善自己的核武库,以致于它拥有的核武器很快达到确保摧毁世界和人类的水平。尽管如此,它也意味着美国不再坚持反对核裁军立场,其核心思想后来成为核不扩散条约的基石,并为生物和化学武器协议所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美国 艾森豪威尔政府 和平利用原子能
原文传递
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日间的和平利用原子能合作
4
作者 武子飙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22年第6期124-134,208,共12页
1954年发生的“福龙丸”事件造成日美两国外交关系的紧张。为应对这一局面,美国考虑与日本建立核能开发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和平利用原子能政策的指导下,1955年美日达成了一份研究性双边协定,美国依此对日本进行了核转让。1958年美日签... 1954年发生的“福龙丸”事件造成日美两国外交关系的紧张。为应对这一局面,美国考虑与日本建立核能开发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和平利用原子能政策的指导下,1955年美日达成了一份研究性双边协定,美国依此对日本进行了核转让。1958年美日签订了一份能源性双边协定,该协定扩大了在和平利用原子能领域的合作范围。和平利用原子能合作对两国而言皆有益处,即美国在协助日本开发原子能的同时,也有利于本国拓宽核能市场,抵消军事利用原子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日本“福龙丸”事件 和平利用原子能
原文传递
巴西也有核国梦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岩峰 《世界知识》 2006年第15期40-41,共2页
巴西已经建成一个浓缩铀中心,从而成为自主拥有核技术的国家。巴西70多年来的核大国之梦终于变为现实。
关键词 巴西 阿根廷 南美洲 核技术 原子能技术 浓缩铀 同位素浓缩物 核不扩散条约 核武器 原子武器 核浓缩 国际原子能机构 国际和平利用原子能机构 军政府 伊朗核问题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和平利用 核电站 核电厂 发电厂
原文传递
谈谈我们是怎样当发言人的 被引量:1
6
《秘书工作》 2006年第7期7-10,共4页
近来,各地陆续建立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已成为加强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的重要渠道。由于很多地方和部门的新闻发言人都是由办公厅(室)的同志担任的,因此,怎样当好新闻发言人也是广大秘书工作者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请具有这方面工... 近来,各地陆续建立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已成为加强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的重要渠道。由于很多地方和部门的新闻发言人都是由办公厅(室)的同志担任的,因此,怎样当好新闻发言人也是广大秘书工作者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请具有这方面工作经验的外交部新闻司的同志介绍有关情况,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交部 外务部 外交部发言人 秘书 回答 立场 新闻 国际原子能机构 国际和平利用原子能机构 大家 总体外交 消息 舆论
原文传递
冷战初期的国际科技交流——聚焦首届和平利用原子能国际会议中的若干共识 被引量:2
7
作者 奉湘宁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48-58,共11页
梳理了1955年和平利用原子能国际会议中各国核科学家交流的情况,聚焦科学家们探讨分歧、凝聚共识的过程,分析其对国际核科学、核工业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会议重建了核科学家间跨政治阵营的直接交流,构建起战后“和平利用原子能”国际... 梳理了1955年和平利用原子能国际会议中各国核科学家交流的情况,聚焦科学家们探讨分歧、凝聚共识的过程,分析其对国际核科学、核工业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会议重建了核科学家间跨政治阵营的直接交流,构建起战后“和平利用原子能”国际交流网络的基础,为科学家们讨论核时代的机遇与风险提供了新平台。根据对会议档案报告、亲历者日记、信件及相关评述、新闻媒体报道等一手文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阐述了会议体现冷战初期科学家群体的几点共识:争取科学家间自由交流;对和平利用原子能前景高度乐观;强调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届和平利用原子能国际会议 冷战初期 冷战科学史 核科学史 核科技
下载PDF
发展核能要确保核安全
8
作者 朱棣文 《低碳世界》 2011年第7期18-19,共2页
许多国家把核能电力纳入清洁能源,美国亦如此。但每每提到核能,大多数人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危险的核武器。事实上,核能发电不排放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是一种清洁的能源。然而,要处理好核安全问题,让核能更好地发挥其清洁能源... 许多国家把核能电力纳入清洁能源,美国亦如此。但每每提到核能,大多数人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危险的核武器。事实上,核能发电不排放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是一种清洁的能源。然而,要处理好核安全问题,让核能更好地发挥其清洁能源的作用,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服务,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承诺 和平与发展 朱棣文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国际原子能组织 国际原子能机构 国际和平利用原子能机构 核安全
下载PDF
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2006年核技术评议报告》(二)
9
《国外核新闻》 2006年第9期5-10,共6页
关键词 国际原子能机构 场址 国际和平利用原子能机构 乏燃料后处理 燃料循环 核技术 原子能技术 核发电量 处置库 核电厂 核电站 发电厂 铀资源 常规资源
下载PDF
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0
作者 武子飙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21年第2期119-128,138,共11页
1955年6月召开的墨西拿会议使得西欧一体化得以重新启动。艾森豪威尔政府意识到西欧一体化的必要性,并运用美国在和平利用原子能领域的影响力,间接促进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1957年3月《罗马条约》签署后,推动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达... 1955年6月召开的墨西拿会议使得西欧一体化得以重新启动。艾森豪威尔政府意识到西欧一体化的必要性,并运用美国在和平利用原子能领域的影响力,间接促进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1957年3月《罗马条约》签署后,推动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达成合作协定成为美国政府的工作要点。1957年10月苏联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为美欧开展和平利用原子能合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双方最终于1958年11月8日签订了双边核合作协定。依据此协定,美国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将发起一项动力反应堆的联合开发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和平利用原子能合作
原文传递
核安全2004年总目录
11
《核安全》 2004年第4期60-62,共3页
<正>
关键词 核安全 核安全监督管理 核电厂设计 国际原子能机构 国际和平利用原子能机构 目录 检索工具
下载PDF
新闻要览
12
《中国报道》 2007年第8期10-15,共6页
非洲联盟第九届首脑会议非洲联盟(非盟)第九届首脑会议7月1日在加纳首都阿克拉开幕,40位非洲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将在会议上讨论建立非盟联合政府等问题。非盟委员会主席科纳雷在会议开幕式上呼吁各国加快地区一体化进程。他说,非洲国家... 非洲联盟第九届首脑会议非洲联盟(非盟)第九届首脑会议7月1日在加纳首都阿克拉开幕,40位非洲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将在会议上讨论建立非盟联合政府等问题。非盟委员会主席科纳雷在会议开幕式上呼吁各国加快地区一体化进程。他说,非洲国家自然资源丰富,需要打破疆域界限,加强人员交往和物资流通,走联合自强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信科龙 牙膏 二甘醇 非洲联盟 非盟 宁边 禁渔 南丁格尔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国家励志奖学金 事故死亡人数 武装分子 湖北段 企业并购 国际原子能机构 国际和平利用原子能机构
下载PDF
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2006年核技术评议报告》(三)
13
《国外核新闻》 2006年第10期3-6,共4页
关键词 国际原子能机构 国际和平利用原子能机构 低浓铀 研究堆 研究与试验堆 核技术
下载PDF
核安全峰会能否保障世界核安全
14
作者 张刚 熊飞 郝志宏 《民防苑》 2010年第S1期12-14,共3页
近年来,国际核走私市场走私核材料的行为非常猖獗,国际原子能机构曾做的一个统计显示,从1993年开始,核走私事件有800余起,每年都有几十起发生,如果将其中20起左右走私的核燃料、核材料加起来就可以做成初级的原子弹。尤其是"911"
关键词 核安全 国际原子能机构 国际和平利用原子能机构 核武器 原子武器
下载PDF
英国中低放废物容器运输包装物的适应性研究
15
作者 邓寿昌 《国外核新闻》 1997年第6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安全容器 包装 中放废物 放射性废物 放射性泄漏 货包 火灾试验 运输条例 计算机模型 合成橡胶 合成弹性体 合成材料 国际原子能机构 国际和平利用原子能机构 隔热层 保温层 计算机模拟 计算机仿真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下载PDF
安全文化是什么?
16
作者 周卫红 《电力安全技术》 2006年第7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安全文化 国际原子能机构 国际和平利用原子能机构 管理者 管理人员
下载PDF
8月8日的世界
17
《世界知识》 2008年第16期14-23,共10页
8月8日,世界的重心在北京。80多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王室代表,一些地区领导人和国际组织代表云集北京,出席北京奥运会。8日中午,国家主席胡锦涛举行隆重宴会,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热烈欢迎来京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相关活动... 8月8日,世界的重心在北京。80多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王室代表,一些地区领导人和国际组织代表云集北京,出席北京奥运会。8日中午,国家主席胡锦涛举行隆重宴会,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热烈欢迎来京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相关活动的五大洲贵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穆沙拉夫 奥运开幕式 阿富汗战争 南奥塞梯 国际原子能机构 国际和平利用原子能机构 伊拉克 美军 朝鲜 武装冲突 美元 本位币
原文传递
国外对原子医学的看法(介绍国际原子能机构及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于1976年发表的一份报告)
18
作者 王世真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1977年第1期1-8,共8页
国际原子能机构及世界卫生组织于1975年10月20日至27日在日内瓦联合召开了医用电离辐射和放射性同位素专家委员会会议。该委员会的任务是回顾原子医学方法的现代技术进展,并推荐建立不同水平医疗机构原子医学部门的最优手段。该委员会... 国际原子能机构及世界卫生组织于1975年10月20日至27日在日内瓦联合召开了医用电离辐射和放射性同位素专家委员会会议。该委员会的任务是回顾原子医学方法的现代技术进展,并推荐建立不同水平医疗机构原子医学部门的最优手段。该委员会的成员由尼日利亚、奥地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 医学方法 参考资料 现代医药学 参考材料 分子 原子 放射性药品 联合国专门机构 世界卫生组织 辐射计数器 全身计数器 国际和平利用原子能机构 国际原子能机构 计算机 放射免疫测定 放射性同位素诊断 放射免疫分析 放射性核素 放射性同位素
原文传递
核泄漏对人类有何影响
19
《安全》 2011年第4期53-54,共2页
1.什么是核泄漏?造成核泄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核泄漏又称为核熔毁,是种发生于核能反应炉故障时,严重的后遗症。核能外泄所发出的核能辐射虽远比核子武器威力与范围小。
关键词 核泄漏 成员国 缔约国 会员国 放射性物质 放射性碘 核辐射 国际和平利用原子能机构 国际原子能机构 甲状腺癌 核事故 核应急 切尔诺贝利 碘同位素 人类
下载PDF
艾森豪威尔的和平利用原子能计划
20
作者 李祖铃 《宜宾学院学报》 2013年第9期76-79,共4页
为了垄断核武器,美国自二战末以来逐渐形成了核不扩散政策。杜鲁门政府时期,美国实行核技术保密政策和争取原子能的国际控制。在核垄断地位被打破后,美国又积极推行核不扩散政策。到1953年,美国的核不扩散政策已显现出明显的失败迹象。... 为了垄断核武器,美国自二战末以来逐渐形成了核不扩散政策。杜鲁门政府时期,美国实行核技术保密政策和争取原子能的国际控制。在核垄断地位被打破后,美国又积极推行核不扩散政策。到1953年,美国的核不扩散政策已显现出明显的失败迹象。艾森豪威尔政府不得不对自己的核政策进行重新评估,用和平利用原子能计划取代杜鲁门政府时期的核保密政策。和平利用原子能计划所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它不可避免地为核扩散埋下了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森豪威尔 和平利用原子能计划 核不扩散政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