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秦道家音乐学术思想的主要特征——以《吕氏春秋》诸篇为例的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修海林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8-32,共5页
本文认为,在中国音乐学术史研究领域,《吕氏春秋》是先秦及秦汉道家音乐学术思想研究的重点。在《吕氏春秋中》,先秦道家哲学思想与其音乐思想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重生"思想与音乐思想的联系;"太一"观念与&... 本文认为,在中国音乐学术史研究领域,《吕氏春秋》是先秦及秦汉道家音乐学术思想研究的重点。在《吕氏春秋中》,先秦道家哲学思想与其音乐思想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重生"思想与音乐思想的联系;"太一"观念与"乐"之存在的联系;"周行""复归"观念与十二律相生、计算法则及"随月用律"实践的联系。《吕氏春秋》音乐诸篇的撰写及其观念,背后都有先秦道家思想作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道家 秦汉道家 音乐学术思想 吕氏春秋 重生 太一 复归
原文传递
中国哲学之真实建立--以《老子》第25章“周行而不殆”为核心论老子之道物 被引量:7
2
作者 李若晖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1-100,160,共20页
《老子》第25章"周行而不殆"一语,其原义指道遍行万物而无危殆,其中内蕴建构老子哲学的道物模式:道物之分在边界之有无,于是,道乃是以至无应对万物之众有。中国古典思想中公孙龙的"火不热"与嵇康的"声无哀乐&q... 《老子》第25章"周行而不殆"一语,其原义指道遍行万物而无危殆,其中内蕴建构老子哲学的道物模式:道物之分在边界之有无,于是,道乃是以至无应对万物之众有。中国古典思想中公孙龙的"火不热"与嵇康的"声无哀乐"、黄老道家的"君无为而臣有为"、刘邵的"内心平淡"、王弼的"圣人无情"等都是对老子这一道物模式的应用。我们还可由王弼的"圣人无情,应物有情"之说得出其圣人,亦即人之体道者应为"外物内道"。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哲学最关心的是如何生活,而不是探索现实世界的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哲学方法 道物模式 外物内道
原文传递
训诂与《诗经》文本阐释——以《周南·卷耳》为例
3
作者 杨玲 《孔子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6-65,158,共11页
《诗经·周南·卷耳》主旨纷纭,其阐释分歧主要集中在“嗟我怀人,置彼周行”之“周行”的训释。经学主训“官列”,由此产生“官人说”。文学主训“道路”,于是有了“怀人说”。通过引证本书、他书、小学典籍分析考辨可知:“周... 《诗经·周南·卷耳》主旨纷纭,其阐释分歧主要集中在“嗟我怀人,置彼周行”之“周行”的训释。经学主训“官列”,由此产生“官人说”。文学主训“道路”,于是有了“怀人说”。通过引证本书、他书、小学典籍分析考辨可知:“周行”非“周道”,无道路义。《卷耳》之“周行”如训为“道路”,诗意难通;训为“官列”,则诗意豁然,且上博简《孔子诗论》“《卷耳》,不知人”也可得妥当解释,《卷耳》的经典特质、丰富内涵和本事均可揭橥、呈现。于此可见训诂之于《诗经》文本阐释之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南·卷耳》 诗旨 训诂 阐释
原文传递
《卷耳》奠礼说考论——上博简《孔子诗论》的另一重启示
4
作者 多洛肯 赵钰飞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8-156,187,共10页
上博简《孔子诗论》揭开了先秦儒家诗歌批评理论的一角,也启发我们重新认识《左传》和汉儒的解诗理念。结合西周的礼乐文化语境,通过对“永怀”“永伤”“金罍”“兕觥”“我马瘏矣”及采集情节的重新疏证,《卷耳》诗旨或可作天子奠礼... 上博简《孔子诗论》揭开了先秦儒家诗歌批评理论的一角,也启发我们重新认识《左传》和汉儒的解诗理念。结合西周的礼乐文化语境,通过对“永怀”“永伤”“金罍”“兕觥”“我马瘏矣”及采集情节的重新疏证,《卷耳》诗旨或可作天子奠礼解。“整编之诗”的诞生本身就是再创作的过程,周代士大夫们有可能做了同汉儒类似的“编故事”工作,这种以时代语境重构文学内容的可能性应当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耳》 奠礼 上博简 《孔子诗论》
下载PDF
“反者道之动”——《老子》思维过程论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平虎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32-36,共5页
蕴含深刻哲理的《老子》是老子思维的产物,"道"作为老子哲学思想的中心范畴,存在于老子思考问题的各个方面。通过对"道"的运行过程及其基本内因的探究,再将老子思维表现与"道"的运行过程相比较,可进一步... 蕴含深刻哲理的《老子》是老子思维的产物,"道"作为老子哲学思想的中心范畴,存在于老子思考问题的各个方面。通过对"道"的运行过程及其基本内因的探究,再将老子思维表现与"道"的运行过程相比较,可进一步窥探老子的思维过程。"道"的运行表现为从"道之反"到"道之动",最后"道之周行"的循环,老子的思维过程则表现为以万物之"反"为伊始,完成"正反而合"思维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思维过程
下载PDF
论《老子》的整全之“道”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可真 刘超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7-155,共9页
《老子》中“道”有多种含义,本文以第二十五章为中心,围绕“字之曰道”来探究这里的“道”概念的具体涵义。此章对“道”的描述涉及了物质、时间、空间、运动、规律五个方面的特性,基于这五方面的描述而“字之曰道”,表明了此“道”乃... 《老子》中“道”有多种含义,本文以第二十五章为中心,围绕“字之曰道”来探究这里的“道”概念的具体涵义。此章对“道”的描述涉及了物质、时间、空间、运动、规律五个方面的特性,基于这五方面的描述而“字之曰道”,表明了此“道”乃是标识物质、时间、空间、运动、规律互相统一不可分割的宇宙整体的概念。借助于此概念所表达的宇宙整全原理,本质上是世界一元性与世界多样性相互统一的辩证世界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始母 独立 整全
下载PDF
《道德经》有无观新诠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功进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7-92,共6页
《道德经》的"有"与"无"是道的动态构成机制,道摄有无,有无环生。在《道德经》中,"有"与"无"又展开和变现为徼妙、雄雌、逝反、生死、动静、益损等一系列范畴。基于对有无之道的洞见,《道德经... 《道德经》的"有"与"无"是道的动态构成机制,道摄有无,有无环生。在《道德经》中,"有"与"无"又展开和变现为徼妙、雄雌、逝反、生死、动静、益损等一系列范畴。基于对有无之道的洞见,《道德经》阐述了有无之用的方法论,即用有、用无与有无兼用。以有无之道与有无之用为内容的有无观构成解读《道德经》思想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经》
下载PDF
《诗·卷耳》“周行”试解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浩淼 许勇强 许见军 《宜宾学院学报》 2005年第10期99-100,共2页
由于经师的附会,使得《卷耳》中“周行”一词的训释历来众说纷纭。本文在对其进行详尽爬梳的基础上,通过对该诗主题的文学性分析及“周行”二字文字学上的溯源,并根据其在语言逻辑和艺术表现上的对比,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这对全诗及《... 由于经师的附会,使得《卷耳》中“周行”一词的训释历来众说纷纭。本文在对其进行详尽爬梳的基础上,通过对该诗主题的文学性分析及“周行”二字文字学上的溯源,并根据其在语言逻辑和艺术表现上的对比,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这对全诗及《诗经》的研究显然有更深的补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文学阐释 艺术表现
下载PDF
古代文学作品中词语的释词方法与释义呈现形式——以《卷耳》中“周行”为例
9
作者 贺留胜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93-96,共4页
注家学者在探索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双音节词的词义并呈现其释义时,其释词方法与释义呈现形式极为丰富。为从理论角度集中把握这些释词方法与释义呈现形式,现采用“定词观照”法,以后世注家学者对《卷耳》中“周行”的释... 注家学者在探索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双音节词的词义并呈现其释义时,其释词方法与释义呈现形式极为丰富。为从理论角度集中把握这些释词方法与释义呈现形式,现采用“定词观照”法,以后世注家学者对《卷耳》中“周行”的释词方法与释义呈现形式为例展开研究,归纳出三大类七小种释词方法与释义呈现形式。这对进一步研究“周行”乃至《卷耳》的历史性本体意义、填补古代文学作品中词语的释词方法与释义呈现形式研究方面的空白,都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耳》 词语 释词方法 释义呈现形式
下载PDF
南宋永嘉学派的经世思想与批判意识
10
作者 施建雄 康杰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6-85,共10页
永嘉学派作为锐意事功的学术流派,以务实黜虚为治学特点,侧重经制之学,尤其注重探讨宋代社会经济制度。他们重视研究货币流通思想、专卖政策、财税政策和会计制衡作用等,批判两宋王朝对百姓肆意盘剥进而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旨在不断完... 永嘉学派作为锐意事功的学术流派,以务实黜虚为治学特点,侧重经制之学,尤其注重探讨宋代社会经济制度。他们重视研究货币流通思想、专卖政策、财税政策和会计制衡作用等,批判两宋王朝对百姓肆意盘剥进而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旨在不断完善国家的治理政策和措施。这充分体现出他们密切关注现实的经世旨趣。随着研究兴趣的不断拓展,永嘉学人愈发密切关注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把对历史的借鉴继承与对现实的批判反思有机结合起来,将历史考察与现实探究并重,最终奠定了永嘉学派在两宋乃至中国古代学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嘉学派 经世思想 货币流通 叶适 郑伯熊
下载PDF
被拒绝的洛学门人:周行己及其思想 被引量:4
11
作者 陆敏珍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7-85,共9页
周行己虽是宋代二程洛学在南方的传承者,但却是被其他二程的追随者清理出该学派的学者,当然,这种"门户清理"并非只是一个强硬的手势,或者是一种颇具冲突的形式,在表现上更是一种成员之间的共同认识。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种共... 周行己虽是宋代二程洛学在南方的传承者,但却是被其他二程的追随者清理出该学派的学者,当然,这种"门户清理"并非只是一个强硬的手势,或者是一种颇具冲突的形式,在表现上更是一种成员之间的共同认识。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种共同认识一般均源于对被清理者本身行为的评价与判断,学派成员借助于这种评价与判断将原本隐藏在背后的不同意见释放,甚至有时候,评判还演变成为该群体的一种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学门人
原文传递
论周行己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梦江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95-99,共5页
北宋末年温州人周行己 ,是洛学创始者程颐的学生。因他生长于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温州 ,加上又受过新学、吴学的薰陶 ,使他重视实用之学 ,具有先进的货币思想 ,成为南宋永嘉事功学派的先驱 ,对温州学术文化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 洛学 货币思想 水嘉学派
下载PDF
洛学与永嘉学派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梦江 《中州学刊》 1985年第5期57-61,共5页
北宋永嘉之学,原是洛学的分支;而南宋永嘉学派,却成为程,朱理学的“异端”。本文拟就其学术源流与思想演变,试加探讨。(一) 南宋时期,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以唯物主义思想与唯心主义的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展开辩论,形成全国三大学派... 北宋永嘉之学,原是洛学的分支;而南宋永嘉学派,却成为程,朱理学的“异端”。本文拟就其学术源流与思想演变,试加探讨。(一) 南宋时期,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以唯物主义思想与唯心主义的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展开辩论,形成全国三大学派。清儒全祖望说:“乾淳诸老既殁,学术之会总为朱、陆二派,而水心(叶适字)断断其间,遂称鼎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嘉学派 洛学 陈傅良 朱嘉 道学家 程颐 工商业 陈亮 道统
下载PDF
永嘉学术开创者王开祖——宋代浙学通论之一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梦江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44-50,共7页
明清浙东学术,名重当世,远扬国外,而实际上与宋代的永嘉、金华、四明之学有绍述关系,这是古今中外众多学者所公认的。特别是永嘉学派重视史学研究,与明清浙东的史学有密切关系。为进一步了解明清浙东学术,必须先研究宋代永嘉之学的兴起... 明清浙东学术,名重当世,远扬国外,而实际上与宋代的永嘉、金华、四明之学有绍述关系,这是古今中外众多学者所公认的。特别是永嘉学派重视史学研究,与明清浙东的史学有密切关系。为进一步了解明清浙东学术,必须先研究宋代永嘉之学的兴起。本文拟介绍一个几乎被人遗忘的学者——永嘉学术开创者王开祖的生平思想及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嘉学派 王开 开创者 浙学 陈傅良 王安石 浙东学术 《春秋》 孙觉
下载PDF
南宋永嘉学派与道学的分歧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梦江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64-68,共5页
南宋时期,温州出现了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清代学者全祖望《宋元学案·水心学案》按语说:“乾、淳诸老既殁,学术之会总为朱、陆二派,而水心断断其间,遂称鼎足”。据此,可见永嘉学派在当时学术界的地位与影响。 永嘉学派渊源悠远... 南宋时期,温州出现了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清代学者全祖望《宋元学案·水心学案》按语说:“乾、淳诸老既殁,学术之会总为朱、陆二派,而水心断断其间,遂称鼎足”。据此,可见永嘉学派在当时学术界的地位与影响。 永嘉学派渊源悠远,早在北宋“真、仁二宗之际,儒林之草昧时期”,永嘉、瑞安就有王开祖、林石等人乡里讲学授徒。王开祖与王安石为友,注重史学,主张改革。林石是胡瑗、陈襄的再传弟子,习《春秋》之学,“以其说教授乡里”。王、林两人虽学有异同,但都给予以后永嘉学者以良好的影响,使以后永嘉学者能博采各家学说,不依傍门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嘉学派 道学 朱熹 陈傅良 子思 孔子 太极 全祖望 程颐
下载PDF
简论南宋时期的永嘉学派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梦江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3年第3期100-107,共8页
南宋时期的永嘉学派,是和朱熹的道学,陆九渊的心学鼎足而立的三大学派,也是我国学术史上一个重要的学派。解放以来,在论述叶适的许多文章中,时常提及永嘉学派。可是关于永嘉学派的情况:主要人物、学术思想、源流演变等等,却一向少人介... 南宋时期的永嘉学派,是和朱熹的道学,陆九渊的心学鼎足而立的三大学派,也是我国学术史上一个重要的学派。解放以来,在论述叶适的许多文章中,时常提及永嘉学派。可是关于永嘉学派的情况:主要人物、学术思想、源流演变等等,却一向少人介绍。因此,本文拟就这些方面,试加简单论述,请同志们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嘉学派 永嘉事功学派 陈傅良 《宋元学案》 朱熹 全祖望 洛学 陈亮 历代兵制
下载PDF
《易序》作者略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程林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6-50,共5页
《易序》为朱熹著作《周易本义》中的一篇序文,但此文也被收入程颐的《程子遗文》及程颐的弟子周行己的《浮洼集》中。谁是《易序》的真正作者,众说纷纭。本文从文献的角度和思想的关联上断定朱熹是这篇序文的真正作者。
关键词 《易序》 朱熹 程颐
下载PDF
试论永嘉“元丰”九先生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梦江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1年第5期20-27,共8页
北宋仁宗年间王开祖在永嘉讲学,是浙学的草昧时期。与之同时者,温州有林石、丁昌期两位学者,合称“皇祜三先生”。此后到南宋前期薛季宣、陈傅良、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的崛起,中间起着承先启后作用的,则有“元丰”九先生。
关键词 刘安 永嘉学派 元丰 洛学 蔡京 陈傅良 程颐 盐钞 政和
下载PDF
周行己、许景衡、刘安上三家诗论——以温州地域文化与两宋之际学术及文学流变为背景 被引量:1
19
作者 钱志熙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6-126,共11页
两宋之际是温州地域学者预流主流学术与文学的时期,以被后人称为“元丰太学九先生”为中坚。他们属于元祐学人,不仅传承关洛理学,同时也接受苏、黄一派的文学,是两宋之际的重要学者。周行己与黄庭坚及江西诗派有较多接触,其诗学理论与... 两宋之际是温州地域学者预流主流学术与文学的时期,以被后人称为“元丰太学九先生”为中坚。他们属于元祐学人,不仅传承关洛理学,同时也接受苏、黄一派的文学,是两宋之际的重要学者。周行己与黄庭坚及江西诗派有较多接触,其诗学理论与创作都受黄庭坚的影响。许景衡长于五言,风格清雄奔放,受到苏轼的影响。刘安上也致力于诗,其诗风平淡深隽,五七言律绝与王安石的风格接近。他们的诗学的另一资源是从谢灵运山水诗以来的地域诗歌传统。在绍圣至绍兴域内诗歌低潮的整体背景下,东南沿海的温台一带诗风却呈兴盛之势,这与上述诸家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诗 元祐学术 许景衡 刘安上
下载PDF
十堰首次友现宋代钱币窖藏 被引量:1
20
作者 龚德亮 刘文春 《江汉考古》 1999年第2期43-47,共5页
关键词 宋代钱币 十堰市 博物馆 北宋末年 建设项目 西汉前期 大量存在 开元通宝 大量的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