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吸附制冷用复合吸附剂导热性能强化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海军 崔群 +1 位作者 顾春华 姚虎卿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13-18,共6页
采用混装和添加导热材料强化吸附剂的传热,在高真空重量装置上测定了复合吸附剂的吸附等温线;对吸附剂的吸附和脱附性能进行了差热分析;在吸附制冷循环模拟实验装置上评价了吸附剂传热性能。结果表明:添加导热材料制备的吸附剂导热性能... 采用混装和添加导热材料强化吸附剂的传热,在高真空重量装置上测定了复合吸附剂的吸附等温线;对吸附剂的吸附和脱附性能进行了差热分析;在吸附制冷循环模拟实验装置上评价了吸附剂传热性能。结果表明:添加导热材料制备的吸附剂导热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吸附床层传热温差降低了23%~30%;复合吸附剂等温线形状没有发生改变,吸附质量分数有所下降;单位质量吸附剂的制冷量提高7.5%~12.5%;混装铁屑的吸附剂制冷量比其单独使用时高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吸附 导热性能 吸附性能 脱附性能 吸附制冷循环
下载PDF
High-efficient thermochemical sorption refrigeration driven by low-grade thermal energy 被引量:3
2
作者 LI TingXian WANG RuZhu WANG LiWe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9年第6期885-905,共21页
Thermochemical sorption refrigeration powered by low-grade thermal energy is one of the energy-saving and environment friendly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ies. The operation principle of sorpt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Thermochemical sorption refrigeration powered by low-grade thermal energy is one of the energy-saving and environment friendly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ies. The operation principle of sorpt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is based on the thermal effects of reversible physicochemical reaction processes between sorbents and refrigerant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veloping study on the different thermochemical sorption refrigeration cycles, and some representative high-efficient thermochemical sorption refrigeration cycles were evaluated and analyzed based on the conventional single-effect sorption cycle. These advanced sorption refrigeration cycles mainly include the heat and mass recovery sorption cycle, double-effect sorption cycle, multi-effect sorption cycle, combined double-way sorption cycle, and double-effect and double-way sorption cycle with internal heat recovery. Moreover, the developing tendency of the thermochemical sorption refrigeration is also predicted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制冷系统 低品位热能 热驱动 吸附制冷循环 吸附周期 化学反应过程 制冷技术 能量节约
原文传递
吸附制冷循环的热力计算及热力学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归宇斌 王如竹 童钧耕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8-24,共7页
在化工吸附、吸附热力学及Polanyi吸附位势理论的基础上,介绍吸附制冷基本型循环、推演其参数坐标图,进而分析、给出其主要性能指标的热力计算,然后以热力学的逆卡诺循环和内可逆三热源循环模型为指针,对此制冷循环进行考察... 在化工吸附、吸附热力学及Polanyi吸附位势理论的基础上,介绍吸附制冷基本型循环、推演其参数坐标图,进而分析、给出其主要性能指标的热力计算,然后以热力学的逆卡诺循环和内可逆三热源循环模型为指针,对此制冷循环进行考察。并结合热力计算对其热力学完善性做出评价,从而给出了吸附制冷基本型循环合适的热力学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制冷循环 热力学评价 热力设计
下载PDF
吸附工质对温熵图及制冷循环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任承钦 汤广发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8年第S1期113-118,共6页
借助D-A方程[1]及纯物质的热力性质,建立了吸附工质对温度-熵-浓度(T-s-x)热力学关系.讨论了氨-活性碳610#工质对的T-s-x线图、循环过程、循环性能及影响因素.计算结果表明,显热负荷使循环性能系数(CO... 借助D-A方程[1]及纯物质的热力性质,建立了吸附工质对温度-熵-浓度(T-s-x)热力学关系.讨论了氨-活性碳610#工质对的T-s-x线图、循环过程、循环性能及影响因素.计算结果表明,显热负荷使循环性能系数(COP)大幅降低,在某些不利情况下甚至相差一个数量级以上.结合T-s-x线图对循环过程有用能损失及改善循环性能的途径进行了简单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工质图 温熵图 吸附制冷循环 性能系数 有用能损失
下载PDF
活性炭—甲醇吸附式制冷循环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冯毅 谭盈科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1期84-88,共5页
本文选用国产活性炭为吸附剂、甲醇为吸附质,研究了吸附式制冷间歇循环的效率COP的变化规律。解吸温度、吸附温度、冷凝压力和蒸发温度等都对循环效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解吸温度373K左右时,循环效率最高。随着吸附温度的升高,循环效率... 本文选用国产活性炭为吸附剂、甲醇为吸附质,研究了吸附式制冷间歇循环的效率COP的变化规律。解吸温度、吸附温度、冷凝压力和蒸发温度等都对循环效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解吸温度373K左右时,循环效率最高。随着吸附温度的升高,循环效率下降;随着冷凝压力的升高,循环效率也是下降的。当蒸发温度升高时,循环效率升高得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甲醇 吸附 吸附制冷循环
下载PDF
单级吸附制冷循环的热力学模拟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化治 李珍 +1 位作者 杨晶 孙雨虹 《低温与特气》 CAS 2001年第4期11-15,共5页
吸附式制冷是一种既可以有效利用余热又对环境友好的制冷方式 ,近年来吸附式制冷的研究倍受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的关注。目前 ,由于吸附式制冷系统的性能参数 COP较低、制冷机体积庞大和吸附器结构复杂等因素限制 ,尚无法推广应用。为此有... 吸附式制冷是一种既可以有效利用余热又对环境友好的制冷方式 ,近年来吸附式制冷的研究倍受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的关注。目前 ,由于吸附式制冷系统的性能参数 COP较低、制冷机体积庞大和吸附器结构复杂等因素限制 ,尚无法推广应用。为此有必要对吸附工质对的优选 ,性能参数的影响因素以及系统的优化组织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讨。鉴于此 ,建立了单级吸附系统的循环热力学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制冷 吸附工质对 性能系数 热力学模型 热力过程 单级吸附制冷循环
下载PDF
一种有潜力的吸附式制冷工作对——活性炭纤维-甲醇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如竹 贾金平 +2 位作者 滕毅 朱英华 吴静怡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22-227,共6页
吸附式制冷具有无CFCs问题、可利用低品位热能驱动、价格效用比高等一系列优点。由于一般吸附剂吸附/解吸时间长和单位质量制冷功率小使吸附式制冷的产品化受阻。活性炭纤维是一般吸附剂活性炭的较好替代物,其对甲醇的吸附容量为... 吸附式制冷具有无CFCs问题、可利用低品位热能驱动、价格效用比高等一系列优点。由于一般吸附剂吸附/解吸时间长和单位质量制冷功率小使吸附式制冷的产品化受阻。活性炭纤维是一般吸附剂活性炭的较好替代物,其对甲醇的吸附容量为活性炭的2—3倍,而吸附/解吸时间仅为活性炭的1/10左右。对紧凑式吸附式冰箱,活性炭纤维-甲醇是一种好的工作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纤维 甲醇 制冷 吸附制冷循环
下载PDF
活性炭-乙醇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江平 阙雄才 +1 位作者 陈芝久 王宝官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6-219,共4页
采用液体置换法再活化活性炭,成功地实现了制冷循环。同时进行了以乙醇取代甲醇的可行性研究。实验表明,乙醇的最大吸附量与循环特性均与甲醇十分接近,这一发现推翻了以往活性炭-乙醇不适于吸附式制冷的观点。
关键词 活性炭 乙醇 吸附制冷循环
下载PDF
对吸附式制冷/热泵循环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滕毅 王如竹 +1 位作者 吴静怡 汪前彬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2-30,共9页
以D-R方程为依据,在热力分析的基础上对吸附-解吸过程作了比较准确的描述。给出的模型中,重新考虑了D-R方程中各参数的物理意义,并充分考虑了工质对热物性如比热容、潜热等随温度变化的影响。基于该模型分析了几种重要因素如... 以D-R方程为依据,在热力分析的基础上对吸附-解吸过程作了比较准确的描述。给出的模型中,重新考虑了D-R方程中各参数的物理意义,并充分考虑了工质对热物性如比热容、潜热等随温度变化的影响。基于该模型分析了几种重要因素如工质对的性质、循环工况、循环特性,尤其是吸附器的热容对吸附式制冷/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为系统的优化设计和优化运行提供了理论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制冷循环 热泵 吸附制冷循环
下载PDF
余热驱动吸附式冷管的循环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华 武卫东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9-43,共5页
余热固体吸附式冷管采用沸石分子筛-水为工质对,由吸附器、冷凝器/蒸发器(合一)组成一个独立的制冷单元,结构简单,无节流装置和运动部件。沸石分子筛-水工质对被封闭在φ16的金属管内。根据需要可将其多元组合成功率较大的制冷/空调系... 余热固体吸附式冷管采用沸石分子筛-水为工质对,由吸附器、冷凝器/蒸发器(合一)组成一个独立的制冷单元,结构简单,无节流装置和运动部件。沸石分子筛-水工质对被封闭在φ16的金属管内。根据需要可将其多元组合成功率较大的制冷/空调系统。由于冷管结构上的特点,其循环特性跟一般的基本型吸附式制冷循环有所不同。详细分析了这种循环的特性,并结合实验对吸附式冷管的性能进行了对比,为其制冷性能的提高和制冷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性研究 冷管 余热驱动 沸石分子筛-水 吸附制冷循环 固体吸附 制冷单元 运动部件 节流装置 空调系统 循环特性 优化设计 制冷系统 制冷性能 工质对 吸附 冷凝器 蒸发器 组合成 管结构 基本型 管内
下载PDF
以硫化石墨为吸附剂基质的再吸附制冷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雪峰 刘长智 +2 位作者 江龙 王丽伟 王如竹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47,共7页
相比于传统的吸附式制冷,再吸附制冷作为一种新型的制冷方式,其结构更加简单,并且其制冷性能系数也比相同条件下的吸附式制冷系统要高,故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受到吸附剂的传热传质性能的限制,难以实现高效的再吸附制冷。本文利用硫化... 相比于传统的吸附式制冷,再吸附制冷作为一种新型的制冷方式,其结构更加简单,并且其制冷性能系数也比相同条件下的吸附式制冷系统要高,故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受到吸附剂的传热传质性能的限制,难以实现高效的再吸附制冷。本文利用硫化石墨作为吸附剂的基质,对其导热系数以及渗透率进行了测试比较,优选吸附剂。并且针对再吸附制冷系统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分析不同工况条件下吸附剂工质对的性能。对整个再吸附制冷过程进行模拟仿真,从而得到不同工况下的制冷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新型复合吸附剂的再吸附系统,COP最大可达到0.3以上,SCP最大可达到161 W/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制冷循环 硫化石墨 性能系数 仿真
下载PDF
活性炭吸附式制冷机吸附剂再活化节能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江平 《节能技术》 CAS 1996年第3期35-36,共2页
活性炭吸附式制冷机吸附剂再活化节能工艺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制冷工程研究所陈江平1前言随着CFCs问题的日益成为热点,全球环境保护和节能意识的增强,固体吸附式制冷由于其在太阳能等低温热源制冷和空调方面应用具有的广阔前景,引... 活性炭吸附式制冷机吸附剂再活化节能工艺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制冷工程研究所陈江平1前言随着CFCs问题的日益成为热点,全球环境保护和节能意识的增强,固体吸附式制冷由于其在太阳能等低温热源制冷和空调方面应用具有的广阔前景,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已取得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 吸附制冷循环 活性炭 再活化 节能
下载PDF
吸附式制冷循环的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旭 王如竹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5-31,共7页
以吸附式制冷循环的热力过程为依据,使用火用分析的方法对连续回热循环做了分析,对循环中各部分火用损进行了比较。指出了连续回热循环中火用损的主要部位,并探讨了回热率及吸附床的传热性能对循环火用效率的影响。
关键词 吸附制冷循环 传热性能 YONG分析 回热率 吸附
下载PDF
锌基-MOFs对氨吸附制冷性能的分子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苏亭宇 王丽伟 +2 位作者 吴韶飞 张宸 刘治鲁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0-128,共9页
本文采用巨正则蒙特卡洛(grand canonical Monte Carlo,GCMC)方法,基于UFF(universal force field)和TraPPE(transferable potentials for phase equilibria)力场,对ZIF-8(Zn)吸附NH_(3)进行了分子模拟研究,并结合分子模拟结果和吸附式... 本文采用巨正则蒙特卡洛(grand canonical Monte Carlo,GCMC)方法,基于UFF(universal force field)和TraPPE(transferable potentials for phase equilibria)力场,对ZIF-8(Zn)吸附NH_(3)进行了分子模拟研究,并结合分子模拟结果和吸附式制冷热力学循环模型,研究了ZIF-8(Zn)/NH_(3)工质对的吸附性能和制冷性能。研究表明:在等温条件下,ZIF-8(Zn)对NH_(3)的吸附量随压力的增大而提高,298 K和398 K下饱和吸附量分别达到0.305 g/g和0.231 g/g;同一温度下的总吸附热也随压力的增大而上升,这主要归因于NH_(3)分子间相互作用产生吸附热的增加,而ZIF-8(Zn)与NH_(3)相互作用的吸附热维持在较稳定的状态;NH_(3)在ZIF-8(Zn)中的吸附密度分布结果表明NH_(3)在金属位点处被大量吸附,难以通过ZIF-8(Zn)部分孔径较小的孔道,成功通过孔道的NH_(3)在ZIF-8(Zn)的SOD笼内部聚集;该吸附式制冷工质对制冷性能稳定,对温度有较好的适应性。制冷温度为283 K(通风工况)的制冷系数为0.43,制冷温度为243 K(冷冻工况)的制冷系数仍能达到0.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制冷循环 分子模拟 金属有机骨架 热力学 制冷性能
下载PDF
回质回热对吸附式制冷循环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曲天非 王文 +2 位作者 王如竹 吴静怡 许煜雄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44-47,共4页
回质是改善吸附循环性能的重要手段。根据工况的不同 ,简单回质过程可能提高系统的性能系数 ;研究表明 ,回质过程大幅度地提高了每循环制冷量 ;回质回热复合循环具有较高的性能系数 ;回质过程可以有效缩短循环周期 ,增加系统的制冷
关键词 吸附制冷循环 回质 回热 性能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固体吸附式制冷循环吸附床设计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明 王如竹 许煜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69-472,共4页
提出了太阳能供热与制冷联合循环的新思路 .用电加热器替代真空管集热器 ,实物设计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 -冰箱复合机实验装置 .通过多轮实验 ,探索出一种新型、高效率的吸附床设计方法 .这种新型的吸附床以活性炭 -甲醇为工质对 ,由 30根... 提出了太阳能供热与制冷联合循环的新思路 .用电加热器替代真空管集热器 ,实物设计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 -冰箱复合机实验装置 .通过多轮实验 ,探索出一种新型、高效率的吸附床设计方法 .这种新型的吸附床以活性炭 -甲醇为工质对 ,由 30根 50 mm、长 750 mm的较小圆柱体并联组成一整体结构 ,在各个吸附圆管内同心地插入 1 0 mm的不锈钢内圆管 ,并在内圆管上按一定的间距均匀打 4 mm的小孔作为制冷剂蒸汽的传质通道 .在内外管之间装入活性炭 ,将外管密封焊接、内管并联起来作为系统制冷剂气体的传质总通道 .实验结果表明 ,经过一个周期的循环 ,能实现制冰 1 0 .5kg/d,达到了 1 kg活性炭制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吸附 固体吸附制冷循环 设计
下载PDF
新型太阳能制冷与供热联合循环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会龙 王如竹 +2 位作者 李明 夏朝凤 翟晓强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0-34,共5页
从提高单位质量吸附剂制冷功率及回收吸附热和吸附床显热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一种新型太阳能制冷与供热的联合循环方式 ,并对其进行了热力分析与模拟。模拟计算结果表明 ,采用该联合循环方式 ,在太阳辐射强度大于 1 6MJ/(m2 ·d)的... 从提高单位质量吸附剂制冷功率及回收吸附热和吸附床显热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一种新型太阳能制冷与供热的联合循环方式 ,并对其进行了热力分析与模拟。模拟计算结果表明 ,采用该联合循环方式 ,在太阳辐射强度大于 1 6MJ/(m2 ·d)的条件下 ,即可有效地实现制冷与供热的双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固体吸附制冷循环 制冷 吸附 联合循环 真空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