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患者膈神经电生理及吸气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周停 王培 +2 位作者 李卫卫 苏彩霞 王红星 《中国康复》 2019年第4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膈神经电生理功能及吸气功能的变化特征。方法:对86例脑卒中患者及42例同龄志愿者进行膈神经运动传导及吸气功能检测,分析脑卒中后健、患侧膈神经电生理及吸气功能变化。结果:卒中组较对照组吸气肌力指数、峰值吸气...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膈神经电生理功能及吸气功能的变化特征。方法:对86例脑卒中患者及42例同龄志愿者进行膈神经运动传导及吸气功能检测,分析脑卒中后健、患侧膈神经电生理及吸气功能变化。结果:卒中组较对照组吸气肌力指数、峰值吸气流速、吸气体积均显著下降(P<0.05);卒中组患侧膈神经运动传导的潜伏期较健侧及对照组延长(P<0.05),健侧与对照组间潜伏期未见明显差异;健侧波幅较患侧及对照组增高(P<0.05),患侧与对照组间波幅未见明显差异;卒中组健、患侧获得最大波幅的最小电刺激强度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结论:脑卒中后吸气功能显著下降,患侧膈神经运动传导潜伏期延长伴兴奋性降低;膈神经电生理检测可为脑卒中后膈肌功能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神经电生理 膈神经 膈肌 吸气功能
下载PDF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联合吸气肌训练对亚急性脑卒中患者吸气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伍超艺 伍秀丽 +1 位作者 李旭锋 区灼成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27期56-58,62,共4页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联合吸气肌训练对亚急性脑卒中患者吸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51例亚急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26)和观察组(n=25)。对照...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联合吸气肌训练对亚急性脑卒中患者吸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51例亚急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26)和观察组(n=25)。对照组采用常规吸气肌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PNF技术干预,两组均持续训练4周。比较两组的吸气肌功能、运动耗能和呼吸困难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吸气峰值流速(PIF),最大吸气量、运动耗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org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NF技术联合吸气肌训练方能够增强亚急性脑卒中患者吸气功能,增强运动耐力,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症状,促进呼吸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脑卒中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吸气肌训练 吸气功能
下载PDF
人与气候之二——秋季
3
作者 常敏毅 《中老年保健》 1996年第5期32-32,共1页
划分季节一般把公历9-11月定为秋季。按这种分法,世界各地虽在时间上同属一个季节,但南、北实际气温却差异较大,所以,现在多以候(每5天为1候)平均气温为标准,即候平均气温为l0-22℃,可视为秋季。
关键词 秋季 气候 吸气功能 呼吸功能
下载PDF
噻托溴铵联合茶碱缓释片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及呼吸困难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4
4
作者 姜锋 陈刚 +4 位作者 张爱清 杨林瀛 庞桂芬 郑洪飞 张庆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茶碱缓释片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呼吸困难指标[呼吸中枢驱动(P_(0.1))、吸气肌功能(PI_(max))、呼气肌功能(PE_(max))]的影响。方法选取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61例,经1周的洗脱期后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茶碱缓释片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呼吸困难指标[呼吸中枢驱动(P_(0.1))、吸气肌功能(PI_(max))、呼气肌功能(PE_(max))]的影响。方法选取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61例,经1周的洗脱期后随机分为噻托溴铵组21例、茶碱组20例和联合组20例。噻托溴铵组每天下午吸噻托溴铵干粉18μg,茶碱组每天早晚分别口服茶碱缓释片0.2 g,联合组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并口服茶碱缓释片,均治疗4周。使用肺功能仪检测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和P_(0.1)、PI_(max)、PE_(max),比较三组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情况,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噻托溴铵组治疗后FEV_1、FVC、PI_(max)均提高,P_(0.1)降低;茶碱组治疗后FEV_1、FVC、PI_(max)、P_(0.1)均提高;联合组治疗后FEV_1、FVC、PI_(max)、PE_(max)均提高(P均<0.05)。治疗后联合组FEV_1、P_(0.1)、PI_(max)较噻托溴铵组均提高,FEV_1、FVC、PI_(max)较茶碱组均提高、P_(0.1)降低(P均<0.05)。三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均>0.05。结论噻托溴铵吸入联合茶碱缓释片口服对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PI_(max)、PE_(max)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噻托溴铵 茶碱缓释片 功能 呼吸困难 呼吸中枢驱动 吸气功能 呼气肌功能
下载PDF
吸气肌力量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吸气肌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玮凇 邢艳丽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23-1127,共5页
目的:基于吸气肌"血液窃流"原理,观察吸气肌力量训练(IMT)对脑卒中患者吸气肌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50例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Power Br... 目的:基于吸气肌"血液窃流"原理,观察吸气肌力量训练(IMT)对脑卒中患者吸气肌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50例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Power Breathe K5吸气肌训练器进行渐进加阻的吸气肌力量训练,阻力值为30%吸气肌力量/最大口腔吸气压(MIP),MIP每周重新评测,并根据最新结果进行阻力调整;对照组增加无效阈值阻力MIP=3cmH2O的吸气肌训练,直至观察周期结束。IMT训练30次为1组,2组/日,6日/周,共训练6周。训练前后对各组进行结果评测,利用K5对吸气肌功能指标:最大吸气压(MIP)、吸气流速峰值(PIF)、吸气容积(volume)、能量(energy)进行评测;利用MotoMed有氧踏车时间对运动耐力进行评测;利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训练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6周训练后:(1)吸气肌功能MIP、PIF、能量:治疗组训练后明显高于训练前(P<0.01),对照组训练前后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训练后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以MIP、PIF增高更为显著(P<0.01)。吸气容量:两组训练后结果较训练前均无明显差异(P>0.05),训练后比较,两组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2)踏车时间:两组训练后踏车时间均明显长于训练前(P<0.01),且治疗组踏车时间延长更为显著(P<0.01);(3)MBI评分:两组训练后MBI均明显高于训练前(P<0.01),且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吸气肌训练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吸气肌功能,尤其对吸气肌力量(MIP)及吸气流速(PIF)改善更为有效。同时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入吸气肌功能训练可以更加显著的提高脑卒中患者运动耐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吸气肌力量训练 运动耐力 吸气功能
下载PDF
床边深度呼吸训练可改善晚期帕金森病病人吸气肌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被引量:11
6
作者 冯慧 潘化平 +1 位作者 朱丽 开邵江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1065-1068,共4页
目的探讨床边深度呼吸训练对晚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病人吸气肌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治疗效果。方法利用Breath-link呼吸功能评估与训练系统,分别对16例晚期PD病人与18例正常对照进行吸气功能测定和比较。同时16例PD病... 目的探讨床边深度呼吸训练对晚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病人吸气肌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治疗效果。方法利用Breath-link呼吸功能评估与训练系统,分别对16例晚期PD病人与18例正常对照进行吸气功能测定和比较。同时16例PD病人随机分为深度训练组(行床边深度呼吸训练)和常规训练组(行常规呼吸训练),训练前和训练1月后测定吸气肌功能,采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atigue severity scale,FSS),6分钟步行试验及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定各组训练前后病人呼吸功能、疲劳严重程度、6分钟步行距离(6MWD)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2组训练前吸气肌功能、FSS评分、6MWD及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2组PD病人最大吸气阻力、最大吸气流速、FSS评分、6MWD和MBI评分均较入组前明显改善,且深度训练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常规训练组(P<0.05)。结论对严重吸气功能障碍的晚期PD病人实施床边深度呼吸训练,能提高其吸气功能,改善疲劳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吸气障碍 吸气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吸气肌功能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闫会娟 李聪艳 +1 位作者 曹海娜 朱红鹤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23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吸气肌功能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25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3)和对照组(n=64)。对照组给予重症监护室基础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吸气肌功能训练。... 目的探讨吸气肌功能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25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3)和对照组(n=64)。对照组给予重症监护室基础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吸气肌功能训练。观察2组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机械通气时间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训练后,观察组用力呼气时呼出的最大气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吸气峰流速(PIF)、最大通气量(MVV)、最大吸气压(MI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3.17%,低于对照组的1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气肌功能训练可增强重症监护室AECOPD患者吸气肌肌力和耐力,改善肺功能和血气水平,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气功能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血气指标 功能
下载PDF
吸气肌训练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李伟佳 黄辉 杨盛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8期83-86,共4页
目的:观察吸气肌训练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103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心脏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吸气肌训练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103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心脏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吸气肌训练,比较两组训练前后心肺耐力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峰值摄氧量(VO_(2peak))、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_(2))]、吸气肌功能指标[吸气峰流速(PIF)、最大吸气压(MIP)]和膈肌功能指标[膈肌增厚率(DTF)、吸气末膈肌厚度(DTei)、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膈肌移动度]水平。结果:训练后,观察组LVEF、VO_(2peak)水平均高于对照组,VE/V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PIF、MIP水平均高于训练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DTF小于对照组,DTei、DTee、膈肌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心脏康复训练基础上采取吸气肌训练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吸气肌功能指标水平,改善心肺耐力指标和膈肌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心脏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气肌训练 慢性心力衰竭 常规心脏康复训练 心肺耐力 吸气功能 膈肌功能
下载PDF
高流量无创呼吸湿化治疗仪联合吸气肌功能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护理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林娇 潘华仙 卓雪英 《医疗装备》 2023年第19期143-146,150,共5页
目的探讨高流量无创呼吸湿化治疗仪联合吸气肌功能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医院收治的100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 目的探讨高流量无创呼吸湿化治疗仪联合吸气肌功能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医院收治的100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采用吸气肌功能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高流量无创呼吸湿化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肺功能相关指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排痰情况(自主排痰率及3 d内总排痰次数)及舒适度[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呼吸频率、PaO_(2)、PaCO_(2)、自主排痰率、3 d内总排痰次数及GC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呼吸频率、PaO_(2)及PaCO_(2)均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主排痰率及GCQ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 d内总排痰次数均少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流量无创呼吸湿化治疗仪联合吸气肌功能训练可显著改善AECOPD患者肺功能,减少痰量并使痰液稀释便于咳出,提升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高流量无创呼吸湿化治疗仪 吸气功能训练 预后
下载PDF
呼吸肌训练联合吞咽康复对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琴 谢徐勇 +4 位作者 李志勇 梅卉子 张麒麟 熊婧 余鸿斌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究呼吸肌训练联合吞咽康复对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2021年2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放射治疗的5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实施常规吞咽康复干预... 目的:探究呼吸肌训练联合吞咽康复对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2021年2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放射治疗的5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实施常规吞咽康复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呼吸肌训练干预方案。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8周后吞咽功能[中文版安德森吞咽困难量表(MDADI)评分、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分]、吸气肌功能[最大吸气压(MIP)、吸气峰流速(PIF)]、运动能力[6分钟步行试验(6-MWT)]、生存质量[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QL-Index)评分]。结果:干预8周后,两组MDADI评分、FOIS评分、MIP、PIF、6-MWT、QL-Index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肌训练联合吞咽康复对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吞咽功能及吸气肌功能,亦有助于提高患者运动能力及生存质量,推荐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肌训练 吞咽康复 头颈部肿瘤 吞咽功能 吸气功能 运动能力 生存质量
下载PDF
吸气肌力量训练对矽肺患者吸气肌功能及运动耐力影响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郭伊 钱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61-64,共4页
探讨矽肺患者通过使用吸气肌力量训练对患者吸气肌功能及运动耐力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矽肺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的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吸气肌力量训练。结果 研究组的肺功能指标和6min... 探讨矽肺患者通过使用吸气肌力量训练对患者吸气肌功能及运动耐力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矽肺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的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吸气肌力量训练。结果 研究组的肺功能指标和6min步行距离情况、吸气肌功能更好 (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水平更高(P< 0.05)。结论 吸气肌力量训练的应用,可以有效增强矽肺患者的肺功能与吸气肌功能,大幅度提高运动耐量与生活质量水平,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气肌力量训练 矽肺患者 吸气功能 运动耐力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腹式呼吸法在帕金森病呼吸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2
作者 潘毓玲 刘春娟 盛婷婷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3年第1期105-108,共4页
目的:研究腹式呼吸法对帕金森病(PD)呼吸障碍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以期为有针对性地改善帕金森病患者呼吸与肺部功能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2月以上海市浦东医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研究腹式呼吸法对帕金森病(PD)呼吸障碍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以期为有针对性地改善帕金森病患者呼吸与肺部功能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2月以上海市浦东医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接受腹式呼吸法训练。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实验组患者帕金森评定量表第3部分评分降低(13.17±1.97)分、Befg平衡量表评分升高(7.87±0.77)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升高(14.93±1.42)分,对照组分别为(8.38±1.44)分、(3.94±0.89)分、(9.85±1.17)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415、20.959和17.462,P值均<0.05);实验组患者用力肺活量升高(0.87±0.16) L、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升高(1.12±0.17) L/s、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升高(11.11±3.04)%,对照组分别为(0.49±0.26) L、(0.44±0.27) L/s、(6.40±4.2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479、7.872、5.683,P值均<0.05);实验组患者最大吸气压升高(15.17±2.93) cm H2O(1 cm H2O≈0.098 kPa)、吸气峰流速升高(0.80±0.19) L/s,对照组分别为(6.93±2.00) cm H2O、(0.45±0.12) L/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590、9.850,P值均<0.05);实验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结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腹式呼吸法有利于改善帕金森病患者呼吸与肺部功能,可提高其活动耐力,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式呼吸 帕金森病 功能 吸气功能
下载PDF
床边深度呼吸训练对帕金森病病人躯干稳定性及吸气肌肌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叶沙 程津 刘梦洁 《全科护理》 2022年第26期3679-3681,共3页
目的:探讨床边深度呼吸训练对帕金森病病人躯干稳定性及吸气肌肌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100例帕金森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训练,观察组采取床边深度... 目的:探讨床边深度呼吸训练对帕金森病病人躯干稳定性及吸气肌肌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100例帕金森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训练,观察组采取床边深度呼吸训练,干预4周。观察两组病人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吸气肌功能、躯干稳定性、吞咽能力。结果:干预4周后观察组病人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吸气流速、最大吸气阻力、呼气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及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_(1))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前后左右平均运动速度、前后左右标准差、运动轨迹长度与包络面积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吞咽造影评估(VFSS)量表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床边深度呼吸训练可提高帕金森病病人吸气肌功能及躯干稳定性,同时增强吞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呼吸训练 吸气功能 吞咽功能
下载PDF
运动并呼吸训练康复治疗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茅俊杰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第7期128-131,共4页
目的 探讨运动并呼吸训练康复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气肌功能与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4月于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就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抗生素抗感染、祛痰止咳、平喘、... 目的 探讨运动并呼吸训练康复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气肌功能与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4月于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就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抗生素抗感染、祛痰止咳、平喘、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等常规治疗与常规康复疗法)与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运动并呼吸训练康复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并定期随访5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临床效果,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运动能力、呼吸困难程度、吸气肌功能、肺功能指标,以及治疗前、治疗后5个月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相较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6 MWT)均延长,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最大吸气压(MIP)、吸气峰流速(PI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量(PEF)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5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给予运动并呼吸训练康复治疗后,可有效缓解呼吸困难情况,改善其吸气肌功能与肺功能,提高临床效果,从而促进病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运动康复训练 呼吸训练 吸气功能 功能
下载PDF
呼吸机吸气屏气功能在清除气囊上滞留物中的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伟权 熊杰 肖琦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24期-,共3页
目的:探讨呼吸机吸气屏气功能在清除气管插管患者气囊上滞留物的效果研究。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所有入住ICU的气管插管患者分为对照组86例和观察组77例,2组分别给予不同气流冲击术来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其中观... 目的:探讨呼吸机吸气屏气功能在清除气管插管患者气囊上滞留物的效果研究。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所有入住ICU的气管插管患者分为对照组86例和观察组77例,2组分别给予不同气流冲击术来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其中观察组采用单人操作,右手长按呼吸机上吸气屏气键,左手使用气囊测压表控制气囊充放气;而对照组采用双人操作简易呼吸器与气囊充放气。比较2组患者在操作前后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值与2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在操作后心率增加(6.09±1.95)次/min、呼吸增加(4.58±1.46)次/min、血氧饱和度下降(0.0313±0.0081),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0.47±3.12)次/min、(6.75±2.38)次/min、(0.0560±0.01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方面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呼吸机吸气屏气功能来清除气囊上滞留物,不仅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而且单人操作可减少护理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管法 气管内 吸气屏气功能 气囊上滞留物
原文传递
哌甲酯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吸气肌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佑娟 罗炎杰 +3 位作者 陈文彬 袁玉如 何太灵 曾继军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77-80,共4页
为探讨哌甲酯对吸气肌功能的影响,作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了7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静脉注射治疗剂量哌甲酯等药物前后最大吸气口腔压(MIP)、最大吸气中段流量(MMIF)、用力深吸气量(FIC)、最大吸气功... 为探讨哌甲酯对吸气肌功能的影响,作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了7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静脉注射治疗剂量哌甲酯等药物前后最大吸气口腔压(MIP)、最大吸气中段流量(MMIF)、用力深吸气量(FIC)、最大吸气功(Wimax)、口腔阻断压(P0.1)及每分钟通气量(VE)等呼吸力学参数的变化,并与氨茶碱、可拉明比较。结果显示:用哌甲酯和氨茶碱后MIP、MMIF、FIC、Wimax、P0.1及VE均明显增加;用可拉明后P0.1增加更明显,但是反映吸气肌力的MIP、MMIF、FIC、Wimax参数却无明显变化。表明哌甲酯同氨茶碱一样,能明显增强COPD患者的吸气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甲酯 吸气功能 阻塞性肺疾病 药物疗法
下载PDF
吸气肌群功能训练指导对慢阻肺患者呼吸功能的意义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丹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0期179-181,共3页
目的 分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采取吸气肌群功能训练指导对其呼吸功能的意义。方法 60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吸气肌群功能训练指导。比较两组慢阻肺... 目的 分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采取吸气肌群功能训练指导对其呼吸功能的意义。方法 60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吸气肌群功能训练指导。比较两组慢阻肺功能等级、肌肉力量评分、6 min步行试验评分、呼吸困难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试验组慢阻肺功能等级(1.60±0.72)级低于对照组的(3.21±0.77)级,肌肉力量评分(6.12±0.13)分高于对照组的(3.25±1.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6 min步行试验评分(7.02±0.55)分、生活质量评分(72.32±4.13)分高于对照组的(4.86±0.53)、(36.58±3.13)分,呼吸困难量表评分(2.50±0.12)分低于对照组的(4.45±0.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吸气肌群功能训练指导对患有慢阻肺患者的恢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吸气肌群功能训练指导 呼吸功能
下载PDF
吸气性屏气功能在低氧血症患者气囊上滞留物清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伟权 邓貂西 +1 位作者 熊杰 黄素芳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24期2295-2297,共3页
目的探讨在不断开呼吸机的状态下,启动呼吸机的吸气性屏气功能来清除低氧血症患者气囊上滞留物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收集入住ICU的气管插管患者52例,应用吸气性屏气功能来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先启动呼吸机上... 目的探讨在不断开呼吸机的状态下,启动呼吸机的吸气性屏气功能来清除低氧血症患者气囊上滞留物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收集入住ICU的气管插管患者52例,应用吸气性屏气功能来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先启动呼吸机上吸气性屏气功能,然后使用气囊测压表快速给予气囊放气、充气,再停止吸气性屏气功能,恢复呼吸机正常运转,最后比较操作前后患者口咽部吸引痰液量与主要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操作前后患者口咽部吸引痰液量分别为(4.58±1.09)mL、(8.25±1.8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操作前后心率、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有创动脉血压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呼吸机吸气性屏气功能来清除气囊的上滞留物,不仅有效,而且对低氧血症患者的生命体征影响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气性屏气功能 气囊上滞留物 低氧血症 护理
下载PDF
气道阻塞与吸气肌功能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袁玉如 罗炎杰 +1 位作者 何太灵 曾继军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296-300,共5页
15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55例正常人的最大吸气口腔压(Pi_(max))、平静吸气口腔压(Pi)以及吸气肌储备功能指标(Pi/Pi_(max))与5项反映气道阻塞的常规肺功能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除轻度... 15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55例正常人的最大吸气口腔压(Pi_(max))、平静吸气口腔压(Pi)以及吸气肌储备功能指标(Pi/Pi_(max))与5项反映气道阻塞的常规肺功能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除轻度COPD与中度COPD相比Pi_(max)、Pi/Pi_(max)无明显差异外,COPD各组均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加重,而致Pi_(max)进行性降低,Pi/Pi_(max)增大,表明气道阻塞加重可降低吸气肌力和吸气肌储备功能。Pi/Pi_(max)用于吸气肌功能不全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功能试验 气道阻塞 吸气功能
下载PDF
慢性心衰病人呼吸急促的机制研究
20
作者 张莉 《临床肺科杂志》 2010年第12期1748-1750,共3页
目的通过对慢性心衰病人(CHF)吸气肌功能定量检测和分析,探讨导致CHF病人呼吸急促的主要诱因。方法采用吸气阻力法、食道内压测量法测定10例CHF患者和10名正常对照者吸气肌功能及耐力。结果 CHF组静息肺功能数值较低,但与正常对照组比... 目的通过对慢性心衰病人(CHF)吸气肌功能定量检测和分析,探讨导致CHF病人呼吸急促的主要诱因。方法采用吸气阻力法、食道内压测量法测定10例CHF患者和10名正常对照者吸气肌功能及耐力。结果 CHF组静息肺功能数值较低,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CHF组代表吸气肌肌力的食管最大内压(Poesmax)测试值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吸气肌耐力时间(Tlim)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而且吸气肌负荷/肌力比值明显增高(P<0.01)。结论 CHF患者的吸气肌耐力时间显著缩短,主要是由于采用了适应性的呼吸模式,导致吸气肌负荷增加而不是吸气肌力量或耐力泵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衰 吸气功能 吸气剂耐力 呼吸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