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梅案”与判决后和解的处理机制——兼与王亚新教授商榷 被引量:13
1
作者 吴泽勇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9-168,共10页
基于对现行法的严格解释,“吴梅案”中确认的规则只是对“二审期间达成的和解协议是否可以阻碍生效一审判决的执行”问题作出了否定回答,并未将民事诉讼法第230条的效力扩张到二审和解协议。对“被告履行和解协议后原告申请继续执行... 基于对现行法的严格解释,“吴梅案”中确认的规则只是对“二审期间达成的和解协议是否可以阻碍生效一审判决的执行”问题作出了否定回答,并未将民事诉讼法第230条的效力扩张到二审和解协议。对“被告履行和解协议后原告申请继续执行原生效判决”的案件,应当允许继续执行。此种规则可以拓展到其他判决后和解的处理。执行中的和解异议不能纳入执行异议中处理。如果允许被执行人另行起诉,可能会带来新判决与原执行行为的冲突问题。对此,现行法尚无法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判决后和解 执行异议
原文传递
既判力基准时后的“和解”——以吴梅案“和解协议”与执行和解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肖建华 廖浩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1-150,共10页
诉讼案件涉及的实体权利义务在诉讼过程中以及裁判生效后,都能够因当事人的法律行为或其他事实发生变化。既判力基准时之后,案件的实体权利义务因当事人的法律行为而变化,会导致判决记载的权利义务状况与实际权利义务状况的冲突。指导案... 诉讼案件涉及的实体权利义务在诉讼过程中以及裁判生效后,都能够因当事人的法律行为或其他事实发生变化。既判力基准时之后,案件的实体权利义务因当事人的法律行为而变化,会导致判决记载的权利义务状况与实际权利义务状况的冲突。指导案例2号吴梅案中"和解协议"的内容,应当具有私法行为的性质,"和解协议"的成立并不消灭债之关系的同一性。债务人按"和解协议"履行完毕后债权人又申请强制执行的,我国虽然没有债务人异议之诉制度,但仍然可以通过回归实体法加以解决,无需类推适用执行和解的规定。同时,我国的执行和解制度本身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判力基准时 执行和解 债务人异议之诉
原文传递
论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从法国法的比较角度探析“吴梅案”的理想逻辑 被引量:6
3
作者 周建华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5年第4期36-46,共11页
2号指导案例"吴梅案"的当前解决逻辑是:二审和解协议由于未转化为法院调解书,不具备撤销一审判决的效力,因此在其不履行时,法院支持一审判决的执行。此逻辑实际上有违当事人意愿和诚实信用原则。该案解决的理想逻辑应是尊重&q... 2号指导案例"吴梅案"的当前解决逻辑是:二审和解协议由于未转化为法院调解书,不具备撤销一审判决的效力,因此在其不履行时,法院支持一审判决的执行。此逻辑实际上有违当事人意愿和诚实信用原则。该案解决的理想逻辑应是尊重"私权自治"的理念,借鉴法国民法典和民事诉讼法典的规定,确立和解协议在合同种类中的明确地位,特别赋予和解协议"消灭诉讼"的法律效力,使当事人合意构成对法院审判权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号指导 和解协议 和解合同 调解
下载PDF
二审撤诉的处理之道——从“吴梅案”切入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勇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3年第10期95-98,共4页
关于法律实务中二审撤回起诉的适法性问题,学者们持有不同的观点,且都有支持其观点的理论依据和法条背景。尽管这作为一个学术问题要达成共识有一定的难度,但这作为一个法律实务问题,有统一的处理方式却显得很有必要,因为在面对同一法... 关于法律实务中二审撤回起诉的适法性问题,学者们持有不同的观点,且都有支持其观点的理论依据和法条背景。尽管这作为一个学术问题要达成共识有一定的难度,但这作为一个法律实务问题,有统一的处理方式却显得很有必要,因为在面对同一法律实务问题时,不同的处理方式会使法律实务者陷入不利的处境。对二审能否撤回起诉进行评析,须在我国现行法的框架下以整个法律体系为切入点,以求得实务中共识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审程序 撤回起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