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吕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624-1625,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1月~2011年3月收治的80例腰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40例采用单纯后路减压治疗,B组40例采用后路减压加内固定...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1月~2011年3月收治的80例腰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40例采用单纯后路减压治疗,B组40例采用后路减压加内固定植骨治疗,随访1~2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B组的优良率为85.0%显著高于A组的60.0%,P<0.05。两组患者术后腰腿痛的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的ODI评分改善、肌力恢复情况、复发、腰椎不稳的情况显著优于A组,P<0.05。B组的椎弓根内固定位置佳、无松动,植骨融合良好。[结论]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治疗腰椎管狭窄减压彻底,可有效维持和重建脊柱的稳定,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减压固定 植骨 腰椎管狭窄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内固定联合PVP手术在脊柱转移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冰 安娟 +3 位作者 李慧 李志桦 王宁 陈火明 《颈腰痛杂志》 2018年第6期784-786,共3页
目的探讨内固定联合PVP手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03-2015-03,采用PVP技术联合后路减压钉棒内固定治疗21例脊柱转移瘤患者,男13例,女8例;患者年龄为37-68岁,平均54.7岁;其中胸椎10例,腰椎11例。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 目的探讨内固定联合PVP手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03-2015-03,采用PVP技术联合后路减压钉棒内固定治疗21例脊柱转移瘤患者,男13例,女8例;患者年龄为37-68岁,平均54.7岁;其中胸椎10例,腰椎11例。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5例,但未造成神经损伤。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除1例于术后8个月、2例术后10个月死亡外,其余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患者手术后7 d、6个月和1年的VAS评分均有显著降低,Cobb角均有显著减少,伤椎前缘、中间高度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后路减压内固定联合直视下PVP手术治疗脊柱转移瘤,可有效、持久地缓解腰背部癌痛,患椎高度和后凸畸形可获得良好的矫正,是可靠的姑息性手术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后路减压固定 PVP手术
下载PDF
前路与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马晓峰 杨增华 《中国民康医学》 2017年第2期14-15,34,共3页
目的:比较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分别施行前路与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合并脊髓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前路减压内固定方案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 目的:比较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分别施行前路与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合并脊髓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前路减压内固定方案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后路减压内固定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术后住院天数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半年时的椎体前缘高度均有显著提高(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与术后半年时的椎体前缘高度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与后路减压内固定方案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当,可酌情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减压固定 后路减压固定 脊髓损伤 胸腰椎爆裂骨折 疗效
下载PDF
胸腰椎体骨折合并脊髓受压患者手术时间及不同手术方案的选择 被引量:2
4
作者 宋红平 《西部医学》 2015年第8期1178-1180,1183,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案治疗椎体骨折合并脊髓压迫患者及其恢复情况,探讨临床治疗最佳手术方案的选择。方法选取2006年5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椎体骨折合并脊髓受压手术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手术组和保守治疗组(3例),其中手术组...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案治疗椎体骨折合并脊髓压迫患者及其恢复情况,探讨临床治疗最佳手术方案的选择。方法选取2006年5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椎体骨折合并脊髓受压手术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手术组和保守治疗组(3例),其中手术组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行后路减压内固定(14例)、骨折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16例)、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双棒内固定系统(21例)手术治疗3种方案。术后随访以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问卷为评价指标,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评分。结果随访1年中,手术组患者无后凸加重及内固定松动、脱落等并发症,植骨融合,恢复状态良好;保守治疗组1例出现再发骨折。手术组以及保守治疗组相比,术前VAS和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手术组患者VAS和ODI指数均低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手术治疗椎体合并脊髓压迫方案优于保守治疗组;三柱损伤有脱位合并脊髓压迫患者应优先选择骨折复位钉棒内固定术式;骨折椎管侵占率大于50%、后纵韧带和椎间盘纤维环破裂严重患者,优先选择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式;而后路减压内固定方案则主要适用于单椎体骨折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骨折合并脊髓压迫 后路减压固定 骨折复位钉棒系统固定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后路减压长节段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的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梁福德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28期139-141,共3页
目的:分析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后路减压长节段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DLS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9年7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脊柱外科诊断为DLSS并行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后路减压长节段内固定治疗的57例患者... 目的:分析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后路减压长节段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DLS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9年7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脊柱外科诊断为DLSS并行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后路减压长节段内固定治疗的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前后VAS评分、Cobb角、腰椎前凸角等及Oswestry指数。结果:治疗后患者VAS评分、Cobb角、腰椎前凸角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患者Oswestry指数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12个月患者Oswestry指数显著优于治疗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后路减压长节段内固定治疗DLSS具有可行性,效果显著,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 后路减压固定 退行性腰椎侧凸性椎管狭窄
下载PDF
胸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联合骨水泥技术治疗胸腰椎转移瘤18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赵运亮 余进伟 +1 位作者 陈旭 李德荣 《临床医学》 CAS 2012年第10期107-108,共2页
胸腰椎是某些恶性肿瘤远处转移较常受侵袭的器官,胸腰椎肿瘤是骨科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类疾病.随着脊柱外科手术技术飞速提高及各种内固定器械的广泛使用,手术治疗胸腰椎转移性肿瘤成为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胸腰椎转移瘤 手术治疗 后路减压固定 骨水泥技术 腰椎转移性肿瘤 肿瘤远处转移 外科手术技术 固定器械
原文传递
颈椎_(1~2)骨折脱位行颈椎后路减压HR环内固定术的配合与护理 被引量:1
7
作者 茹小玲 《衡阳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241-241,254,共2页
颈椎(1~2)骨折脱位行颈椎后路减压HR环内固定手术难度大,对护理的要求较高。通过对12例颈椎后路减压HR环内固定术的配合与护理,作者总结了术前准备和术中护理经验,特别强调了术前了解病情,掌握手术步骤。术中积极主动的... 颈椎(1~2)骨折脱位行颈椎后路减压HR环内固定手术难度大,对护理的要求较高。通过对12例颈椎后路减压HR环内固定术的配合与护理,作者总结了术前准备和术中护理经验,特别强调了术前了解病情,掌握手术步骤。术中积极主动的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脱位 后路减压固定 护理
下载PDF
前路与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效果对比
8
作者 曲忠恒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3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对比前路与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效果。方法 100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后路减压组和前路减压组,各50例。前路减压组采用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后路减压组采用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对比前路与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效果。方法 100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后路减压组和前路减压组,各50例。前路减压组采用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后路减压组采用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出血量、手术完成时间、出院时间及手术前后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率、椎体后缘压缩率、VAS评分。结果后路减压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30、18、2例,前路减压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30、17、3例,前路减压组总有效94.00%与后路减压组的96.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率、椎体后缘压缩率、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半年两组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率、椎体后缘压缩率、VAS评分均优于手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减压组手术出血量、手术完成时间、出院时间分别为(583.51±3.41)ml、(67.51±2.61)min、(14.62±2.21)d,与前路减压组的(584.50±2.77)ml、(67.50±3.57)min、(14.61±2.24)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与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效果相当,均可有效促进椎体高度恢复,且创伤小,手术较为简单,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减压固定 后路减压固定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效果对比
下载PDF
直视下椎体成形术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术在脊柱转移癌姑息性治疗中的应用
9
作者 梁慕华 蒋劲松 +2 位作者 周树权 覃开兵 陈雪飞 《微创医学》 2015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目的探讨直视下椎体成形术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脊柱转移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脊柱转移癌22例患者行直视下经皮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术。观察患者手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6个月、12个月的VAS评分、侧位X片矢状面的Cobb... 目的探讨直视下椎体成形术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脊柱转移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脊柱转移癌22例患者行直视下经皮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术。观察患者手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6个月、12个月的VAS评分、侧位X片矢状面的Cobb's角度以及椎体前、中、后缘的高度数值,采用术前术后自身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VAS评分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脊柱后凸角度(Cobb's角度)较术前减少;椎体间高度较术前增加。结论直视下椎体成形术联合椎弓根内固定能有效并持久的缓解脊柱转移癌引起的腰背疼痛,增加椎体强度,恢复并维持椎体高度及矫正后凸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癌 椎体成形术 后路减压固定 止痛 脊柱稳定性
下载PDF
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78例
10
作者 陈庆贺 姜洪和 +3 位作者 王长纯 高吉昌 张承敏 王东卯 《沈阳部队医药》 2001年第3期254-255,共2页
我院自1985年1月至1998年12月,对78例伴有脊髓损伤的不稳定颈椎骨折脱位、以椎管后方压迫为主的病人,采用后方入路颈椎管减压改良小卢氏棒内固定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63例,女15例,年龄18~65岁。车祸伤35例,... 我院自1985年1月至1998年12月,对78例伴有脊髓损伤的不稳定颈椎骨折脱位、以椎管后方压迫为主的病人,采用后方入路颈椎管减压改良小卢氏棒内固定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63例,女15例,年龄18~65岁。车祸伤35例,高处坠落伤32例,压砸伤11例。损伤类型:屈曲型54例,伸直型1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骨折脱位 后路减压固定 治疗 手术方法
下载PDF
经腹膜外内固定手术治疗32例腰椎陈旧性骨折
11
作者 韦激 杨星华 +1 位作者 官正华 刘洋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84-1085,共2页
对于陈旧性的腰椎骨折,由于脊柱前中柱骨质的丢失,出现椎体塌陷变形、脊柱后凸畸形、稳定性丧失,单纯的后路减压内固定已无法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笔者自2005年4月至2008年12月采用经腹膜外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陈旧性骨折患者共32例... 对于陈旧性的腰椎骨折,由于脊柱前中柱骨质的丢失,出现椎体塌陷变形、脊柱后凸畸形、稳定性丧失,单纯的后路减压内固定已无法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笔者自2005年4月至2008年12月采用经腹膜外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陈旧性骨折患者共32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减压固定 陈旧性骨折 腰椎骨折 手术治疗 经腹膜外 脊柱后凸畸形 治疗效果 骨折患者
原文传递
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减少腰椎手术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陈江 贾育松 +3 位作者 米博文 孙旗 李晋玉 郑晨颖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53-56,共4页
目的观察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减少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围术期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患者共128例,其中治疗组64例:于术切皮前静脉输注500 mg TXA,术中使用TXA浸湿的方... 目的观察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减少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围术期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患者共128例,其中治疗组64例:于术切皮前静脉输注500 mg TXA,术中使用TXA浸湿的方纱局部浸润压迫止血;对照组64例:TXA换成生理盐水,操作同治疗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及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6 h自体血回输量均显著减少(P<0.01)。治疗组患者术后次日晨血红蛋白浓度及术后3日晨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2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术后均无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静脉联合局部运用氨甲环酸可明显减少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术中及术后出血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未增加血栓性疾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腰椎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 静脉 局部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3D显微镜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杰文 李春海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年第3期273-274,共2页
目的探讨3D显微镜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10—2018-12采用3D显微镜辅助手术治疗的14例脊柱外科疾病,6例行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术(颈椎前路组),6例行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腰椎后路组),2例行椎管内肿瘤切除术... 目的探讨3D显微镜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10—2018-12采用3D显微镜辅助手术治疗的14例脊柱外科疾病,6例行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术(颈椎前路组),6例行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腰椎后路组),2例行椎管内肿瘤切除术(椎管内肿瘤切除组)。结果 14例顺利完成手术,颈椎前路组术中出血量平均75 mL,术后引流量平均21 mL;腰椎后路组术中出血量平均450 mL,术后引流量平均240 mL;椎管内肿瘤切除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00 mL与500 mL。均无脑脊液漏、伤口血肿、喉上神经损伤、喉返神经损伤、偏瘫等并发症出现。结论 3D显微镜辅助下行脊柱外科手术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减压固定 腰椎后路减压固定 椎管肿瘤切除术 3D显微镜
原文传递
五点式腰背肌长期锻炼对行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术患者腰椎稳定性及腰背痛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斌 《颈腰痛杂志》 2018年第2期223-225,共3页
本文选取2013-02-2016-02在我院接受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术治疗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五点式腰背肌长期锻炼对患者术后腰椎稳定性及腰背痛症状的影响。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02-2016-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2013-02-2016-02在我院接受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术治疗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五点式腰背肌长期锻炼对患者术后腰椎稳定性及腰背痛症状的影响。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02-2016-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我院接受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术治疗。将纳入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分为长期组与短期组,每组35例。长期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38~60岁,平均(49.31±8.90)岁;病程1~12年,平均(6.13±1.10)年;体重指数22~30 kg/m2,平均(26.05±4.68)kg/m2;手术节段:3例L3-4,14例L4-5,18例L5-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后路减压固定 植骨融合术 五点式腰背肌锻炼
下载PDF
影响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预后的影像学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康猛 宋振全 +3 位作者 潘冬生 李晋江 许嘉媛 杨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99-804,共6页
目的:分析影响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预后影像学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8年5月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接受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72例),其中男55例,女17例,年龄2... 目的:分析影响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预后影像学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8年5月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接受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72例),其中男55例,女17例,年龄21~80岁,平均56.9±12.0岁,收集病程、压迫节段、术前/术后1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术前Cobb角、压迫节段内致压物最大径、有效颈椎管率、平均压迫率、脊髓横切面积、脊髓椎管占有率以及术后脊髓漂移距离、JOA改善率等相关资料。根据JOA改善率将患者分为:预后优良组(改善率≥50%)58例和预后非优良组(改善率<50%)14例。运用单因素、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与影像学参数等预后相关因素,进一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ROC),选取尤登指数最大的数值作为划界值,明确预后相关因素临界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优良组术前Cobb角12.81°±4.27°,有效颈椎管率(33.71±9.87)%,脊髓漂移距离3.38±0.62mm,致压物最大径3.83±0.83mm,脊髓椎管占有率(64.02±7.74)%,与预后非优良组术前Cobb角9.68°±4.00°,有效颈椎管率(22.86±8.78)%,脊髓漂移距离2.13±0.75mm,致压物最大径5.38±1.01mm,脊髓椎管占有率(69.21±9.2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上述相关因素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致压物最大径与脊髓漂移距离是脊髓型颈椎病预后主要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致压物最大径诊断临界值为4.950mm(曲线下面积为0.875);脊髓漂移距离诊断临界值为2.625mm(曲线下面积为0.897)。结论:致压物最大径与脊髓漂移距离是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且当致压物最大径超过4.950mm时,提示颈椎后路减压预后较差,术后脊髓漂移距离低于2.625mm时,提示颈椎后路减压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路减压固定 脊髓型颈椎病 影像学参数 预后分析
下载PDF
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P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16
作者 黄东永 黄远源 +2 位作者 陈敏 黄仕光 王友洛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5期2252-2253,共2页
目的评价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P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50例DLSS患者为研究对象,以JOA下腰痛治疗评价标准、VAS评价表、ODI功能障碍指数、Henderson疗效标准... 目的评价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P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50例DLSS患者为研究对象,以JOA下腰痛治疗评价标准、VAS评价表、ODI功能障碍指数、Henderson疗效标准及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SD)为评价标准,评价PLIF在DLSS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JOA评分升高,VAS评分、ODI指数降低,经检验,以上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Henderson疗效评价标准,50例患者治疗效果为优、良、可、差的患者例数分别为39、5、3、3,治疗优良率为88.00%。随访统计结果显示,术后发生ASD的患者有7例,术后ASD发病率为14.00%,处于正常水平。结论腰椎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且术后ASD发病率较低,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下载PDF
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及对患者氧化应激指标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锐 许财元 +1 位作者 孙贺 张义龙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91-496,共6页
目的探讨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DLSS患者103例,按手术方式分为OLIF组(n=51,行OLIF),腰椎后路减压内固... 目的探讨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DLSS患者103例,按手术方式分为OLIF组(n=51,行OLIF),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vertebral fusion,PLIF)组(n=52,行PLIF)。对比两组手术情况、疗效与围手术期血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脊髓功能、腰腿疼痛(VAS)、腰椎功能(JOA)。结果OLIF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1年疗效优于PLIF组(P<0.05);OLIF组术后1 d、3 d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低于PLIF组(P<0.05);OLIF组术后1 d、3 d血清晚期蛋白氧化产物、丙二醛水平低于PLIF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高于PLIF组(P<0.05);OLIF组术后6个月、1年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JOA评分高于PLIF组,潜伏期、腰腿疼痛VAS评分低于PLIF组(P<0.05)。结论OLIF治疗DLSS效果显著,创伤更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 腰椎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 炎症因子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单纯椎板减压术治疗DLSS的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明杰 刘海桐 +1 位作者 刘涛 袁即山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7期24-28,共5页
目的:研究单纯椎板减压术(simple vertebral canal decompression,SVCD)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6月-2022年5月于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D... 目的:研究单纯椎板减压术(simple vertebral canal decompression,SVCD)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6月-2022年5月于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DLSS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vertebral fusion,PLIF)治疗,研究组采用SVCD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手术前后的脊柱矢状面平衡参数、脊髓功能、疼痛情况及腰椎功能。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卧床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腰椎前凸角、腰椎后凸角、L4腰椎倾斜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术后6个月腓浅神经、腓深神经的传导速度明显高于术前,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腓浅神经、腓深神经的潜伏期水平明显低于术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均优于术前,但两组VAS、ODI、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VCD治疗DLSS可明显改善患者手术情况,恢复脊椎矢状面平衡,减少脊髓功能损伤,并减轻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后路减压固定融合 单纯椎板减 脊椎平衡
下载PDF
探讨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梅亦民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6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36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予以核磁共振成像(MRI)、CT以及X线拍片检查,同时,行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观察临床诊断结果及治疗效果。结果临床诊断后,腰椎损... 目的探讨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36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予以核磁共振成像(MRI)、CT以及X线拍片检查,同时,行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观察临床诊断结果及治疗效果。结果临床诊断后,腰椎损伤22例、胸椎损伤11例、腰椎合并胸椎损伤3例。全部患者均因外伤所致。Cobb角平均值(29.1±15.1)°。手术实施之前,通过CT检查发现,全部患者椎体创伤并累及硬膜,按照Frankel分级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其中A级3例、B级5例、C级21例、D级3例、E级4例。全部患者手术治疗均顺利完成,随访1年,无一例死亡、并发症、后路椎弓根固定失败的患者。术后全部患者的畸形角康复水平平均18.9°,椎体压缩高度康复水平平均40.1°。Frankel等级恢复到D级、E级水平的患者共有32例,全部患者损伤情况均得到了显著改善。结论 MRI、CT以及X线拍片检查各有优势,结合三种临床诊断方法 ,对临床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而言,其意义十分重大,行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疗效显著,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低,固定效果良好,建议临床进一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减压固定 急性脊柱创伤 临床诊断
下载PDF
活血止痛汤联合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20
作者 梁立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4期135-137,共3页
研究脊髓型颈椎病应用活血止痛汤以及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的价值。方法:近两年接受诊治的脊髓型颈椎病的98例患者被纳入调查范围,围绕治疗方式进行两个小组划分,有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诊治的固定治疗组、固定术与活血止痛汤联合... 研究脊髓型颈椎病应用活血止痛汤以及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的价值。方法:近两年接受诊治的脊髓型颈椎病的98例患者被纳入调查范围,围绕治疗方式进行两个小组划分,有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诊治的固定治疗组、固定术与活血止痛汤联合诊治的特殊治疗组,统计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病情变化,统计治疗效果。结果 尚未治疗,固定治疗组与特殊治疗组脊髓功能分数评估之间p>0.05。治疗之后,固定组的脊髓功能分数评估均值(10.52±1.20)、特殊治疗组的脊髓功能分数评估均值(14.29±3.20),互相比较p<0.05;尚未治疗,固定治疗组与特殊治疗组脊髓功能分数评估之间p>0.05。治疗之后,固定组的脊髓功能分数评估均值(10.52±1.20)、特殊治疗组的脊髓功能分数评估均值(14.29±3.20),互相比较固定治疗组的肌电图改善程度更好,p<0.05;特殊治疗组患者头晕情况2例、颈部疼痛情况2例、颈部肿胀情况1例、颈部僵硬情况1例,其总不良反应产生率是12.2%,小于固定治疗组24.4%,p<0.05。结论 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诊治上,医护人员应意识到活血止痛汤方法以及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方法联合应用的效果,充分推广,最大化保障治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止痛汤 颈椎后路减压固定 脊髓型颈椎病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