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名_1+的+名_2”结构中心名词省略的语义规则 被引量:27
1
作者 孔令达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103-107,共5页
在现代汉语中,由“的”构成的名词性偏正结构中心名词往往可以省略,由“的”字短语直接代替整个偏正结构。本文专门讨论“名<sub>1</sub>+的+名<sub>2</sub>”结构(即“名词性修饰语+的+名词中心语”)“名<... 在现代汉语中,由“的”构成的名词性偏正结构中心名词往往可以省略,由“的”字短语直接代替整个偏正结构。本文专门讨论“名<sub>1</sub>+的+名<sub>2</sub>”结构(即“名词性修饰语+的+名词中心语”)“名<sub>2</sub>”省略的语义规则。§1 “名<sub>2</sub>”的省略同“名<sub>l</sub>”与“名<sub>2</sub>”之间的语义关系有某种程度的对应关系。就一般情形来说,当“名<sub>1</sub>”与“名<sub>2</sub>”之间有以下几种语义关系时“名<sub>2</sub>”可以省略: A.表领属(非固有关系)①:这是我的衣服,小王的[衣服]在床上。B.表处所:天桥下的茶馆还卖烧饼,街口的[茶馆]不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规则 词省略 中心 语义联想 修饰语 语境 词性偏正结构 语法框架 数量短语 语义关系
下载PDF
异形词三议 被引量:7
2
作者 潘竟翰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2-15,共4页
异形词三议潘竟翰—异形词的界定标准异形词规范工作所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划定异形词与非异形词的界限。高更生先生《再谈异体词整理》一文为异形词(异体词)立了一个界说:“异体词是指社会上并存并用、同音、同义而异形的词... 异形词三议潘竟翰—异形词的界定标准异形词规范工作所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划定异形词与非异形词的界限。高更生先生《再谈异体词整理》一文为异形词(异体词)立了一个界说:“异体词是指社会上并存并用、同音、同义而异形的词语。”这个界说是比较明确具体的,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词 语素构成 构词语素 表义 语音形式 现代汉语 潘竟翰 粘着语素 外部形式 词性偏正结构
下载PDF
同位结构与名词性偏正结构 被引量:4
3
作者 岳中奇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0-14,共5页
从结构间的转换关系看,同位结构中加入“的”字所生成的“N1+的+N2”结构,有的是名词性偏正结构,有的则仍是同位结构;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在于,“的”字提取的结构成分的不同。当“的”提取的N2是宾语成分时,“N1+的+... 从结构间的转换关系看,同位结构中加入“的”字所生成的“N1+的+N2”结构,有的是名词性偏正结构,有的则仍是同位结构;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在于,“的”字提取的结构成分的不同。当“的”提取的N2是宾语成分时,“N1+的+N2”是名词性偏正结构,“的”字是结构助词;当“的”提取的 N2是主语成分时,“N1+的+ N2”则仍是同位结构,“的”是语气助词,具有强调和突显N1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结构 词性偏正结构 谓词隐含 成分提取
原文传递
“的”的有无与名词性偏正结构的语义差异 被引量:3
4
作者 岳中奇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55-59,共5页
本文所研讨的问题是 :“N1+N2 ”同它加入“的”后所生成的“N1+的 +N2 ” ,为何同是名词性偏正结构 ,但二者的语义却存在有差异 ?然而 ,也并非所有无“的”的名词性偏正结构都可以生成这种语义不同的带“的”名词性偏正结构来 ;那么 ,... 本文所研讨的问题是 :“N1+N2 ”同它加入“的”后所生成的“N1+的 +N2 ” ,为何同是名词性偏正结构 ,但二者的语义却存在有差异 ?然而 ,也并非所有无“的”的名词性偏正结构都可以生成这种语义不同的带“的”名词性偏正结构来 ;那么 ,具体的情况是怎样的 ,其原因又何在 ?对于这些问题 ,本文不但从语义上给予了阐释 ,也从句法形式上给予了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的” 词性偏正结构 语义差异 谓词隐含 结构转换
下载PDF
从汉语比拟句式结构的发展看名词性偏正结构的构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美兰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21,共6页
汉语比拟句在金元明时期产生了一种新的用法 ,比拟喻体置于本体之前 ,本体为名词NP或动词VP中心语 ,两者结构紧密 ,在句中喻体充当定语或状语。这种用法沿用至今。本文仅讨论作定语的比拟结构 ,通过对这一结构组成成分的分析 ,剖析这种... 汉语比拟句在金元明时期产生了一种新的用法 ,比拟喻体置于本体之前 ,本体为名词NP或动词VP中心语 ,两者结构紧密 ,在句中喻体充当定语或状语。这种用法沿用至今。本文仅讨论作定语的比拟结构 ,通过对这一结构组成成分的分析 ,剖析这种名词性偏正短语的构成特征 ,以此来观察该类结构短语在多项定语中的语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拟句 比拟结构短语 词性偏正结构 语序
下载PDF
名词性偏正结构的非原型范畴 被引量:1
6
作者 钱书新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0-143,共4页
内部修饰关系不明显的“N1的N2”结构仍应归属名词性偏正结构。理由是:(1)判断句法结构类别的标准是表层句法特征,而这一结构的表层句法特征与名词性偏正结构更为接近。(2)范畴有原型范畴和非原型范畴之分。把与原型的名词性偏正结构具... 内部修饰关系不明显的“N1的N2”结构仍应归属名词性偏正结构。理由是:(1)判断句法结构类别的标准是表层句法特征,而这一结构的表层句法特征与名词性偏正结构更为接近。(2)范畴有原型范畴和非原型范畴之分。把与原型的名词性偏正结构具有家族相似形的“N1的N2”归入名词性偏正结构一类,看作名词性偏正结构的非原型范畴,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能得到解释。(3)还可以从形式得到验证:这种非原型的名词性偏正结构与原型的名词性偏正结构有着相同的变化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性偏正结构 表层句法特征 非原型范畴 形式验证
下载PDF
汉语口语中的“SV的N”句式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英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51-55,共5页
本文用“SV的N”代表下面一类句子的语法格式: 他通知的小王。我洗的冷水澡。爱人接的电话。你问的谁? 语法学界对于“SV的N”句式的结构及其中“的”的语法性质历来有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分歧很大,但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很少... 本文用“SV的N”代表下面一类句子的语法格式: 他通知的小王。我洗的冷水澡。爱人接的电话。你问的谁? 语法学界对于“SV的N”句式的结构及其中“的”的语法性质历来有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分歧很大,但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很少有人在已有观点的基础上对这种句式作进一步的研究。在语法教学中,各种教材大都避而不谈,间或有谈到的,也多是寥寥数语。我们认为,“SV的N”是汉语口语的常用句式,并且,这种句式在表达上和结构上都有不同于一般句式的重要特点,无论语法研究还是语法教学都应给以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图从这种句式的意义入手,逐条分析其语法结构及其中“的”的语法性质,同时对已有观点发表些管见,以求得到专家学者的指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用句式 汉语口语 语法性质 词性偏正结构 语法教学 述宾结构 句子 语法结构 中动词 语法意义
下载PDF
汉语文献主题描述语句的主要语法现象与文献主题标引检索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利求同 《情报科学》 1987年第3期9-22,95,共15页
文章指出,为建立汉语检索语言,必须把基本点放在汉语语法特征上,以求得最有效的标引和检索结果。本文在小型试验的基础上,论述了汉语主题描述语句的主要语法特征及其列主题标引和检索的关系。
关键词 描述语句 中心语 汉语主题词表 文献主题标引 会议文献检索 语法现象 词性偏正结构 检索系统 语法功能 修饰语
下载PDF
“当……”是“当……时“的误用吗 被引量:1
9
作者 谢发宝 《汉语学习》 1982年第6期42-45,共4页
吕叔湘、朱德熙先生在其合著的《语法修辞讲话》中指出:“要留神:‘当’字下面必得有‘的时候’跟它配合,不能……光用个‘当’字了事。”《汉语学习》杂志载文《略谈“当……时”的误用》(1982年第2期,以下简称《误用》)认为,“当……... 吕叔湘、朱德熙先生在其合著的《语法修辞讲话》中指出:“要留神:‘当’字下面必得有‘的时候’跟它配合,不能……光用个‘当’字了事。”《汉语学习》杂志载文《略谈“当……时”的误用》(1982年第2期,以下简称《误用》)认为,“当……”是“‘当……时’的误用”、“使用不当”,是“格式不全”。还有人干脆把“当”字后面没有“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 宾语 例析 病句 词性词组 介词结构 语法修辞 词性偏正结构 修饰成分 汉语学习
下载PDF
试谈结构助词“的”在名词性偏正结构中的隐现
10
作者 翼游 《韶关学院学报》 1984年第1期69-75,共7页
作为方块汉字的“的”在现代汉语中大致有五种基本用法:一、在名词“目的”和副词“的确”中充当一个语素,读作“dí”;二、构成关联词“……的话”;三,附着在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或其他结构后面,构成名词性短语(如“学校的”... 作为方块汉字的“的”在现代汉语中大致有五种基本用法:一、在名词“目的”和副词“的确”中充当一个语素,读作“dí”;二、构成关联词“……的话”;三,附着在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或其他结构后面,构成名词性短语(如“学校的”他的”“红的”“新来的”等);四、附着在句子末尾,充当语气助词,表示陈述、肯定或强调的语气(如“他会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性偏正结构 结构形式 结构助词 形容词 修饰语 结构关系 词性短语 现代汉语 语气助词 动词
下载PDF
谈“之字结构”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国良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85-92,21,共9页
“之字结构”是指古代汉语中“主语+之+谓语”这种语法形式.如:1、季孙之爱我,疾灰也;孟孙之爱我,药石也.(《左传·襄公二十三年》)2、比干·子胥知其君之必亡也,而不知身之死也.(《荀子·说林下》)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 “之字结构”是指古代汉语中“主语+之+谓语”这种语法形式.如:1、季孙之爱我,疾灰也;孟孙之爱我,药石也.(《左传·襄公二十三年》)2、比干·子胥知其君之必亡也,而不知身之死也.(《荀子·说林下》)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孟子·梁惠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之” 分句 主语 左传 词性偏正结构 偏正词组 古代汉语 《古书虚字集释》 谓语 宾语
下载PDF
简论《左传》中结构助词“之” 的用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汝忠 关丽丽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137-143,共7页
在《左传》中,“之”字出现频率很高。它的意义复杂,用法广泛,可作代词、动词、语气助词和结构助词。“之”作代词,通常都用作宾语,或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可代人、事和处所,所代的对象一般都出现在上下文中,可译为“他(它、她)”、“他(... 在《左传》中,“之”字出现频率很高。它的意义复杂,用法广泛,可作代词、动词、语气助词和结构助词。“之”作代词,通常都用作宾语,或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可代人、事和处所,所代的对象一般都出现在上下文中,可译为“他(它、她)”、“他(它、她)们“或”这件事、那件事”,有时也可以不译。如: 〔1〕爱共叔段,欲立之。(隐公元年)——(姜氏)喜爱共叙段,想立他(作太子)。〔2〕臣闻之,“俭,德之共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助词 词性偏正结构 左传 词性词组 语气助词 宾语 中心词 用法 公元年 物化
下载PDF
《诗经》名词性偏正结构语序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英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1991年第1期86-91,共6页
一语序是指语言各级单位在组合中的排列次序。语序作为语法手段,其作用在于通过语言各级单位的先后次序体现语言各单位间的相互关系。语序历来被看作是汉语中最重要的语法手段,其原因是汉语缺少内部形态变化,主要靠语序和虚词表现词在... 一语序是指语言各级单位在组合中的排列次序。语序作为语法手段,其作用在于通过语言各级单位的先后次序体现语言各单位间的相互关系。语序历来被看作是汉语中最重要的语法手段,其原因是汉语缺少内部形态变化,主要靠语序和虚词表现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为此,研究汉语语序的内部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饰语 词性偏正结构 汉语语序 诗经 词短语 汉藏语系 语法手段 少数民族语言 汉语方言 中心语
下载PDF
古汉语句子中宾语与补语的辨别
14
作者 张渊钊 《现代中医药》 CAS 1989年第3期20-22,共3页
宾语和补语的概念,已为大家所熟知,自然无须多讲,本文要探讨的是关于二者的辨别。从语法结构形式上看,多数宾语和全部补语都处在谓(述)语之后;从语言材料的意义上讲,充当宾语或补语的词或词组,它们的功能意义,往往比较接近。因此,要确... 宾语和补语的概念,已为大家所熟知,自然无须多讲,本文要探讨的是关于二者的辨别。从语法结构形式上看,多数宾语和全部补语都处在谓(述)语之后;从语言材料的意义上讲,充当宾语或补语的词或词组,它们的功能意义,往往比较接近。因此,要确切地辨别它们,有时真不那么简单,至少不象划定定语或者状语那样容易。对古汉语中宾、补成分的判别,有人曾主张从意义上来划分,将直接受动者划作宾语,其他如表示地点、方位、目的、原因、数量等的成分,一律作补语处理。这种主张其实很难行得通,因为它给学习带来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句子 中宾 结构助词 时间副词 体词结构 受动者 词性词组 词性偏正结构 时间 述宾关系
下载PDF
试说先秦“S之P”结构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建国 《语文研究》 1985年第3期40-44,共5页
引言 0.1.“夫子求之”是个主谓结构,如果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上个“之”,就组成一个名词性偏正结构“夫子之求之”。意念上,“夫子之求之”是“夫子求之”的“自指”。 0.2.据上所述,要确定一个“N之V”是“S之P”,得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引言 0.1.“夫子求之”是个主谓结构,如果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上个“之”,就组成一个名词性偏正结构“夫子之求之”。意念上,“夫子之求之”是“夫子求之”的“自指”。 0.2.据上所述,要确定一个“N之V”是“S之P”,得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1.结构上,“N之V”去掉“之”得有个相应的主谓结构“SP”, 2.意念上,“N之V”该是相应“SP”的“自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谓结构 语义关系 先秦文献 词性偏正结构 左传 主语 受事 意念 自指 文通
原文传递
评王同亿主编的《新现代汉语词典》
16
作者 高云祥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35-37,共3页
近读报纸,得知王同亿同志主编了《新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词典》),据说是20世纪90年代的换代性新产品。高兴之余,便购得一部粗略地翻检起来,结果发现这是一部抄袭严重、错误百出的词典,有必要予以客观的评论,澄清事实,以免贻误读者。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词典 王同亿 辞书编纂 读报纸 暴虎 抄袭行为 语文建设 词性偏正结构 释词 词性词组
下载PDF
“之”是连词吗
17
作者 朱声琦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85-87,共3页
有些古汉语著作在划分古汉语词类时,不设“助词”。全国电大教材《古代汉语》(郭锡良等编,北京出版社,1981年)也是如此。由于不设助词,有的著作称“之”为介词,郭等编《古代汉语》把“之”称作“连词”。古汉语中究竟有没有助词?不设助... 有些古汉语著作在划分古汉语词类时,不设“助词”。全国电大教材《古代汉语》(郭锡良等编,北京出版社,1981年)也是如此。由于不设助词,有的著作称“之”为介词,郭等编《古代汉语》把“之”称作“连词”。古汉语中究竟有没有助词?不设助词是否行得通?这些问题姑且不论。就“之”是连词而论,带来的问题就不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汉语》 郭锡良 结构助词 姑且不论 语法作用 语法体系 现代汉语 词性偏正结构 北京出版社 初中语文课
下载PDF
“之”和“的(地、得)”的比较研究
18
作者 傅承德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85-89,共5页
“之”是文言虚词,“的”是现代汉语虚词。不少语法书都认为它们在用法上有某些共同之处。从语音形式看,“之”在上古属章母之部,拟背为[ti(?)]跟“的”的读音[t(?)]正相近。有人据此推断“的”是“之”的后身。关于“之”和“的”是否... “之”是文言虚词,“的”是现代汉语虚词。不少语法书都认为它们在用法上有某些共同之处。从语音形式看,“之”在上古属章母之部,拟背为[ti(?)]跟“的”的读音[t(?)]正相近。有人据此推断“的”是“之”的后身。关于“之”和“的”是否确有渊源关系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性偏正结构 主谓结构 中心语 解决问题 形容词 结构 语境 介词短语 文言文 修饰语
下载PDF
谈两种“AB和BA”结构
19
作者 张德继 《汉语学习》 1984年第5期14-18,共5页
0.邱景焕同志《AB和BA》一文,提出“干着玩”、“玩着干”和“波动的色彩”、“色彩的波动”这样“一颠一倒”在意思上究竟怎样不同”的问题,饶有趣味。本文从邱文提出的这两种词组的结构,构成条件和语义方面谈点意见。 1.“波动的色... 0.邱景焕同志《AB和BA》一文,提出“干着玩”、“玩着干”和“波动的色彩”、“色彩的波动”这样“一颠一倒”在意思上究竟怎样不同”的问题,饶有趣味。本文从邱文提出的这两种词组的结构,构成条件和语义方面谈点意见。 1.“波动的色彩”与“色彩的波动” 1.1 结构 “波动”,偏正式(象波一样动) 不及物动词,“色彩”,联合式名词,“波动的色彩”与“色彩的波动”都是名词性偏正结构,只不过前者是以名词为中心的,后者是以动词为中心的,动词前边带了个名词修饰语。其构成形式是“A的B”(动的名)和“B的A”(名的动),前者是B主A从,后者是A主B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着瞧 词性偏正结构 词义 偏正 构成条件 连谓结构 “于” 语义中心 词修饰语 偏正词组
下载PDF
试论满语词的组合类型
20
作者 赵阿平 《满语研究》 1989年第1期21-31,共11页
词的组合可长可短,变化无穷。但分析起来,都是由一些最基本的结构一层套一层组合而成的。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在满语中词与词相结合时究竟有哪些最基本的结构类型。我们知道,词与词必须按照一定的结构规则放在一起才能发生结构关系,有结... 词的组合可长可短,变化无穷。但分析起来,都是由一些最基本的结构一层套一层组合而成的。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在满语中词与词相结合时究竟有哪些最基本的结构类型。我们知道,词与词必须按照一定的结构规则放在一起才能发生结构关系,有结构关系才能成为可以理解的词组,即词组是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的一组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性偏正结构 组合类型 词性 方位 结构规则 语法规则 动词形式 动宾结构 格助词 变化无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