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抚民厅制度形成过程初探 被引量:31
1
作者 傅林祥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2-38,89,共8页
抚民厅是清代独有的地方行政制度与行政区划,由明代的派遣厅(府同知、通判的派出机构)演变而来。这两种厅在清代长期共存,需要有一个标准将两者区分开来。区分的标准应该由清代官方文献的记载和现代政治地理学理论结合而成。在此标准之... 抚民厅是清代独有的地方行政制度与行政区划,由明代的派遣厅(府同知、通判的派出机构)演变而来。这两种厅在清代长期共存,需要有一个标准将两者区分开来。区分的标准应该由清代官方文献的记载和现代政治地理学理论结合而成。在此标准之下,通过对《清实录》、地方志中相关记载的疏理,认为抚民厅制度萌芽于明代末期,在清代设立新厅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乾隆十二年(1734年)潼关抚民厅的出现,标志着抚民厅制度的全面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民厅 同知 行政区划 清代
原文传递
西藏札达县托林寺新发现的元代投诉文书残卷与元朝对阿里的治理
2
作者 熊文彬 《中国藏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8,211,212,共13页
2011年,在西藏札达县托林寺发现了一件元代的藏文投诉文书残卷,发现者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文章在讨论文书的年代、汉译文书内容,并对其中金字使、同知、乌拉等重要历史名词进行考证的基础上,结合既往研究,对文书涉及的元代中央政府治... 2011年,在西藏札达县托林寺发现了一件元代的藏文投诉文书残卷,发现者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文章在讨论文书的年代、汉译文书内容,并对其中金字使、同知、乌拉等重要历史名词进行考证的基础上,结合既往研究,对文书涉及的元代中央政府治理西藏的重要措施进行了进一步较为深入、全面的研究。研究表明,文书记载的金字使、同知、乌拉等重要历史名词,不仅源于元代,系藏文对汉文、蒙古文等不同文字的翻译,而且是元代中央政府治理西藏等涉藏地区的系列重要举措。其中金字使是元代中央政府向西藏地方派出的钦差,同知是中央和地方管理涉藏地区的政府官员,驿站是元代中央政府在涉藏地区建立的供往来的政府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而乌拉则是为驿站的运营而向涉藏地区沿途百姓摊派的差役。文章认为,文书中的记载与元代中央政府在整个涉藏地区的相关施政措施相关,从而充分证明了元代中央政府对阿里地区的治理,该文书因此是元代中央政府治理阿里地区的重要实物证据之一。鉴于阿里地区传世和出土的相关文献和文物十分稀少,该文书不仅印证了文献的相关记载,也弥补了相关记载的缺失和实物的不足,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林寺 投诉文书 阿里地区 元代 金字使 同知 乌拉
原文传递
明清陕甘卫所的行政化
3
作者 许若冰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0-99,共10页
明代同知、通判分驻卫所及其衍生的厅制是弥补卫所军管体制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管理体制与政区形态。此例较早见于陕甘诸卫,明廷先以同知、通判兼理卫仓,又因时因事授以监收、抚民、屯兵诸名号,同知、通判之权责亦从临时派驻办理专务演... 明代同知、通判分驻卫所及其衍生的厅制是弥补卫所军管体制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管理体制与政区形态。此例较早见于陕甘诸卫,明廷先以同知、通判兼理卫仓,又因时因事授以监收、抚民、屯兵诸名号,同知、通判之权责亦从临时派驻办理专务演变为定期常驻且兼辖民政,渐具厅之雏形。弘治以降,巩昌府、临洮府通判分驻陕甘边卫监收仓储。嘉靖、万历年间,巩昌同知分驻岷州、凉州等卫,临洮同知分驻兰州、河州、甘州等卫,其中兰、河监收同知与州、卫并存且办理专务;甘、凉屯兵同知及岷州抚民同知兼管数卫并具行政全权,渐成诸卫所之上的行政单位,初具政区厅之性质。随着清雍正年间陕甘卫所转隶府辖,各厅相继改为府州县,清廷又在河西新拓疆域推行厅卫混合的治理模式。此类厅卫互嵌的管理体制在明清陕甘行政制度转型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亦折射出明清王朝疆域统合与边地治理的多元面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地区 卫所 厅制 同知 通判
原文传递
明代海防同知初探——兼论明代镇戍权力格局 被引量:5
4
作者 黄友泉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0-66,共7页
明代海防同知是沿海府州分管海防事务的专职同知,正五品,颁有关防,建有衙署,分有信地。作为明代府州层级镇戍文职,海防同知负有管理钱粮、造船制械、调度指挥、监督将吏、纪功勘过、规划善后、弹压地方、征收洋税等主要职能。同时,视各... 明代海防同知是沿海府州分管海防事务的专职同知,正五品,颁有关防,建有衙署,分有信地。作为明代府州层级镇戍文职,海防同知负有管理钱粮、造船制械、调度指挥、监督将吏、纪功勘过、规划善后、弹压地方、征收洋税等主要职能。同时,视各地政务差异又分别兼有水利、海运、屯田、驿传、盐捕等附属职能。明代海防同知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刺激、助长了明后期的军政腐败,突显了镇戍体制权力失衡与权责分离的弊端,而这成为明后期军事再度积弱的制度性根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防 同知 镇戍体制 职权
原文传递
明清广东外驻分防同知、通判的演变
5
作者 苏婷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1-102,共12页
明初,广东各府同知、通判与知府同驻府城。嘉靖三十四年后,因局部地区失序,逐渐外驻以“专其事任”,成为管控地方的重要官员。其中捕盗类同知、通判,因盗贼作乱而派至县城、乡村驻扎,又随着盗贼平息回驻府城或移驻他地,在一地平均驻扎... 明初,广东各府同知、通判与知府同驻府城。嘉靖三十四年后,因局部地区失序,逐渐外驻以“专其事任”,成为管控地方的重要官员。其中捕盗类同知、通判,因盗贼作乱而派至县城、乡村驻扎,又随着盗贼平息回驻府城或移驻他地,在一地平均驻扎时长约8年;海防同知只在春冬二汛外派到滨海要地驻扎,呈现出临时性和定期性特点。清康熙二年起,分防同知、通判被重新设置在重要地区,成为地方“专管官”。雍正以后,设置分防同知、通判成为地方潮流。分防同知、通判平均驻防一地的时间长达97年,且拥有管理驻地部分刑名或钱粮事务的权限。明清时期广东在特殊地区设置外驻同知、通判,完善了府县行政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知 通判 分防
原文传递
清代边疆政区设置的变通与调适——以塔尔巴哈台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鲁靖康 魏亚儒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53,共7页
清代塔尔巴哈台地区设立厅级行政区划的时间至少应追溯到光绪八年,而非目前所认为的光绪十四年。该地乾隆三十一年所设的"管粮理事抚民同知"已经具有了建置厅的实质,但因其以佐贰的身份和"借调"的形式任职而未被清... 清代塔尔巴哈台地区设立厅级行政区划的时间至少应追溯到光绪八年,而非目前所认为的光绪十四年。该地乾隆三十一年所设的"管粮理事抚民同知"已经具有了建置厅的实质,但因其以佐贰的身份和"借调"的形式任职而未被清廷认可。之后改设的"粮饷理事通判"经过光绪初年的几次演进,到光绪八年已经完全具备了建置厅的外延与内涵,应视为建置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尔巴哈台 同知 通判 建置厅 派出厅 行政区划 政区设置
原文传递
清代佛山同知的设立与佛山镇的发展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柳洁琼 《知识经济》 2008年第1期175-176,共2页
佛山镇自明景泰年间崛起,到清代更加兴旺繁荣,成为与岭南一大都会,与"景德镇、汉口、朱仙"三镇并称"天下四大名镇"。笔者认为,雍正十一年佛山同知的设立,提高了佛山的行政地位,加强了对佛山市场和社会的管理,对佛... 佛山镇自明景泰年间崛起,到清代更加兴旺繁荣,成为与岭南一大都会,与"景德镇、汉口、朱仙"三镇并称"天下四大名镇"。笔者认为,雍正十一年佛山同知的设立,提高了佛山的行政地位,加强了对佛山市场和社会的管理,对佛山的繁荣昌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说明论证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佛山镇 同知
下载PDF
金代泽州同知宋雄飞事辑
8
作者 周峰 《东北史地》 2012年第5期32-34,5,共3页
本文勾勒了金代泽州同知宋雄飞的生平大略,并辑校了和他相关的2篇金代佚文、3首金代佚诗。
关键词 金代 泽州 同知 宋雄飞 生平
原文传递
大通阿姓蒙古族的由来
9
作者 马忠 《中国土族》 2002年第4期63-65,共3页
大通县清平乡阿家村和朔北藏族乡阿家堡村的阿姓村民,于1985年经县政府调查认定,根据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公安、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联合发出的(81)民政字第601号文件<关于恢复或更改民族成份的处理原则的通知>精神,同意对上... 大通县清平乡阿家村和朔北藏族乡阿家堡村的阿姓村民,于1985年经县政府调查认定,根据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公安、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联合发出的(81)民政字第601号文件<关于恢复或更改民族成份的处理原则的通知>精神,同意对上述两个行政村填写汉族成份的阿姓村民更改为蒙古族成份.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手工汇总数据,大通共有3586名蒙古族,基本都属于阿姓蒙古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土司 同知 清平乡 大通县 家谱 总旗 小旗 明洪武 支谱 平虏城 蒙古族 陕西行都司 袭职
下载PDF
清代福建云霄厅设置时间考辨——兼谈州县征收钱粮时间在清代政区研究中的作用
10
作者 叶江英 《历史地理》 CSSCI 2017年第1期80-86,共7页
清代福建云霄厅的设置时间,历来有嘉庆元年、三年、五年三说。通过对云霄厅设置过程的梳理,发现嘉庆元年为督抚奏请设立的时间;嘉庆二年,朝廷原则上同意设立,但对嵩安出任云霄同知的资历提出疑问;嘉庆三年,朝廷同意嵩安出任云霄厅同知,... 清代福建云霄厅的设置时间,历来有嘉庆元年、三年、五年三说。通过对云霄厅设置过程的梳理,发现嘉庆元年为督抚奏请设立的时间;嘉庆二年,朝廷原则上同意设立,但对嵩安出任云霄同知的资历提出疑问;嘉庆三年,朝廷同意嵩安出任云霄厅同知,同年底署理云霄厅同知、照磨均已到任;嘉庆四年云霄厅开始征收辖区内的钱粮。因此,嘉庆三年说较为合理。新设政区的州县官开始征收辖区内的钱粮,说明该行政机构的行政空间完全确立,也为后人研究清代政区变迁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霄 同知 钱粮 清代
下载PDF
万历韶州同知刘承范及其《利玛传》 被引量:19
11
作者 刘明强 《韶关学院学报》 2010年第11期1-8,共8页
刘承范是明末(万历年间)循吏,1589年任韶州府同知时与利玛窦相遇、相交、相知。著有《利玛传》,记录了一段重要的中西文化交流史实,更确切地说是一位具有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文化且颇有作为的官吏与一位博学多才的具有近代科学知识且能融... 刘承范是明末(万历年间)循吏,1589年任韶州府同知时与利玛窦相遇、相交、相知。著有《利玛传》,记录了一段重要的中西文化交流史实,更确切地说是一位具有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文化且颇有作为的官吏与一位博学多才的具有近代科学知识且能融入当时中国社会的西方天主教传教士之间的交往,涉及明末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等多方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相互认知与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韶州同知 刘承范 利玛窦 中西文化交流
下载PDF
明代江防同知初探
12
作者 刘淼 《历史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76,共9页
江防同知是操江都御史在明代江防事务中逐渐取代勋戚武臣的背景下出现的,是操江都御史权力下沉到地方府、州的产物。江防同知设于万历二年,颁有关防,建有衙署,以府、州界限为信地,主要负有查点会哨、管理钱粮、修造军器、缉拿盗贼等职... 江防同知是操江都御史在明代江防事务中逐渐取代勋戚武臣的背景下出现的,是操江都御史权力下沉到地方府、州的产物。江防同知设于万历二年,颁有关防,建有衙署,以府、州界限为信地,主要负有查点会哨、管理钱粮、修造军器、缉拿盗贼等职能。限于明代职官设置的理念,江防同知一官多能,未能实现专职专权,加之贪污腐败,影响了其职能有效发挥。江防同知的设立构建了文臣主导的江防体制,这与明初以来国家政治中“以文制武”导向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操江都御史 江防同知 以文制武
原文传递
从太通道到海门厅:雍乾时期长江口沙务管理机构的变迁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枫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4-93,220,共10页
康熙末年起,由于长江口北岸沙洲淤积加速,通州与崇明县之间的沙洲争端日益增多,对一贯以来的以江海防为重点的地方管理模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雍正年间,清廷在长江口设立太通道,第一次对沙务进行专门管理,并通过行政手段有效整肃了此时... 康熙末年起,由于长江口北岸沙洲淤积加速,通州与崇明县之间的沙洲争端日益增多,对一贯以来的以江海防为重点的地方管理模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雍正年间,清廷在长江口设立太通道,第一次对沙务进行专门管理,并通过行政手段有效整肃了此时混乱的社会秩序。但由于太通道管理效力的弱化,该道存世不久即被裁撤,长江口沙务转由州县佐杂官接手。乾隆中期,又采用直隶厅的形式,将河口段涨沙统归于海门厅管辖,使得长期以来争议不断的通崇外沙具备了地方行政区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务 太通道 半洋巡检司 通州沙务同知 海门同知
原文传递
简论广州府海防同知职能之演变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宏斌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5-106,共12页
广州府海防同知是在虎门和澳门受到英国、西班牙等国兵舰威胁情况下设立的。自1744年4月被批准设立之日起至1849年8月葡萄牙人"钉关逐役,抗不交租"为止,广州府海防同知对于澳门的行政管理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权责十分明确,有... 广州府海防同知是在虎门和澳门受到英国、西班牙等国兵舰威胁情况下设立的。自1744年4月被批准设立之日起至1849年8月葡萄牙人"钉关逐役,抗不交租"为止,广州府海防同知对于澳门的行政管理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权责十分明确,有效地捍卫了中国主权。而从1849年到1887年,该海防同知尽管从法理上仍然拥有对澳门民番事宜的行政、司法管理权以及对进出口澳门港船只的稽查权,实际上已经无法履行其职责,名不副实。从1887年到1911年,该海防同知完全丧失了对澳门的控制权,只有一些兼辖事务,形同虚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府海防同知 澳门 职责 职能
下载PDF
左宗棠在兰州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海声 《兰州学刊》 1986年第6期69-75,共7页
左宗棠是清王朝的封疆大吏,又是洋务派首领之一。他一生中,办洋务、征讨受俄英支持的阿占柏,收复新疆失地,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镇压太平天国,陕甘回民起义,是最大的污点。他—生中,从1866年至1881年是在西北度过的。身为陕甘总督的左宗棠... 左宗棠是清王朝的封疆大吏,又是洋务派首领之一。他一生中,办洋务、征讨受俄英支持的阿占柏,收复新疆失地,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镇压太平天国,陕甘回民起义,是最大的污点。他—生中,从1866年至1881年是在西北度过的。身为陕甘总督的左宗棠,驻兰州期间,除残酷镇压回民起义(这个问题论者颇多,本文不再重复)、创办兰州“二局”之外,为了挽救。政治、经济危机,曾采取过一系列强硬措施,收到了应有的效果。对于这个问题,已有的论著多被忽略。本文试就这方面的问题作一初步评述。想必对研究甘肃地方史和对全面评价左宗棠,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回民起义 陕甘总督 镇压太平天国 地方史 封疆大吏 光绪元年 残酷镇压 左公柳 抚民同知 直隶厅
下载PDF
历史时期河套地区的农业开发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波 《古今农业》 1991年第1期56-64,共9页
河套地区,简称河套或套区,其名始于明代。《明宪宗实录》卷十二载:天顺八年(公元1466)延绥西路左参将都指挥同知房能在其呈文中已用了“河套”一词,说明河套之名至迟在明英宗天顺年间已为人所用。成化十年(公元1473),余子俊筑起一条东... 河套地区,简称河套或套区,其名始于明代。《明宪宗实录》卷十二载:天顺八年(公元1466)延绥西路左参将都指挥同知房能在其呈文中已用了“河套”一词,说明河套之名至迟在明英宗天顺年间已为人所用。成化十年(公元1473),余子俊筑起一条东起清水营(在今陕西府谷县境内)、西抵花马池(在今宁夏盐池县境内),全长近八百公里的边墙,弃地于外,河套一名才逐渐著名于世。嘉庆《定边县志》和近人伊志之《明代弃套始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指挥同知 历史时期 河套地区 天顺 余子俊 农业开发 花马池 宁夏盐池县 府谷县 水利开发
下载PDF
明代月港督饷馆杂考——兼与郑有国先生商榷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友泉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20-25,共6页
本文通过对月港最后一任督饷海防同知舒九思弹劾时间,首任督饷馆轮署佐贰官何其大上任时间,以及明廷批复督饷馆设置和颁发关防时间的考察,推定明代月港督饷馆设置时间为万历二十五年(1597)。笔者同时认为漳州府督饷海防同知并非武职,而... 本文通过对月港最后一任督饷海防同知舒九思弹劾时间,首任督饷馆轮署佐贰官何其大上任时间,以及明廷批复督饷馆设置和颁发关防时间的考察,推定明代月港督饷馆设置时间为万历二十五年(1597)。笔者同时认为漳州府督饷海防同知并非武职,而是文职,隶属于地方行政系统,受漳州府知府领导与管辖。督饷馆设立之后,在与巡海道、海防同知、漳州府等机构和官员在督饷过程中分工协作,共同督饷,形成了分权制衡、相互监督的饷税征管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督饷馆 海防同知 始置时间 月港
下载PDF
明昭勇将军戴贤夫妇合葬墓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科友 彭适凡 《南方文物》 1982年第1期30-33,共4页
一九八一年三月初,南昌市永和门外省二机局工地因取土发现一座古代墓葬,所在永和大队的群众即向省文物主管部门反映,省文物工作队及时组织人力进行发掘。发掘过程中,得到了郊区革委、郊区人武部、公安分局以及永和大队、郊区采石场等有... 一九八一年三月初,南昌市永和门外省二机局工地因取土发现一座古代墓葬,所在永和大队的群众即向省文物主管部门反映,省文物工作队及时组织人力进行发掘。发掘过程中,得到了郊区革委、郊区人武部、公安分局以及永和大队、郊区采石场等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使发掘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墓顶原为一座近现代坟山,高达三—四米不等。土移平后,即露出墓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勇将军 文物工作队 古代墓葬 戴贤 佥事 块长 都指挥同知 缠枝莲花 品官 左谕德
下载PDF
论16~18世纪南澳岛的王朝经略与行政建置演变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潞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3-143,共11页
自明代万历三年设副总兵,南澳岛成为东南沿海的军事重镇,由此开启了闽粤两省共管的历史。从文献记载来看,水师官弁长期把持海岛事务为南澳岛带来了惠民之政,也带来了兵丁结党欺民之弊。在王朝逐步将清初东南海域的地方豪势清理之后,文... 自明代万历三年设副总兵,南澳岛成为东南沿海的军事重镇,由此开启了闽粤两省共管的历史。从文献记载来看,水师官弁长期把持海岛事务为南澳岛带来了惠民之政,也带来了兵丁结党欺民之弊。在王朝逐步将清初东南海域的地方豪势清理之后,文官借由粮饷贪墨案介入南澳岛权力系统。雍正十年,清廷设立了粤闽海防军民同知,海隅孤岛由此成为具备成熟建置的独立行政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18世纪 南澳岛 粤闽 海防军民同知
下载PDF
寓“管治”于“教化”?——《连阳八排风土记》的编纂与清代广东八排瑶社会
20
作者 王家耀 《清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3-147,共15页
本文尝试结合自明清易代以来广东连阳地区地方社会的历史脉络,重新审视康熙年间连山知县李来章编纂《连阳八排风土记》之过程。李氏编纂此书的目的不仅出于应对地方官员之间在权责上的矛盾,也为了证明“教化”瑶人的意义。尽管官府不断... 本文尝试结合自明清易代以来广东连阳地区地方社会的历史脉络,重新审视康熙年间连山知县李来章编纂《连阳八排风土记》之过程。李氏编纂此书的目的不仅出于应对地方官员之间在权责上的矛盾,也为了证明“教化”瑶人的意义。尽管官府不断推广教育来开化瑶人,但“八排瑶”这个人群类别在地方社会的不断交往、竞争中保留了下来。该书的编纂不仅影响了官府和士大夫对于八排瑶的历史书写,也影响了后世对于八排瑶作为少数民族的认知和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排瑶 教化 理瑶同知 《连阳八排风土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