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1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罪认罚何以从宽:误区与正解--反思效率优先的改革主张 被引量:250
1
作者 左卫民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0-175,共16页
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当下司法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有关这一制度如何在实践中落地,目前存在着将提高诉讼效率作为改革的主要目的,应在参考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的基础上,构建认罪认罚后从快处理的刑事程序等认识误区。这些认识误区源于... 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当下司法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有关这一制度如何在实践中落地,目前存在着将提高诉讼效率作为改革的主要目的,应在参考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的基础上,构建认罪认罚后从快处理的刑事程序等认识误区。这些认识误区源于论者对我国刑事司法实践所面临的问题的本质,和对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的产生背景及制约因素的误读。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应致力于解决被追诉人认罪认罚却得不到适当、有效从宽处理的实践难题,因此,这一改革应主要从实体法层面着手,明确认罪认罚后从宽处理的具体规则;在程序法方面则应完善认罪认罚从宽案件审理的程序构造,更好地保障实体从宽的实现;相应地,要防止相关改革设计与相关举措过度追求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 司法改革 辩诉交易
原文传递
“以审判为中心”的改革及其限度 被引量:237
2
作者 龙宗智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46-860,共15页
"以审判为中心"要求侦查、起诉活动面向审判、服从审判,同时发挥审判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上的决定性作用。此项要求体现司法规律,有利于克服固有弊端,实现司法公正,但其受到三机关配合、制约原则、检察监督制度,以及政治性... "以审判为中心"要求侦查、起诉活动面向审判、服从审判,同时发挥审判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上的决定性作用。此项要求体现司法规律,有利于克服固有弊端,实现司法公正,但其受到三机关配合、制约原则、检察监督制度,以及政治性领导、监督和协调制度约束,从而被形塑为"技术型审判中心论"。可操作的改革包括控诉、审判和诉讼程序"三个面向",即控方证明责任的有效履行、法院审判的严格把关,以及庭审实质化。"以审判为中心"的逻辑延伸,含法律适用的和程序监控的审判中心,要求确立法院司法解释的权威性与独立性,以及强制侦查的司法审查和司法救济。落实"以审判为中心",需采取必要工作措施,实现"三个面向"要求;逐步推进法律适用和程序监控的审判中心;推进司法体制和司法权运行机制改革;以务实的态度和适当的方式,向刑事司法的"线型结构"发起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审判为中心 司法改革 改革限度 司法权威 司法公正
原文传递
中国司法改革的宏观思考 被引量:153
3
作者 顾培东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16,共14页
中国司法改革的主导任务是通过制度创新 ,提高司法机构“公共产品”的出产能力和效益 ,更有效、更充分、更完善地保护社会主体的正当权利 ,创造、完善并维护适应新的历史条件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诸方面的法律秩序。与此相适应 ,中... 中国司法改革的主导任务是通过制度创新 ,提高司法机构“公共产品”的出产能力和效益 ,更有效、更充分、更完善地保护社会主体的正当权利 ,创造、完善并维护适应新的历史条件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诸方面的法律秩序。与此相适应 ,中国司法改革的基本内容在于重新配置并合理界定各种权力关系。由于中国司法改革受诸种条件约束 ,因而改革具有复杂性 ,必须进行整体设计、“由上而下”全面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司法改革 社会治理 司法体制 权力配置 执政党 立法机构 政府 约束条件 意识形态 法律规制
原文传递
案例指导制度若干重大疑难争议问题研究 被引量:206
4
作者 胡云腾 于同志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24,共22页
依照《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建立和完善案例指导制度是当前人民法院着力推进的司法改革。为推动这项改革的顺利进行,合理地进行制度架构,需要对诸如案例指导制度的价值与作用,案例指导制度与西方国家判例法的区别,指导性案例... 依照《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建立和完善案例指导制度是当前人民法院着力推进的司法改革。为推动这项改革的顺利进行,合理地进行制度架构,需要对诸如案例指导制度的价值与作用,案例指导制度与西方国家判例法的区别,指导性案例与立法及司法解释的关系,指导性案例的指导效力及指导方式、发布主体、选择标准,公法性指导性案例与私法性指导性案例的区分,指导性案例的发布程序、编纂、废止与规避,以及案例指导制度的配套机制等重大疑难争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统一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指导制度 指导性案例 司法改革 《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
原文传递
司法改革二十题 被引量:150
5
作者 徐显明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4-8,共5页
关键词 司法改革 法官 司法权行政化 问题研究 检察官 审委会 诉讼模式 司法机关 司法文化 检察机关
原文传递
关于深化司法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80
6
作者 陈光中 龙宗智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4,共10页
深化司法改革,必须坚持法治理念,遵循司法规律。应当完善确保审判权、检察权独立行使的机制,改善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方式,理顺纪委与检察机关的关系,理顺权力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关系。要改革司法机关人事、财政过度受制于同级党政组织的... 深化司法改革,必须坚持法治理念,遵循司法规律。应当完善确保审判权、检察权独立行使的机制,改善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方式,理顺纪委与检察机关的关系,理顺权力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关系。要改革司法机关人事、财政过度受制于同级党政组织的制度。法检公分工配合制约的原则存在缺陷,应采取措施加以弥补。规范大要案的办理,保证"打黑"活动依法定程序进行。遏制司法行政化倾向,进一步规范审委会、院庭长与合议庭的关系,规范上下级法院关系。司法绩效考评制度应当进行科学化、合理化的改革。应继续推动司法官职业化,提高司法官待遇。对司法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遴选应当更加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改革 司法规律 司法行政化
原文传递
论司法改革中的相对合理主义 被引量:147
7
作者 龙宗智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0-140,共11页
本文讨论了在法治的目标与现实之间进行司法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策略,提出作为一种实践理性的“相对合理主义”的主张。相对合理主义首先承认和接受具有公理性、普适性的基本法律原则为司法改革的目标,但鉴于我国还处于法治的初级阶段,... 本文讨论了在法治的目标与现实之间进行司法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策略,提出作为一种实践理性的“相对合理主义”的主张。相对合理主义首先承认和接受具有公理性、普适性的基本法律原则为司法改革的目标,但鉴于我国还处于法治的初级阶段,支撑现代法治的某些基本条件尚不具备,司法改革不能企求尽善尽美、一步到位,而只能采取渐进的、改良的方法,从逐步的技术性改良走向制度性变革。同时,相对合理主义在实际应用时还应该把握合理的度:在立法层面,注意把握合理与悖理、可执行与不可执行的分寸;在操作层面,注意采用多元视角,实行灵活的“弹性”措施,坚持严格的“底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改革 相对合理主义 审判委员会 公理性 普适性 现代法治 司法制度 司法独立 合理化 法律原则
原文传递
中国司法地方保护主义之批判——兼论“司法权国家化”的司法改革思路 被引量:159
8
作者 刘作翔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3-98,共16页
司法独立作为一项人权原则和法治原则 ,已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 ,并且已经形成其国际标准。中国在宪法和法律中 ,也对司法独立作了原则性的确认和规定。但是 ,由于中国司法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 ,形成了“司法权地方化”的格局 ,... 司法独立作为一项人权原则和法治原则 ,已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 ,并且已经形成其国际标准。中国在宪法和法律中 ,也对司法独立作了原则性的确认和规定。但是 ,由于中国司法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 ,形成了“司法权地方化”的格局 ,破坏了法制的统一和司法独立原则的实施。中国司法地方保护主义有其深厚的体制性根源和思想文化根源。解决中国司法地方保护主义问题就需要彻底地改造形成“司法权地方化”的体制性因素 ,以“司法权国家化”作为司法体制改革的思路 ,并以此进行相应的司法制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司法 地方保护主义 批判 "司法权国家化" 司法改革
原文传递
庭审实质化的路径和方法 被引量:168
9
作者 龙宗智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9-156,共18页
在我国,推动庭审实质化是刑事审判方式的重大变革,与刑事司法的体制、机制、制度、理念的变革紧密相关。实现庭审实质化,需适度阻断侦审联结,直接、有效地审查证据,包括完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和非法证据排除程序;需充实庭审调查,改善举... 在我国,推动庭审实质化是刑事审判方式的重大变革,与刑事司法的体制、机制、制度、理念的变革紧密相关。实现庭审实质化,需适度阻断侦审联结,直接、有效地审查证据,包括完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和非法证据排除程序;需充实庭审调查,改善举证、质证与认证;需完善庭审调查规则,调整审判节奏,加强释明权的运用,改革裁判方式;需充实二审庭审,明确检察官在二审法庭的职能定位,发挥其诉讼功能,合议庭则应当运用职权推动二审审理的精细化和庭审实质化。为适应庭审实质化要求,应改善庭审准备、加强辩护权保障、推动案件繁简分流以及建立、完善司法责任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审判为中心 庭审实质化 司法改革 司法
原文传递
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宪法关系 被引量:160
10
作者 韩大元 于文豪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6,共24页
现行宪法第135条的规定涉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之间的权限界定问题,其实际运作状况对三机关的职权和职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1979年刑事诉讼法和1982年宪法颁布以前,三机关事实上形成了以公安机关为优先的分工、配合与制约关... 现行宪法第135条的规定涉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之间的权限界定问题,其实际运作状况对三机关的职权和职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1979年刑事诉讼法和1982年宪法颁布以前,三机关事实上形成了以公安机关为优先的分工、配合与制约关系,并共同接受政法主管部门的领导。在理解宪法规定的"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时应当强调,该原则是一个完整的逻辑和规范体系。"分工负责"体现的是它们的宪法地位,"互相配合"体现的是工作程序上的衔接关系,"互相制约"是三机关相互关系的核心价值要求。这一原则体现了两种服从关系:在价值理念上,效率服从于公平、配合服从于制约;在工作程序上,侦查服从于起诉、起诉服从于审判。现实中的三机关关系,应当根据宪法和立宪主义的价值理念合理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原则 司法权力配置 司法改革
原文传递
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研究 被引量:147
11
作者 陈卫东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49,共30页
我国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强调法院整体的独立性,实践中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异化为司法的地方化以及司法的行政化。在司法改革的背景下,应当把握改革契机,推动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在我国,应当淡化司法独立的政治色彩... 我国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强调法院整体的独立性,实践中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异化为司法的地方化以及司法的行政化。在司法改革的背景下,应当把握改革契机,推动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在我国,应当淡化司法独立的政治色彩,构建以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为核心的司法独立,并排斥案外因素的影响,以司法的法律效果为根本追求。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要处理好与党的领导的关系。为了确保独立司法,还必须结合司法改革的社会背景,从内、外两个方面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机关 独立行使职权 司法改革 依法办案
原文传递
论司法的权威与权威的司法 被引量:98
12
作者 汪建成 孙远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04-116,共13页
文章首先分析了权威的三种类型 (即源于信仰的权威、源于传统的权威、源于理性的权威 )以及权威在司法中的体现 ,进而从司法的目的、相对于立法的独立地位 ,司法价值取向的多元性等方面论证了司法何以需要权威 ,并认为现代社会司法权威... 文章首先分析了权威的三种类型 (即源于信仰的权威、源于传统的权威、源于理性的权威 )以及权威在司法中的体现 ,进而从司法的目的、相对于立法的独立地位 ,司法价值取向的多元性等方面论证了司法何以需要权威 ,并认为现代社会司法权威的特点乃是在于其是一种制度性权威而非个人权威 ;其为人认可的原因是形式公平而非实质的正确 ;其总是被限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在此基础上 ,文章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这两个层面分别论述了现代司法权威的保障机制 ,前者要求 :法官要有为公众信服的较高素质 ;司法要保持自身的稳定性 ;要通过程序的正当化维护司法权威。后者要求 :正确地处理好司法权与其他国家权力的关系以及司法与社会公众的关系。最后 ,文章在简要分析了司法权威在中国缺失的原因后 ,从 9个方面就司法权威在中国的复兴提出了建设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制度 司法改革 司法权威 信仰权威 理性权威 司法价值取向 保障机制
原文传递
司法的亲历性 被引量:126
13
作者 朱孝清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19-937,共19页
司法亲历性是司法的重要原理,也是司法规律中行为规律的重要内容,它由司法的诸多特点所决定,在司法制度、诉讼制度中居于重要地位。司法亲历是司法人员身到与心到的统一、司法人员亲历与人证亲自到庭的统一、审案与判案的统一,也是亲历... 司法亲历性是司法的重要原理,也是司法规律中行为规律的重要内容,它由司法的诸多特点所决定,在司法制度、诉讼制度中居于重要地位。司法亲历是司法人员身到与心到的统一、司法人员亲历与人证亲自到庭的统一、审案与判案的统一,也是亲历过程与结果、实体与程序的统一。其基本要求是直接言词审理、以庭审为中心、集中审理、裁判者不更换、事实认定出自法庭、审理者裁判、裁判者负责。司法亲历主要适用于普通程序特别是事实有争议、被告人不认罪案件一审的庭审,其中事实认定是重中之重。司法亲历性要求改革完善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制度和人民检察院办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亲历 司法规律 司法改革
原文传递
论量刑建议 被引量:118
14
作者 朱孝清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21,共17页
量刑建议源于起诉权中的量刑请求权,它具有启动量刑程序、制约量刑裁判、明确证明责任、预设监督标尺的效力,对于提高量刑的公开性、公正性和公信力,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强化对量刑裁判的制约监督,提高公诉质量和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量刑建议源于起诉权中的量刑请求权,它具有启动量刑程序、制约量刑裁判、明确证明责任、预设监督标尺的效力,对于提高量刑的公开性、公正性和公信力,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强化对量刑裁判的制约监督,提高公诉质量和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给检察机关带来严峻的挑战。在对域外量刑建议制度考察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我国量刑建议制度作了设计,并对量刑建议对诉讼制度等方面的影响作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刑建议 司法改革 量刑公正 诉讼制度完善
原文传递
司法与民主:中国司法民主化及其批判 被引量:94
15
作者 陈端洪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4-44,共11页
中国1990年代的司法改革,尤其是程序改革令人瞩目。中国当代司法改革的根本宗旨无非是给当事人更多的发言权与尊严,使结果更公正,通过合理的分工减轻法院的负担从而提高效率。人们的改革建议大致围绕两方面:一是司法体制,给法院争取更... 中国1990年代的司法改革,尤其是程序改革令人瞩目。中国当代司法改革的根本宗旨无非是给当事人更多的发言权与尊严,使结果更公正,通过合理的分工减轻法院的负担从而提高效率。人们的改革建议大致围绕两方面:一是司法体制,给法院争取更大的独立与自主;二是庭审方式,从纠问式向对抗式过渡。不可否认,此次讨论具有一定的广度与深度,不乏真知灼见。但是,一个贯穿上述两方面直接关系到改革目标的话题却无人问津,这就是司法与民主的关系。 司法与民主的关系是双向关系:司法作用于民主;民主影响司法。本文所论乃是后者。所谓司法制度,“大体说来,就是国家组织些什么样的司法机关,以及这些机关的任务如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机关 司法民主化 法官 司法制度 法院组织法 法院院长 司法独立 审判委员会 民主观 司法改革
原文传递
从“流水作业”走向“以裁判为中心”——对中国刑事司法改革的一种思考 被引量:99
16
作者 陈瑞华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4-30,34,共8页
关键词 刑事诉讼 司法改革 司法机关 司法裁判 中国
原文传递
深化改革背景下对司法行政化的遏制 被引量:111
17
作者 龙宗智 袁坚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2-149,共18页
司法行政化,即以行政的目的、构造、方法、机理及效果取代司法自身的内容,形成以行政方式操作的司法。法院司法运作的全过程均带有行政化色彩,表现为司法目的和价值的行政化、案件审判活动的行政化、上下级法院关系的行政化、司法人事... 司法行政化,即以行政的目的、构造、方法、机理及效果取代司法自身的内容,形成以行政方式操作的司法。法院司法运作的全过程均带有行政化色彩,表现为司法目的和价值的行政化、案件审判活动的行政化、上下级法院关系的行政化、司法人事制度和法院结构的行政化以及审判管理的行政化等。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司法行政化可以弥补一线司法能力之不足,可以抗制外部干预。但其过度发展会妨碍依法治国,损害办案质量与效率,危及司法权威和公信力,阻碍法院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司法行政化的根源在于基本权力结构及其运行机制;司法功能设定的非司法化和资源配置的有限性,统一的人事管理制度和财政供应制度以及国家机能分化不足,亦为重要原因。遏制司法行政化需强化法院的司法审查功能、审判功能以及终局性纠纷解决功能;需阻隔行政性要素介入审判,建立审判独立的"二元模式";需在法院审判管理、司法行政管理、上下级法院业务管理上"去行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行政化 司法改革 审判规律 去行政化
原文传递
司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风险及伦理规制 被引量:109
18
作者 王禄生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1-112,共12页
与传统司法信息化相比,司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呈现出数据前置性、算法依赖性、自我适应性与领域限定性的技术特征以及范围全面性、功能根本性、地位关键性与态度开放性的时代特征。上述特征与司法场景特性的融合交叠可能诱发... 与传统司法信息化相比,司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呈现出数据前置性、算法依赖性、自我适应性与领域限定性的技术特征以及范围全面性、功能根本性、地位关键性与态度开放性的时代特征。上述特征与司法场景特性的融合交叠可能诱发司法固有属性被消解、法官主体地位被削弱、司法改革目标被替代和司法改革结果失控等风险。为了有效防范风险,在司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中必须遵循以保障司法固有属性为终极目标、以强化法官主体地位为根本出发点、以工具主义为功能定位、以比例原则推动审慎创新的伦理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改革 大数据 人工智能 技术伦理
原文传递
独立的司法与可诉的法 被引量:77
19
作者 谢晖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2-29,共8页
司法改革涉及与其相关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其中法律虽然与司法具有必然的内在关系,但立法却是司法的外部因素。要进行司法改革必须进行法律改革,尤其立法赋予法律以可诉性更是司法独立的基本规则根据。可诉性缺陷是我国目... 司法改革涉及与其相关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其中法律虽然与司法具有必然的内在关系,但立法却是司法的外部因素。要进行司法改革必须进行法律改革,尤其立法赋予法律以可诉性更是司法独立的基本规则根据。可诉性缺陷是我国目前法律的一个不争之事实,这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司法改革的进程和力度,因此,司法改革不止是其机构、人员、权力、管理方式的变革,更是规则(法律)的变革,立法时对法律的可诉性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的可诉性 法的可诉性缺陷 司法改革 司法独立
下载PDF
非道德性:现代法律职业伦理的困境 被引量:97
20
作者 李学尧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6-38,共13页
结合当下司法改革中所出现的一些典型事例,本文以"非道德性"为基本概念,系统描述和分析当代法律职业伦理所遭遇的困境,以及"自由主义"法学理论与之的内在性关联。最终,提出了以中国传统美德伦理学来克服这一困境的... 结合当下司法改革中所出现的一些典型事例,本文以"非道德性"为基本概念,系统描述和分析当代法律职业伦理所遭遇的困境,以及"自由主义"法学理论与之的内在性关联。最终,提出了以中国传统美德伦理学来克服这一困境的理论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道德性 法律职业伦理 司法改革 道德困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