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记”一则
1
作者 古远清 《文学自由谈》 CSSCI 1993年第2期132-134,共3页
原先并没有想到研究台湾文学,更没有想到要为台湾当代文学写史。这几年,台湾文学也涉猎过一些,但多半局限在现代诗创作上。后来,由诗创作扩展到诗歌理论与批评。
关键词 台湾当代文学 台湾文学 诗创作 诗歌理论 当代文学理论 台湾作家 批评史 当代文学研究 古继堂 理论批评
原文传递
被文学遗忘的角落——为台湾当代文学中的“老兵”塑像 被引量:3
2
作者 谢昕妤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32-35,共4页
"老兵形象"在台湾当代文学中的出现,据梳理最早可追溯到1960年代白先勇《台北人》中的《国葬》、《那片血一样的杜鹃花》、《岁除》等篇章里,同时代作家还有陈映真创作的《将军族》中也出现了"老兵形象"。到了八九... "老兵形象"在台湾当代文学中的出现,据梳理最早可追溯到1960年代白先勇《台北人》中的《国葬》、《那片血一样的杜鹃花》、《岁除》等篇章里,同时代作家还有陈映真创作的《将军族》中也出现了"老兵形象"。到了八九十年代,由于台湾经济的发展,政治的解严,文学走向的多元化,出现了数量更多的老兵文学创作,但是对于"老兵形象"的研究迄今没有系统的论文出现,文学史中的描述也只是点到为止。文章以台湾当代文学"老兵形象"为研究对象,从"守望与失望",到"迷失与救赎",最后至"归来与流浪"这一精神理路,探究、辨析"老兵形象"的发展变化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当代文学 老兵形象 精神理路
下载PDF
台湾当代文学的新突破——凌烟与“百万小说征文”首奖作品《失声画眉》
3
作者 澹台惠敏 《文史杂志》 1993年第5期29-30,共2页
90年代伊始,台湾文坛上空骤然爆发一颗耀眼的的新星——青年女作家凌烟以其小说《失声画眉》一举成为台湾“百万小说征文”得主。此事当即“热”遍宝岛台湾,渐而又波及到大陆。 由台湾自立报社举办的“一百万元一长篇小说”征文活动,自1... 90年代伊始,台湾文坛上空骤然爆发一颗耀眼的的新星——青年女作家凌烟以其小说《失声画眉》一举成为台湾“百万小说征文”得主。此事当即“热”遍宝岛台湾,渐而又波及到大陆。 由台湾自立报社举办的“一百万元一长篇小说”征文活动,自1982年开始,至今已办了四届。然而前三届评选均是有花无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当代文学 宝岛台湾 台湾文坛 台湾文学 叶石涛 姚一苇 李乔 难以言喻 自我反省 女同性恋
下载PDF
台湾香港当代文学中“日本形象”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舸 成希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6-80,共5页
日本在台湾、香港当代文学中呈现出不同形象。台湾文学中的日本形象是复杂的,有着特定的发展过程:从光复初期日本形象的多元化,到20世纪70年代文学作品多以"反日"为题材,再到20世纪80年代很多作品中的日本殖民者形象被国民党&... 日本在台湾、香港当代文学中呈现出不同形象。台湾文学中的日本形象是复杂的,有着特定的发展过程:从光复初期日本形象的多元化,到20世纪70年代文学作品多以"反日"为题材,再到20世纪80年代很多作品中的日本殖民者形象被国民党"殖民者"形象代替,直到今天某些台独分子表现出"日本情结"。而同样曾经历经日本殖民统治的香港却没有形成台湾人那样复杂的"日本情结",对战时日本的记忆更多表现为残忍、血腥和暴力的形象。这种差异的产生与台湾、香港不同的地理位置、文化传统以及被殖民方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当代文学 香港当代文学 日本形象
下载PDF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总目录
5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0期145-154,共10页
关键词 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师范学院 文学批评 中国现当代文学 小说创作 文学创作 八十年代文学 新诗研究 文学史研究 海南省 当代文学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 台湾当代文学 社会科学 海南 学报 连续出版物 目录 检索工具
下载PDF
台湾当代文学研究的三个阶段
6
作者 古远清 《文教资料》 1995年第2期45-49,共5页
台湾对本地区的当代文学研究,由于政治的原因和文学原因,它的发展受到过各种干扰,以至迟迟难登文学殿堂和高校讲坛。它的发展按粗线条划分,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50—60年代以“中国现代文学”为名义的研究。由于官方对本土作家的压... 台湾对本地区的当代文学研究,由于政治的原因和文学原因,它的发展受到过各种干扰,以至迟迟难登文学殿堂和高校讲坛。它的发展按粗线条划分,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50—60年代以“中国现代文学”为名义的研究。由于官方对本土作家的压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当代文学 乡土派 当代文学研究 台湾文学研究 评论家 文学 三个阶段
下载PDF
“写作是兴趣,谈不上是志业”——读《琦君书信集》 被引量:1
7
作者 古远清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9-11,共3页
文化生命是琦君散文的整体审美建构。在致蔡文甫等人信中的细细诉说中,典型地显现出一种只满足于生活过得去的人生旨趣。作为杰出散文家的琦君,她的书信同样体现了澄静淡泊的艺术境界。另一些书信则散发出幽默的芬芳。
关键词 台湾当代文学 琦君 书信
下载PDF
立足传统与面向现代的汇通——评方忠的台湾文学研究
8
作者 赵艳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5年第1期107-110,共4页
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如今欣欣向荣。这一成果的取得,无疑要归功于多代学者、文人的心血和付出。作为现今台湾研究学者的中坚力量,方忠的台湾文学研究成果有着显著而独特的地位。方忠二十多年来潜心研究,在台港与海外... 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如今欣欣向荣。这一成果的取得,无疑要归功于多代学者、文人的心血和付出。作为现今台湾研究学者的中坚力量,方忠的台湾文学研究成果有着显著而独特的地位。方忠二十多年来潜心研究,在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方面成果颇丰,出版了《台港散文40家》、《台湾通俗文学论稿》、《20世纪台湾文学史论》、《台湾散文纵横论》、《多元文化与台湾当代文学》等诸多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文学 台湾当代文学 海外华文文学 纵横论 台港 多元文化 林耀德 汇通 研究成果 乡土小说
原文传递
港台文学现状(三)
9
作者 潘亚暾 《南方文坛》 1988年第2期55-61,共7页
呈多元化全方位发展趋向的当今台湾文学近年来,内地的台湾文学作品出版量骤增,有关评论和研究文章也很多,这里仅就当代台湾文学的特点、趋向、势态作一概略的述评。近三十年来,台湾社会总的来看较为稳定,经济几度腾飞,文教事业较普及,... 呈多元化全方位发展趋向的当今台湾文学近年来,内地的台湾文学作品出版量骤增,有关评论和研究文章也很多,这里仅就当代台湾文学的特点、趋向、势态作一概略的述评。近三十年来,台湾社会总的来看较为稳定,经济几度腾飞,文教事业较普及,出版业颇为昌盛。文学虽几经曲折但初步走向繁荣发展的道路,作品质量持续提高。八十年代的台湾文学,一个突出的感觉是呈多元化全方位的发展趋向,整个文学由民族化、自由化、商业化、通俗化等多重组合,表现出纷繁的色调,六七十年代的那种由一个文学流派构成文坛主流的现象已不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现状 台湾文学 八十年代 文学流派 政治小说 小说题材 文学环境 台湾当代文学 科幻小说 女性小说
原文传递
台湾文学学习与研究
10
作者 陈学兰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61-68,共8页
十年来大陆对台湾文学研究之概况 在1979年以前的三十年中,由于台湾海峡两岸处于完全隔绝的状态,大陆对台湾文学的了解与研究基本上是一个空白。大致从1979年开始。
关键词 台湾文学 台湾当代文学 文学 文学传统 现代派文学 八十年代 现代文学 文艺思潮 作品语言 现代主义文学
下载PDF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2年总目录
11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2年第12期76-80,共5页
关键词 数量经济学 传记文学 计量经济分析 综合评价 需求预测 评估方法研究 冲击效应 执行价格 预测模型 台湾当代文学
下载PDF
“第二空间”:50-60年代台湾文学与美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诞生
12
作者 王琳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CSSCI 2017年第4期410-419,共10页
在美国现代文学的诞生之初,有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美国的生根发芽,那就是来自台湾地区的学者与学生。夏济安、孙康宜、李欧梵、刘绍明、叶维廉、王德威、张错等都是从台湾地区去美国的研究者。他们中大多数在赴... 在美国现代文学的诞生之初,有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美国的生根发芽,那就是来自台湾地区的学者与学生。夏济安、孙康宜、李欧梵、刘绍明、叶维廉、王德威、张错等都是从台湾地区去美国的研究者。他们中大多数在赴美之前已在台湾完成了本科学业,接受了系统的台湾教育。有的则已是成熟而知名的评论家、学者,对台湾社会与文化相当熟稔,如聂华苓、夏济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李欧梵 夏济安 台湾当代文学 政治意识形态 左翼文学运动 左联五烈士 文艺运动
原文传递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台湾当代文学编译与出版
13
作者 张曼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0-94,共5页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英译台湾当代文学选集主要由美国和中国香港出版,台湾地区的市场则相对滞后。美国出版的文选在编译策略上再现原文文学性的同时,开始强调殊相的台湾社会现实,从而使大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与台湾介入社会的乡土文学交...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英译台湾当代文学选集主要由美国和中国香港出版,台湾地区的市场则相对滞后。美国出版的文选在编译策略上再现原文文学性的同时,开始强调殊相的台湾社会现实,从而使大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与台湾介入社会的乡土文学交汇。香港的文学虽然在1980年代才起步,却开拓出编译与出版台湾当代文学抒情传统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当代文学 1980年代 编译与出版 文学 抒情传统
原文传递
路过未名 写一首诗 对话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负责人 李琬
14
作者 方糖 《体育健康知识画刊》 2013年第12期30-33,共4页
我是在豆瓣找到李琬的。头像是个白衬衣、紫裙子的短发姑娘,背着单肩背包,低头向前走,留给人一个背影和地上的影子。她写诗画画,常去的小组有"诗歌讨论与批评"、"台湾当代文学"、"我爱化妆品",还有她的圈... 我是在豆瓣找到李琬的。头像是个白衬衣、紫裙子的短发姑娘,背着单肩背包,低头向前走,留给人一个背影和地上的影子。她写诗画画,常去的小组有"诗歌讨论与批评"、"台湾当代文学"、"我爱化妆品",还有她的圈子"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她的相册里有一张图,拍得像是山间被竹林包裹的古寺,李琬在配文里写:看这张照片,是不是就可以听到飒飒秋风声?这个姑娘,完全符合我对一个北大中文系女生的想象:温婉,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文学 台湾当代文学 北大中文系 我爱 白衬衣 张图 张枣 给你 告诉我 音乐性
原文传递
台湾当代女评论家论
15
作者 古远清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3期76-82,共7页
在台湾当代文坛,女评论家写的文学评论著作,并不是什么“女性评论文学”或“性度”文学评论。她们的评论文字,虽然有时也离不开女人的角度,但并非全是用女性的视野和艺术笔触,专门去评论表现妇女的人生追求与生活命运的作品。台湾女评... 在台湾当代文坛,女评论家写的文学评论著作,并不是什么“女性评论文学”或“性度”文学评论。她们的评论文字,虽然有时也离不开女人的角度,但并非全是用女性的视野和艺术笔触,专门去评论表现妇女的人生追求与生活命运的作品。台湾女评论家写出来的论著,是时代变革在这些评论家的心灵上的投影和折射,也是对台湾当代文学演变和发展的记录。无论如何,论及台湾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尤其是八十年代的文学理论批评,绝对不能也无法回避女性评论家这一章。当郑明娳告别了没有书房的时代,从陋巷中走出天地;当齐邦缓的生离死别的割舍之痛不是写在稿约上,而是将中国的忧患融入自己的生命;当钟玲摆脱了呆板的教学生活和偏狭的个人创作经验,以充满自信的声音为“现代中国谬司”充当代言人;当龙应台以虽嫌单薄但却极其犀利的手术刀解剖作家作品和文坛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当代文学 文学理论批评 文学评论 散文理论 现代散文 郑明娳 龙应台 八十年代 齐邦媛 现代中国
下载PDF
台湾当代文学离散叙事的审美追求
16
作者 王进 《社会科学文摘》 2018年第3期109-111,共3页
离散是始终伴随人类生活的一种现实存在,大到民族,小到家庭、个人。离散的原因通常有两种:一是不得不离开,二是主动选择离开。无论是哪一种原因,在作家笔下都会演绎出纷繁复杂的故事来。当一个作家提笔创作的时候,常常是思绪万千,五味... 离散是始终伴随人类生活的一种现实存在,大到民族,小到家庭、个人。离散的原因通常有两种:一是不得不离开,二是主动选择离开。无论是哪一种原因,在作家笔下都会演绎出纷繁复杂的故事来。当一个作家提笔创作的时候,常常是思绪万千,五味杂陈的。对台湾作家而言,笔下最少不了的一味,就是因离散导致的曲折人生和复杂心境,以及由此引起的感慨与思索。他们所书写的离散人生也是异常丰富的:亲人的离散、族群的离散、文化的离散、心灵的离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愁文学 天涯美学 台湾当代文学 审美追求
原文传递
岛屿都市的焦虑:林燿德小说的认同困惑
17
作者 滕翠钦 陈舒劼 《学术评论》 2016年第5期89-96,共8页
"一切的评估和判断都嫌言之过早,这还不是下结论的时候!"1987年6月,痖弦在《在城市里成长——林燿德散文作品印象》文末对林燿德的文学创作作如是评论。近三十年过去,离林燿德离世也已经二十年,"下结论的时候"似乎仍未到来。在诸多... "一切的评估和判断都嫌言之过早,这还不是下结论的时候!"1987年6月,痖弦在《在城市里成长——林燿德散文作品印象》文末对林燿德的文学创作作如是评论。近三十年过去,离林燿德离世也已经二十年,"下结论的时候"似乎仍未到来。在诸多的问题与讨论中,林燿德及其文学意义仍在被不断地阐释与发掘。林燿德推动了台湾当代文学的思潮更替与新世代的崛起,然而无论将其安置在文学史叙述中的哪条具体脉络,都可能是某种权宜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燿德 台湾当代文学 小说叙事 散文作品 文学史叙述 大日如来 文学意义 文学创作 爱欲 在城市里
下载PDF
古远清《台湾当代文学事典》序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寿桐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1年第4期49-51,共3页
古远清的《台湾当代文学事典》是一部苦心孤诣的学术书籍,兼具学术性、工具性,带有明显的学术创新意味和研究先导功能,同时体现着资料全面而不求学术覆盖面的完全的学术特征,且具备颇受欢迎的可读性。
关键词 古远清 台湾当代文学事典》 学术创新
下载PDF
台湾文坛对大陆“双古”的批判述评
19
作者 古远清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9年第1期39-44,共6页
陈芳明在课堂上将古继堂和古远清并称为"南北双古"。这一说法正式见诸于严肃的学术研讨会,并公开发表论文当关键词处理的是孟樊。大陆与台湾对"南北双古"的评价不同,如臧克家对"二古"研究台湾文学的成果... 陈芳明在课堂上将古继堂和古远清并称为"南北双古"。这一说法正式见诸于严肃的学术研讨会,并公开发表论文当关键词处理的是孟樊。大陆与台湾对"南北双古"的评价不同,如臧克家对"二古"研究台湾文学的成果作了肯定,但在对岸,质疑、批判的声音远多于肯定。萧萧的《大陆学者拼贴的"台湾新诗理论批评"图》,堪称炮轰"双古"的代表作。批判的原因是"二古"不赞同台湾文学主体性、独立性的意识形态。其实,大陆学者无不持这种观点。这不是"保守"或开放问题,台湾文学不可能"独立"于中国文学之外,本是一种铁的事实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文学 台湾新诗发展史 台湾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
原文传递
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的“文学场域”理论——以海外汉学家张诵圣的台湾当代文学研究为中心
20
作者 张清芳 李滟蔚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37-42,共6页
在海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台湾文学研究是其组成部分之一。海外汉学家张诵圣以经过她改造的"文学场域"理论作为视角,来切入研究台湾当代文学。不过她的研究如同一把双刃剑,既建构起一套新的台湾文学史分析模式和研究体系,... 在海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台湾文学研究是其组成部分之一。海外汉学家张诵圣以经过她改造的"文学场域"理论作为视角,来切入研究台湾当代文学。不过她的研究如同一把双刃剑,既建构起一套新的台湾文学史分析模式和研究体系,又因"文学场域"理论的自身缺陷而产生某些问题,这说明张诵圣的"文学场域"理论亦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场域”理论 张诵圣 台湾当代文学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