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黄素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疗效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吴常裕 杨海燕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8年第9期39-42,47,共5页
目的:探讨大黄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舟山市妇幼保健医院诊治的9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2组患者均给予抗病毒、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大黄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舟山市妇幼保健医院诊治的9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2组患者均给予抗病毒、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大黄素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3 (IL-23)、白细胞介素-17 (IL-17)、可溶性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T)、左室舒张末期内经(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23、IL-17、sCD40L、CK、CK-MB、cTnT、LVEDd与柯萨奇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P<0. 05)。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大黄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能有效降低血清IL-23、IL-17、sCD40L水平,改善心肌酶学水平及心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病毒性心肌炎 细胞介素-23 可溶性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
原文传递
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可溶性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玮 陈彬 +4 位作者 吕军 冯景 曹峰 方志成 李显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7-249,共3页
目的:评价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微血管性心绞痛组患者98例,冠心病组患者50例,正常对照组50例,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3组患者血清hsCRP浓度,用酶联免... 目的:评价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微血管性心绞痛组患者98例,冠心病组患者50例,正常对照组50例,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3组患者血清hsCRP浓度,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组患者血清sCD40L的浓度。结果:微血管性心绞痛组血清hsCRP和sCD40L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微血管性心绞痛组血清hsCRP和sCD40L浓度均低于冠心病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与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性心绞痛 高敏C反应蛋白 可溶性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
下载PDF
超声检查肱动脉FMD和sCD40L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娟 张小勇 +2 位作者 邓彩妹 沈锡林 潘伟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4年第9期803-805,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FMD)和血清可溶性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入选39名健康志愿者、39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组)和79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ACS患者包括...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FMD)和血清可溶性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入选39名健康志愿者、39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组)和79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ACS患者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49例(UA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AMI组)。用超声检查肱动脉FMD,并用ELISA法检测血清sCD40L的含量。研究ACS患者肱动脉FMD和血清sCD40L的变化。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ACS患者肱动脉FMD与血清sCD40L水平的关系。结果肱动脉FMD正常对照组(9.52±2.54)%,SA组(5.35±1.24)%,UA组(3.32±1.41)%,AMI组(3.26±1.32)%,ACS患者肱动脉FMD下调(P<0.05)。血清sCD40L正常对照组(1.21±0.31)ng/ml,SA组(4.12±0.98)ng/ml,UA组(12.86±2.67)ng/ml,AMI组(13.95±2.83)ng/ml,ACS患者血清sCD40L升高(P<0.05)。ACS患者肱动脉FMD与血清sCD40L水平呈负相关,r=-0.708,P=0.000。结论超声发现肱动脉FMD下调,血清sCD40L升高,对ACS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动脉 血流介导性舒张 可溶性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下载PDF
颈动脉斑块和sCD40L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近期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娟 张小勇 +2 位作者 卢丽萍 龙春艳 潘伟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4年第7期591-594,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下颈动脉斑块和sCD40L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随机入选79例ACS患者,包括预后良好组(58例)和预后不良组(21例).用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特点,并用ELISA法检测血清sCD40L含量,观察预后不良的ACS... 目的 探讨超声下颈动脉斑块和sCD40L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随机入选79例ACS患者,包括预后良好组(58例)和预后不良组(21例).用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特点,并用ELISA法检测血清sCD40L含量,观察预后不良的ACS患者颈动脉斑块和血清sCD40L的变化.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ACS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sCD40L水平的关系.用Logistic回归研究颈动脉斑块与血清sCD40L是否是ACS近期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 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ACS患者颈动脉软斑发生率(76%比50%)、颈动脉复合斑块低回声面积比[(45.98%±10.15)%比(25.64±5.89)%]、血清sCD40L[(16.22±3.15)ng/ml比(11.12±1.91)ng/ml]升高(P<0.05).ACS患者颈动脉复合斑块低回声面积比与血清sCD40L水平呈正相关(r=0.622,P=0.000).颈动脉复合斑块低回声面积比与血清sCD40L上调(OR分别为2.73、2.39,P<0.05)是ACS近期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超声发现颈动脉复合斑块低回声面积比和血清sCD40L升高对ACS近期预后不良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不稳定性斑块 可溶性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预后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sICAM-1、sCD40L的影响 被引量:50
5
作者 孙静 寇进 +1 位作者 胡建库 黄辉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武警陕西省总队医院心内科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武警陕西省总队医院心内科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心功能、肺功能、血清s ICAM-1、sCD40L指标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分别为(50.04±3.38)mm、(40.51±3.24)m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96±3.01)mm、(48.26±3.70)mm,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58.64±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52±2.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第一秒最大呼气容积(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分别为(1.60±0.43)L、(73.07±6.35)%、(3.74±1.10)L/s,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9±0.37)L、(64.72±5.88)、(3.02±0.83)L/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sICAM-1和s CD40L分别为(0.79±0.13)μg/L、(14.53±1.26)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4±0.15)μg/L、(17.06±1.31)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44%,略低于对照组的8.8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治疗中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能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肺功能,调节血清sICAM-1、sCD40L水平,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缬沙坦 慢性心力衰竭 肺动脉高压 心功能 肺功能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可溶性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I术后患者应用替格瑞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许青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应用替格瑞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该院接受PCI治疗的90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应用替格瑞洛...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应用替格瑞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该院接受PCI治疗的90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应用替格瑞洛,对照组应用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 CD40L)、P2Y12反应单位(PRU)、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经抗血小板治疗后,观察组MPAR、s CD40L、PRU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s-CRP、MMP-9、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CI术后随访半年,两组患者未出现支架血栓、心源性死亡及严重脏器出血;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11%(5/45),观察组为6.67%(3/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PCI术后应用替格瑞洛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血小板聚集程度,减轻血管内炎症反应,减少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小板聚集率 可溶性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 炎症介质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和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范西真 朱红军 +2 位作者 韩永生 何宗宝 刘玲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116-1119,共4页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斑块稳定性、血小板活性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拟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患者32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158例和丹红组162例。常规组予口服阿司匹林片100 mg、每日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斑块稳定性、血小板活性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拟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患者32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158例和丹红组162例。常规组予口服阿司匹林片100 mg、每日1次,氯吡格雷片75 mg、每日1次,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每晚1次,并根据病情应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硝酸酯类药物等。丹红组除上述治疗外同时予以丹红注射液40 ml/天静脉滴注。两组均于PCI术前当日开始治疗,共治疗7天。分别于PCI术前当日及治疗7天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浆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 CD40L)、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和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s CD40L和血小板膜糖蛋白CD63、CD62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丹红组患者血浆s CD40L、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和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水平比常规组降低更明显(P<0.05或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可稳定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血管内斑块、抑制血小板活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s CD40L、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和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丹红注射液 冠状动脉介入术 斑块稳定性 血小板活化 可溶性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 血小板膜糖蛋白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组织蛋白酶S、可溶性细胞表面分化抗原40配体水平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6
8
作者 郝增光 杨晓红 +1 位作者 韩兆帅 葛慧敏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250-25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组织蛋白酶S(CatS)、可溶性细胞表面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水平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2例AMI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9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组织蛋白酶S(CatS)、可溶性细胞表面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水平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2例AMI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9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受试者、不同临床病理参数(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心电图QRS积分、killip心功能分级)患者、有无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血清hs-CRP、CatS、sCD40L水平,分析血清hs-CRP、CatS、sCD40L水平之间及其与AMI、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探讨血清hs-CRP、CatS、sCD40L水平对AMI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受试者血清hs-CRP、CatS、sCD40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RP、CatS、sCD40L水平升高是AM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MI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CatS、sCD40L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CatS水平与sCD40L水平呈正相关(P<0.05)。不同冠脉病变数量、Gensini评分、心电图QRS积分、killip心功能分级AMI患者血清hs-CRP、CatS、sCD40L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冠脉病变数量、Gensini评分、心电图QRS积分、killip心功能分级增加,血清hs-CRP、CatS、sCD40L水平明显升高(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RP、CatS、sCD40L水平与AMI患者冠脉病变数量、Gensini评分、心电图QRS积分、killip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P<0.05)。发生心血管事件组患者血清hs-CRP、CatS、sCD40L水平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RP、CatS、sCD40L水平三者联合预测AMI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血清hs-CRP、CatS、sCD40L单一指标。结论血清hs-CRP、CatS、sCD40L高表达与AMI发生独立相关,上述三项指标可辅助临床评估AMI患者病情程度,且在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方面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超敏C反应蛋白 组织蛋白酶S 可溶性细胞表面分化抗原40配体 心血管事件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原文传递
血清sCD40L、sICAM-1水平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9
作者 陈钊 田李芳 +3 位作者 马晓桃 马芳霞 姚恬 贾利宁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2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CD40配体(sCD40L)、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水平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DN患者80例(观察组)和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8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CD40配体(sCD40L)、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水平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DN患者80例(观察组)和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8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sCD40L、sICAM-1水平以及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肾小球滤过率(eGFR),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N发生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sCD40L、sICAM-1水平对DN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TC、TG、LDL-C、sCD40L、sICAM-1、UACR水平较对照组升高,eGFR较对照组降低(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TC、sCD40L、sICAM-1、UACR均是DN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分析显示,血清sCD40L、sICAM-1水平单独诊断DN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在0.75以上,二者联合检测诊断DN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860和0.848,均高于单独检测(P均<0.05)。结论DN患者血清sCD40L、sICAM-1水平明显升高,联合检测T2DM患者血清sCD40L、sICAM-1水平可及时发现并诊断D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可溶性细胞分化抗原CD40配体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
下载PDF
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sCD40L、IL-6、hs-CRP水平和意义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军艳 谭军 +1 位作者 栗延伟 朱红灿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4401-4402,共2页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细胞表面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将136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脑梗死组(84例)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52例),另选取在我院体...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细胞表面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将136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脑梗死组(84例)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52例),另选取在我院体检健康的老年人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sCD40L、IL-6、hs-CRP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梗死组血清中sCD40L、IL-6和hs-CRP水平分别为(980.50±142.45)ng/L、(213.27±34.58)ng/L和(8.82±0.76)mg/L,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分别为(643.58±106.72)ng/L、(160.25±32.80)ng/L和(6.51±0.95)mg/L,对照组分别为(163.45±24.65)ng/L、(103.65±12.26)ng/L和(3.50±0.84)mg/L,经方差分析,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sCD40L、IL-6和hs-CRP与脑血管病变程度呈正相关,监测血清中sCD40L、IL-6和hs-CRP水平变化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可溶性细胞表面分化抗原40配体 白介素6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对比 被引量:12
11
作者 孔祥辉 邓长金 +3 位作者 胡迎富 彭娜 代治国 邵玲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15期1180-1181,共2页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探讨炎症因子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稳定型心绞痛组(SAP)、无冠心病者(对照组)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探讨炎症因子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稳定型心绞痛组(SAP)、无冠心病者(对照组)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UAP组的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与SAP组比较,AMI、UAP组的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与UAP组比较,AMI组的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 hs-CRP、MMP-9、sCD40L均参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而且这些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高低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敏C反应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可溶性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
下载PDF
血清炎症因子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莉 柯元南 +2 位作者 程文立 彭文华 王志军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7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研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以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5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2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2例为研究对象,同时以健康者为对照,测定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 目的:研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以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5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2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2例为研究对象,同时以健康者为对照,测定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hs-CRPs、CD40L、MMP-9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冠心病者,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三个炎症因子相互之间均显著相关(均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升高,其升高有助于临床对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检测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不稳定斑块 高敏C反应蛋白 可溶性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血清sST2、sCD40L、GDF11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3
作者 顾梅 裴小锐 +2 位作者 常京豪 陈骏翔 张振蔚 《西部医学》 2021年第12期1826-183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ST2(sST2)、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生长分化因子11(GDF11)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接诊的7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我院同期体检...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ST2(sST2)、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生长分化因子11(GDF11)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接诊的7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我院同期体检健康者6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血清sST2、sCD40L、GDF11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前后径(LAD)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sST2、sCD40L、GDF11、LAD及LVE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Ⅱ级心功能患者sST2、sCD40L、GDF11、LAD及LVEDD水平显著低于Ⅲ级、Ⅳ级心功能患者,LVEF水平显著高于Ⅲ级、Ⅳ级心功能患者,Ⅲ级患者sST2、sCD40L、GDF11、LAD及LVEDD水平显著低于Ⅳ级患者,LVEF水平显著高于Ⅳ级心功能患者(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ST2、sCD40L、GDF11分别与LAD、LVEDD均呈正相关(r=0.565,0.696,0.756,0.600,0.705,0.797,P<0.05),血清sST2、sCD40L、GDF11分别与LVEF均呈负相关(r=0.513,0.574,0.659,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血清sST2、sCD40L、GDF11的表达和心功能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可促使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ST2 可溶性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 生长分化因子11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下载PDF
高敏C反应蛋白、可溶性细胞表面分化抗原40配体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急性脑缺血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雪梅 程立山 +2 位作者 李艳 张晶 付锦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8期672-674,共3页
目的观察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细胞表面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急性脑缺血中的变化,探讨其在脑缺血早期诊断及防治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83例急性脑血栓形成(ACT)、40例短暂性脑... 目的观察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细胞表面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急性脑缺血中的变化,探讨其在脑缺血早期诊断及防治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83例急性脑血栓形成(ACT)、4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hsCRPs、CD40L及MMP-9水平。结果ACT组和TIA组患者血清hsCRP、sCD40L和MMP-9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加,hsCRP(458.2±13.4)μg/L(、433.5±21.1)μg/L vs(224.1±29.9)μg/L(P<0.01),sCD40L(7.8±1.3)kU/L、(7.0±1.2)kU/Lvs(4.2±1.1)kU/L(P<0.01),MMP-9(81.2±10.3)μg/L、(72.4±7.9)μg/L vs(33.9±6.7)μg/L(P<0.01);ACT组血清hsCRP、sCD40L和MMP-9均较TIA组患者显著增加(P<0.01)。结论sCD40L、MMP-9及hsCRP水平增高与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斑块破裂的发生有关,表明其可预测近期发生急性脑血栓形成的可能,抑制炎症反应可减轻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C反应蛋白质 可溶性细胞表面分化抗原40配体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早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志强 曹东来 +2 位作者 韩冷 郑建良 何俊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年第1期4-5,共2页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稳定斑块、减少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69例ACS患者(ACS组)随机分为小剂量亚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35例、大剂量亚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34例,并设正常对照组...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稳定斑块、减少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69例ACS患者(ACS组)随机分为小剂量亚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35例、大剂量亚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34例,并设正常对照组(同期健康查体者)34例。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分别测定并比较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配体40(s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治疗前ACS组血清sCD40L、MMP-9、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ACS组在治疗后sCD40L、MMP-9、和hs-CRP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1),但大剂量亚组较小剂量亚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结论 早期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ACS,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减少炎性反应,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性 可溶性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外周血sCD40L、sLOX-1在冠状动脉慢血流型心绞痛患者的机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永星 王琰 +2 位作者 吴清华 赵亚娟 胡亚民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年第4期476-479,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在冠状动脉(冠脉)慢血流型心绞痛患者的变化与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7月于沧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80例冠脉慢血... 目的探讨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在冠状动脉(冠脉)慢血流型心绞痛患者的变化与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7月于沧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80例冠脉慢血流型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进行冠脉造影正常患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心血管危险因素、外周血sCD40L、sLOX-1、平均矫正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帧数等。根据心绞痛疗效判断分为2组:56例预后良好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和24例预后不良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无改善或增加),分析外周血sCD40L、sLOX-1在冠脉慢血流型心绞痛的作用机制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两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胱抑素C(Cys C)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周血sCD40L、sLOX-1、平均矫正TIMI血流帧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预后良好组外周血sCD40L、sLOX-1、平均矫正TIMI血流帧数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均<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外周血sCD40L、sLOX-1和平均矫正TIMI血流帧数均呈正相关(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sCD40L、sLOX-1均是冠脉慢血流型心绞痛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外周血sCD40L、sLOX-1在冠脉慢血流型心绞痛患者表达明显升高,可能通过加重血管炎症、内皮损伤等途径参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动态检测外周血sCD40L、sLOX-1的变化可辅助判断病情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血流型心绞痛 可溶性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 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CD40配体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价值 被引量:7
17
作者 吕丹 金迪 王柏山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8年第11期1080-108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CD40配体(soluble CD40ligand,sCD40L)、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ar-1,sICAM-1)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236例,依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CD40配体(soluble CD40ligand,sCD40L)、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ar-1,sICAM-1)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236例,依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C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UACR<30mg/24h)121例,早期DN组(UACR 30~300mg/24h)78例,DN组(UACR>300mg/24h)37例,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4组血清sCD40L、sICAM-1水平;Pearson相关法分析血清sCD40L、sICAM-1水平与血生化指标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血清sCD40L、sICAM-1诊断早期DN的效能。结果DN组、早期DN组、单纯糖尿病组、对照组血清sCD40L[(1 241.61±216.39)、(905.36±162.38)、(615.23±114.62)、(498.35±99.28)μg/L]、sICAM-1((9.98±2.14)、(7.69±1.82)、(5.56±1.59)、(3.05±1.02)μg/L)逐渐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CD40L、sICAM-1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r=0.130,P=0.047;r=0.133,P=0.041)、三酰甘油(r=0.193,P=0.003;r=0.182,P=0.00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211,P=0.001;r=0.191,P=0.003)、UACR(r=0.743,P<0.001;r=0.572,P<0.001)呈正相关,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r=-0.709,P<0.001;r=-0.536,P<0.001)呈负相关;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CD40L以815.74μg/L为最佳截断值,诊断早期DN的AUC为0.907(95%CI:0.863~0.954,P<0.001),灵敏度为78.2%,特异度为96.7%;血清sICAM-1以6.23μg/L为最佳截断值,诊断早期DN的AUC为0.770(95%CI:0.704~0.836,P<0.001),灵敏度为76.9%,特异度为65.3%;二者联合诊断早期DN的AUC为0.913(95%CI:0.872~0.955,P<0.001),灵敏度为84.6%,特异度为85.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CD40L和sICAM-1水平明显升高,且增高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血清SCD40L和sICAM-1可作为早期DN诊断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2型糖尿病 可溶性细胞分化抗原CD40配体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
原文传递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性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曹东来 王志强 +2 位作者 韩冷 郑建良 何俊 《中国临床医学》 2010年第6期791-792,共2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炎性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9例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10mg.d-1治疗组(35例)和40mg.d-1治疗组(34例),并设正常对照组34例。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分别测定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炎性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9例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10mg.d-1治疗组(35例)和40mg.d-1治疗组(34例),并设正常对照组34例。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分别测定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前ACS组血清sCD40L、hs-CRP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阿托伐他汀治疗2周后sCD40L和hs-CRP水平有明显降低(P<0.01),阿托伐他汀40mg.d-1组较10mg.d-1组降低幅度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降低ACS患者血清炎症指标水平,抑制炎性反应,可能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急性冠脉综合征 可溶性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二级预防状况的随访观察 被引量:7
19
作者 谭静 华琦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437-440,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3年的动态变化及二级预防的情况。方法选择初次发病且发病6 h内就诊的急性STEMI患者84例,其中男性70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9岁。...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3年的动态变化及二级预防的情况。方法选择初次发病且发病6 h内就诊的急性STEMI患者84例,其中男性70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9岁。随访3年,记录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CD40 ligand,s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9(metalloproteinase-9,MMP-9)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的水平。结果在心肌梗死3年随访期与急性期比较,IL-6、sCD40L水平显著降低(P均<0.001),MMP-9水平轻度降低,TIMP-1水平升高(P=0.001),MMP-9/TIMP-1比值降低(P<0.001)。3年随访时,STEMI患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及他汀类药物的比例较住院期间显著降低,分别为54.8%、73.8%及57.1%,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体质量指数达标率较低,分别为39.9%、27.4%及45.2%。结论 IL-6、sCD40L、MMP-9水平升高以及MMP-9/TIMP-1平衡失调与STEMI急性期斑块不稳定乃至破裂有关;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二级预防水平下降,应强化随访,积极规范进行降压、调脂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细胞介素6 可溶性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二级预防
下载PDF
龙生蛭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4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7
20
作者 郭宏伟 曾树林 +1 位作者 杨金凤 邹慧兰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393-1397,共5页
目的观察龙生蛭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VaD)疗效及机制。方法轻度VaD患者80例,按3∶2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除基本治疗外,治疗组同时给予龙生蛭胶囊每次2.0g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 目的观察龙生蛭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VaD)疗效及机制。方法轻度VaD患者80例,按3∶2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除基本治疗外,治疗组同时给予龙生蛭胶囊每次2.0g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胶囊每次0.8g口服,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ADL)、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S100B蛋白、人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的变化。结果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5.42%,对照组为62.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除语言积分外,其他各项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定向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其他各项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回忆积分及总积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两组治疗后计算、识记、定向与语言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躯体性日常生活能力积分较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两组ADL、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积分治疗前后以及两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血清S100B和SCD40L水平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降低更加明显(P<0.01)。结论龙生蛭胶囊能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脑组织损伤和炎性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龙生蛭胶囊 气虚血瘀 血清S100B蛋白 可溶性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