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间压缩与空间折叠:网络微短剧的叙事嬗变和伦理审视 被引量:17
1
作者 蒋淑媛 王珏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7-72,共6页
作为时空交织、视听融合的综合艺术,与传统影视剧相比,网络微短剧的叙事方式呈现出模式化和类型化的创作取向。本文以叙事话语和叙事空间为理论视角,从时间压缩和空间折叠两个维度出发,探究网络微短剧的叙事嬗变,进而从数字伦理的角度... 作为时空交织、视听融合的综合艺术,与传统影视剧相比,网络微短剧的叙事方式呈现出模式化和类型化的创作取向。本文以叙事话语和叙事空间为理论视角,从时间压缩和空间折叠两个维度出发,探究网络微短剧的叙事嬗变,进而从数字伦理的角度审视对于人们审美体验、思维方式、时空感知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微短剧 叙事嬗变 伦理审视
原文传递
模式建构与网络转型——中国影视剧“家国叙事”传统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李金秋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7-156,共10页
中国影视剧中的"家国叙事"传统,承袭了中国文学体系中的家国叙事手法。这一极具民族传统特性的叙事模式,深受中国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家国同构"式文化秩序的影响。改革开放之后,影视剧"家国叙事"模式在创... 中国影视剧中的"家国叙事"传统,承袭了中国文学体系中的家国叙事手法。这一极具民族传统特性的叙事模式,深受中国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家国同构"式文化秩序的影响。改革开放之后,影视剧"家国叙事"模式在创作中不断丰富、日趋成熟,逐渐形成了以"宏大史诗风格""复杂‘家族树’状结构""群像式圆形人物塑造"以及"跨地域性文化景观呈现"为主的艺术风格。21世纪以来,影像"家国叙事"历经网络新媒体语境的冲击,开始迈入网络转型期。当下影视剧创作中的"家国叙事"传统,正逐步更新其原有的美学风格与具象叙事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影视剧 家国叙事 叙事模式 家显国隐 国显家隐 网络新媒体 叙事嬗变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国内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叙事嬗变 被引量:8
3
作者 张祁 《戏剧之家》 2019年第16期83-84,96,共3页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综艺节目市场瞬息万变,尤其是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发展在四十年间俨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宏观的视角探析文化类综艺节目在改革开放各时期的叙事变化,可以发现,其叙事视野从单一走向多元,叙事主题也始终离不开文...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综艺节目市场瞬息万变,尤其是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发展在四十年间俨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宏观的视角探析文化类综艺节目在改革开放各时期的叙事变化,可以发现,其叙事视野从单一走向多元,叙事主题也始终离不开文化传承。当然,总结和分析四十年间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叙事嬗变,不仅是对我国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发展作一次“成绩汇报”,也给今后我国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作给予更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文化类综艺节目 叙事嬗变 时代文化
下载PDF
新时代主旋律青年电影的“家国情怀”叙事嬗变 被引量:2
4
作者 武晋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98-101,共4页
新时代主旋律青年电影体现的是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大国崛起的时代精神、文化自信的时代风貌,“主旋律”话语承载着建构社会大众“家国情怀”叙事任务。新时代主旋律青年电影更多地从个体视角出发,侧重于微观表达;以“集体记忆”抒写... 新时代主旋律青年电影体现的是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大国崛起的时代精神、文化自信的时代风貌,“主旋律”话语承载着建构社会大众“家国情怀”叙事任务。新时代主旋律青年电影更多地从个体视角出发,侧重于微观表达;以“集体记忆”抒写家国大义,形成良好的共情传递;塑造“小人物式英雄”,实现英雄祛魅与观众自我想象的统一;通过一系列影像符号的象征使用,诠释鲜活明亮的“中国式青春”。新时代主旋律青年电影的“家国情怀”叙事嬗变,对于主流价值的呈现有显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电影 家国情怀 主旋律 叙事嬗变
下载PDF
心理描写的嬗变:由“心理性”人物观到“功能性”人物观的叙事演变——以余华《活着》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刘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9-51,共13页
余华的《活着》是20世纪90年代迄今的一个出版奇迹,也是当代文学阅读史、接受史上的一个作家作品个案的影响力奇迹。这与该小说中发生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性的叙事嬗变有关,即余华在小说中几乎完全废止了传统意义上的心理描写。其中暗含了... 余华的《活着》是20世纪90年代迄今的一个出版奇迹,也是当代文学阅读史、接受史上的一个作家作品个案的影响力奇迹。这与该小说中发生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性的叙事嬗变有关,即余华在小说中几乎完全废止了传统意义上的心理描写。其中暗含了传统的心理描写在当代小说叙述中遭遇的困境和所发生的嬗变——由"心理性"人物观到"功能性"人物观的叙事演变。由此,《活着》不仅标示着余华小说创作的重要叙述转型和成熟,而且成为标示着中国当代文学经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先锋派文学转向后来的90年代甚至波及新世纪的文学发展和转向的文学转型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 《活着》 “心理性”人物观 “功能性”人物观 叙事嬗变
下载PDF
AI时代新闻摄影的逻辑起点、内涵演进与实践向度 被引量:2
6
作者 薛中卿 魏琳 《传媒观察》 2023年第S02期108-111,共4页
本文从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视角出发,结合新闻摄影的传播特性,探讨在AI时代新闻摄影的逻辑起点、内涵演进与实践向度。认为新闻摄影存在着功能智化、空间渗透、连接繁盛的逻辑起点,呈现出叙事嬗变、情感对话、艺术呈现的内涵演进,遵循于... 本文从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视角出发,结合新闻摄影的传播特性,探讨在AI时代新闻摄影的逻辑起点、内涵演进与实践向度。认为新闻摄影存在着功能智化、空间渗透、连接繁盛的逻辑起点,呈现出叙事嬗变、情感对话、艺术呈现的内涵演进,遵循于价值导向、融合重构、制度变革的实践向度。由此建议,应以更加开放、包容的理念,高度重视新闻摄影作为独立媒介的个性禀赋,以坚定创新性、坚持协商性、坚守真实性为切入点,协调好工具理性、人伦理性、价值理性三个维度的关系,在闯“视界”中汇聚向上向善的力量,赋予中国新闻摄影新的、持久的生命力和更广泛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时代 新闻摄影 空间渗透 叙事嬗变 价值导向
原文传递
国家叙事与主体间性——论新中国电影六十年的叙事嬗变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显杰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0-74,共15页
从国家叙事与主体间性角度,新中国电影60年叙事的发展进程可分为三个大的时期,即"单纯的社会主义现实叙事","极端的政治权力话语叙事"和"走向多样化和市场化的新电影叙事"。三个历史时期的叙事嬗变表明,... 从国家叙事与主体间性角度,新中国电影60年叙事的发展进程可分为三个大的时期,即"单纯的社会主义现实叙事","极端的政治权力话语叙事"和"走向多样化和市场化的新电影叙事"。三个历史时期的叙事嬗变表明,电影叙事的辉煌与繁荣,与电影叙事中的主体及其主体间性保持动态平衡、和谐互动的良性循环状态密不可分。其中代表国家叙事层面的权力—机构主体,其对叙事—创作主体的叙事创新与追求和接受—观众主体的趣味与反馈具有主导性的支配作用,是构筑新中国电影叙事总体风貌和主导模式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电影 国家叙事 主体间性 权力—机构主体 叙事—创作主体 接受—观众主体 叙事嬗变
下载PDF
试论国产动画电影之民族化叙事嬗变——以《大闹天宫》与《大圣归来》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成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88-92,共5页
从《大闹天宫》到《大圣归来》,国产动画电影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电影创作所依附的社会创作语境与观众观影心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代语境中诞生的两部相同题材的动画作品在影片叙事的主题表达、视角建构、空间塑造、结构设置等创... 从《大闹天宫》到《大圣归来》,国产动画电影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电影创作所依附的社会创作语境与观众观影心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代语境中诞生的两部相同题材的动画作品在影片叙事的主题表达、视角建构、空间塑造、结构设置等创作维度上有着显著的差异性,以至于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审美特质与民族文化影像景观,分析和比较这种叙事差异性能直观领略国产动画电影民族化叙事50多年的艺术创作嬗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动画 大闹天宫 大圣归来 民族化 叙事嬗变
下载PDF
“一带一路”纪实影像的跨文化探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沈悦 尚修桥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3-48,共6页
纪实话语文本是“一带一路”区域多文明、多文化、全球化的传播方式之一,而“一带一路”纪录片的话语内涵是深化改革开放和国家对外传播的新生点、新热点、新亮点的代表之一。东西方文明话语的互动体现在纪实话语的传播内容、纪录话语... 纪实话语文本是“一带一路”区域多文明、多文化、全球化的传播方式之一,而“一带一路”纪录片的话语内涵是深化改革开放和国家对外传播的新生点、新热点、新亮点的代表之一。东西方文明话语的互动体现在纪实话语的传播内容、纪录话语交流内涵的提升、纪实互动话语的跨文化传播视角中,以期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使中国纪录片话语从单一走向多样、从独唱变为合奏,逐步成为国家形象跨文化柔性传播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纪录片 跨文化传播 话语融汇 叙事嬗变
下载PDF
空间位移:基于中国西部电影叙事嬗变的一种考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涛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2-175,共4页
西部电影历经三十年的发展、衍化,在类型模式、主题表达、影像风格方面催生和裂变出新气象和新面向。本文从影像空间位移这一视角切入,追寻西部电影的影像审美空间经历了地理空间的绵延、突围,到文化空间的交叠、碰撞,再到审美空间的追... 西部电影历经三十年的发展、衍化,在类型模式、主题表达、影像风格方面催生和裂变出新气象和新面向。本文从影像空间位移这一视角切入,追寻西部电影的影像审美空间经历了地理空间的绵延、突围,到文化空间的交叠、碰撞,再到审美空间的追求写意性到形式感的嬗变轨迹。本文试图从这一症候性的变迁中寻找西部电影的空间影像意义,以期为探寻民族电影的未来演进与出路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空间 文化空间 审美空间 叙事嬗变
原文传递
新丝路题材电影叙事话语建构与嬗变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璐 张阿利 《电影新作》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2-146,共5页
丝绸之路题材电影从早期对"丝路"元素的功能性使用,到以丝路地缘空间为叙事主体、自觉传递丝路文化和丝路精神的新丝路电影,这类影片在题材开拓、人物塑造、主题阐释等叙事层面不断演变更新,逐渐形成一种新的丝路叙事话语体... 丝绸之路题材电影从早期对"丝路"元素的功能性使用,到以丝路地缘空间为叙事主体、自觉传递丝路文化和丝路精神的新丝路电影,这类影片在题材开拓、人物塑造、主题阐释等叙事层面不断演变更新,逐渐形成一种新的丝路叙事话语体系。本文从20世纪80年代的丝路题材电影入手,对比当下"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的新丝路题材电影,从内外聚焦的叙事者、多元文化融通的叙事结构、传播丝路文化与精神的叙事主题、区位拓展的戏剧性叙事空间这四个维面,分析了新丝路题材电影叙事话语的构成机制与嬗变脉络,以期从叙事学层面为丝路题材电影提供一种崭新的理论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电影叙事话语 叙事嬗变
原文传递
论现代战争题材电视剧叙事嬗变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晓 万小谈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7-128,共2页
《亮剑》《我的团长我的团》等电视剧的播出,引发了人们对现代战争题材电视剧叙事嬗变的热议。本文就现代战争题材电视剧由传统叙事模式到新叙事的式微、嬗变作出归纳性阐述,并对引起嬗变的社会影响因素如:政治意识形态影响减弱、经济... 《亮剑》《我的团长我的团》等电视剧的播出,引发了人们对现代战争题材电视剧叙事嬗变的热议。本文就现代战争题材电视剧由传统叙事模式到新叙事的式微、嬗变作出归纳性阐述,并对引起嬗变的社会影响因素如:政治意识形态影响减弱、经济体制转型、社会文化语境变化作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战争题材 叙事结构 叙事嬗变
下载PDF
略议话本小说叙事模式嬗变的受众因素 被引量:1
13
作者 石群山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2期87-90,共4页
话本小说叙事模式从宋元到明清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嬗变,其叙事视角、叙事体制、叙事结构、叙事精神和叙事态度等均有变化,这些变化是创作者迎合受众接受期待、重视"看官"内心体验和满足其欣赏趣味的结果。
关键词 话本小说 叙事嬗变 受众
下载PDF
新时期以来华语功夫电影的叙事嬗变
14
作者 姜翼飞 李天赐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71-74,共4页
作为华语电影史上历久弥坚的题材类型,功夫电影始终保持着极高的关注度与话题性,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流动不居。总览新时期以来华语功夫电影的发展历程,侠义精神的逐渐弱化可谓一条核心演化脉络,个体意识与欲望心理不断冲击着基于传统... 作为华语电影史上历久弥坚的题材类型,功夫电影始终保持着极高的关注度与话题性,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流动不居。总览新时期以来华语功夫电影的发展历程,侠义精神的逐渐弱化可谓一条核心演化脉络,个体意识与欲望心理不断冲击着基于传统儒家价值观的侠义精神。华语功夫电影的情节模式由反抗秩序逐步转变为对秩序的适应与融入,而这种转变从根本上说,则是影片的叙事逻辑经历着世俗逻辑的不断强化与道德逻辑的不断弱化,特别是在进入21世纪之后,传统的侠义精神在华语功夫电影中愈发难觅踪迹,即便有所留存,也在相当程度上接受着世俗化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语功夫电影 侠义精神 世俗逻辑 叙事嬗变
下载PDF
女作家的精神转向与叙事嬗变——以“工农兵”文学时期三个小说文本为考察中心
15
作者 王怀昭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4-182,共9页
在“工农兵”文学时期女作家的小说中,革命女干部/群众的关系表述常常成为知识女性身份建构的叙事支点,但不同时期的女作家对干群关系的书写存在差异。《我在霞村的时候》中“我”与贞贞由启蒙到感召的复杂情谊,揭示启蒙知识分子转变为... 在“工农兵”文学时期女作家的小说中,革命女干部/群众的关系表述常常成为知识女性身份建构的叙事支点,但不同时期的女作家对干群关系的书写存在差异。《我在霞村的时候》中“我”与贞贞由启蒙到感召的复杂情谊,揭示启蒙知识分子转变为革命文艺工作者的过程。《百合花》以军民同盟的女性关系,表现战争年代中母性之爱与女性之爱的复杂集合与节制释放。《长长的流水》中以团结友爱的同志关系叠加干群关系,通过引导与被引导的良性互动,双双完成她们作为革命主体的建构。这表明女作家们面对知识分子政策的微妙变化,努力调适自己在革命中的身份位置,重构知识分子与农民的关系的曲折心路。三个文本中关于干群关系的表述,动态化地呈现不同时期知识分子与乡土社会关系的变更,亦凸显出知识分子经历的多重精神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作家 干群关系 身份建构 叙事嬗变
原文传递
新世纪以来国产谍战电影的叙事嬗变
16
作者 武晓欣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62-67,共6页
谍战题材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重要的电影类型,在特有的时代背景与政治背景下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征。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电影产业的不断成熟,中国谍战电影也有了新的发展,在新的时代文化背景与商业背景的影响下体现出新的创作规律,... 谍战题材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重要的电影类型,在特有的时代背景与政治背景下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征。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电影产业的不断成熟,中国谍战电影也有了新的发展,在新的时代文化背景与商业背景的影响下体现出新的创作规律,叙事空间呈现多样化、叙事角色不断地进行类型突破、叙事符号也在不断地变迁等,在叙事空间、叙事角色、叙事符号表达等方面呈现出的多向性叙事嬗变体现出了新的创作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谍战电影 叙事嬗变
下载PDF
媒介记忆视域下纪录片的叙事嬗变——以《指尖上的传承》为例
17
作者 米海萍 《炫动漫》 2022年第22期208-210,共3页
在多媒体和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纪录片作为一种重要的叙事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与传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媒介记忆日趋复杂化的当下,纪录片的叙事方式和传播路径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基于此,文章主要从媒介... 在多媒体和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纪录片作为一种重要的叙事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与传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媒介记忆日趋复杂化的当下,纪录片的叙事方式和传播路径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基于此,文章主要从媒介记忆视域下纪录片的叙事嬗变这一角度,分析《指尖上的传承》以及类似主题的纪录片在内容、结构和受众等方面的变革和挑战,以期为纪录片制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记忆 纪录片 叙事嬗变 指尖上的传承
下载PDF
互动语境下插画艺术的叙事嬗变
18
作者 蔡东娜 《工业工程设计》 2021年第6期57-63,共7页
在互动设计需求卷席下,插画艺术范式快速嬗变,讨论在数字技术路线下插画艺术的叙事结构变化与视听呈现。通过调研数字技术在插画作品创作中的应用现状,对比分析优秀的插画艺术作品,以北京林业大学新绿智媒工作室的研创实践作品为例,结... 在互动设计需求卷席下,插画艺术范式快速嬗变,讨论在数字技术路线下插画艺术的叙事结构变化与视听呈现。通过调研数字技术在插画作品创作中的应用现状,对比分析优秀的插画艺术作品,以北京林业大学新绿智媒工作室的研创实践作品为例,结合传感器等数字技术与互动平台,提出插画艺术在实现手法、呈现形态、叙事结构等创作的范式革变,以此拓宽插画艺术的叙事维度。插画艺术融入观者的互动情感需求,结合传感器的参与式表达,使插画艺术从体、态、意3个方面,发生了空间之变、形态之变和体验之变,体现出单向叙事向多维叙事的美学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设计 数字技术 插画艺术 传感器 叙事嬗变
下载PDF
从《耶路撒冷》到《王城如海》:“70后”的精神转向与叙事嬗变
19
作者 曹霞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25-31,共7页
与《耶路撒冷》相比,《王城如海》呈现出了不同的叙事特征:在精神的象征物上,从"域外符号"转换为"中国意象";在精神脉络的设置上,从"到世界去"转换为"归来";在叙事维度上,从"成长记忆&qu... 与《耶路撒冷》相比,《王城如海》呈现出了不同的叙事特征:在精神的象征物上,从"域外符号"转换为"中国意象";在精神脉络的设置上,从"到世界去"转换为"归来";在叙事维度上,从"成长记忆"转换为"现实面向"。在这种种不同里,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以及精神体悟与生命意识的拓深,"70后"的书写正在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路撒冷》 《王城如海》 精神转向 叙事嬗变 “70后”
下载PDF
从都市言情到都市情色的叙事嬗变——莫怀戚中篇小说片论
20
作者 郝明工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06-110,共5页
显示了重庆当代作家个人实力的莫怀戚中篇小说,通过对都市男女感情生活的小说叙事,呈现出从都市言情到都市情色这样的叙事嬗变,并且在故事讲述之中出现了三男追一女到三女困一男的讲述模式转换,从而建构了一与多男女配队这一个人创作范式。
关键词 莫怀戚中篇小说 故事讲述 叙事嬗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