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0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T/CT与增强CT对肺癌淋巴结诊断及分期的比较 被引量:16
1
作者 吴仪仪 张建 +7 位作者 左长京 程超 董爱生 葛继元 周围 高明军 崔斌 孔令山 《临床肺科杂志》 2014年第10期1846-1848,共3页
目的比较18F-FDG PET/CT与增强CT在肺癌淋巴结术前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82例肺癌患者术前PET/CT及增强CT检查者对区域淋巴结诊断及分期的效能。结果82例患者共切除区域淋巴结564枚,其中78枚(13.8%)证实为转... 目的比较18F-FDG PET/CT与增强CT在肺癌淋巴结术前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82例肺癌患者术前PET/CT及增强CT检查者对区域淋巴结诊断及分期的效能。结果82例患者共切除区域淋巴结564枚,其中78枚(13.8%)证实为转移。PET/CT诊断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增强CT,P均<0.05。PET/CT与增强CT对区域淋巴结分期总的准确性分别为[87.8%(72/82)及70.7%(50/82)],P<0.05;对区域淋巴结N0、N1、N2期诊断的准确性分别为[89.3%(25/28)、83.3%(20/24)、90.0%(27/30)]vs[85.7%(24/28)、50.0%(12/24)、73.3%(22/30)]。结论 PET/CT诊断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效能高于增强CT,但是仍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及假阴性。临床工作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一步提高诊断及分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淋巴结 分期 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PET/CT双时相显像对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价值的ROC曲线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林洁 郑祥武 +5 位作者 殷薇薇 唐坤 林信实 包纯纯 张秀形 王志强 《肿瘤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292-296,共5页
[目的]利用ROC曲线分析评价PET/CT双时相显像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确诊或随访确诊的SPN行PET/CT双时相检查的142例患者。所有患者注射显像剂后60min行PET/CT早期显像,120min后行延迟显像。以半定量方法... [目的]利用ROC曲线分析评价PET/CT双时相显像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确诊或随访确诊的SPN行PET/CT双时相检查的142例患者。所有患者注射显像剂后60min行PET/CT早期显像,120min后行延迟显像。以半定量方法测定结节早期及延迟期SUVmax值,并计算代谢滞留指数(RI)。以RI≥10%为阳性判断标准对结节进行定性诊断,计算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绘制相应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以分析PET/CT双时相显像诊断SPN的效能。[结果]良性结节延迟期SUVmax值与早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恶性结节延迟期SUVmax值较早期显著增高(P<0.05)。以RI≥10%为阳性,<10%为阴性,其诊断SPN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5%、51.3%、74.6%、81.9%、54.1%。PET/CT双时相显像诊断SPN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7±0.053,以约登指数最大值为界点,确立ROC曲线的最佳截断值为5%,对应诊断SPN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2.2%、48.7%和80.3%。[结论]PET/CT双时相显像鉴别SPN良恶性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对于早期显像诊断困难的SPN,建议双时相PET/CT检查有助于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体层摄影术 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诊断 鉴别 脱氧葡萄糖
原文传递
食管癌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于鹏 唐立钧 张永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10-1514,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原发灶的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病理因素、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已确诊并于术前行18F-FDG PET/CT检查的食管癌患者资料,测定食管癌原发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 目的:探讨食管癌原发灶的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病理因素、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已确诊并于术前行18F-FDG PET/CT检查的食管癌患者资料,测定食管癌原发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代谢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MTV)及病灶糖酵解总量(total lesion glycolysis,TLG),分析各代谢参数与病理因素、临床分期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各代谢参数的诊断价值。结果:82例食管癌原发灶均表现为18F-FDG高摄取。食管癌原发灶的SUVmax、MTV、TLG与患者性别、年龄及发病部位均无关(P均>0.05);SUVmax与T分期有关,MTV、TLG与病理分级、T分期、N分期、TNM分期有关(P均<0.05)。T分期与SUVmax、MTV、TLG呈正相关(P均<0.05);N分期与MTV、TLG呈正相关(P均<0.05);TNM分期与SUVmax、MTV、TLG均呈正相关(P均<0.05)。18F-FDG PET/CT代谢参数预测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显示,MTV与TLG对淋巴结转移具有预测价值,当界值分别为28.35 cm3、89.87时诊断效率最高,灵敏度分别为60.0%、70.0%,特异度分别为71.7%、67.1%。结论: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尤其是TLG及MTV,与食管癌的临床病理因素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食管癌原发灶TLG及MTV对判断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ECT)全身骨显像技术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施宏萍 《智慧健康》 2019年第10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ECT)全身骨显像技术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4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各类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全身骨显像检查,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 目的探讨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ECT)全身骨显像技术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4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各类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全身骨显像检查,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全身骨显像检测骨转移中以前列腺癌和鼻咽癌最高,其次为肺癌;全身骨显像检测骨转移敏感性为96.15%,特异性为99.11%,阳性预测值为96.89%,阴性预测值为98.90%,准确性为98.46%,正确指数为0.95。结论在恶性肿瘤骨转移早期诊断中应用骨显像技术灵敏度高、显像范围广且准确性高,可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全身骨显像 恶性肿瘤 骨转移
下载PDF
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ECT)用于恶性肿瘤骨转移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军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第6期166-167,共2页
目的:探究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ECT)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200例恶性肿瘤疾病骨转移患者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分析,纳入患者均予以ECT技术检查,分析检查... 目的:探究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ECT)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200例恶性肿瘤疾病骨转移患者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分析,纳入患者均予以ECT技术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ECT技术对于恶性肿瘤骨转移检出率为82.0%(164/200),检出效果较高;对于肝癌检出率87.0%(40/46)最高、其次为乳腺癌检出率81.5%(53/65),肺癌检出率79.6%(43/54)、前列腺癌检出率77.8%(28/36)。结论:ECT技术在恶性肿瘤的骨转移早期诊断应用中检出效果明确,可及早发现存在骨转移现象,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可作为恶性肿瘤疾病患者临床常规检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恶性肿瘤骨转移 临床诊断 价值分析
下载PDF
ECT在骨损伤鉴定中的应用
6
作者 韩小勇 《刑事技术》 2003年第2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ECT 骨损伤 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法医鉴定 案例分析
下载PDF
头针对帕金森病患者脑区血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30
7
作者 黄泳 卓鹰 +4 位作者 姜雪梅 唐安戊 李东江 邵明 吴卓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5-308,共4页
目的:运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技术,观察头针对帕金森病(PD)患者不同脑区血流状况的影响。方法:30例PD患者随机分为2组,针刺+药物组和药物组各半,分别接受5周的头针配合美多巴治疗、单纯美多巴治疗。治疗前后进行帕金森... 目的:运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技术,观察头针对帕金森病(PD)患者不同脑区血流状况的影响。方法:30例PD患者随机分为2组,针刺+药物组和药物组各半,分别接受5周的头针配合美多巴治疗、单纯美多巴治疗。治疗前后进行帕金森病统一等级量表(UPDRS)量表测评。从上述2组各随机抽取5例,治疗前后接受SPECT检测。结果:针刺+药物组和药物组患者在震颤、强直、运动障碍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针刺+药物组的改善优于药物组(P<0.05)。10例PD患者病轻侧和病重侧rCBF比较,没有显著差异;药物组治疗后,两侧脑区局部脑血流(rCBF)均无明显改变;针刺+药物组治疗后,病重侧额叶、枕叶、基底节区、小脑rCBF均有明显升高(P<0.05),但病轻侧各脑区rCBF没有显著改变。结论:头针配合美多巴能改善患者的震颤、强直、运动障碍,其治疗PD的机制,与其改善脑区局部血流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头针 美多巴 局部脑血流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UPDRS量表
原文传递
针刺对脑梗塞患者脑内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2
8
作者 李霁 左传涛 +2 位作者 管一晖 赵军 董竞成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41-744,共4页
目的 :观察电针负荷时 11例脑梗塞患者局部脑葡萄糖代谢和脑细胞功能的变化 ,研究针刺治疗脑梗塞的穴位对脑梗塞的作用机制 ,及针刺这些穴位对脑功能区影响的位置。方法 :选穴为合谷与曲池 ,足三里和上巨虚 ,三阴交 ,选肢体瘫痪侧取穴... 目的 :观察电针负荷时 11例脑梗塞患者局部脑葡萄糖代谢和脑细胞功能的变化 ,研究针刺治疗脑梗塞的穴位对脑梗塞的作用机制 ,及针刺这些穴位对脑功能区影响的位置。方法 :选穴为合谷与曲池 ,足三里和上巨虚 ,三阴交 ,选肢体瘫痪侧取穴。另加头部运动区和风池 (对应于肢体取穴的一侧 )。应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简称PET)技术观察脑局部葡萄糖代谢。结果 :针刺穴位后 ,提示脑梗塞患者病灶侧的中、侧额叶 ,上颞叶 ,顶叶和丘脑 ,及双侧下额叶、中颞叶、脑岛放射性增高为主 ,病变脑区和正常脑区都有反应 ,病变脑区相对于其正常脑区反应敏感。结论 :PET影像技术非常适合研究针刺对脑梗塞的作用机制 ,且进一步说明了针刺调节作用具有整体性和双向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脑局部葡萄糖代谢 电针 脑梗塞
下载PDF
针刺百会水沟神门影响血管性痴呆患者脑区血流量的观察 被引量:20
9
作者 黄泳 赖新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62-464,共3页
目的:运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技术,观察针刺百会、水沟、神门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不同脑区血流状态的影响。方法:10例VD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治以针对偏瘫的常规穴位(手足三阳经为主),治疗组加用百会、水沟、神门... 目的:运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技术,观察针刺百会、水沟、神门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不同脑区血流状态的影响。方法:10例VD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治以针对偏瘫的常规穴位(手足三阳经为主),治疗组加用百会、水沟、神门。治疗前后,所有病人均接受SPECT检测。划定VD患者双侧额叶(眶回)、双侧顶叶、双侧颞叶(海马及海马旁回)、双侧枕叶、双侧基底节区、双侧小脑为感兴趣区。分析各区血流状态,并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健脑基底节区的血流量显著升高;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双侧额叶、双侧顶叶、健脑颞叶、双侧枕叶、双侧基底节区、健脑小脑的血流量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初步表明百会、水沟、神门治疗VD的机制,与其改善脑区血流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针刺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 局部脑血流
下载PDF
“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刺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2
10
作者 陈艳霞 戴东 +5 位作者 于涛 徐文贵 石江伟 宋秀宇 于建春 韩景献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124-1127,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刺法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0例V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例。治疗组取穴膻中、中脘、气海、血海、外关、足三里,对照组取上述穴位旁开0.5cm处的非经非穴点进... 目的观察"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刺法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0例V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例。治疗组取穴膻中、中脘、气海、血海、外关、足三里,对照组取上述穴位旁开0.5cm处的非经非穴点进行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均每天1次,每周5次,连续针刺8周。治疗前后分别计算两组患者简易智力状况检查(MMSE)量表评分,同时接受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脑功能成像检查,并据此计算患者各感兴趣脑区健、患侧葡萄糖代谢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MMSE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健、患侧额叶、丘脑、尾状核,健侧颞叶、海马、扣带回葡萄糖代谢较针刺前均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患侧额叶、颞叶葡萄糖代谢减低(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健、患侧颞叶、尾状核,健侧丘脑和患侧额叶葡萄糖代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调血,扶本培元"组穴可以提高VD患者认知相关脑区葡萄糖代谢,且具有腧穴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针刺 萄萄糖代谢 益气调血 扶本培元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原文传递
应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评价剩余肝功能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毛一雷 张涛 +6 位作者 桑新亭 李方 巴建涛 卢欣 杨志英 钟守先 黄洁夫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09-612,共4页
目的评价肝功能显像结合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技术对术后肝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 2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平均分为肝纤维化肝癌组和正常组。两组均行肝脏右外叶切除术,术前1 d 行^(99m)Tc-二基乙酰苯胺亚氨二醋酸(^(99m)Tc-EH... 目的评价肝功能显像结合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技术对术后肝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 2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平均分为肝纤维化肝癌组和正常组。两组均行肝脏右外叶切除术,术前1 d 行^(99m)Tc-二基乙酰苯胺亚氨二醋酸(^(99m)Tc-EHIDA)肝脏显像,计算代表整体肝功能的5 min 心区清除指数(HCI_5)、5 min 心肝相关指数(HLI_5)、15 min 肝脏排泄率(Ex_(15)),结合SPECT 技术计算代表剩余肝功能的 HCI_(5p)、HLI_(5P)和 Ex_(15P),;术后4 d 重复^(99m)Tc-EHIDA 肝脏显像。术前1 d 和术后4 d 检测肝功能,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胆碱脂酶(CHE)和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结果整体肝功能指标中,肝纤维化肝癌组 Ex_(15)低于正常组(P<0.05),肝纤维化肝癌组 HCI_5和 HLI_5较正常组有升高趋势(P>0.05);Ex_(15)与 ALB 成正相关、与 TBil 和 GGT 成负相关(P<0.05),HCI_5与 CHE 成正相关(P<0.05),HLI_5与 A/G 成负相关(P<0.05)。剩余肝功能指标中,HLI_(5P)与术后 A/G 成负相关(P<0.05),Ex_(15P)与 TBil 和 GGT 成负相关(P<0.05)。结论应用肝脏显像结合SPECT 技术可以在动物模型上建立三维立体肝功能评估方法,在获得的参数中,Ex_(15)可以定量评价整体肝功能,Ex_(15P)和 HLI_(5P)可以预测术后剩余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肝硬化 肝功能试验 ^99mTc-二乙基乙酰苯胺亚氨二醋酸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原文传递
针刺百会水沟神门对血管性痴呆患者大脑皮层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赖新生 黄泳 +1 位作者 唐纯志 杨君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75-377,共3页
目的:运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技术,研究百会、水沟、神门针刺前后,血管性痴呆(VD)患者大脑皮层葡萄糖代谢的变化,从该穴组对脑功能成像的影响,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10例VD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治以针对偏瘫的常规穴位(... 目的:运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技术,研究百会、水沟、神门针刺前后,血管性痴呆(VD)患者大脑皮层葡萄糖代谢的变化,从该穴组对脑功能成像的影响,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10例VD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治以针对偏瘫的常规穴位(手足三阳经为主),B组加用百会、水沟、神门,治疗前后所有病人均接受PET检测。划定VD患者双侧额叶(眶回)、双侧顶叶、双侧颞叶(海马及海马旁回)、双侧枕叶为感兴趣区。分析各区葡萄糖代谢水平,并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针刺治疗后,双侧额叶、健脑颞叶的葡萄糖代谢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常规针刺组患者治疗后,健脑颞叶的代谢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初步表明,百会、水沟、神门治疗VD的机理,与其改善额叶、颞叶的葡萄糖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针刺 脑葡萄糖代谢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下载PDF
^(99m)Tc-MIBI SPECT/CT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7
13
作者 盛矢薇 朱瑞森 +2 位作者 樊友本 高云朝 陆汉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23-1427,1435,共6页
目的探讨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PHPT患者37例,静脉注射99mTc-MIBI 740 MBq,分别于注射后30 min及2~3 h进... 目的探讨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PHPT患者37例,静脉注射99mTc-MIBI 740 MBq,分别于注射后30 min及2~3 h进行颈胸部早期相和延迟相平面显像,延迟平面显像后行颈胸部99mTc-MIBI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显像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相比较,采用McNemar检验,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病理确定37例PHPT患者共有41个甲状旁腺病灶,其中29例为单发甲状旁腺腺瘤(包括5例异位甲状旁腺腺瘤),2例各有两个甲状旁腺腺瘤,5例为单发甲状旁腺增生,另1例为3个甲状旁腺增生。99mTc-MIBI SPECT/CT融合显像对PHPT的病灶检出率为87.8%,显著高于99mTc-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75.6%的检出率(P<0.05)。对甲状旁腺增生灶,99mTc-MIBI SPECT/CT的诊断灵敏度为50.0%,而平面显像均未检出病灶(P<0.05)。此外,99mTc-MIBI SPECT/CT融合显像可提供病灶的解剖位置,尤其方便异位PHPT病灶的定位或术中探查。结论 99mTc-MIBI SPECT/CT是探查PHPT病灶的有效诊断方法,综合临床价值高于99mTc-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 甲状旁腺显像
下载PDF
头针对帕金森病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卓鹰 黄泳 +4 位作者 姜雪梅 唐安戊 李东江 邵明 吴卓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头针 美多巴 脑葡萄糖代谢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下载PDF
头针对正常人和抑郁症患者颞叶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黄泳 唐安戊 +3 位作者 李求实 李东江 夏东斌 解亚宁 《江苏中医药》 CAS 2004年第10期49-51,共3页
目的 :观察头针对正常人和抑郁症患者颞叶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5例正常人和 12例抑郁症患者均接受顶中线 (MS5 )、额中线 (MS1)、双侧额旁 1线 (MS2 )的电针治疗 ,治疗前后分别接受脑部PET检测 ,并以颞叶作为感兴趣区分析葡萄糖代... 目的 :观察头针对正常人和抑郁症患者颞叶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5例正常人和 12例抑郁症患者均接受顶中线 (MS5 )、额中线 (MS1)、双侧额旁 1线 (MS2 )的电针治疗 ,治疗前后分别接受脑部PET检测 ,并以颞叶作为感兴趣区分析葡萄糖代谢水平。结果 :正常人头针刺激后 ,左右两侧颞叶的葡萄糖代谢无显著变化 ;抑郁症患者左右两侧颞叶的葡萄糖代谢较正常人增高 ,头针治疗后 ,左侧颞叶葡萄糖代谢无明显改变 ,右侧颞叶葡萄糖代谢则有显著降低。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针 抑郁症 颞叶葡萄糖代谢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刺对脑梗死患者脑葡萄糖代谢影响的穴位特异性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申鹏飞 石学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2期258-260,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醒脑开窍"组穴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经穴特异性效应,研究针刺治疗脑梗塞的中枢机制。方法:选取急性基底节脑梗死患者18例,分为经穴组(基础治疗+醒脑开窍主穴针刺)、非经非穴组(基础治疗+非经非穴针刺... 目的:探讨针刺"醒脑开窍"组穴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经穴特异性效应,研究针刺治疗脑梗塞的中枢机制。方法:选取急性基底节脑梗死患者18例,分为经穴组(基础治疗+醒脑开窍主穴针刺)、非经非穴组(基础治疗+非经非穴针刺)和对照组(基础治疗),每组6例。以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PET-CT的18F-FDG(18氟标记脱氧葡萄糖)显像资料作为中枢代谢改善评价标准,从分子水平动态的观察针刺经穴、非经穴及无针刺干预对脑梗死全脑、脑梗死中心和梗死周围水肿带葡萄糖代谢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全脑代谢、脑梗死中心和梗死周围水肿带代谢呈明显激活状态,其激活广度及强度均明显优于非经非穴组和对照组。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基底节梗死病人,可有效改善病人脑内相应部位葡萄糖代谢,与非经非穴相比有显著的特异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开窍”针刺法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脑葡萄糖代谢 经穴特异性
下载PDF
^(99m)Tc-MIBI双时相显像与SPECT/CT融合显像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17
作者 黎俊 李莉 林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6期1063-1067,共5页
目的探讨^(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双时相显像与SPECT/CT融合显像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病灶定位及定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20例PHPT患者均行^(99)mTc-MIBI双时像显像及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显像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相... 目的探讨^(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双时相显像与SPECT/CT融合显像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病灶定位及定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20例PHPT患者均行^(99)mTc-MIBI双时像显像及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显像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相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结果 20例PHPT患者术后病理均确诊为PHPT(28个病灶),其中甲状旁腺腺瘤16例(21个病灶),甲状旁腺增生2例(5个病灶),异位甲状旁腺腺瘤1例(1个病灶),甲状旁腺癌术后淋巴结转移1例(1个病灶)。^(99)mTc-MIBI双时相显像与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敏感性分别为64.3%和85.7%,两种检查方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99)mTc-MIBI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是诊断PHPT的有效方法,其临床价值高于^(99)mTc-MIBI双时像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下载PDF
^(18)F-FDG PET/CT与MRI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14
18
作者 赵继红 丁军 +2 位作者 徐松柏 王显荣 付卫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46-749,共4页
目的:比较18F-FDG PET/CT和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9例怀疑乳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d内进行PET/CT、MRI检查及得到病理结果。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18 F-FDG PET/CT和MRI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目的:比较18F-FDG PET/CT和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9例怀疑乳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d内进行PET/CT、MRI检查及得到病理结果。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18 F-FDG PET/CT和MRI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组织病理学证实在29例患者中,良性肿瘤9例,恶性肿瘤20例。MRI评价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5.0%、66.7%和79.3%,PET/CT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0.0%、88.9%和89.6%,PET/CT诊断准确度要高于乳腺MRI,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7,P>0.05);PET/CT通过全身显像还显示了未预测到的左侧锁骨上淋巴结及骨转移3例。结论:在乳腺癌原发灶诊断准确性方面,PET/CT与M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揭示远处转移、准确分期以指导临床治疗方面,PET/CT要优于乳腺M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核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在肿瘤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9
作者 于甬华 于金明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5-617,共3页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淋巴瘤 头颈癌 结直肠癌
原文传递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对11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评估价值 被引量:13
20
作者 郑庆中 苏洁敏 +2 位作者 邓菁 吴军 陈世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309-1314,共6页
目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 F18,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可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预... 目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 F18,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可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预后评估及疗效监测提供重要信息。本研究旨在探讨18 F-FDG PET-CT代谢参数对NSCLC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1-1-2017-12-31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术后病理确诊116例NSCLC患者病例资料,分析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肿瘤代谢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MTV)和病灶糖酵解总量(total lesion glycolysis,TLG)与临床可能预后因素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代谢SUVmax、MTV及TLG与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关系。结果116例NSCLC患者的SUVmax、MTV和TLG中位数分别为12.45(5.10~31.28)、27.50(6.40~131.60)和224.37(10.36~1580.26)cm3。116例NSCLC患者整体中位OS为24.60个月(17.5~35.8),中位PFS为15.20(11.4~22.5)个月,1、2和3年OS分别为79.31%(92/116)、57.76%(67/116)和36.21%(42/116)。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灶数目(χ^2=4.306,P=0.024;χ^2=4.752,P=0.013)、胸腔积液(χ^2=5.108,P=0.006;χ^2=7.428,P<0.001)、TNM分期(χ^2=7.228,P<0.001;χ^2=8.205,P<0.001)、病灶最大直径(χ^2=4.183,P=0.035;χ^2=4.375,P=0.021)、是否手术(χ^2=4.791,P=0.012;χ^2=4.619,P=0.018)、MTV(χ^2=11.228,P<0.001;χ^2=9.805,P<0.001)及TLG(χ^2=7.510,P<0.001;χ^2=5.103,P=0.008)是NSCLC患者PFS和OS的影响因素,而SUVmax仅是PFS的影响因素,χ^2=4.722,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MTV(HR=8.152,95%CI为3.610~20.147,P<0.001)和TLG(HR=3.964,95%CI为1.863~9.252,P=0.005)是影响NSCLC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且MTV(HR=5.105,95%CI为2.137~14.580,P<0.001)是影响NSCLC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TV和TLG是影响NSCLC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且MTV还是影响NSCLC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18F-FDG PET/CT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 氟脱氧葡萄糖F18 预后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