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技术溢出与动态竞合政策 被引量:245
1
作者 许恒 张一林 曹雨佳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3-79,M0004,231,共19页
基于数字经济(企业)与传统经济(企业)非对称竞争的博弈模型,本文考察数字经济对传统经济的技术溢出和技术冲击两种效应:一方面,在数字经济进入市场的初期,数字经济对传统经济产生技术溢出效应,有助于后者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同时,二者... 基于数字经济(企业)与传统经济(企业)非对称竞争的博弈模型,本文考察数字经济对传统经济的技术溢出和技术冲击两种效应:一方面,在数字经济进入市场的初期,数字经济对传统经济产生技术溢出效应,有助于后者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同时,二者相互竞争,提升社会总福利;另一方面,在数字经济颠覆性创新的巨大冲击下,传统经济可能尚未完成转型就被挤出市场,此后数字经济获得市场支配甚至垄断地位,加之数字经济强大的网络效应和边际成本几近于零的特性使得潜在进入者难以进入,消费者福利和社会总福利将难以达到竞争格局下的最大化。当数字经济技术冲击的负面效应大幅超过技术溢出的正面效应时,政府可以通过实施"竞合型"政策建立一种短期性的竞争缓冲机制,适度强化数字经济的技术溢出效应,但这并非保护落后产业或阻碍竞争,而是为了促进传统经济转型升级并与数字经济保持持续的竞争,以竞争为抓手维护消费者利益和提升社会总福利水平。政府实施"竞合型"政策时应当"因时制宜"和"因业制宜":一方面,随着传统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技术差距缩小进而从非对称竞争进入对称竞争,政府应当降低政策强度直到完全退出;另一方面,如果在竞争缓冲环境下传统经济仍然转型失败,政府也应当退出。这种以实现传统经济与数字经济竞合发展(通过技术融合来维持竞争格局)为目标且保持动态调整的政策,符合数字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特点,有利于兼顾创新、竞争与社会利益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反垄断 数字化转型 竞合政策
原文传递
从垄断市场到竞争市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被引量:130
2
作者 胡鞍钢 过勇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28,共12页
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演进 ,反垄断已成为改革的一大焦点。文章从中国经济反垄断的背景、当前我国垄断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行政垄断的特点及成因等 ,对垄断现象进行了剖析 ,并提出了反垄断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 竞争市场 行政垄断 反垄断 垄断市场 社会变革 中国 电信业 电力行业 民航业
下载PDF
从电信业看中国的反垄断问题 被引量:85
3
作者 张维迎 盛洪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6-75,共10页
从电信业看中国的反垄断问题张维迎盛洪一、引言:中国反垄断的首要任务是反政府部门的垄断行为经济学上讲的垄断,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由生产技术上的规模经济导致的“自然垄断”(naturalmonopoly)①,二是由... 从电信业看中国的反垄断问题张维迎盛洪一、引言:中国反垄断的首要任务是反政府部门的垄断行为经济学上讲的垄断,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由生产技术上的规模经济导致的“自然垄断”(naturalmonopoly)①,二是由少数厂商的合谋行为导致的“行为垄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业 中国 反垄断 邮电经济
下载PDF
公共性视角下的互联网平台反垄断规制 被引量:127
4
作者 张晨颖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9-170,共22页
互联网平台经历了三重进化,已然成为集信息汇集、要素生产、资源配置、规则制定为一体的新型经济中枢,是相关主体共同创造价值的组织形态,发挥着以多产业融合为特征的生态功能。平台重塑经济生产的过程和组织样态,改变资源配置的方式,... 互联网平台经历了三重进化,已然成为集信息汇集、要素生产、资源配置、规则制定为一体的新型经济中枢,是相关主体共同创造价值的组织形态,发挥着以多产业融合为特征的生态功能。平台重塑经济生产的过程和组织样态,改变资源配置的方式,成为政治权力和市场权利之间的第三力量。平台经济呈现出与传统经济不同的竞争特点,对全球的反垄断监管提出了技术上、规则上、法理上的挑战,在本质上是平台对社会经济的渗透力日益深刻,平台的公共性突显。但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平台的公共性异化造成竞争扭曲进而导致垄断,具体体现为数据要素、平台要素的非开放、非中立。为匡正竞争秩序,有必要革新反垄断制度,建立以"滥用公共性"为底层逻辑的规则,对适格的平台经营者设立竞争性义务,以促进创新,保护平台相关者的合法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平台 反垄断 公共性 竞争性义务 公共性滥用
原文传递
论反垄断法一般理论及基本制度 被引量:80
5
作者 王日易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9-98,共10页
文章认为反垄断法的宗旨是反对垄断、弘扬竞争。从基本制度上分析,体现了追求建立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意图实现企业的最大自由,并以社会公正为核心缔建自由竞争的经济秩序。从基本内容上分析可归结为对垄断状态、垄断行为、商贸行为... 文章认为反垄断法的宗旨是反对垄断、弘扬竞争。从基本制度上分析,体现了追求建立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意图实现企业的最大自由,并以社会公正为核心缔建自由竞争的经济秩序。从基本内容上分析可归结为对垄断状态、垄断行为、商贸行为、企业结合的法律规制。作者还指出,行政垄断比经济垄断更具有社会危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垄断 垄断 反垄断 法律制度 企业结合 法律规制 有效竞争 一般理论 经济结构 市场结构
原文传递
我国竞争法的政策目标 被引量:58
6
作者 王源扩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16-125,共10页
我国竞争法的政策目标王源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要求我国及时建立、健全竞争法制。而竞争法制建设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竞争法所应实现的政策目标的问题。一、竞争法政策目标问题的意义竞争法可以简单地定义为以规... 我国竞争法的政策目标王源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要求我国及时建立、健全竞争法制。而竞争法制建设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竞争法所应实现的政策目标的问题。一、竞争法政策目标问题的意义竞争法可以简单地定义为以规范经营行为、从而维护市场竞争为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正当竞争法 政策目标 芝加哥学派 欧盟竞争法 产业结构 市场结构 保护竞争 市场一体化 反垄断 美国托拉斯法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的内生特性与产业组织 被引量:97
7
作者 张文魁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9-89,共11页
作为新通用技术的数字技术,给数字经济赋予了如下方面的内生特性:信息产品的非争夺性,信息的边际成本趋零,数字市场在线不在场,大数据成为关键投入品。在这些内生特性的主导下,数字经济产业组织的焦点不再是市场结构,而是自我优待、拒... 作为新通用技术的数字技术,给数字经济赋予了如下方面的内生特性:信息产品的非争夺性,信息的边际成本趋零,数字市场在线不在场,大数据成为关键投入品。在这些内生特性的主导下,数字经济产业组织的焦点不再是市场结构,而是自我优待、拒绝交易、差别化定价与激进补贴、杀手型并购等策略性新式行为。不过,这些新式行为的要害在于,它们在很大程度上由数据与算法所驱动、所引领。如果对数据和算法缺乏科学和有力规制,就会刺激对数据的滥采滥用、对算法的不当和过度使用,从而形成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公害。因此,数字经济产业组织政策应该把重点放在防止新公害方面。从长远而言,需要建立一个可嵌入未来并基于场景的数权体系和算责制度,这与工业经济时代所建立的产权体系具有同样的基础性意义。此外,产业组织政策还应防止对数字创新造成不必要的妨害,并防止对市场化风险资本的正面作用形成不当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组织 反垄断 数据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时代反垄断规制的主要挑战与国际经验 被引量:90
8
作者 熊鸿儒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3-92,共10页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全球范围的反垄断部门都将面临来自数字平台的挑战。过去静态、单向的反垄断分析框架及判断标准很难适用于数字经济时代动态、跨界的平台经济,界定相关市场难度加大,市场支配地位认定困难。面对以掠夺性定价、'二...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全球范围的反垄断部门都将面临来自数字平台的挑战。过去静态、单向的反垄断分析框架及判断标准很难适用于数字经济时代动态、跨界的平台经济,界定相关市场难度加大,市场支配地位认定困难。面对以掠夺性定价、'二选一'、跨界垄断、平台间并购、算法共谋或歧视等为代表的平台垄断行为,不仅准确判断更加复杂,争议也会更多。在反垄断执法过程中,范围和时机难以抉择、取证难,法律救济不及时,执法队伍建设滞后等挑战也不容忽视。这一系列挑战引发了国际上主要反垄断辖区的高度关注。尽管各国因产业发展及制度差异在规制理念和执法方式上有所差别,但都强调拓展监管思路、创新分析工具和灵活执法,并注重考虑国家利益。现行反垄断法的基本制度仍然适用,但需要及时根据新问题做出适当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平台 反垄断 竞争政策 国际经验
原文传递
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比较研究 被引量:42
9
作者 李国海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4-30,共7页
世界各国 (地区 )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各有不同。以损害赔偿额与实际损害额的倍数关系为依据 ,可以将各国 (地区 )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划分为绝对三倍损害赔偿、酌定三倍损害赔偿以及单倍损害赔偿等三种制度类型。各国 (地区 )反垄断... 世界各国 (地区 )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各有不同。以损害赔偿额与实际损害额的倍数关系为依据 ,可以将各国 (地区 )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划分为绝对三倍损害赔偿、酌定三倍损害赔偿以及单倍损害赔偿等三种制度类型。各国 (地区 )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在请求权人、反垄断违法行为之发生、损害之存在以及过错等构成要件上也各有其具体内容。为发挥损害赔偿制度的最大效能 ,我国未来反垄断法应规定双倍损害赔偿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垄断 损害赔偿制度 绝对三倍损害赔偿 酌定三倍损害赔偿 单倍损害赔偿 双倍损害赔偿
原文传递
资源优化配置的垄断机制———兼论我国反垄断立法的指向 被引量:53
10
作者 戚聿东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3-29,共7页
资源优化配置的垄断机制———兼论我国反垄断立法的指向戚聿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经系博士生)垄断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然而从历史和现实来看,中外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对垄断基本上都是持否定和批判态度,即认为它作为... 资源优化配置的垄断机制———兼论我国反垄断立法的指向戚聿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经系博士生)垄断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然而从历史和现实来看,中外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对垄断基本上都是持否定和批判态度,即认为它作为竞争的对立面,必然扭曲市场机制,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优化 配置 垄断机制 反垄断 中国
原文传递
关于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55
11
作者 王晓晔 《东岳论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0-41,共12页
各国反垄断执法的组织可分为以美国为代表的司法模式和以欧盟为代表的行政模式,这两种模式在实践中各有利弊。出于我国现实条件和政府管理经济职能的考虑,我国反垄断执法更适合采取行政模式,在反垄断行政执法上也应首先考虑单一执法机... 各国反垄断执法的组织可分为以美国为代表的司法模式和以欧盟为代表的行政模式,这两种模式在实践中各有利弊。出于我国现实条件和政府管理经济职能的考虑,我国反垄断执法更适合采取行政模式,在反垄断行政执法上也应首先考虑单一执法机构的一元模式。反垄断执法机构是市场经济国家市场竞争秩序的维护者,能否保证其独立性和相对于其他政府经济决策机构的地位,是决定我国反垄断法的执法效率和最终效果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垄断 反垄断执法机构 司法模式 行政模式
下载PDF
双边市场的定价策略及反垄断问题研究 被引量:78
12
作者 岳中刚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0-35,共6页
双边市场理论是近年来产业组织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分析双边市场的特征及类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垄断交易平台和竞争性交易平台的定价策略、定价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结论表明,双边市场的定价策略与单边市场迥然不同,双边用户的价格结... 双边市场理论是近年来产业组织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分析双边市场的特征及类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垄断交易平台和竞争性交易平台的定价策略、定价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结论表明,双边市场的定价策略与单边市场迥然不同,双边用户的价格结构并不反映其成本结构。最后对双边市场“特殊性”所带来的反垄断问题进行了探讨,由此得出一些结论和公共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市场 交叉网络外部性 定价策略 反垄断
下载PDF
通道费与零售商市场力量 被引量:72
13
作者 汪浩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9-34,共6页
通道费加强了大型零售商的价格优势,使其获得更高的利润率和更大的市场份额。大型零售商要求的一次性通道费全部由制造商承担,而线性通道费的负担可以转嫁出去,转嫁的对象是其他市场份额较小的超市以及在那些超市购物的消费者。通道费... 通道费加强了大型零售商的价格优势,使其获得更高的利润率和更大的市场份额。大型零售商要求的一次性通道费全部由制造商承担,而线性通道费的负担可以转嫁出去,转嫁的对象是其他市场份额较小的超市以及在那些超市购物的消费者。通道费抬高了其他市场力量较弱的零售商的进货价格,使其利润和市场份额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费 零售商 市场力量 反垄断
原文传递
反垄断法分析模式的中国选择 被引量:79
14
作者 叶卫平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6-115,共20页
现代反垄断法分析模式是反垄断法适用的核心环节。中国《反垄断法》自2008年实施以来,执法和司法机关在分析模式的适用上存在差异,导致同案不同判等有悖法制统一性的后果。选择恰当的反垄断法分析模式,应兼顾经济分析和法律形式主义两... 现代反垄断法分析模式是反垄断法适用的核心环节。中国《反垄断法》自2008年实施以来,执法和司法机关在分析模式的适用上存在差异,导致同案不同判等有悖法制统一性的后果。选择恰当的反垄断法分析模式,应兼顾经济分析和法律形式主义两方面的可能贡献,在借鉴国外成熟制度经验的同时,充分考虑当前中国反垄断法制度构成、实施机关能力和经济分析供给状况等约束性条件,确保分析模式选择与经济分析的复杂程度、实施机关的专业水平以及经济活动参与者的守法成本等相互匹配。在制度设计上,应审慎解释立法目的条款,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行为类型化处理模式,规范全面分析的分析模式的适用,发挥举证责任分配规则的作用,完善分析模式相关的配套制度并提升公权机关实施法律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垄断 反垄断法分析模式 经济分析 法律形式主义 法制统一性
原文传递
共同机构持股与企业ESG表现 被引量:68
15
作者 雷雷 张大永 姬强 《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3-151,共19页
企业的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表现正在成为全球主流投资策略,然而其背后的投资机理尚未形成共识。本文将企业ESG投入引入生产决策模型,从共同机构持股的微观视角提出可能存在企业协同治理和合谋舞弊两种对立的机制,利用2007—2019... 企业的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表现正在成为全球主流投资策略,然而其背后的投资机理尚未形成共识。本文将企业ESG投入引入生产决策模型,从共同机构持股的微观视角提出可能存在企业协同治理和合谋舞弊两种对立的机制,利用2007—2019年中国A股2371家上市企业的数据对上述机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共同机构持股会显著降低企业的ESG表现,从而支持合谋舞弊的观点,其背后的原因是共同机构持股会提升企业市场垄断地位,减弱企业ESG投入的内生动力和压力。研究还发现,共同机构持股对企业ESG的负向影响主要由主动型机构投资者中的基金驱动,而长期机构投资者对企业ESG表现无显著影响。最后,共同机构持股对ESG表现的负面效应主要通过环境、公司治理以及产品三个维度呈现。本文不仅为ESG投资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也同时在反垄断与资本市场如何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机构持股 ESG 企业社会责任 协同治理 反垄断
原文传递
双边市场理论与应用述评 被引量:71
16
作者 吴汉洪 孟剑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9-156,共8页
作为网络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前沿领域的双边市场理论近年来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在理论层面,关于双边市场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平台企业的定价策略、平台竞争下的单归属与多归属以及双边市场的反垄断审查等问题上。而在实践层面,具... 作为网络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前沿领域的双边市场理论近年来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在理论层面,关于双边市场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平台企业的定价策略、平台竞争下的单归属与多归属以及双边市场的反垄断审查等问题上。而在实践层面,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产业大量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如银行卡产业、互联网产业、传媒产业等。在未来的研究中,双边市场的反垄断问题以及动态优化模型在双边市场相关产业中的运用问题都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市场 定价策略 平台竞争 反垄断
原文传递
竞争政策与企业投资——基于《反垄断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70
17
作者 王彦超 蒋亚含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7-152,共16页
竞争政策是市场经济中的“经济宪法”。作为竞争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反垄断法》可以矫正市场失灵,维护良好市场竞争秩序。竞争环境的改善将会进一步促进企业优胜劣汰,抑制非理性投资。基于2004—2017年的数据,本文发现《反垄断法》的... 竞争政策是市场经济中的“经济宪法”。作为竞争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反垄断法》可以矫正市场失灵,维护良好市场竞争秩序。竞争环境的改善将会进一步促进企业优胜劣汰,抑制非理性投资。基于2004—2017年的数据,本文发现《反垄断法》的实施降低了各地区的行政垄断程度;同时降低了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和投资规模,尤其是低效率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反垄断法》还促进了地区间产业结构调整,降低了产业同质化水平。研究表明,竞争政策通过改善竞争环境,矫正市场机制也可以实现“去产能”。本研究检验了《反垄断法》的实施效果,为进一步立法提供了重要经验证据,还丰富了如何解决制度性产能过剩的研究,从微观企业的角度为我国有效治理产能过剩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垄断 竞争政策 企业投资 产能过剩 反垄断
原文传递
平台扼杀式并购的反垄断法规制 被引量:68
18
作者 王伟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4-103,共20页
全球大型数字平台通过"复制、收购与扼杀"的策略扼杀并购了大量初创企业,引发了创新赛道垄断的顾虑。初创企业并购通常不会引起显著的市场结构变化,但随着时间推移,平台"切香肠式"的扼杀式并购,在扼杀潜在竞争对手... 全球大型数字平台通过"复制、收购与扼杀"的策略扼杀并购了大量初创企业,引发了创新赛道垄断的顾虑。初创企业并购通常不会引起显著的市场结构变化,但随着时间推移,平台"切香肠式"的扼杀式并购,在扼杀潜在竞争对手、强化自身市场支配地位的同时,更会扭曲长期创新供给,致使未来市场可竞争性丧失。而并购效率改进收益的消亡、创业者奖励作用的证伪与动态竞争约束工具的全面失灵,进一步要求反垄断执法机构应摒弃目前普遍不作为的监管做法,及时识别与规制平台扼杀式并购。对此,有必要引入内部文档调查、并购价格组成分析等并购动机过滤机制,识别出那些出于消除未来竞争威胁或扼杀潜在迭代式创新目的的初创企业并购;同时,通过引入补充性的申报门槛、设定更具针对性的审查补救措施与授权必要的事后调查,将能有效地遏制平台资本的无序扩张,为初创企业创造一个不受主导平台扼杀式并购威胁的现代化营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平台 扼杀式并购 初创企业 反垄断 假阳性错误
原文传递
反垄断法价值论 被引量:44
19
作者 游钰 《法制与社会发展》 1998年第6期27-31,共5页
关键词 垄断 社会整体效益 反垄断 竞争秩序 行政性垄断 法价值 根本价值 限制竞争行为 契约自由 完全竞争市场
原文传递
竞争政策视野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 被引量:68
20
作者 黄勇 吴白丁 张占江 《价格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34,共4页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政府制定的政策措施必须促进和保障公平竞争,但目前我国政府对经济的不合理干预经常排除、限制竞争。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从"竞争影响合理性"这一...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政府制定的政策措施必须促进和保障公平竞争,但目前我国政府对经济的不合理干预经常排除、限制竞争。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从"竞争影响合理性"这一维度规范政府行为,推进依法治国;通过将政府职能限定为"建立所有企业自由、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新趋势;通过排除竞争损害,发挥最大化竞争机制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和创新。与此同时,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与反垄断法的关系,实现制度的法治化,审视政策制定机关自审的能力、动力和责任,发挥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竞争执法机构和国务院法制办的作用,确定更精细的审查标准,并引入第三方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审查 反垄断 行政垄断 制度环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