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波形钢腹板双面组合作用梁力学性能研究
1
作者 孔庆钊 李杨 +3 位作者 邢万里 袁程 丁井臻 任沛琪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9-46,共8页
为进一步探索双组合作用原理的应用范畴,首先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单跨双面组合作用梁试验进行了仿真模拟,进一步揭示了其受力破坏机理,然后提出将双面组合作用梁与波形钢腹板相结合的波形钢腹板双面组合作用梁,最后采用有限元模拟和理论计... 为进一步探索双组合作用原理的应用范畴,首先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单跨双面组合作用梁试验进行了仿真模拟,进一步揭示了其受力破坏机理,然后提出将双面组合作用梁与波形钢腹板相结合的波形钢腹板双面组合作用梁,最后采用有限元模拟和理论计算的方式对波形钢腹板双面组合作用梁进行变参数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波形钢腹板双面组合作用梁在抗弯承载力、刚度和塑性转动性能方面明显优于普通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提出的刚度衰减曲线可有效反映结构刚度随加载进程的衰减变化情况;在试验中,利用结构刚度半衰期法可快速判定结构的屈服点;H型波形钢腹板组合梁的各项力学指标均较差,不适宜工程应用;波形钢腹板组合梁的鲁棒性相对较好,而平腹板组合梁的鲁棒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波形钢腹板 双面组合作用 承载力 刚度 鲁棒性
下载PDF
钢-混凝土双面组合作用悬臂梁试验研究与理论计算
2
作者 邢万里 李杨 +2 位作者 任沛琪 李延涛 丁井臻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576-1581,共6页
采用试验方式研究了下部混凝土板施工方式对双面组合作用悬臂梁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对其承载能力进行了变参数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双面组合作用悬臂梁在承载力、刚度和界面滑移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平均强屈比为1.27,有较大的安全储备;... 采用试验方式研究了下部混凝土板施工方式对双面组合作用悬臂梁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对其承载能力进行了变参数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双面组合作用悬臂梁在承载力、刚度和界面滑移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平均强屈比为1.27,有较大的安全储备;采用带贴片式阻止器的预制板承载力更高,界面滑移量较小,适应建筑装配式发展需求;增大下部混凝土板厚度或材料强度均可有效提高承载力,但后者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面组合作用 组合作用 预制板 承载力 理论计算
下载PDF
钢-混凝土双面组合作用梁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杨 任沛琪 +3 位作者 丁井臻 李延涛 邢万里 宗金辉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2-93,共12页
为了研究钢-混凝土双面组合作用梁基本力学性能,设计了2个两跨连续组合梁试件,对其进行静力加载试验,并与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双面组合作用梁下部混凝土板可分担钢梁压力,其组合作用有利于钢梁下翼缘的稳定性,但对于... 为了研究钢-混凝土双面组合作用梁基本力学性能,设计了2个两跨连续组合梁试件,对其进行静力加载试验,并与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双面组合作用梁下部混凝土板可分担钢梁压力,其组合作用有利于钢梁下翼缘的稳定性,但对于腹板的稳定性不起作用。组合梁在按照完全抗剪连接进行设计时,可不考虑界面滑移的影响;与普通组合作用梁相比,双面组合作用梁抗弯刚度更大,其负弯矩区长度可延长约28.3%。相同荷载作用下,双面组合作用梁负弯矩值较低,可延缓上部混凝土板的开裂,有效控制混凝土板裂缝宽度和裂缝区范围。下部混凝土板长度按照完全抗剪连接设计的最小长度取值即可,不必过长。ABAQUS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可较好地模拟组合梁受力性能。提高双面组合作用连续梁下部混凝土板的强度,可有效提高组合梁的承载力和刚度,受力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双面组合作用 组合 静力试验 有限元分析 组合作用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柱-双面组合作用梁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杨 李延涛 +2 位作者 邢万里 丁井臻 宗金辉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9-109,共11页
为了研究钢-混凝土双面组合作用梁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设计了3个钢-混凝土双面组合作用梁十字形框架节点和1个普通钢-混凝土单面组合作用梁十字形框架节点,并对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对比分析其破坏模式、极限承载力、初始刚度、耗能... 为了研究钢-混凝土双面组合作用梁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设计了3个钢-混凝土双面组合作用梁十字形框架节点和1个普通钢-混凝土单面组合作用梁十字形框架节点,并对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对比分析其破坏模式、极限承载力、初始刚度、耗能能力、延性、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指标;通过改变下部混凝土板厚度和传力方式,研究下部混凝土板不同厚度和不同传力方式对双面组合作用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钢-混凝土单面组合作用梁框架节点相比,钢-混凝土双面组合作用梁十字形框架节点具有更高的承载力和刚度,适用于荷载较大的结构,但在延性、刚度退化和耗能能力等方面无明显优势;下部混凝土板采用集中传力和均匀传力的方式对双面组合作用梁抗震性能的影响无明显区别;下部混凝土板采用预制法制作和螺栓连接更加方便、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面组合作用十字形框架节点 低周往复试验 抗震 刚度 承载力
下载PDF
钢-混凝土双面组合作用连续梁研究及应用现状综述 被引量:8
5
作者 邢万里 李杨 +4 位作者 任沛琪 丁井臻 李延涛 刘国友 何晓云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78-83,69,共7页
新型钢-混凝土双面组合作用连续梁通过在中支座处负弯矩区钢梁下翼缘重新组合一块混凝土板形成整体截面,可有效增强钢梁下翼缘的稳定性,提高截面刚度和极限承载力。从该双面组合梁的应用现状、力学特性、界面滑移和裂缝控制4个方面进行... 新型钢-混凝土双面组合作用连续梁通过在中支座处负弯矩区钢梁下翼缘重新组合一块混凝土板形成整体截面,可有效增强钢梁下翼缘的稳定性,提高截面刚度和极限承载力。从该双面组合梁的应用现状、力学特性、界面滑移和裂缝控制4个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对国内外已开展的相关研究和应用工作进行了分析。综述表明,现有的相关研究和应用工作大多集中在桥梁工程中,而在民用建筑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较少。国内外对该双面组合梁的基本原理和受力性能的研究缺乏系统性,研究成果尚需试验验证;我国对该双面组合梁的研究应用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需加快理论计算研究,以满足设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双面组合作用连续 组合 组合结构 文献综述 研究现状
下载PDF
钢-混凝土双面组合作用连续梁有限元分析与试验设计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杨 邢万里 +3 位作者 丁井臻 任沛琪 李延涛 刘国友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84-90,共7页
钢-混凝土双面组合作用连续梁是一种新型组合梁,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以变参数的方式对其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共开展了10个有限元模型的研究分析,并据此进行试验设计。模型的变化参数包括下部混凝土板的宽度、厚度和长度。分析结果表明:... 钢-混凝土双面组合作用连续梁是一种新型组合梁,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以变参数的方式对其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共开展了10个有限元模型的研究分析,并据此进行试验设计。模型的变化参数包括下部混凝土板的宽度、厚度和长度。分析结果表明:下部混凝土板厚度、长度和宽度均对组合梁刚度影响较大;对组合梁极限承载力影响较大的参数只有下部混凝土板厚度;与钢-混凝土单面组合作用连续梁相比,钢-混凝土双面组合作用连续梁在刚度和承载力方面有明显优势,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双面组合作用连续 试验设计 刚度 极限承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