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温度场的17t双流中间包控流装置优化模拟 被引量:6
1
作者 韩东 艾新港 +2 位作者 李胜利 曾红波 王月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1,共5页
中间包控流装置影响包内钢液的流动状态以及钢液温度的均匀程度,这决定了钢液是否能够高质量的稳定浇铸。以钢厂17 t双流中间包为原型,按与实际中间包1:2比例建立模型。通过正交水模拟实验以及对温度场的数值模拟,得出在考虑温度的条件... 中间包控流装置影响包内钢液的流动状态以及钢液温度的均匀程度,这决定了钢液是否能够高质量的稳定浇铸。以钢厂17 t双流中间包为原型,按与实际中间包1:2比例建立模型。通过正交水模拟实验以及对温度场的数值模拟,得出在考虑温度的条件下最优化的中间包控流装置组合为:堰距包底距离260 mm、坝高360 mm、堰与水口间距离580 mm、坝与水口间距离1 17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流中间 控流装置 水模 数模 正交实验
下载PDF
武钢60t双流连铸中间包流场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剑君 高文芳 +3 位作者 曹同友 杨新泉 唐树平 杨枝超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64,共4页
利用水力学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了武钢60 t双流连铸中间包的流场特性,分析了各方案的中包特性参数和停留时间分布曲线(RTD曲线),得出了优化方案,并进行了工业试验。结果表明:水模型试验死区体积比Vd由23.63%降至5.33%,平均停留时间Ta达到36... 利用水力学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了武钢60 t双流连铸中间包的流场特性,分析了各方案的中包特性参数和停留时间分布曲线(RTD曲线),得出了优化方案,并进行了工业试验。结果表明:水模型试验死区体积比Vd由23.63%降至5.33%,平均停留时间Ta达到364.5 s,较现用中包增加了70.5 s,优化后的中包流场更加合理。工业试验结果表明,中间包→铸坯氧化物夹杂物去除率由46.5%提高到71.5%,铸坯洁净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流中间 水力学模型 流场 夹杂物
原文传递
控流装置对双流中间包流动影响的模拟实验 被引量:3
3
作者 韩东 艾新港 +2 位作者 李胜利 曾红波 王月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85-90,共6页
中间包控流装置影响钢液的流动状态,进而影响钢液中夹杂物的去除效果。本文根据某厂中间包设备条件与工艺参数,采用水模拟实验,通过改变控流装置研究其对双流中间包钢液流动的影响。研究表明:控流装置能够有效抑制钢液短路流,其中湍流器... 中间包控流装置影响钢液的流动状态,进而影响钢液中夹杂物的去除效果。本文根据某厂中间包设备条件与工艺参数,采用水模拟实验,通过改变控流装置研究其对双流中间包钢液流动的影响。研究表明:控流装置能够有效抑制钢液短路流,其中湍流器+堰+坝结构中间包对抑制钢液的短路流效果最好,钢液的平均停留时间最长,为601.2 s,死区体积最小,为12.87%;同时,增加堰的高度能够延长钢液在中间包内的平均停留时间,减少死区体积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流中间 控流装置 水模
下载PDF
60t中间包液位控制的水力学模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剑君 高文芳 +2 位作者 唐树平 张晟 李飞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17,共4页
针对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60t双流连铸中间包,利用水力学模型试验分析了连浇过程的中包流场特性,确定了防止大包尾钢进入结晶器的中包连浇最低液位,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了生产试验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连浇中包最低液位优化后,中间包钢... 针对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60t双流连铸中间包,利用水力学模型试验分析了连浇过程的中包流场特性,确定了防止大包尾钢进入结晶器的中包连浇最低液位,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了生产试验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连浇中包最低液位优化后,中间包钢水w(T.O)平均为20×10-6,较优化前降低了10×10-6,且控制更加稳定,中包钢水洁净度显著提升,低碳铝系列钢夹杂改判率由之前的0.8%降低到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流中间 水力学模型 连浇过程 中间液位
原文传递
60t双流连铸中间包流场优化水力学模型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剑君 高文芳 彭著刚 《武钢技术》 CAS 2014年第2期7-10,共4页
利用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方法考察了武钢双流连铸中间包原方案的流场特性,并进行了流场优化,分析了各方案的中包流场特性和停留时间分布曲线(RTD曲线),得出了优化方案。结果表明:优化方案死区体积比Vd降至5.33%,较原方案降低了77.4%,平... 利用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方法考察了武钢双流连铸中间包原方案的流场特性,并进行了流场优化,分析了各方案的中包流场特性和停留时间分布曲线(RTD曲线),得出了优化方案。结果表明:优化方案死区体积比Vd降至5.33%,较原方案降低了77.4%,平均停留时间Ta达到364.5s,较原方案增加了70.5s,优化后的中包流场更加合理,有利于夹杂物去除,是适合该双流板坯连铸中包的控流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流中间 水力学模型 流场 停留时间分布曲线
原文传递
板坯电磁加热中间包钢液流动特性和结构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段鹏飞 杨斌 +2 位作者 邓安元 许秀杰 王恩刚 《连铸》 2022年第4期27-35,共9页
电磁加热中间包技术能有效补偿浇注钢液温降,实现恒温和低温浇注。为使电磁加热中间包技术能合理应用于双流板坯连铸,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研究了感应加热技术对中间包内流动和温度特性的影响。考察了挡墙-挡坝和通道角度等因素对钢液... 电磁加热中间包技术能有效补偿浇注钢液温降,实现恒温和低温浇注。为使电磁加热中间包技术能合理应用于双流板坯连铸,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研究了感应加热技术对中间包内流动和温度特性的影响。考察了挡墙-挡坝和通道角度等因素对钢液温度场和流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通道式感应加热技术不能直接应用于双流板坯连铸,有必要优化中间包结构。电磁加热能显著提高中间包分配室内的钢液温度,但会产生短路流。挡墙-挡坝可有效减少短路流和均匀钢液温度。挡墙-挡坝与水口出口距离为0.5 m时,钢液流动状态较好,温度分布较均匀;增大通道展开角度不适用于双流板坯感应加热中间包。合理的加热功率模式可将浇注温度波动控制在5 K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流板坯中间 感应加热 温度场 流场 结构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