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气膜孔形状对涡轮叶片气膜冷却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1
1
作者
李广超
柏树生
+1 位作者
吴冬
张魏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81-585,682,共6页
气膜冷却是航空发动机叶片上采用的冷却方式之一,气膜孔结构对冷却效率影响非常显著。通过对不同形状孔射流气膜冷却回顾,指出了圆柱孔射流冷却的有害涡流动结构。论述了几何结构和气动参数对气膜冷却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高效气膜冷...
气膜冷却是航空发动机叶片上采用的冷却方式之一,气膜孔结构对冷却效率影响非常显著。通过对不同形状孔射流气膜冷却回顾,指出了圆柱孔射流冷却的有害涡流动结构。论述了几何结构和气动参数对气膜冷却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高效气膜冷却孔结构——双出口气膜孔。利用商业软件对双出口射流的冷却效率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双出口孔射流时,形成的涡结构有利于冷气贴附在壁面。最后给出了圆柱孔和双出口孔射流冷却效率对比结果,无论在平板上还是在叶片前缘,双出口孔射流冷却效率都明显高于圆柱孔射流冷却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涡轮叶片
气膜冷却
双
出
口孔
冷却效率
气膜孔形状
原文传递
叶片型面双出口孔射流冷却效率试验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张魏
吴超林
+1 位作者
李广超
寇志海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21,29,共6页
将单入口-双出口孔分别布置在叶片型面压力面和吸力面进行试验,研究了吹风比分别为1.0,1.5和2.0时,气膜孔下游气膜冷却特性。结果表明:吸力面吹风比为1.5时冷却效率最大,吹风比为1.0时冷却效率最小,沿流向冷却效率降幅随吹风比增加而减...
将单入口-双出口孔分别布置在叶片型面压力面和吸力面进行试验,研究了吹风比分别为1.0,1.5和2.0时,气膜孔下游气膜冷却特性。结果表明:吸力面吹风比为1.5时冷却效率最大,吹风比为1.0时冷却效率最小,沿流向冷却效率降幅随吹风比增加而减小;压力面冷却效率分布较为复杂,气膜孔出口附近吹风比为1.0时冷却效率最高,下游较远处吹风比为2.0时冷却效率最大,吹风比为1.0时冷却效率最小,沿流向不同吹风比下的冷却效率变化规律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型面
气膜冷却
双
出
口孔
吹风比
冷却效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出口气膜孔冷却效率实验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广超
凌旭
+2 位作者
寇志海
吴超林
张魏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29-1035,共7页
为了进一步理解双出口气膜孔的冷却特性,建立了气膜冷却效率实验台,通过红外测温技术研究了圆孔和4个不同次孔方位角的双出口孔在吹风比为0.3~2.0时的冷却效率.结果表明:和圆孔相比,次孔方位角为30°,45°,60°双出口孔能...
为了进一步理解双出口气膜孔的冷却特性,建立了气膜冷却效率实验台,通过红外测温技术研究了圆孔和4个不同次孔方位角的双出口孔在吹风比为0.3~2.0时的冷却效率.结果表明:和圆孔相比,次孔方位角为30°,45°,60°双出口孔能提高面平均冷却效率18%~37%.次孔方位角为30°双出口孔在低吹风比下提高冷却效率最显著,次孔方位角为60°双出口孔在高吹风比下提高冷却效率最显著.在研究的吹风比范围内,次孔方位角为45°双出口孔都能较显著地提高冷却效率,次孔方位角为75°双出口孔冷却效率低于圆孔冷却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涡轮叶片
气膜冷却
冷却效率
双
出
口孔
原文传递
叶片前缘双出口孔射流冷却效率数值模拟
被引量:
2
4
作者
李广超
张魏
+3 位作者
王成军
彭大维
王建明
徐志晖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255-2260,共6页
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叶片前缘双出口孔射流冷却效率.该孔型是一种新概念气膜孔.吹风比变化范围为1.0~3.5,主流通道入口湍流度30%.结果表明,圆柱孔射流冷却效率和实验数据吻合较好,随着吹风比增加,单孔射流冷却效率减小.双出口孔...
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叶片前缘双出口孔射流冷却效率.该孔型是一种新概念气膜孔.吹风比变化范围为1.0~3.5,主流通道入口湍流度30%.结果表明,圆柱孔射流冷却效率和实验数据吻合较好,随着吹风比增加,单孔射流冷却效率减小.双出口孔有效地改善了叶片前缘冷却效率.吹风比从1.0增加到2.5时,冷却效率显著增加,吹风比为2.5和3.0时的冷却效率没有显著差别,吹风比为3.5时的冷却效率较低.双出口孔射流冷却效率径向分布比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片
气膜冷却
冷却效率
双
出
口孔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冷气横流对单入口-双出口孔射流冷却效率影响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魏
李广超
+1 位作者
寇志海
赵国昌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4-69,共6页
采用Fluent软件和k-ε湍流模型,在主流雷诺数为9 600,吹风比分别为0.5,1.0,1.5和2.0,横流速度比分别为0.3,0.5和0.7条件下,对横流冷气气膜的冷却效率、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吹风比为1.0时,横流速度比对2个出口流量...
采用Fluent软件和k-ε湍流模型,在主流雷诺数为9 600,吹风比分别为0.5,1.0,1.5和2.0,横流速度比分别为0.3,0.5和0.7条件下,对横流冷气气膜的冷却效率、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吹风比为1.0时,横流速度比对2个出口流量分配影响最明显;低吹风比(0.5)时,横流速度比对径向平均冷却效率和面平均冷却效率影响均非常小;中等吹风比(1.0)时,横流速度比增加使冷却效率减小;高吹风比(2.0)时,横流速度比对径向平均冷却效率分布影响比较复杂,对面平均冷却效率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片
气膜冷却
双
出
口孔
冷却效率
横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带锥形扩张支孔射流气膜冷却效率数值模拟
被引量:
1
6
作者
李广超
张魏
+1 位作者
彭大维
王成军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60-1365,共6页
为了探讨由圆柱孔和锥形支孔组成的双出口孔射流气膜冷却特性,利用商业软件对气膜冷却下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主流雷诺数为10000,吹风比变化范围为0.5~2.0。计算得到了冷却效率云图、冷却效率径向平均值以及近壁面处流场...
为了探讨由圆柱孔和锥形支孔组成的双出口孔射流气膜冷却特性,利用商业软件对气膜冷却下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主流雷诺数为10000,吹风比变化范围为0.5~2.0。计算得到了冷却效率云图、冷却效率径向平均值以及近壁面处流场和温度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圆柱形孔射流的冷却效率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数据吻合得非常好,双出口孔射流的冷却效率相对于圆柱形孔射流的冷却效率明显提高,径向分布非常均匀。双出口孔射流的流动结构和单圆柱孔射流的流动结构明显不同。随着吹风比的增加,冷却效率增大。基于冷却效率的最佳吹风比为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涡轮叶片
气膜冷却
双
出
口孔
冷却效率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单入口-双出口孔射流流量系数研究
7
作者
李广超
吴超林
+3 位作者
张魏
赵国昌
寇志海
刘宇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5-409,共5页
为了探讨单入口-双出口孔内流阻特性,试验研究了不同次孔方位角下该孔的流量系数。吹风比变化范围为0.2到2.0,基于通道入口主流速度和气膜孔直径的雷诺数为6200、9300和12400。结果表明:次孔方位角45°和90°的单入口-双出口孔...
为了探讨单入口-双出口孔内流阻特性,试验研究了不同次孔方位角下该孔的流量系数。吹风比变化范围为0.2到2.0,基于通道入口主流速度和气膜孔直径的雷诺数为6200、9300和12400。结果表明:次孔方位角45°和90°的单入口-双出口孔流量系数大于其他孔型流量系数,最大增幅为15%;低吹风比时,吹风比变化是引起流量系数变化的主要原因,而主流雷诺数和次孔方位角变化对流量系数几乎没有影响;高吹风比时,吹风比、雷诺数和次孔方位角的变化对流量系数都有一定影响。综合考虑流量系数和文献中冷却效率数据,得出次孔方位角为45°的单入口-双出口孔为最优孔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冷却
双
出
口孔
流动
试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膜孔形状对涡轮叶片气膜冷却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1
1
作者
李广超
柏树生
吴冬
张魏
机构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辽宁省数字化工艺仿真与试验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81-585,682,共6页
文摘
气膜冷却是航空发动机叶片上采用的冷却方式之一,气膜孔结构对冷却效率影响非常显著。通过对不同形状孔射流气膜冷却回顾,指出了圆柱孔射流冷却的有害涡流动结构。论述了几何结构和气动参数对气膜冷却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高效气膜冷却孔结构——双出口气膜孔。利用商业软件对双出口射流的冷却效率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双出口孔射流时,形成的涡结构有利于冷气贴附在壁面。最后给出了圆柱孔和双出口孔射流冷却效率对比结果,无论在平板上还是在叶片前缘,双出口孔射流冷却效率都明显高于圆柱孔射流冷却效率。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涡轮叶片
气膜冷却
双
出
口孔
冷却效率
气膜孔形状
Keywords
aeroengine
turbine blade
air-film cooling
dual outlet hole
cooling efficiency
air-film hole shape
分类号
V23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叶片型面双出口孔射流冷却效率试验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张魏
吴超林
李广超
寇志海
机构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省航空推进系统先进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
出处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21,2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06124)
文摘
将单入口-双出口孔分别布置在叶片型面压力面和吸力面进行试验,研究了吹风比分别为1.0,1.5和2.0时,气膜孔下游气膜冷却特性。结果表明:吸力面吹风比为1.5时冷却效率最大,吹风比为1.0时冷却效率最小,沿流向冷却效率降幅随吹风比增加而减小;压力面冷却效率分布较为复杂,气膜孔出口附近吹风比为1.0时冷却效率最高,下游较远处吹风比为2.0时冷却效率最大,吹风比为1.0时冷却效率最小,沿流向不同吹风比下的冷却效率变化规律不同。
关键词
叶片型面
气膜冷却
双
出
口孔
吹风比
冷却效率
Keywords
blade surface, film cooling, double outlet hole, blowing ration, cooling efficiency
分类号
TK4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出口气膜孔冷却效率实验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广超
凌旭
寇志海
吴超林
张魏
机构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部辽宁省航空推进系统先进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29-103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6126)
航空科学基金(2012ZB54006)
文摘
为了进一步理解双出口气膜孔的冷却特性,建立了气膜冷却效率实验台,通过红外测温技术研究了圆孔和4个不同次孔方位角的双出口孔在吹风比为0.3~2.0时的冷却效率.结果表明:和圆孔相比,次孔方位角为30°,45°,60°双出口孔能提高面平均冷却效率18%~37%.次孔方位角为30°双出口孔在低吹风比下提高冷却效率最显著,次孔方位角为60°双出口孔在高吹风比下提高冷却效率最显著.在研究的吹风比范围内,次孔方位角为45°双出口孔都能较显著地提高冷却效率,次孔方位角为75°双出口孔冷却效率低于圆孔冷却效率.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涡轮叶片
气膜冷却
冷却效率
双
出
口孔
Keywords
aero-engine
turbomachine blades
film cooling
cooling effectiveness
double-outlet hole
分类号
V23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叶片前缘双出口孔射流冷却效率数值模拟
被引量:
2
4
作者
李广超
张魏
王成军
彭大维
王建明
徐志晖
机构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辽宁省数字化工艺仿真与试验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255-2260,共6页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基金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启动基金(09YB13)
文摘
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叶片前缘双出口孔射流冷却效率.该孔型是一种新概念气膜孔.吹风比变化范围为1.0~3.5,主流通道入口湍流度30%.结果表明,圆柱孔射流冷却效率和实验数据吻合较好,随着吹风比增加,单孔射流冷却效率减小.双出口孔有效地改善了叶片前缘冷却效率.吹风比从1.0增加到2.5时,冷却效率显著增加,吹风比为2.5和3.0时的冷却效率没有显著差别,吹风比为3.5时的冷却效率较低.双出口孔射流冷却效率径向分布比较均匀.
关键词
涡轮叶片
气膜冷却
冷却效率
双
出
口孔
数值模拟
Keywords
film cooling cooling effectiveness numerical simulation anti-vortex configuration film hole heat transfer
分类号
V211.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冷气横流对单入口-双出口孔射流冷却效率影响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魏
李广超
寇志海
赵国昌
机构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
出处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4-6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06124)
文摘
采用Fluent软件和k-ε湍流模型,在主流雷诺数为9 600,吹风比分别为0.5,1.0,1.5和2.0,横流速度比分别为0.3,0.5和0.7条件下,对横流冷气气膜的冷却效率、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吹风比为1.0时,横流速度比对2个出口流量分配影响最明显;低吹风比(0.5)时,横流速度比对径向平均冷却效率和面平均冷却效率影响均非常小;中等吹风比(1.0)时,横流速度比增加使冷却效率减小;高吹风比(2.0)时,横流速度比对径向平均冷却效率分布影响比较复杂,对面平均冷却效率影响较小。
关键词
涡轮叶片
气膜冷却
双
出
口孔
冷却效率
横流
数值模拟
Keywords
turbine blade
film cooling
double-outlet hole
cooling efficiency
cross-flow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K4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带锥形扩张支孔射流气膜冷却效率数值模拟
被引量:
1
6
作者
李广超
张魏
彭大维
王成军
机构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
出处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60-1365,共6页
基金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博士启动基金(09YB13)
文摘
为了探讨由圆柱孔和锥形支孔组成的双出口孔射流气膜冷却特性,利用商业软件对气膜冷却下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主流雷诺数为10000,吹风比变化范围为0.5~2.0。计算得到了冷却效率云图、冷却效率径向平均值以及近壁面处流场和温度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圆柱形孔射流的冷却效率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数据吻合得非常好,双出口孔射流的冷却效率相对于圆柱形孔射流的冷却效率明显提高,径向分布非常均匀。双出口孔射流的流动结构和单圆柱孔射流的流动结构明显不同。随着吹风比的增加,冷却效率增大。基于冷却效率的最佳吹风比为1.5。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涡轮叶片
气膜冷却
双
出
口孔
冷却效率
数值模拟
Keywords
aeroengine
turbine blade
film cooling
double-outlet hole
cooling effectiveness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V23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单入口-双出口孔射流流量系数研究
7
作者
李广超
吴超林
张魏
赵国昌
寇志海
刘宇
机构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省航空推进系统先进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5-40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6126)
航空科学基金(2012ZB54006)
文摘
为了探讨单入口-双出口孔内流阻特性,试验研究了不同次孔方位角下该孔的流量系数。吹风比变化范围为0.2到2.0,基于通道入口主流速度和气膜孔直径的雷诺数为6200、9300和12400。结果表明:次孔方位角45°和90°的单入口-双出口孔流量系数大于其他孔型流量系数,最大增幅为15%;低吹风比时,吹风比变化是引起流量系数变化的主要原因,而主流雷诺数和次孔方位角变化对流量系数几乎没有影响;高吹风比时,吹风比、雷诺数和次孔方位角的变化对流量系数都有一定影响。综合考虑流量系数和文献中冷却效率数据,得出次孔方位角为45°的单入口-双出口孔为最优孔型。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冷却
双
出
口孔
流动
试验
Keywords
aero-engine
cooling
double outlet hole
flow
experiment
分类号
V23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气膜孔形状对涡轮叶片气膜冷却影响的研究进展
李广超
柏树生
吴冬
张魏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1
原文传递
2
叶片型面双出口孔射流冷却效率试验研究
张魏
吴超林
李广超
寇志海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5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双出口气膜孔冷却效率实验
李广超
凌旭
寇志海
吴超林
张魏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
原文传递
4
叶片前缘双出口孔射流冷却效率数值模拟
李广超
张魏
王成军
彭大维
王建明
徐志晖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
原文传递
5
冷气横流对单入口-双出口孔射流冷却效率影响
张魏
李广超
寇志海
赵国昌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带锥形扩张支孔射流气膜冷却效率数值模拟
李广超
张魏
彭大维
王成军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
原文传递
7
单入口-双出口孔射流流量系数研究
李广超
吴超林
张魏
赵国昌
寇志海
刘宇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