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视角下日本作家的“原爆”认知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6-130,共5页
"原爆文学"是核武器带给人类深远影响的艺术投影。其构建者是以战后日本作家为主的创作群体,60余年来已成为日本文学中一个独立的、相对完整的分支。在世界现代文学历史上,同样是一个无可替代的存在。本文以日本原爆文学的发... "原爆文学"是核武器带给人类深远影响的艺术投影。其构建者是以战后日本作家为主的创作群体,60余年来已成为日本文学中一个独立的、相对完整的分支。在世界现代文学历史上,同样是一个无可替代的存在。本文以日本原爆文学的发生、发展、成熟的过程为基本脉络,从文学作品的演进规律和具体样态入手,解读一个现代民族的核认识的思想轨迹,进而发掘原爆文学与当代核意识的结构性关系,揭示文化视角下的日本原爆文学的进步与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弹受害者 核意识 文化视角
下载PDF
原爆文学开拓者原民喜的创作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军 陈悦 《外国问题研究》 2015年第1期65-70,共6页
原民喜是一位亲身经历过广岛原子弹爆炸的作家。本文从作家身世背景出发探讨作家个人经历对其创作风格的影响。以此为基础,解析其原爆文学先河之作《夏之花》的艺术特征。并通过《废墟之上》、《破坏的序曲》等作品把握其原爆题材文学... 原民喜是一位亲身经历过广岛原子弹爆炸的作家。本文从作家身世背景出发探讨作家个人经历对其创作风格的影响。以此为基础,解析其原爆文学先河之作《夏之花》的艺术特征。并通过《废墟之上》、《破坏的序曲》等作品把握其原爆题材文学作品的总体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开拓者
下载PDF
“还我和平” --原爆背景下大江健三郎《广岛札记》中和平意识的解读
3
作者 陈宝剑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57-62,共6页
广岛之行,让大江健三郎亲身体验了核战争及核武器的巨大危害,也让他的灵魂有了深深的触动。大江健三郎在广岛与原子弹爆炸的受害者相遇时,对原子弹爆炸造成的惨状感到震惊。《广岛札记》一书就是大江健三郎在广岛多次采访后所写的诚意... 广岛之行,让大江健三郎亲身体验了核战争及核武器的巨大危害,也让他的灵魂有了深深的触动。大江健三郎在广岛与原子弹爆炸的受害者相遇时,对原子弹爆炸造成的惨状感到震惊。《广岛札记》一书就是大江健三郎在广岛多次采访后所写的诚意之作。通过对作品中出现的“真正的广岛人”的分析和解读,读者能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内心的和平意识--他们坚强努力、脚踏实地、从不妥协、决不气馁、充满自信,虽身陷困境,仍满怀希冀、勇敢前行。这对大江健三郎文学作品中和平意识的形成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江健三郎 《广岛札记》 广岛人 和平意识
下载PDF
记忆的展示和表象空间的构建——以广岛原爆记忆的保存和展示为中心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小平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CSSCI 2010年第1期239-251,共13页
现在的时代,被称为保存的时代。在现代,人们尽可能地希望将人类各种各样的体验,以及人类生成的文化,作为共有的遗产进行保护(荻野,2000)。不仅仅是具有艺术价值的东西被当做文化财产加以保存,一些仍然活生生的、会唤起一些人想忘却的记... 现在的时代,被称为保存的时代。在现代,人们尽可能地希望将人类各种各样的体验,以及人类生成的文化,作为共有的遗产进行保护(荻野,2000)。不仅仅是具有艺术价值的东西被当做文化财产加以保存,一些仍然活生生的、会唤起一些人想忘却的记忆的事情或者相关的事物也成为保存的对象。荻野(2000)就曾指出,广岛的原子弹爆炸遗址作为世界文化遗址被登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而这些在近代史上成为否定性一面的遗产被称为"负的文化遗产"。然而,不仅仅是保存这样的物的遗产,而且还新建一些意在表象这些事件的记忆的博物馆和纪念设施,广岛和平纪念资料馆就是其中之一。相对于原子弹爆炸遗址直接象征原子弹爆炸的历史,资料馆的展示则不仅仅展出历史,而是将各样的在展示生成中占主体地位的人对于原子弹爆炸的记忆进行了展出。甚至可以说,这种展出构建了这种记忆。因此,笔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的视点和方法,从2007年开始对广岛的原爆的展示和记忆进行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以广岛和平纪念资料馆的历史演变和展示的变迁为考察重点,探究原爆后的社会状况,探讨了展示与记忆生成的关系。本文将在简单介绍广岛原爆的纪念设施和广岛和平资料纪念馆的展示的历史演变的基础上,着重阐释原爆记忆是如何通过展示被表象,以及这种表象的意义所在,最后探讨研究文化遗产的展示和记忆生成的意义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的表象 展示空间
原文传递
批判性历史思维教学实践初探——以《原爆》教学个案为例
5
作者 王峰 吴四伍 《历史教学(上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19,共5页
作为一种视野和工具的批判性思维,如何学科化,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广泛重视。然而,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界更多停留于批判性思维的介绍与借鉴阶段,对于既作为批判性思维的学科化产物,也作为历史思维的深层拓展的批判性历史思维,仍亟待深... 作为一种视野和工具的批判性思维,如何学科化,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广泛重视。然而,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界更多停留于批判性思维的介绍与借鉴阶段,对于既作为批判性思维的学科化产物,也作为历史思维的深层拓展的批判性历史思维,仍亟待深入认识。尤其是“考据史实”“关注过程”“彰显评价”“多维视角看问题”等批判性历史思维特征与原则如何在教学中具体实施,这是大家共同关注并需要做出具体回答的。本文以《原爆》教学个案为例,试图对此做出初步回答,并求教于各位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 历史思维
原文传递
低剂量辐射照射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赵玉倩 苏垠平 孙全富 《中国辐射卫生》 2018年第2期188-192,共5页
低剂量电离辐射的心血管疾病(CVD)风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现有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中,低剂量辐射非癌症效应资料缺乏一致性。本文针对日本原爆幸存者、职业照射、乳腺癌放疗患者这三方面的队列研究展开综述,概述近10年来低剂量电离... 低剂量电离辐射的心血管疾病(CVD)风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现有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中,低剂量辐射非癌症效应资料缺乏一致性。本文针对日本原爆幸存者、职业照射、乳腺癌放疗患者这三方面的队列研究展开综述,概述近10年来低剂量电离辐射照射与CVD关系的流行病学队列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辐射 心血管疾病 日本幸存者 职业照射 乳腺癌放疗患者
原文传递
针砭时弊与晨钟暮鼓:井上光晴的核文学世界
7
作者 刘霞 李格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51-54,共4页
井上光晴是日本战后派作家,从原爆文学到原发文学,他以独特的方式书写着核时代的危机。其原爆文学揭露社会问题,而原发文学警示未来。他架起了原爆文学和原发文学之间的桥梁,在虚构的作品中展现出被遮蔽、被压制的社会真实,从而引起我... 井上光晴是日本战后派作家,从原爆文学到原发文学,他以独特的方式书写着核时代的危机。其原爆文学揭露社会问题,而原发文学警示未来。他架起了原爆文学和原发文学之间的桥梁,在虚构的作品中展现出被遮蔽、被压制的社会真实,从而引起我们对历史和过去的反思,以及对现实和未来的深刻思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上光晴 核文学 文学 发文学
下载PDF
大庭美奈子原爆文学代表作《浦岛草》镇魂特质论 被引量:2
8
作者 侯冬梅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4-152,共9页
大庭美奈子是经历过原爆灾难的日本战后"内向的一代"代表作家,其文学深受鲁迅《野草》影响,创作过"野草"系列作品。《浦岛草》是她对原爆体验的倾情书写,也是大庭"野草"系列创作中的重要篇章,被认为是日... 大庭美奈子是经历过原爆灾难的日本战后"内向的一代"代表作家,其文学深受鲁迅《野草》影响,创作过"野草"系列作品。《浦岛草》是她对原爆体验的倾情书写,也是大庭"野草"系列创作中的重要篇章,被认为是日本原爆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基于《浦岛草》的创作动机和小说主题均与作家的原爆体验密切相关,本文将在考察"浦岛草"意象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与镇魂表达的关联中,分析大庭以《浦岛草》为中心的原爆题材作品,从对广岛原爆中牺牲者的镇魂、对战后日本社会整体遗忘原爆灾难的不满来考察《浦岛草》的镇魂特质,揭示大庭《浦岛草》等原爆题材作品镇魂特质的现实意义,即真正的安魂需要永不遗忘,需要活在当下的我们每个人时时检讨当下的行为,警惕是否同样蕴含着某些可能再度引发原爆灾难的文化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庭美奈子 《浦岛草》 文学 镇魂特质 体验
原文传递
悲愤与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大灾难纪念性空间初探 被引量:4
9
作者 胡炜 《建筑与文化》 2007年第10期90-91,共2页
本文选取二战中三次人类大悲剧相应的三处纪念性空间为例,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柏林犹太人博物馆以及长崎原爆死没者追悼平和祈念馆,初步探求表达悲愤与和平精神主题的纪念性空间形态生成的基本设计思路。
关键词 悲愤 和平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长崎死没者追悼平和祈念馆
下载PDF
日本核文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霞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59-65,共7页
日本核文学是日本涉核题材的作品总称,以原爆文学为发端的日本核文学随着时代语境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文本内涵和主题意蕴。纵观国内外对日本核文学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尤其是我国研究工作在时间上显然相对滞后,从... 日本核文学是日本涉核题材的作品总称,以原爆文学为发端的日本核文学随着时代语境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文本内涵和主题意蕴。纵观国内外对日本核文学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尤其是我国研究工作在时间上显然相对滞后,从数量上来看其成果可谓凤毛麟角,从质量上来看多属于介绍导读性研究,作为一块近乎空白的"处女地",尚有待发掘。在全球核时代语境下深入展开核文学研究,不仅可以使人了解其文学本体特质与本体意义,其现实意义也至关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核文学 文学 发文学
下载PDF
战争受难记忆的保存与传递——以南京、广岛双城战争记忆为中心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毅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35-44,151,共11页
战争受难记忆是集体创伤记忆的重要类型,战争受难记忆的保存和传递是世人铭记战争、祈念和平的重要的人类记忆遗产。南京大屠杀和广岛遭受原子弹爆炸(广岛原爆)是南京和广岛两座城市历史上重要的战争受难记忆内容。南京大屠杀作为中华... 战争受难记忆是集体创伤记忆的重要类型,战争受难记忆的保存和传递是世人铭记战争、祈念和平的重要的人类记忆遗产。南京大屠杀和广岛遭受原子弹爆炸(广岛原爆)是南京和广岛两座城市历史上重要的战争受难记忆内容。南京大屠杀作为中华民族受难的象征,是日本在侵华战争中制造的百余起集体屠杀惨案的典型案例,被作为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遭受列强侵略历史上,中国民众屈辱与伤害的历史例证,成为中国社会战争记忆的核心象征而被纪念和传递。广岛原爆记忆的型塑则淡化了广岛遭受原子弹攻击的真实原因、著意突出祈念和平及核武器惨绝人寰的一面,以呼吁和平主义、禁绝核武器为战争受难记忆的终极诉求,与世界范围的反核运动与和平主义运动产生共振和呼应。广岛原爆记忆在型塑和建构战后日本社会战争记忆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与作用,其战争受难记忆的保存和传递策略值得给予特殊关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受难 战争记忆 记忆传递 南京大屠杀 广岛
下载PDF
日本广岛原爆幸存NK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藕良 楠洋一郎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0-23,共4页
关键词 幸存者 NK细胞 IL-2 Leu-11
原文传递
原民喜“夏之花”三部曲中的生态意象与女性书写 被引量:2
13
作者 牟海晶 王晶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114-119,共6页
原民喜(1905-1951)是日本著名的小说家、诗人。作为广岛原子弹爆炸的亲历者,原民喜创作了大量描写原爆灾难的作品,真实再现了原子弹轰炸的可怕景象及对人类造成的巨大灾难,被誉为日本原爆文学的开拓者。"夏之花"三部曲是原民... 原民喜(1905-1951)是日本著名的小说家、诗人。作为广岛原子弹爆炸的亲历者,原民喜创作了大量描写原爆灾难的作品,真实再现了原子弹轰炸的可怕景象及对人类造成的巨大灾难,被誉为日本原爆文学的开拓者。"夏之花"三部曲是原民喜的代表作,也是日本原爆文学的巅峰之作基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对原民喜"夏之花"三部曲进行文本分析,通过剖析其中的生态意象和女性书写,解读作家对于核武器和战争的仇视,对女性同胞的关怀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担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喜 夏之花 文学 生态意象 生态女性主义
下载PDF
日本作家非“被爆”体验下的“核”书写——以《黑雨》与《西海核电站》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晓辉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2015年第3期35-39,共5页
井伏鳟二与井上光晴是活跃在日本战后文坛的作家,均因创作"核"主题作品而备受关注。在没有经历核轰炸、没有"被爆"体验的前提下,分别创作了"原爆"文学与"原发"文学的代表作《黑雨》和《西海核... 井伏鳟二与井上光晴是活跃在日本战后文坛的作家,均因创作"核"主题作品而备受关注。在没有经历核轰炸、没有"被爆"体验的前提下,分别创作了"原爆"文学与"原发"文学的代表作《黑雨》和《西海核电站》,两位作家非"被爆"体验下的"核"书写,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他们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文学 ”文学 核电
下载PDF
日本原子弹爆炸幸存者辐射致癌效应及其干扰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姜霞 战景明 +1 位作者 王秀琴 刘占旗 《中国辐射卫生》 2022年第2期250-254,共5页
日本辐射效应研究基金会(RERF)在对1958—1998年原子弹爆炸幸存者(原爆幸存者)实体癌发生率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11年(1999—2009年)的随访结果,对原爆幸存者50年(1958—2009年)实体癌发生率进行深入研究,考虑性别、吸烟、饮酒、BMI以及... 日本辐射效应研究基金会(RERF)在对1958—1998年原子弹爆炸幸存者(原爆幸存者)实体癌发生率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11年(1999—2009年)的随访结果,对原爆幸存者50年(1958—2009年)实体癌发生率进行深入研究,考虑性别、吸烟、饮酒、BMI以及医疗暴露等因素的影响,对实体癌的放射风险估计值进行更新,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性别特异性的剂量反应、暴露年龄与癌症发生率的关系等新问题,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指导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存者 实体癌 干扰因素 发病率
原文传递
探究日本灾难片的文化基因 被引量:2
16
作者 陶赋雯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2年第1期125-129,共5页
本文将以日本3.11大地震的真实震撼为依托,探究日本灾难片的文化基因:即灾难梦魇、危机意识与原爆之痛。
关键词 本灾难片 文化基因 灾难梦魇 危机意识 ”之痛
下载PDF
辐射诱发白血病超额相对危险从日本人群向中国人群的转移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利琼 孙志娟 +1 位作者 赵永成 王继先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4-477,共4页
目的建立辐射诱发白血病超额相对危险(excess relative risk,ERR)从日本人群向中国人群的转移模型并实施。方法以相加和相乘加权平均模型作为ERR人群间转移模型;选用《五大洲癌症发病率》第9卷计算两人群白血病基线发病率比值;以1... 目的建立辐射诱发白血病超额相对危险(excess relative risk,ERR)从日本人群向中国人群的转移模型并实施。方法以相加和相乘加权平均模型作为ERR人群间转移模型;选用《五大洲癌症发病率》第9卷计算两人群白血病基线发病率比值;以1994年发表的白血病亚型别ERR为转移起点,演算辐射诱发白血病ERR从日本人群向中国人群的转移。结果拟定了一组辐射诱发白血病ERR转移的权重系数:所有类型男性的权重系数为0.4;所有类型女性,以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和慢性髓系白血病双性别的权重系数均为0.3。转移的不确定度采用对数正态分布描述。结论本研究中的相加和相乘加权平均模型及其权重系数充分考虑了日本人群与中国人群的白血病亚型别基线危险差异,适用于辐射诱发白血病ERR从日本人群到中国人群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额相对危险 危险转移模型 日本幸存者 寿命研究 白血病
原文传递
历史书写与文学想象:论日本核文学的叙事策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霞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114-120,共7页
日本核文学是日本文学中所出现的涉核题材的作品总称。从原爆文学发展到原发文学,日本核文学受主题表达的需要其叙事风格和叙事策略呈现出了不同的表征。首先,纪实与虚构在日本核文学的文本实践中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彼此衬托。其次,多... 日本核文学是日本文学中所出现的涉核题材的作品总称。从原爆文学发展到原发文学,日本核文学受主题表达的需要其叙事风格和叙事策略呈现出了不同的表征。首先,纪实与虚构在日本核文学的文本实践中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彼此衬托。其次,多种叙事视角的运用也使其具有一种独特的叙事效果。在历史书写与文学想象之间,日本核文学始终贯穿着一种悲悯情怀和批判意识,蕴藏在文本深处的人文价值与理性精神,使文本的内涵与深意得到了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核文学 文学 发文学 叙事策略 历史书写
下载PDF
日本新世纪战争文学的新变研究——反思与迷惘:日本文学如何反思侵略战争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智新 《怀化学院学报》 2013年第10期51-56,共6页
日本新世纪文学与二次世界大战密切相关,但是其主题既不是反对侵略战争,也不是反对战败,而是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对整个世界大战进行反思,描写战争的残酷,战时经济困乏以及给普通民众造成的感情扭曲等的心理创伤。作品中都或多或少地... 日本新世纪文学与二次世界大战密切相关,但是其主题既不是反对侵略战争,也不是反对战败,而是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对整个世界大战进行反思,描写战争的残酷,战时经济困乏以及给普通民众造成的感情扭曲等的心理创伤。作品中都或多或少地流露出反战、厌战的思想意识,其中既有深层次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也与作家的个人体验密切相关。日本反战文学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对战争的揭露,二是对核战争的反对。纵观日本二战后的文坛,无论从数量上或质量上说,这一意义上的反战文学一直占主导地位。日本新世纪文学是从反战文学起步的。但是也毋庸讳言,由于战前的错误教育和舆论导向,日本人和日本作家对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的认识和态度不尽一致,所以日本当代反战文学并不是清一色的反对侵略战争的文学,也存在打着反战的旗号为军国主义分子招魂和美化侵略战争的所谓反战文学。二者针锋相对、壁垒分明。我们期待着日本作家能从加害者的角度,从整体上,从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探讨和剖析这场浩劫的内在原因;如能对这场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给予必要的批判,将具有更加发人深省的影响和巨大推动力量。倘若如此,这必将是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福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新世纪文学 反战文学 厌战文学 文学 武士道精神 民族主义 日本人的战争责任 受害意识 《战败后论》 战后责任
下载PDF
从《原爆小景》看日本作曲家林光对战争与社会的反思
20
作者 钟卓文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5-168,共14页
随着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败,日本音乐界也开始了对于战争以及战后社会现实的思考。尤其是那些在20世纪30年代左右出生、自幼在战争的阴影中长大的作曲家们,他们不仅承受了日本战败的巨大心理落差,同时还经历了战争中资源匮乏的... 随着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败,日本音乐界也开始了对于战争以及战后社会现实的思考。尤其是那些在20世纪30年代左右出生、自幼在战争的阴影中长大的作曲家们,他们不仅承受了日本战败的巨大心理落差,同时还经历了战争中资源匮乏的艰苦生活。这种痛苦体验引发了他们对于战争及社会现实的反思,并在创作中得到了不同形式的反映,先锋派作曲家林光即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文章以林光的代表作——无伴奏合唱《原爆小景》为例,将在对其创作背景、音乐形态、创作风格以及音乐内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阐释战后作曲家们如何通过音乐形式表现战争与社会现实,用音乐创作表达对战争与现实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光 小景》 战争 社会现实 反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