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在督脉背段的压痛反应规律 被引量:31
1
作者 杨广印 许金森 吴祖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在督脉背段T3—L4的压痛反应规律,为消化系统疾病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以按诊的方式观察近期经胃镜或肠镜检查确诊为消化系统疾病患者(30例)和具有消化道症状但未行胃镜或肠镜检查患者(16例)的督脉背段...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在督脉背段T3—L4的压痛反应规律,为消化系统疾病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以按诊的方式观察近期经胃镜或肠镜检查确诊为消化系统疾病患者(30例)和具有消化道症状但未行胃镜或肠镜检查患者(16例)的督脉背段,范围从督脉的至阳穴到腰阳关穴(包含经上非穴),以所按压的棘突间隙出现明显疼痛或酸胀的感觉为压痛阳性反应。结果:30例镜检患者和16例未镜检患者的压痛点阳性率均为100.0%,压痛反应阳性点主要集中在T6—T10的5个胸椎节段的相关穴位和经上非穴,压痛反应点的数量大多为5~9个。结论:从督脉灵台穴到中枢穴(T6—T10节段水平)循行区域的压痛反应与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可以作为消化系统功能状态的判断和辅助诊断的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疾病 督脉 压痛反应 诊断
原文传递
基于压痛反应和压痛阈探析慢性胃炎与督脉相关穴位的特异性 被引量:14
2
作者 杨广印 徐维 +4 位作者 陈麟 潘晓华 黄倩茹 朱小香 许金森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15-618,共4页
目的:通过对慢性胃炎患者与健康受试者督脉背段压痛反应和压痛阈的同步观察对比,探析慢性胃炎与督脉背段相关穴位或部位的特异性。方法:选取慢性胃炎患者和健康受试者各30例,同步对比观察督脉背段T_1~L_3棘突下的经穴和经上非穴点的压... 目的:通过对慢性胃炎患者与健康受试者督脉背段压痛反应和压痛阈的同步观察对比,探析慢性胃炎与督脉背段相关穴位或部位的特异性。方法:选取慢性胃炎患者和健康受试者各30例,同步对比观察督脉背段T_1~L_3棘突下的经穴和经上非穴点的压痛反应和机械压力痛阈。结果:胃炎组与健康组督脉背段各棘突下压痛反应出现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炎组督脉背段T_1~L_3各棘突下的压痛阈均比健康组低,T_4~T_9、T_(12)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胃炎组在督脉背段各棘突下的压痛反应出现率和压痛阈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P<0.01);健康组则呈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督脉T_4棘突下、神道(T_5)、灵台(T_6)3个穴位或部位为慢性胃炎与督脉背段相关的高度特异性穴位,可供针灸临床参考;高压痛反应出现率和低压痛阈值可能是慢性胃炎在督脉背段穴位特异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督脉 压痛反应 压痛 穴位特异性
原文传递
胃溃疡胃炎患者在督脉背段压痛反应定位的规律探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广印 潘晓华 +5 位作者 黄倩茹 朱小香 兰彩莲 许金森 徐维 陈麟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70-73,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单一病位的胃溃疡、胃炎患者和复合病位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在督脉背段的特异性压痛反应定位的差异及其规律性。方法采用指压按诊的方法观察受试者督身柱(T3)-L3各棘突下压痛反应的出现率和分布规律。结果 21例胃溃疡、13例... 目的对比观察单一病位的胃溃疡、胃炎患者和复合病位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在督脉背段的特异性压痛反应定位的差异及其规律性。方法采用指压按诊的方法观察受试者督身柱(T3)-L3各棘突下压痛反应的出现率和分布规律。结果 21例胃溃疡、13例胃炎和30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督脉压痛点阳性率均为100%;胃溃疡与胃炎患者的脊柱各节段水平压痛反应出现率极为相似(Pearson相关系数为0.978,显著性检验为P<0.01),出现率90%以上的督脉穴位均为神道(T5)和灵台(T6);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出现率90%以上的为T8和筋缩(T9)。结论胃溃疡与胃炎在督脉背段压痛反应的特异性定位相同,但与消化系统疾病不同,提示单一病位与复合病位的疾病相应的穴位特异性定位不同。神道穴和灵台穴为针灸诊疗胃溃疡与胃炎的特异性穴位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督脉 压痛反应 胃溃疡 胃炎 消化系统疾病
下载PDF
耳鸣患者原穴的压痛反应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岱 田珊珊 +6 位作者 解秸萍 冀美琦 付茜茜 马圆 唐汉文 李春华 史大为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523-527,共5页
[目的]研究耳鸣时十二原穴压痛反应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1)按压十二原穴,记录出现压痛反应的原穴;(2)运用压痛测试仪测量十二原穴的压痛阈;(3)根据耳鸣患者的症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对压痛敏感的原穴与证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目的]研究耳鸣时十二原穴压痛反应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1)按压十二原穴,记录出现压痛反应的原穴;(2)运用压痛测试仪测量十二原穴的压痛阈;(3)根据耳鸣患者的症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对压痛敏感的原穴与证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耳鸣患者的十二原穴均存在压痛反应。其中,压痛频次前四位的原穴依次是太冲81例(90.00%)、合谷77例(85.56%)、丘墟76例(84.44%)、太白66例(73.33%)。(2)压痛阈从低到高前四位的原穴依次是冲阳、合谷、太冲和腕骨。(3)耳鸣患者均存在五脏相关证型。其中肝相关证型55例(61.11%),脾相关证型18例(20.00%),肾、肺、心的相关证型均在10例以下。[结论](1)耳鸣相对压痛敏感的原穴是肝经原穴太冲、大肠经原穴合谷、胆经原穴丘墟,其次是脾经原穴太白、胃经原穴冲阳和小肠经原穴腕骨;(2)耳鸣常见证型主要是肝相关证型,其次是脾相关证型;(3)耳鸣时,肝经、脾经及其表里经原穴与肝、脾相关证型具有一致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原穴 压痛反应 压痛 频次 中医证型
下载PDF
慢性胃炎患者背俞穴压痛反应和压痛阈的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广印 潘晓华 +5 位作者 黄倩茹 朱小香 兰彩莲 许金森 徐维 陈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881-6883,共3页
目的:总结慢性胃炎患者背俞穴压痛反应和压痛阈的特征。方法:对胃炎组和健康组各30例T1~L3之间的背俞穴进行指压探查压痛反应和压力测痛仪测量压痛阈,分析对比两组各背俞穴压痛反应出现率和压痛阈的差异。结果:胃炎组在T1~L3的各背俞穴... 目的:总结慢性胃炎患者背俞穴压痛反应和压痛阈的特征。方法:对胃炎组和健康组各30例T1~L3之间的背俞穴进行指压探查压痛反应和压力测痛仪测量压痛阈,分析对比两组各背俞穴压痛反应出现率和压痛阈的差异。结果:胃炎组在T1~L3的各背俞穴压痛反应出现率高于健康组(P<0.01),胃炎组压痛反应出现率≥80%的背俞穴有:T4~T7之间的背俞穴;胃炎组背俞穴T6(督俞)、T7(膈俞)、T8、T9(肝俞)、T10(胆俞)压痛阈均低于健康组(P<0.05,P<0.01)。结论:T6~T10之间的5个背俞穴为与慢性胃炎相关的低压痛阈敏化穴,T6、T7背俞穴为同时具备高压痛反应出现率和低压痛阈的敏化穴;高压痛反应出现率和低压痛阈可能是胃炎患者背俞穴敏化的一种特异性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俞穴 穴位特异性 压痛反应 压痛 慢性胃炎
原文传递
穴位压痛反应在儿童紫癜性肾炎的诊断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兆睿 孙冬冬 +2 位作者 郭彤彤 周朋 刁娟娟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1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穴位压痛反应对儿童过敏性紫癜是否存在肾脏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9年10月至2021年4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病房129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纳入本研究,其中伴有肾损害的64例患儿为观察组,其余65例未发生肾损害的患儿作为对... 目的探讨穴位压痛反应对儿童过敏性紫癜是否存在肾脏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9年10月至2021年4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病房129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纳入本研究,其中伴有肾损害的64例患儿为观察组,其余65例未发生肾损害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儿的太溪、三阴交、足三里、血海的按压疼痛进行(VAS)数字疼痛评分以及压痛阈值评估,检测观察组患儿尿蛋白消失时间及24 h尿蛋白,并分析穴位压痛反应与尿蛋白消失时间及24 h尿蛋白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儿穴位压痛VA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儿(P<0.01,P<0.05)。观察组患儿穴位压痛阈值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1,P<0.05);尿蛋白消失时间与4个穴位的压痛VAS评分及压痛阈值均不相关(P>0.05);观察组患儿太溪穴压痛VAS评分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P<0.05),与余穴位不相关(P>0.05);观察组患儿太溪穴压痛阈值与24 h尿蛋白呈负相关(P<0.05),与余穴位不相关(P>0.05)。结论太溪、三阴交、足三里、血海穴压痛程度可能能够反映过敏性紫癜患儿是否存在肾脏损害,太溪穴可同时反映肾脏损伤的程度,但4个穴位均不能预测本次病程时间的长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紫癜性肾炎 压痛反应 穴位特异性
原文传递
应用阿是之法的心得体会
7
作者 江慈 《双足与保健》 2001年第3期34-36,共3页
阿是之法是我国古代医家临床中的一大发明。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 中有一段生动的文字描述:“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处,即云阿是,刺灸皆验,故曰阿是穴也。”早在两千多年前《灵枢·... 阿是之法是我国古代医家临床中的一大发明。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 中有一段生动的文字描述:“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处,即云阿是,刺灸皆验,故曰阿是穴也。”早在两千多年前《灵枢·背腧篇》中亦有“五脏之俞出于背者,……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的相似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是之法 阿是穴 查病 压痛反应 得气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