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NSYS的压电陶瓷材料有限元仿真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林玲 《科技资讯》 2009年第36期39-40,共2页
介绍了压电效应与压电陶瓷材料相关理论,利用压电材料的正压电效应,可以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ANSYS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可进行力电耦合场分析,利用ANSYS对压电陶瓷薄膜的力电转换进行有限元模拟与分析,对压电薄膜施加一定外力,分析产生的... 介绍了压电效应与压电陶瓷材料相关理论,利用压电材料的正压电效应,可以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ANSYS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可进行力电耦合场分析,利用ANSYS对压电陶瓷薄膜的力电转换进行有限元模拟与分析,对压电薄膜施加一定外力,分析产生的电压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电耦合分析 有限元仿真
下载PDF
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压电道路中压电陶瓷的发电仿真
2
作者 张君 潘美林 《科技资讯》 2023年第1期69-72,共4页
该文以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为基础,分别建立了不同几何形状的三维图像,在限制无关变量的情况下,探讨了不同形状的压电陶瓷材料发出电能的大小,为压电道路中压电单元的铺设做了辅助研究。并且做了相关的参数化分析,验证压电陶瓷发电... 该文以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为基础,分别建立了不同几何形状的三维图像,在限制无关变量的情况下,探讨了不同形状的压电陶瓷材料发出电能的大小,为压电道路中压电单元的铺设做了辅助研究。并且做了相关的参数化分析,验证压电陶瓷发电规律随荷载的变化关系研究发现,正八棱柱体在限制其他无关变量的前提下,使用相同体积的压电材料和相同载荷的作用下发出的电能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公路 有限元仿真分析 电耦合分析 参数化分析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工形压电发电装置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康超 肖莹 +2 位作者 宋佳 龚俊杰 边义祥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2-265,270,共5页
针对目前悬臂梁压电发电装置的局限性,设计了一种工形的压电发电装置。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工形压电发电装置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静力分析及模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工形压电发电装置的最大应变出现在每个转角折弯处,且每个... 针对目前悬臂梁压电发电装置的局限性,设计了一种工形的压电发电装置。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工形压电发电装置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静力分析及模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工形压电发电装置的最大应变出现在每个转角折弯处,且每个转角折弯处的应变基本一致。根据压电方程可知,该处将产生最大的发电电压,所以在此粘贴压电片将具有最佳的发电能力。通过建立发电装置的压电耦合分析模型,计算得到在0.1mm的位移载荷作用下,每片压电片上将产生约15.1V的电压。最后,对该工形压电发电装置进行了参数化研究,结果表明,当选择长80 mm、宽15 mm、厚0.4 mm的压电工形板时,发电效果最佳,最大发电电压可达16.5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形装置 有限元仿真 电耦合分析 性能 参数化研究
下载PDF
压电式微传声器的设计与测量方法的匹配
4
作者 于留波 赵湛 +1 位作者 丁国杰 轩运动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60-563,586,共5页
针对压电式微传声器的两种测量方法,研究了提高微传声器灵敏度的方法。对于电荷测量法,前置放大电路应采用并联负反馈的方式;对于电压测量法,前置放大电路应采用串联负反馈的方式;并且选用高输入阻抗的放大器作为前置放大器。根据理论... 针对压电式微传声器的两种测量方法,研究了提高微传声器灵敏度的方法。对于电荷测量法,前置放大电路应采用并联负反馈的方式;对于电压测量法,前置放大电路应采用串联负反馈的方式;并且选用高输入阻抗的放大器作为前置放大器。根据理论推导不同材料在不同测量方法下的灵敏度,发现在电荷测量法下用PZT制备的微传声器与在电压测量法下用ZnO制备的微传声器的灵敏度都比较高。用ANSYS软件对四边固支ZnO压电式微传声器进行静力分析,发现薄膜上最大电压为7.89mV,最小电压为-5.55mV。根据薄膜上的应力分布,针对两种测量方法,优化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新型微传声器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配 前置放大 系数矩阵 强度分布 电耦合分析
下载PDF
基于柔性放大机构的压电微夹钳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邬亮恩 崔玉国 +1 位作者 梁冬泰 冯锋义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7-440,共4页
基于钳指可平动并能感知钳指位移与夹持力的要求,采用柔性放大机构对压电微夹钳进行了结构设计。基于ANSYS的压电耦合场分析技术,对压电微夹钳的静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表明,在200V的最大驱动电压下,钳指最大位移为233.9μm;在20V的阶跃... 基于钳指可平动并能感知钳指位移与夹持力的要求,采用柔性放大机构对压电微夹钳进行了结构设计。基于ANSYS的压电耦合场分析技术,对压电微夹钳的静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表明,在200V的最大驱动电压下,钳指最大位移为233.9μm;在20V的阶跃驱动电压下,钳指的稳态位移为20.6μm,响应时间为0.1s;通过实验对压电微夹钳的静动态特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150 V的驱动电压下,钳指位移为78.4μm,夹持0.3mm×8mm微轴所产生的夹持力为9.2m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夹钳 柔性放大机构 钳指位移 夹持力 电耦合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