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9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印度大陆板片前缘撕裂与分段俯冲:来自冈底斯新生代火山-岩浆作用证据 被引量:93
1
作者 侯增谦 赵志丹 +2 位作者 高永丰 杨志明 江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61-774,共14页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不仅呈现南北不均一性,而且显示东西分段性。以横贯高原腹地的NNE向负磁异常带为界,将冈底斯分为三段。在宽约300km的负磁异常带为代表的中段,近SN向的裂谷和正断层系统、重要地震和现代热水活动、古新世林子宗火山...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不仅呈现南北不均一性,而且显示东西分段性。以横贯高原腹地的NNE向负磁异常带为界,将冈底斯分为三段。在宽约300km的负磁异常带为代表的中段,近SN向的裂谷和正断层系统、重要地震和现代热水活动、古新世林子宗火山岩系和中新世超钾质火山岩系、以及日喀则弧前盆地集中发育,伴有斑岩型Cu-Mo和成因独特的Au-Cu矿化;在85°E以西的西段,主要发育强烈逆冲推覆系、同碰撞期花岗岩和中新世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系,伴有造山型Au矿化;而在90°E以东的东段,主要发育走滑断裂系、同碰撞期花岗岩和中新世埃达克质斑岩,伴有斑岩型Cu-Mo矿化。古新世林子宗火山岩的精细定年和地球化学特征揭示,印度大陆板片向北的俯冲-汇聚至少在50Ma前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差异性。然而,中新世钾质-超钾质岩和大规模花岗岩基的时空分布和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印度大陆板片前缘可能发生撕裂,并发生分段式差异俯冲,西段(85°E以西)俯冲规模大,距离远,东段(90°E以东)俯冲规模小,可能未跨过雅江缝合带。沿着负磁异常带两侧的边界裂谷带,高SiO_2煌斑岩和念青唐古拉花岗岩基及相伴钾质火山岩的发育,揭示来源于软流圈地幔的岩浆和高热流穿过板片撕裂带并沿耦合上覆的裂谷带上涌,前者侵位和喷发,后者诱发地壳熔融。90°E与85°E之间的俯冲板片可能由于撕裂、断离和破碎,因而导致斜跨高原腹地的大面积通道式负磁异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片撕裂 差异俯冲 新生代火成岩 印度大陆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印度大陆俯冲前缘的可能位置:来自藏南和藏东活动热泉气体He同位素约束 被引量:40
2
作者 侯增谦 李振清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82-493,共12页
为了获得西藏碰撞造山带的深部信息 ,并约束印度大陆俯冲碰撞过程 ,系统研究了藏南地区活动热泉的氦同位素。本文资料和前人成果表明 ,青藏高原热泉气体 He同位素组成变化极大 ,R/ Ra介于 0 .0 17~5 .38之间 ,可分为两个不同的 He变化... 为了获得西藏碰撞造山带的深部信息 ,并约束印度大陆俯冲碰撞过程 ,系统研究了藏南地区活动热泉的氦同位素。本文资料和前人成果表明 ,青藏高原热泉气体 He同位素组成变化极大 ,R/ Ra介于 0 .0 17~5 .38之间 ,可分为两个不同的 He变化域 ,即幔源 He域 (R/ Ra:0 .11~ 5 .38;R为样品的 3He/ 4He值 ,Ra为空气的 3He/ 4He值 ,下同 )和壳源 He域 (R/ Ra:0 .0 17~ 0 .0 72 )。前者主要分布于东构造结附近的腾冲热海 (R/ Ra:0 .4 0~ 5 .38)、西构造结附近的狮泉河热田 (R/ Ra:0 .2 7~ 0 .30 )以及 89°E以东的拉萨热水活动带 (R/ Ra:0 .11~ 0 .98) ,后者集中于 89°E以西的昂仁热水活动区 (R/ Ra:0 .0 17~ 0 .0 72 )。东西构造结附近的热泉受走滑断裂控制 ,有不超过 5 0 %的幔源气贡献 ,而高原腹地内的热水活动则受 SN向裂谷控制 ,幔源 He域与壳源 He域以 89°E为界 ,分别横跨雅江缝合带。热泉氦同位素与深部地球物理探测资料综合分析表明 ,高原腹地的现代热水活动主要受上地壳内部成片出现的岩浆房或部分熔融层驱动 ,但 89°E以东地区有来自幔源熔浆的热和物质 (He气 )贡献。本文提出 ,印度大陆板块总体呈斜向俯冲态势 ,在 89°E以西 ,向北北东方向缓角度俯冲的板片可能已越过雅江缝合带 ,而在89°E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大陆 俯冲前缘 热泉气体 He同位素燕鸟化石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
下载PDF
Constraining quantitatively the timing and process of continent-continent collision using magmatic record: Method and examples 被引量:27
3
作者 ZHU DiCheng WANG Qing ZHAO ZhiDa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040-1056,共17页
Based on the main driving force of plate motion(the slab pull force generated by the descent of the oceanic plate in subduction zones) and the three primary mechanisms for magma generation(adding fluid, increasing tem... Based on the main driving force of plate motion(the slab pull force generated by the descent of the oceanic plate in subduction zones) and the three primary mechanisms for magma generation(adding fluid, increasing temperature, and decreasing pressure), the continent-continent collisional process has been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including initial collision, ongoing collision, and tectonic transition. These stages are characterized by normal calc-alkaline andesitic magma(dehydration of the oceanic crust to release fluids), the migration of calc-alkaline magma toward the trench(dehydration of the oceanic crust or an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or small-scale crust-derived peraluminous magma(heat from intra-crustal shearing), and extensive magmatism with compositional diversity induced by slab break-off(increasing temperature and decreasing pressure), respectively.On the basis of the obtained age of slab break-off, the timing of the initial continent-continent collision can be quantitatively back-dated using the convergence rate, depth of slab break-off, and subduction angle. The spatio-temporal migration of the magmatic activity of the Gangdese Batholith, the onset of magmatic flare-up, and the increase of magma temperature at 52–51Ma documented by the volcanic rocks of the Linzizong Pana Formation were most likely the result of the break-off of the Yarlung-Zangbo Neo-Tethyan oceanic lithosphere at approximately 53 Ma. This proposed age of slab break-off suggests that the initial India-Asia collision likely occurred at approximately 55–54 Ma,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ollision ages constrained by other abundant geological data(60–55 Ma). This magmatic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Bitlis orogenic belt in southern Turkey in the Arabia-Eurasia continental collision zone, yielding an age range of approximately 29–22 Ma for the initial Arabia-Asia continental collision that is close to the collision ages recently obtained by apatite fission-track dating(approximately20 Ma) and regional tectonic shortenin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matic record Slab break-off Timing of initial collision India-Asia collision Tethyan orogenic belt
原文传递
藏北羌塘地区新生代火山作用与岩石圈构造演化 被引量:25
4
作者 迟效国 李才 金巍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9-410,共12页
自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以来,藏北羌塘地块依次发育有碱性玄武岩系列、高钾钙碱性系列、钾玄岩系列和过碱性钾质-超钾质系列火山活动.研究表明岩浆源区经历了由早期尖晶石橄榄岩地幔向晚期石榴石橄榄岩富集地幔(EM2)的转变.高钾钙碱... 自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以来,藏北羌塘地块依次发育有碱性玄武岩系列、高钾钙碱性系列、钾玄岩系列和过碱性钾质-超钾质系列火山活动.研究表明岩浆源区经历了由早期尖晶石橄榄岩地幔向晚期石榴石橄榄岩富集地幔(EM2)的转变.高钾钙碱性系列和钾玄岩系列安粗质岩石具有高Mg#值和极高的Cr,Ni,Co丰度,指示岩浆可能来自于拉萨地块大陆岩石圈的俯冲作用.藏北过碱性超钾质系列的La/Rb,Zr/Rb,K/La,K/Nb,Rb/Nb和Pb/La值小于岛弧火山岩,大于和类似于洋岛玄武岩,指示岩浆源区具有软流圈流体交代古俯冲地幔楔的属性.而藏南超钾质火山岩和藏东超钾质煌斑岩的上述元素比值类似于和大于岛弧火山岩,暗示源区地幔存在俯冲陆壳释放的流(熔)体的交代作用.上述成因标志支持印度大陆岩石圈俯冲到高原中部,欧亚岩石圈地幔向南俯冲到羌塘之下的结论.文中进一步提出陆内俯冲与藏北、藏东区域大型走滑构造的脉动滑移效应导致高原腹地软流圈脉动上涌,岩石圈脉动减薄产生钾质-超钾质岩浆脉动旋回的成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北 构造演化 火山作用 羌塘地区 新生代 高钾钙碱性系列 钾玄岩系列 大陆岩石圈 岛弧火山岩 石榴石橄榄岩 尖晶石橄榄岩 超钾质火山岩 岩浆源区 钾质煌斑岩 岩石圈地幔 大陆碰撞 印度大陆 羌塘地块 富集地幔 火山活动
原文传递
亚太地区空间地球动力学研究计划(APSG)首期VLBI联测结果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广利 叶叔华 +11 位作者 钱志瀚 李金岭 C.Ma J.Ryan D.Gordon K.Baver 张晋 刘祥 K.Aoki M.Ishihara S.Rich C.Clyde 《中国科学(A辑)》 CSCD 2000年第6期572-576,共5页
1997年 1 0月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与美国宇航局Goddard空间飞行中心(GSFC)成功组织实施了亚太地区空间地球动力学研究计划 (APSG)首期联测中的VLBI观测 .共 6个VLBI站参加 ,包括中国上海和乌鲁木齐站、美国阿拉斯加Gilcreek站和夏威夷K... 1997年 1 0月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与美国宇航局Goddard空间飞行中心(GSFC)成功组织实施了亚太地区空间地球动力学研究计划 (APSG)首期联测中的VLBI观测 .共 6个VLBI站参加 ,包括中国上海和乌鲁木齐站、美国阿拉斯加Gilcreek站和夏威夷Kokee站、日本鹿岛 (Kashima)站及澳大利亚塔斯玛尼亚的Hobart站 .各站之间的基线长度为 1 90 0~ 1 1 0 0 0km ,基线测量重复率约为 1 0× 1 0 -9.利用上述台站以往的VLBI观测 ,并结合全球VLBI观测数据进行了综合解算 ,获得了上述 6个VLBI站的基线变化率及台站的运动速率 .特别是检测到上海台和乌鲁木齐站相对于欧亚板块稳定区域分别存在向东 8mm/a和向北偏东 1 4mm/a的运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LBI 地壳运动测量 APSG 亚态地区 印度大陆
原文传递
Teleconnection Patterns along the Asian Jet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Convection Oscillations over the Indian Continent and Western North Pacific during Summer 被引量:3
6
作者 SHI Shan-Feng LU Ri-Yu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10年第1期14-18,共5页
A zonal teleconnection has been found along the Asian jet over the Eurasian continent during summer.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circulation anomalies in the extratropics, in particular for the zonal telec... A zonal teleconnection has been found along the Asian jet over the Eurasian continent during summer.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circulation anomalies in the extratropics, in particular for the zonal teleconnection, under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subtropical convection anomalies over the northern Indian continent (IND) and the westem North Pacific (WNP). The outof-phase configuration (i.e., stronger (weaker) IND convection and weaker (stronger) WNP convection) was found to be more common than the in-phase configuration (i.e., stronger (weaker) IND convection and stronger (weaker) WNP convection),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results. Composit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irculation anomalies for out-of-phase configurations of 30-60-day convection oscillations are much stronger in the middle latitudes than those for in-phase configurations. In addition, zonal teleconnection patterns are predominant for the out-of-phase configurations, particularly for the configuration of strong IND convection and weak WNP convec- tion; however, they are either weak or obscure for the in-phase configuration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zonal teleconnection pattem along the Asian jet is dependent on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the 1ND and WNP subtropical convection anomal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tropical convection mid-latitude teleconnection westem North Pacific Indian continent
下载PDF
波令—阿勒罗德间冰期时期西南印度夏季季风降雨的变化性
7
作者 Ashish Sinha 徐明芝 《海洋地质动态》 2006年第5期15-17,共3页
关键词 夏季季风 印度大陆 降雨 西南 间冰期 20世纪60年代 印度大陆 灾害数据库 潮湿空气 西藏高原
下载PDF
印支半岛及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
8
作者 P.Huchon 刘静 《地震地质译丛》 1995年第2期39-42,共4页
1.西藏东部的挤压变形虽然对大陆碰撞时各陆块的挤压变形量仍有有争议,但对喜马拉雅两个弧束周围的挤入所引起的应力和应变模式却无异议。
关键词 断层活动 印支半岛 印度大陆 欧亚大陆 碰撞
下载PDF
2005年8月世界香料精油类产品市场报告主产地篇
9
《国内外香化信息》 2005年第9期1-3,共3页
IFEAT国际2005大会召开在即,有经验的参会者提醒应尽快办好去印度南部的签证。另外,美国国家传染病中心建议说,参会者应该接种一些疫苗,如肝炎、伤寒,特别是破伤风-白喉和麻疹的疫苗。该中心称旅行者应服用抗疟药物,但也指出“氯... IFEAT国际2005大会召开在即,有经验的参会者提醒应尽快办好去印度南部的签证。另外,美国国家传染病中心建议说,参会者应该接种一些疫苗,如肝炎、伤寒,特别是破伤风-白喉和麻疹的疫苗。该中心称旅行者应服用抗疟药物,但也指出“氯喹”(疟疾的特效药之一种)在印度大陆并不是一个有效的抗疟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报告 产地 产品 油类 香料 世界 抗疟药物 印度大陆 传染病
原文传递
INDEPTH-Ⅲ地震层析成像——藏北印度岩石圈俯冲断落的证据 被引量:12
10
作者 赵文津 薛光琦 +5 位作者 赵逊 吴珍汉 史大年 刘葵 江万 熊嘉育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0,共10页
德庆 龙尾错剖面层析速度结构剖面揭示了在高原地壳发生缩短与增厚后 ,高速的印度大陆地幔岩石圈分为两层以不同角度向北伸展到羌塘盆地的中部 ( 33°N~ 34°N之间 )。上层在拉萨地块岩石圈 (速度为 7.9~ 8.0km/s)之下向北... 德庆 龙尾错剖面层析速度结构剖面揭示了在高原地壳发生缩短与增厚后 ,高速的印度大陆地幔岩石圈分为两层以不同角度向北伸展到羌塘盆地的中部 ( 33°N~ 34°N之间 )。上层在拉萨地块岩石圈 (速度为 7.9~ 8.0km/s)之下向北伸展过程中发生断裂 ,形成若干断块 ,并下沉 ;下层以较大角度向北俯冲下去 ,并在 32°N之下进入软流圈 ;发现北部有一浅一深 2条低速带 ,可能代表地幔内温度较高的热流体的流动通道 ,并产生强烈的各向异性。浅处低速带与深部低速带有联系 ;此低速带与东部Wittlinger发现的 34.5°N深部的高温低速体没有直接联系 ,后者呈NW—SE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 层析成像 地幔 热流体 低速层 反演 印度大陆高速岩石圈
下载PDF
基于体波有限频层析成像的青藏高原南部和中部下方印度大陆岩石层俯冲和撕裂的三维图像 被引量:10
11
作者 Xiaofeng Liang Yun Chen +11 位作者 Xiaobo Tian Yongshun John Chen James Ni Andrea Gallegos Simon L.Klemperer Minling Wang Tao Xu Changqing Sun Shaokun Si Haiqiang Lan Jiwen Teng 左思成 《世界地震译丛》 2016年第6期521-542,共22页
使用TIBET-31N无源地震台阵以及以前临时地震台阵记录到的远震体波数据进行了有限频层析成像反演,对青藏高原南部及中部的三维速度结构成像。在喜马拉雅和拉萨地块下方存在向北倾角40°的高速体。我们把这些高速异常区域解释为俯冲... 使用TIBET-31N无源地震台阵以及以前临时地震台阵记录到的远震体波数据进行了有限频层析成像反演,对青藏高原南部及中部的三维速度结构成像。在喜马拉雅和拉萨地块下方存在向北倾角40°的高速体。我们把这些高速异常区域解释为俯冲的印度大陆岩石层(ICL)。印度大陆岩石层似乎在青藏高原中部比东部向北延伸更多——沿85°E在31°N到达350km深处,而沿91°E则是在30°N到达350km深度。P波和S波低速异常区在当惹雍错裂谷、亚东—谷露裂谷和错那裂谷下方从下地壳延伸至≥180km深度,这表明青藏高原南部的裂谷可能包含了整个岩石层的变形。当惹雍错裂谷下方的异常区向下延伸到约180km,而亚东—谷露裂谷西部和错那裂谷东部的异常延伸到了超过300km的深度。亚东—谷露裂谷西部的低速区上地幔延伸至最北,并且似乎与青藏高原中部下方广阔的上地幔低速区相连。于是,北向俯冲的印度板块沿着南北走向的裂缝撕裂。这些裂缝允许或者导致的软流层上涌同青藏高原北部上地幔相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大陆岩石层 青藏高原 体波走时层析成像 俯冲 撕裂 上地幔
下载PDF
印度大陆板块北漂的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梁光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1-220,共10页
印度大陆板块是一个活化的克拉通板块,其向北漂移并与欧亚板块碰撞过程得到了广泛研究,但其北漂的动力机制则很少被关注。传统上认为是海底扩张造成了印度大陆板块的北漂,但最新的地球物理观测结果却与此相悖。基于地磁场异常特征、古... 印度大陆板块是一个活化的克拉通板块,其向北漂移并与欧亚板块碰撞过程得到了广泛研究,但其北漂的动力机制则很少被关注。传统上认为是海底扩张造成了印度大陆板块的北漂,但最新的地球物理观测结果却与此相悖。基于地磁场异常特征、古地磁测量和地震勘探剖面等诸多证据的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印度大陆板块厚度大约40km,其北漂的动力机制与印度板块南侧深部的岩浆上涌密切相关,大陆板块的漂移是自发驱动的。通过新建立的大陆漂移模型可以合理解释印度大陆板块漂移的动力来源,并合理地解释了印度大陆板块北漂中伴随左旋的深层次动力机制。最后探讨了印度大陆板块在80~40 Ma期间异常高速漂移的根源和东非大裂谷的成因。本研究为大陆漂移模式提供了一个新的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大陆板块 大陆漂移 动力机制 东非裂谷 海底扩张
下载PDF
新特提斯洋打开于晚三叠世?——印度大陆北缘沉积响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中玙 王建刚 李伟桐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024-3042,共19页
新特提斯洋是中生代位于北方欧亚大陆和南方冈瓦纳大陆之间的古大洋,它在青藏高原南部地区于新生代早期因印度-欧亚大陆碰撞而消亡,其遗迹为现今的印度河-雅鲁藏布缝合带。新特提斯洋打开以拉萨地块从冈瓦纳大陆的裂离为标志。准确约束... 新特提斯洋是中生代位于北方欧亚大陆和南方冈瓦纳大陆之间的古大洋,它在青藏高原南部地区于新生代早期因印度-欧亚大陆碰撞而消亡,其遗迹为现今的印度河-雅鲁藏布缝合带。新特提斯洋打开以拉萨地块从冈瓦纳大陆的裂离为标志。准确约束新特提斯洋的开启时间是重建冈瓦纳大陆裂解过程和特提斯洋演化历史的关键,但目前学术界对于新特提斯洋的开启时间还存在很大争议,不同学科方法的认识从早二叠世到晚三叠世不等。本文对新特提斯洋南侧印度被动大陆边缘二叠纪—三叠纪沉积地层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研究发现在早二叠世冰期结束之后,印度大陆北缘长期表现为稳定的沉积环境,显著的沉积环境变化仅发生在晚三叠世。晚三叠世的沉积环境变化伴随着沉积和沉降速率增加、沉积物源变化、双峰式火山活动以及古地理格局的重大改变。研究认为,晚三叠世印度大陆北缘沉积作用变化所记录的区域伸展作用很可能代表了新特提斯洋的开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特提斯洋开启 印度大陆北缘 沉积响应 古地理 晚三叠世 特提斯喜马拉雅
下载PDF
驱动印度大陆北漂的动力是什么?
14
作者 梁光河 杨巍然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8-80,共13页
印度大陆板块从位于南半球的冈瓦纳大陆裂解并漂移到当前位置已得到普遍认可,但大陆板块运动的驱动力在大陆漂移学说提出至今一直存在争议,定量估算印度大陆板块运动的驱动力有助于减少争议。我们收集了印度大陆南部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区... 印度大陆板块从位于南半球的冈瓦纳大陆裂解并漂移到当前位置已得到普遍认可,但大陆板块运动的驱动力在大陆漂移学说提出至今一直存在争议,定量估算印度大陆板块运动的驱动力有助于减少争议。我们收集了印度大陆南部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区域的两条深反射地震勘探剖面,并对其进行了构造地质解译,详细估算了其莫霍面倾角,得到了地壳重力滑移剪切力的大小,用于解释印度大陆运动的动力机制。结果说明,印度大陆板块在地幔上涌形成的倾斜界面上能够产生足够大的重力滑移力驱动印度大陆向北漂移。由此提出一个“地幔上涌和重力滑移”双驱动大陆漂移模型,即大陆板块依靠连续的地幔热上涌和重力滑移力会持续漂移。该模型能够合理解释印度洋上的大陆残片,也能合理解释印度大陆北漂中左旋的成因机制。该重力滑移驱动机制为板块运动提供了一个新的动力模式,为认识板块运动驱动力提供了更为精确的约束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大陆北漂 大陆地壳 重力滑移 动力机制 地震勘探
下载PDF
重力异常揭示印度大陆地幔岩石圈在喜马拉雅东部之下陡俯冲
15
作者 梁生贤 王绪本 +5 位作者 徐铮伟 代堰锫 王永华 郭镜 焦彦杰 李富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18-2034,共17页
印度大陆地幔岩石圈(ICML)在印-亚碰撞带之下的几何结构和变形对于了解陆-陆汇聚模式至关重要.本文利用重力数据和地震速度模型,估算了藏南地区上地幔剩余重力异常,然后通过三维重力反演构建了上地幔密度模型.结果显示,在喜马拉雅东部... 印度大陆地幔岩石圈(ICML)在印-亚碰撞带之下的几何结构和变形对于了解陆-陆汇聚模式至关重要.本文利用重力数据和地震速度模型,估算了藏南地区上地幔剩余重力异常,然后通过三维重力反演构建了上地幔密度模型.结果显示,在喜马拉雅东部之下的上地幔中存在低密度异常,其东西长约300km,南北宽约100km;而在喜马拉雅西部之下则没有明显的密度异常.低密度异常的西界对应于亚东-谷露裂谷(地表经度为89°~90°E),南界可能代表地幔缝合线,位于28°N附近(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以南约130km处).研究认为,与西部的ICML近水平俯冲不同,东部的ICML可能为陡俯冲,并可能伴随软流圈上涌.这种横向变化的几何结构表明,ICML可能在地幔缝合线与亚东-谷露裂谷在上地幔的交点处发生了重大撕裂.ICML撕裂以及在东部陡俯冲这一地质过程可能与藏南裂谷的发育以及喜马拉雅-冈底斯东部的中新世岩浆活动、成矿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大陆地幔岩石圈 陡俯冲 地幔缝合线 主撕裂点 上地幔密度 喜马拉雅
原文传递
琥珀中的印度古老雨林昆虫
16
《生命世界》 2010年第11期5-5,共1页
印度独特的动植物群被认为是在印度大陆1亿年的向北运动中进化出来的,这种向北运动终结于形成喜马拉雅山脉的大碰撞。然而,美国科学家发现,保存在琥珀中的昆虫或许能证明印度的生物群并非像目前认为的那样孤立进化。
关键词 印度大陆 昆虫 琥珀 雨林 喜马拉雅山脉 美国科学家 植物群 生物群
原文传递
大力弘扬“青藏精神”,加强中国高原研究
17
作者 郑绵平 郑度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共1页
青藏高原誉称地球“第三极”,是地球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构成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的范例,是打开地球动力学的金钥匙,是涵盖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冰冻圈和生物圈的综合研究领域,是中国地球科学、生物学、自然资源与... 青藏高原誉称地球“第三极”,是地球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构成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的范例,是打开地球动力学的金钥匙,是涵盖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冰冻圈和生物圈的综合研究领域,是中国地球科学、生物学、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具有突出区位优势的研究领域,而成为探索自然奥秘多学科交融的一块瑰宝。青藏高原主体位于中国,既是东南亚“水塔”,又是中国生态屏障和国家安全的战略要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中国 地球动力学 精神 自然资源 大陆碰撞 印度大陆 地球科学
原文传递
克朗斯与印度IDMC机械制造企业在啤酒酿造技术领域合作
18
《酒.饮料技术装备》 2008年第1期76-76,共1页
啤酒在印度市场具有无比雄厚的发展潜力,虽处成形阶段,但其行情看涨已为定局。德国新特劳普林的克朗斯股份公司视印度大陆为未来重点市场之一,与印度IDMC公司(Indian Dairy Machinery Company)适时掌握良机,签订了一项长期合作协... 啤酒在印度市场具有无比雄厚的发展潜力,虽处成形阶段,但其行情看涨已为定局。德国新特劳普林的克朗斯股份公司视印度大陆为未来重点市场之一,与印度IDMC公司(Indian Dairy Machinery Company)适时掌握良机,签订了一项长期合作协议。合作双方在2007年纽伦堡的BRAU Beviale展会上公布此消息。其实,双方自2001年以来就有合作关系,还共同参与了多项啤酒厂项目的竞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大陆 合作协议 机械制造企业 啤酒厂 酿造技术 DMC公司 发展潜力 股份公司
下载PDF
漂移的南极大陆
19
作者 颜其德 《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1-21,共1页
距今2亿多年前的侏罗纪时期,南极大陆是与现今的南美洲、非洲大陆、马达加斯加、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印度大陆连为一体的冈瓦纳古大陆。古大陆以南极大陆为中心,大约在1.8亿年前开始分裂.经过数次分离并逐渐漂移,南极洲大陆形成并... 距今2亿多年前的侏罗纪时期,南极大陆是与现今的南美洲、非洲大陆、马达加斯加、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印度大陆连为一体的冈瓦纳古大陆。古大陆以南极大陆为中心,大约在1.8亿年前开始分裂.经过数次分离并逐渐漂移,南极洲大陆形成并移到现今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大陆 漂移 马达加斯加 非洲大陆 印度大陆 澳大利亚 大陆 侏罗纪 南美洲 新西兰
下载PDF
印度—亚洲大陆主碰撞过程的火山作用响应 被引量:503
20
作者 莫宣学 赵志丹 +5 位作者 邓晋福 董国臣 周肃 郭铁鹰 张双全 王亮亮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35-148,共14页
广泛发育在西藏冈底斯岩浆岩带中的林子宗火山岩及其与下伏地层间的区域性不整合 ,提供了印度—亚洲大陆碰撞 (在西藏南部 )的构造火成岩新证据。岩石学、主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Nd Sr 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林子宗火山岩早... 广泛发育在西藏冈底斯岩浆岩带中的林子宗火山岩及其与下伏地层间的区域性不整合 ,提供了印度—亚洲大陆碰撞 (在西藏南部 )的构造火成岩新证据。岩石学、主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Nd Sr 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林子宗火山岩早期带有较多陆缘弧火山岩特征 ,中期开始出现标志陆内岩浆活动的钾玄岩 ,晚期更多地显示了加厚陆壳条件下火山岩的特点 ,记录了由新特提斯俯冲消减末期过渡到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信息。系统的40 Ar/3 9Ar同位素测年确定林子宗火山岩的年龄区间为 4 0 .84~ 6 4 .4 7Ma ;其底部年龄给出了林子宗火山岩与下伏地层间不整合形成时间的最晚时限 (~ 6 5Ma)。该不整合面上、下之地层在沉积相、变形样式与变形程度上均截然不同 ,反映形成环境的重大变化 ,标志着一次重大的地质事件。根据上述事实 ,结合青藏高原岩浆活动的区域时空分布 ,及西藏南部地层、古生物与沉积研究成果 ,笔者认为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开始于 6 5Ma左右(K/T界限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林子宗火山岩 印度—亚洲大陆碰撞 构造—岩浆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