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水平与脑梗死进展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34
1
作者 李世英 李峥 +4 位作者 张晋霞 张文彦 贺永贵 刘昊 刘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水平与脑梗死进展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其中进展性脑梗死37例,非进展性脑梗死75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正... 目的探讨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水平与脑梗死进展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其中进展性脑梗死37例,非进展性脑梗死75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正常19例、IMT增厚17例及斑块76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4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MCP-1、VE-cadherin水平。结果脑梗死组血清MCP-1[(305.21±32.17)ng/L vs(217.70±23.33)ng/L]和VE-cadherin[(6.12±1.11)mg/L vs(3.95±0.40)mg/L]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非进展性脑梗死比较,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CP-1[(317.23±29.64)ng/L vs(299.28±31.89)mg/L]、VE-cadherin[(6.53±1.06)mg/L vs(5.92±1.09)mg/L]水平升高,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升高(86.5%vs 58.7%),斑块以混合回声与低回声斑块为主;斑块患者血清MCP-1、VE-cadherin水平高于IMT正常与IMT增厚患者。结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CP-1、VE-cadherin水平高,提示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斑块稳定性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1 内皮细胞 钙黏着糖蛋白 脑梗死 颈动脉疾病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MCP-1和IL-18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2
作者 哈华兰 张钲 王恒大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6期427-42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变化的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稳定型心绞痛组)及29例胸...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变化的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稳定型心绞痛组)及29例胸痛、胸闷等症状予以冠脉造影正常的患者(对照组)外周血MCP-1和IL-18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结果①急性冠脉综合征组MCP-1水平[(151.84±29.66)pg/ml]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128.49±16.97)pg/ml,P<0.001]和对照组[(112.11±10.36)pg/ml,P<0.01],并且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01<P<0.01)。②急性冠脉综合征组IL-18水平(109.31±29.35)pg/ml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72.47±21.02)pg/ml,P<0.01]和对照组[(70.48±22.34)pg/ml,P<0.001]。③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与外周血MCP-1和IL-18水平均无显著性相关(P>0.05)。④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外周血MCP-1和IL-18呈明显正相关(r=0.519,P<0.01)。结论外周血MCP-1和IL-18水平可以判断冠心病的严重程度,能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危险性,但与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无明显关系,MCP-1和IL-18的正相关提示因子间相互作用可能共同促进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1 细胞介素-18
下载PDF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7
3
作者 谭先杰 郎景和 +2 位作者 刘东远 沈铿 许秀英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 检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并探讨其与内异症发病的关系。方法 内异症患者 30例作为研究组 ,非内异症患者 2 0例作为对照组。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 目的 检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并探讨其与内异症发病的关系。方法 内异症患者 30例作为研究组 ,非内异症患者 2 0例作为对照组。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两组子宫内膜组织中MCP 1信使核糖核酸 (mRNA)的阳性表达率及相对水平。结果 研究组 2 6例 (87% )内膜组织中可检测到MCP 1mRNA的表达 ,其中 19例为强阳性表达 ,但其表达强度与内异症的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对照组 15例 (75 % )内膜组织中可检测到MCP 1mRNA表达 ,仅 3例为强阳性表达。研究组内膜组织中MCP 1mRNA的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 (两组相对表达强度分别为 0 746± 0 345及 0 46 0± 0 341,P <0 0 5 )。结论 内异症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中MCP 1mRNA的表达增强 ,M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1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
原文传递
白癜风患者调节性T细胞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检测 被引量:14
4
作者 宋秀祖 许爱娥 周荷芬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白斑与非白斑处皮肤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变化以及血液中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变化。方法稳定期白癜风患者进行负压吸疱移植治疗,收集白斑及正常皮肤的疱液,用ELISA法检... 目的探讨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白斑与非白斑处皮肤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变化以及血液中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变化。方法稳定期白癜风患者进行负压吸疱移植治疗,收集白斑及正常皮肤的疱液,用ELISA法检测皮肤组织液中MCP-1及sICAM-1的水平;收集稳定期白癜风患者血液与正常人比较,流式细胞仪观察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结果稳定期白癜风患者,血液中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与正常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寻常型白癜风患者局部白斑与非白斑处皮肤吸引疱疱液MCP-1及sICAM-1水平比较均显著增高,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节段型白癜风白斑与非白斑处MCP-1及sICAM-1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寻常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局部白斑皮肤微环境仍处于免疫异常状态,移植治疗的失败可能与局部微环境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T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1 胞间粘附分子1
原文传递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管紧张素Ⅱ的致炎作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建华 张学兰 +1 位作者 季正华 盛锦云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12-213,共2页
目的观察哮喘患儿血管紧张素Ⅱ(AⅡ)的表达及其对正常儿童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影响。方法对21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和11例正常儿童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进行血浆AⅡ测定;后者PBMC... 目的观察哮喘患儿血管紧张素Ⅱ(AⅡ)的表达及其对正常儿童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影响。方法对21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和11例正常儿童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进行血浆AⅡ测定;后者PBMC经AⅡ刺激,检测MCP-1、ICAM-1的表达。结果21例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血浆AⅡ为(113.4±47.1)ng/L,11例正常儿童血浆AⅡ为(45.9±30.6)ng/L,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11例正常儿童PBMC与不同浓度的AⅡ(10-9、10-8、10-7、10-6mol/L)混合培养,在细胞培养24 h后,MCP-1I、CAM-1的表达均明显高于0 mol/L组,以10-6mol/L的AⅡ刺激的表达最高。10-6mol/L的AⅡ条件下,刺激2、24、48 h,在24、48 h MCP-1I、CAM-1的表达均明显高于AⅡ刺激组,以24 h表达最高。结论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血浆AⅡ水平增高,AⅡ可通过刺激MCP-1I、CAM-1的表达,参与哮喘的慢性炎症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血管紧张素Ⅱ 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1 细胞黏附分子
下载PDF
Leflunomide对实验性IgA肾病大鼠肾脏TGF-β_1、MC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汤颖 娄探奇 +2 位作者 成彩联 游宇平 冯智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04-605,608,共3页
目的:分别从基因和蛋白水平研究leflunomide对实验性IgA肾病(IgAN)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水平的影响,了解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IgAN大鼠模型,随机分成leflunomide组、强的松组、模型对照组,并同时... 目的:分别从基因和蛋白水平研究leflunomide对实验性IgA肾病(IgAN)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水平的影响,了解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IgAN大鼠模型,随机分成leflunomide组、强的松组、模型对照组,并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用免疫组化、RT-PCR的方法分别检测和比较各组肾组织TGF-β1、MCP-1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Leflunomide组TGF-β1、MCP-1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leflunomide组与激素组相比,TGF-β1、MCP-1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Leflunomide可通过下调TGF-β1、MCP-1在肾脏的表达,减少局部炎症反应,延缓肾脏纤维化的进程,从而保护肾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FLUNOMIDE 肾小球肾炎 IGA 转化生长因子β 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1
下载PDF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与核因子-κB在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表达 被引量:11
7
作者 肖梅 吴正祥 +2 位作者 王巧民 张道权 叶献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9-291,共3页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与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中的表达。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雄性SD大鼠UC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各30例标本中MCP-1、NF-κB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MCP-1主要表达于胞浆,NF-κ...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与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中的表达。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雄性SD大鼠UC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各30例标本中MCP-1、NF-κB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MCP-1主要表达于胞浆,NF-κB主要表达于胞浆及胞核。UC模型组结肠组织中的MCP-1及NF-κB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UC模型组结肠组织中MCP-1与NF-κB的表达呈正相关(r=0·87,P<0·05)。结论MCP-1与NF-κB在UC结肠组织中的高表达密切相关。两者的高表达在UC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1 NF-ΚB 结肠炎 溃疡性
下载PDF
冠心病猝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冯相平 董文彬 陈新山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98-601,共4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冠心病猝死(SCD)和非SCD病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表达的差异及其与SCD的关系。方法从本教研室2001至2003年尸检档案中挑选病例及心脏标本共90例。分为SCD组(36例)、对照组Ⅰ(28例,冠心病但不是S...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冠心病猝死(SCD)和非SCD病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表达的差异及其与SCD的关系。方法从本教研室2001至2003年尸检档案中挑选病例及心脏标本共90例。分为SCD组(36例)、对照组Ⅰ(28例,冠心病但不是SCD)和对照组Ⅱ(26例,无明显动脉粥样硬化)。通过免疫组化SABC法及图像分析技术对不同组的MCP-1在斑块内的表达进行阳性细胞面积/扫描面积(R)、平均吸光度值(A)的半定量检测,并分析比较各组表达的差异性。结果SCD组的R值和A值与对照组Ⅰ、对照组Ⅱ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264±0.0130比0.0269±0.0110和0.0267±0.0100,P=0.04),(0.4534±0.0830比0.2303±0.0400和0.2158±0.0400,P=0.00)]。而对照组Ⅰ的R值和A值与对照组Ⅱ相比无统计学意义(0.0269±0.0110比0.0267±0.0100,P>0.05),(0.2303±0.0400比0.2158±0.0400,P>0.05)。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MCP-1的表达增加与SCD的发生密切相关,为SCD的诊断和临床对冠心病防治的研究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猝死 心脏 冠状动脉硬化 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1
原文传递
低分子肝素对COPD大鼠模型肺组织ICAM-1和MCP-1表达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霞 佟丽 +2 位作者 程兆忠 韩伟忠 李斌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22-325,共4页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肺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PD模型组、LMWH干预组,每组10只。采用熏吸香烟加气管...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肺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PD模型组、LMWH干预组,每组10只。采用熏吸香烟加气管内注入脂多糖的方法建立COPD模型,LMWH干预组于COPD模型开始建立时皮下注射LMWH 150 U/kg,每天1次。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改变、血气指标、肺泡灌洗液(BALF)的细胞计数及分类,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ICAM-1、MCP-1的表达情况。结果所建COPD模型的病理学改变符合人类COPD的特点。与COPD模型组比较,LMWH干预组肺组织的病理改变轻,BALF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百分比明显下降(F=146.77、106.63,q=10.29、12.42,P<0.01),肺组织ICAM-1、MCP-1的表达明显减弱(F=32.08、56.36,q=6.87、8.68,P<0.01)。结论ICAM-1和MCP-1参与了气道炎症的发生,LMWH可能通过抑制ICAM-1、MCP-1表达而减轻COPD气道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肝素 低分子质量 细胞黏附分子 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1
下载PDF
氟伐他汀对醛固酮诱导的系膜细胞SGK1及CT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彩蓉 蔡飞 +2 位作者 黎荣 赵辛元 李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56-960,共5页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醛固酮(Ald)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血清与糖皮质激素诱导蛋白激酶1(SGK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大鼠系膜细胞为实验对象,分为:(1)对照组;(2)不同浓度及时间Ald组;(3)Ald(10-7mol/L...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醛固酮(Ald)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血清与糖皮质激素诱导蛋白激酶1(SGK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大鼠系膜细胞为实验对象,分为:(1)对照组;(2)不同浓度及时间Ald组;(3)Ald(10-7mol/L)+SPI(安体舒通10-9mol/L)组;(4)Ald(10-7mol/L)+LY294002(PI3K抑制剂20μmol/L)组;(5)Ald(10-7mol/L)+SB203580(P38MAPK抑制剂20μmol/L);(6)Ald(10-7mol/L)+F(氟伐他汀10-7、10-6、10-5mol/L)组;(7)Ald(10-7mol/L)+F(氟伐他汀10-5mol/L)+MVA(甲羟戊酸10-4mol/L)组;(8)Ald(10-7mol/L)+F(氟伐他汀10-5mol/L)+FPP(法尼酯焦磷酸10-5mol/L)组;(9)Ald(10-7mol/L)+F(氟伐他汀10-5mol/L)+GGPP(焦磷酸牛儿基牛儿酯10-5mol/L)组。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SGK1、CTGF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细胞外基质成分纤维连接蛋白(FN)、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含量。结果:Ald呈剂量依赖性上调SGK1和CTGF蛋白表达(P<0.05)。醛固酮刺激6h即可增加SGK1蛋白表达(P<0.05),12h达高峰,CTGF蛋白水平呈时间依赖性增加。安体舒通和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可阻断Ald对SGK1的激活作用(P<0.01)。氟伐他汀可呈剂量依赖性下调Ald诱导的系膜细胞内SGK1和CTGF蛋白表达,以及其下游趋化因子MCP-1和ICAM-1表达(P<0.05)。甲羟戊酸和GGPP可逆转氟伐他汀的作用(P<0.05)。结论:醛固酮可通过抑制盐皮质激素受体(MR)和PI3K信号转导通路诱导大鼠系膜细胞内SGK1和CTGF蛋白的表达,氟伐他汀可通过SGK1信号转导通路缓解Ald的致纤维化作用。甲羟戊酸可部分逆转氟伐他汀的作用,可能与甲羟戊酸通路中的Rho蛋白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伐他汀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1 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干红葡萄酒对食饵性兔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崔华 何作云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3-106,F004,共5页
目的 探讨干红葡萄酒 (DRW )在细胞、分子、基因调控水平的抗动脉粥样硬化 (AS)作用 ,从而为DRW防治AS提供实验佐证。方法 采用病理技术、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 (EMSA)和原位杂交术检测 4 5只食饵性AS新西兰兔 4周、8周和 12周分别处... 目的 探讨干红葡萄酒 (DRW )在细胞、分子、基因调控水平的抗动脉粥样硬化 (AS)作用 ,从而为DRW防治AS提供实验佐证。方法 采用病理技术、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 (EMSA)和原位杂交术检测 4 5只食饵性AS新西兰兔 4周、8周和 12周分别处死 ,观察血管壁的病理变化、核转录因子 (NF κB)活化、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MCP 1)与蛋白激酶 (PKCα)mRNA表达情况及DRW对其干预的影响。结果 与食饵性AS兔组各相应时相点相比干红葡萄酒可显著抑制不同阶段AS血管组织血管壁的增生、血管组织细胞NF κB的活化 (4周 :18 5± 0 6和 13 7± 0 3;8周 :2 6± 0 9和17 8± 0 5 ;12周 :39 9± 1 2和 2 7 8± 0 8) ,并显著下调其MCP 1、PKCαmRNA的表达 ,且具有时间依赖性 ,DRW干预 12周时作用最强。结论 提示DRW可能是通过抑制NF κB活性 ,减少MCP 1、PKCαmRNA表达 ,从而阻抑了AS组织的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红葡萄酒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壁 核转录因子 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1
原文传递
川崎病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及其与冠状动脉损害的关系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俊 桂永浩 杨毅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观测川崎病(KD)患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血浆浓度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MCP-1 mRNA表达的变化,并分析其与KD及冠状动脉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及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56例KD患儿急性期与缓解期血浆MCP-1... 目的观测川崎病(KD)患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血浆浓度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MCP-1 mRNA表达的变化,并分析其与KD及冠状动脉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及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56例KD患儿急性期与缓解期血浆MCP-1浓度及PBMC中MCP-1 mRNA表达变化,并与60例非感染患儿、66例非KD发热患儿进行比较。结果KD患儿急性期血浆MCP-1水平[(409.55±97.42)Pg/m1]与PBMC中MCP-1 mRNA表达水平(1.97±0.77)明显高于非感染对照组与发热组;KD患儿缓解期血浆MCP-1水平[(301.64±71.55)pg/m1]与PBMC中MCP-1 mRNA表达水平(1.31±0.39)明显高于非感染对照组,与发热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D组中冠状动脉损害者血浆MCP.1水平和PBMC中MCP-1 mRNA表达水平在急性期与缓解期均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损害者。结论MCP-1在川崎病患儿体内持续增高,可能参与了促使单个核细胞聚集于冠状动脉局部的趋化作用过程,有可能作为判断KD病情活动状态及冠状动脉损害的免疫学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冠状动脉疾病 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1 细胞 单核
原文传递
甘草甜素抑制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 被引量:5
13
作者 叶进燕 陈少贤 +4 位作者 谢于鹏 徐红蕾 万丽 林锡芳 潘景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19-1021,共3页
目的:观察甘草甜素对博来霉素(BLM)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随机将大鼠分为对照组、肺纤维化模型组、甘草甜素干预组。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造成动物模型后,于当天开始每天给药,分别于7、28d处死,取肺组织,行嗜伊... 目的:观察甘草甜素对博来霉素(BLM)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随机将大鼠分为对照组、肺纤维化模型组、甘草甜素干预组。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造成动物模型后,于当天开始每天给药,分别于7、28d处死,取肺组织,行嗜伊红染色、Masson染色;检测肺组织匀浆中羟脯氨酸(HYP)的变化;RT-PCR法测肺组织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测肺组织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蛋白的表达。结果:干预组肺纤维化程度轻于模型组;肺组织匀浆羟脯氨酸(HYP)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在模型组MCP-1第7d表达就明显升高,第28d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干预组与模型组有同一规律,但均减弱,第7、28d与模型组(M组)比较,P<0.05。结论:甘草甜素能减轻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这种作用可能部分是通过抑制MCP-1的表达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甜素 肺纤维化 博来霉素 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1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趋化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孟玲 刘国树 +2 位作者 高艳红 李艳华 裴雪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68-70,i001,共4页
目的:观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和迁移的作用,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抗体对该作用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12/2004-02在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干细胞生物实验室完成。取1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骨髓,体外... 目的:观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和迁移的作用,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抗体对该作用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12/2004-02在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干细胞生物实验室完成。取1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骨髓,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选择第2代作为实验细胞。观察0,5,25,50,75,150μg/L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作用;通过细胞迁移实验,观察0,5,25,50,75,150μg/L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趋化作用,以及加入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抗体中和后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趋化作用的变化;应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相关受体细胞趋化因子受体2的表达。结果:①二甲基偶氮唑盐法测定细胞增殖实验结果:在体外,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以浓度梯度(0,5,25,50,75,150μg/L)依赖方式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但作用较温和。②细胞迁移实验结果: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以浓度梯度(0,5,25,50,75,150μg/L)依赖方式促进大鼠骨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定向迁移,该作用显著(P<0.05)。③抗体中和后的迁移实验:75μg/L质量浓度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促迁移作用可被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中和抗体明显减弱(P<0.05)。④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相关受体细胞趋化因子受体2。结论:在体外,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以浓度梯度依赖方式引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定向迁移,而且该作用可被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中和抗体减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可能通过与细胞趋化因子受体2结合后发挥作用。本实验为了将影响因素相对简单化,便于观察其中的相互关系,并非将体外实验结果完全等同于在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骨髓细胞 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1
下载PDF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小鼠模型阴道组织趋化因子MCP-1和MIP-2 mRNA水平测定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敬军 廉翠红 +2 位作者 赵东红 李朝军 刘维达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12-514,共3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在白念珠菌性阴道炎模型小鼠阴道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雌激素化小鼠念珠菌性阴道炎模型,另以雌激素化但未接种白念珠菌组、接种等量白念珠菌但未雌激素化组为对照组,动态观察小鼠阴道灌洗液的真菌生长情况,并在...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在白念珠菌性阴道炎模型小鼠阴道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雌激素化小鼠念珠菌性阴道炎模型,另以雌激素化但未接种白念珠菌组、接种等量白念珠菌但未雌激素化组为对照组,动态观察小鼠阴道灌洗液的真菌生长情况,并在接种后不同时间随机摘取小鼠的阴道组织,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组织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未雌激素化的小鼠比较,雌激素化并接种白念珠菌小鼠阴道灌洗液自第2天开始即可发现念珠菌生长并持续到接种后21d,自第4天起阴道组织内有高水平的MCP-1mRNA表达,并持续高于另外两组直到观察期末。3组小鼠的MIP-2mRNA表达水平在接种后第2天明显高于完全阴性对照组,但以后各时间点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CP-1mRNA高水平表达可能与白念珠菌持续的阴道感染过程有关,而MIP-2在感染过程中的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病 外阴阴道 动物替代试验 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1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质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mRNA表达 MIP-2 小鼠模型 阴道组织 MCP-1
原文传递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诱导肾小管上皮-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慧凛 郑法雷 赵班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00-405,共6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上皮-肌成纤维细胞转化(EMT)的作用和细胞分子机制,主要是EMT过程中Erk1/2、P38MAPK、RhoA、RhoC、Snail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将HK-2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TGF-...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上皮-肌成纤维细胞转化(EMT)的作用和细胞分子机制,主要是EMT过程中Erk1/2、P38MAPK、RhoA、RhoC、Snail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将HK-2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TGF-β1、5μg/L),MCP-1作用组(0.1、1、10、100μg/L),观察不同时间(12、24、48、72h)MCP-1刺激与α-SMA表达水平之间的变化。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PErk1/2、Erk1/2、P-P38MAPK、P38MAPK、RhoA蛋白水平的变化,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RhoC、Snail基因水平的变化。此外,分别观察Erk、P38MAPK、Rho信号通路的阻断剂(PD98059、SB203580、Y27632)对MCP-1诱导EMT的影响。结果在不同浓度MCP-1刺激下,HK-2细胞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强,以1μg/L刺激下表达最强;在1μg/LMCP-1作用下,24、48、72hα-SMAm RNA及蛋白表均达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均P〈0.05),48h作用达到最高峰。在不同浓度(0.1、1、10、100μg/L)MCP-1刺激5min时,HK-2细胞(PErk1/2)/(Erk1/2)和(P-P38MAPK)/(P38MAPK)的比值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均P〈0.05),并表现为剂量依赖性。不同浓度MCP-1刺激下RhoA蛋白水平和RhoC基因表达水平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D98059可以部分阻断MCP-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蛋白表达水平,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B203580及Y27632均不能阻断MCP-1诱导的α-SMA蛋白表达,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CP-1(10、100μL)刺激下Snail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P-1诱导体外培养的HK-2细胞发生EMT与上调Erk1/2信号转导通路有关,并可能与上调Snail转录因子水平有关,本研究未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1 肾小管 成纤维细胞 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 激酶类
原文传递
单核细胞株THP-1分化为泡沫细胞过程中清道夫受体A变化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贵月 朱兴雷 +3 位作者 李仁祧 刘同宝 商德亚 张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66-669,共4页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株 THP-1分化为巨噬细胞、泡沫细胞过程中细胞清道夫受体 A(SRA)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分泌及应用阿托伐他汀干预的情况。方法佛波醇酯诱导 THP-1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ox-LDL 组(泡沫细胞组)...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株 THP-1分化为巨噬细胞、泡沫细胞过程中细胞清道夫受体 A(SRA)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分泌及应用阿托伐他汀干预的情况。方法佛波醇酯诱导 THP-1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ox-LDL 组(泡沫细胞组)、ox-LDL+阿托伐他汀组(再分为低、中、高浓度3组)。用 ELISA 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 MCP-1浓度。将 SRA 特异性结合配体 DiI-Ac-LDL 与细胞孵育,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 SRA 蛋白表达及活性情况。并将 MCP-1浓度与 SRA 蛋白活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400倍光镜下观察到细胞株 THP-1在佛波醇酯诱导下转变为泡沫细胞。与对照组相比,ox-LDL 组 MCP-1表达升高,6 h 后升高明显(P<0.05),12 h 达高峰(P<0.01),24 h 后逐渐下降(P<0.01)。阿托伐他汀药物干预,呈剂量依赖性降低 MCP-1水平。ox-LDL 组 SRA 蛋白活性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阿托伐他汀干预,呈剂量依赖性下调SRA 蛋白活性水平。各组细胞12 h MCP-1浓度与 SRA 蛋白活性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683,P<0.01)。结论 SRA、炎症因子 MCP-1在 THP-1细胞分化为泡沫细胞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阿托伐他汀抑制 MCP-1与 SRA 表达,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巨噬细胞 泡沫细胞 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1 阿托伐他汀
原文传递
罗格列酮保护糖尿病大鼠肾损害及对肾组织MC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郑茂 叶山东 +4 位作者 陈燕 范爱红 李秀财 杨光伟 王迎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8-531,共4页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UMCP-1)排泄和肾组织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第2、4、8周检测糖尿病大鼠及罗格列酮治疗大鼠正常对照大鼠的尾外周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第8周时测12h尿...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UMCP-1)排泄和肾组织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第2、4、8周检测糖尿病大鼠及罗格列酮治疗大鼠正常对照大鼠的尾外周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第8周时测12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和UMCP-1排泄率,处死大鼠后留取肾脏标本用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半定量测定MCP-1mRNA的含量。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C组)比较,与糖尿病组(D组)、与罗格列酮治疗组(R组)第2、4、8周血糖及HbA1c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而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②第8周,D、R组UAER及URBP、UMCP-1排泄率和肾脏肥大指数均高于C组(P<0.01),R组4项指标较D组明显降低(P<0.01),且UMCP-1排泄率与UAER、URBP排泄率及肾脏肥大指数呈正相关;③与C组相比,D组大鼠肾脏MCP-1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1),R组MCP-1mRNA表达也增加(P<0.05)但明显低于D组(P<0.05)。结论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具有确切的保护作用,部分可能与其抑制肾脏MCP-1过度表达和排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尿病肾病 噻唑烷二酮类/药理学 肾/药物作用 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1/尿
下载PDF
葛根素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游志鹏 赵成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9期68-70,共3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表达的影响,分析其对视网膜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10/12在南昌大学医学院眼科研究所完成。取清洁级SD大鼠90只,雌雄不拘,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缺血再灌注组、葛根素组...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表达的影响,分析其对视网膜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10/12在南昌大学医学院眼科研究所完成。取清洁级SD大鼠90只,雌雄不拘,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缺血再灌注组、葛根素组和假手术组,每组30只。对缺血再灌注组、葛根素组大鼠进行视网膜缺血再灌注造模,假手术组除不结扎颈总动脉外,其余步骤均与实验组相同。葛根素组以葛根素(按40mg/kg体质量给药)作为干预剂。各组缺血再灌注后1,6,12,24,48,72h分别进行视网膜电图检测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每组每时间点5只。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期视网膜中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的表达,观察葛根素对各期视网膜中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的表达的影响。同时记录各期大鼠视网膜电图a,b波波幅,以各期左右眼的视网膜电图a,b波波幅比值计算视网膜电图a,b波波幅的相对恢复率,以此评价视网膜功能的恢复。结果:所有实验动物均进入实验分析。①缺血再灌注组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在再灌注6h后开始表达并逐渐加强,在再灌注24h表达最强,主要表达在视网膜的内外核层的胞浆及胞核之中。葛根素组在再灌注6h未见明显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的表达,在再灌注12h有明显表达,24h表达最强,其6,24h表达均低于同期的缺血再灌注视网膜的表达(0.724±0.002,1.421±0.231;2.159±0.307,3.682±0.157;P<0.05)。假手术组中未见明显的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的表达。②自缺血再灌注6h开始,葛根素组各时段视网膜电图a、b波波幅高于缺血再灌注组而低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葛根素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可能与其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视网膜 葛根素 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1 视网膜电描记术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伟 毛艳玲 +1 位作者 朱维维 殷寒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68-771,共4页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RGZ)对高糖及C反应蛋白(CRP)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s,细胞传至5代,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C组),高糖组(H...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RGZ)对高糖及C反应蛋白(CRP)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s,细胞传至5代,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C组),高糖组(HG组),高糖+CRP组(HGC组),CRP组,高糖+RGZ组(HGR组),高糖+CRP+RGZ组(HGCR组),CRP+RGZ组(CRPR组)。采用RGZ 5.0μmol/L干预HUVECs24 h,RT-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干预前后MCP-1、VCAM-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HG组、HGC组、CRP组HUVECs中MCP-1、VCAM-1的mRNA和蛋白水平较C组显著升高(P<0.01);RGZ干预后,HGR组、HGCR组、CRPR组分别较HG组、HGC组、CRP组MCP-1、VCAM-1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RGZ通过降低HUVECs中MCP-1、VCAM-1的表达,延缓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血糖药 内皮细胞 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1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C反应蛋白质 罗格列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