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资源协调利用的利益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陆文聪 马永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4-59,共6页
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分配利用的不均衡和不平等性所导致的水资源利用的地区性利益冲突与结构性矛盾、经济发展与生态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研究水资源协调利用的利益补偿问题,对实现水利工程的长期运行和水资源的可持... 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分配利用的不均衡和不平等性所导致的水资源利用的地区性利益冲突与结构性矛盾、经济发展与生态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研究水资源协调利用的利益补偿问题,对实现水利工程的长期运行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和梳理水资源利用利益补偿的相关理论,构建了水资源协调利用的利益补偿机制框架,并用实例来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水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水资源的生态价值论和水资源利用的公平正义伦理观,从补偿原则、补偿方式和补偿标准等方面来构建水资源协调利用的利益补偿机制在实践上具备可行性,能够有效地实现水资源与水利工程效益的合理配置、公平共享和可持续利用。建议各地在水资源的利用中不仅要认识到其经济价值,更要充分考虑到其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环境价值以及其它相关地区和利益主体的现在和未来的利益需要,尽快建立适合当地自身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的水资源协调利用的利益补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协调利用 利益补偿
下载PDF
北京市生产建设项目余方处理现状及管理对策 被引量:6
2
作者 周连兄 包美春 李丹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7年第6期209-213,219,共6页
[目的]分析目前城市生产建设项目过程中多余土石方处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为探求适合城市建设项目多余土石方管理的办法和对策。[方法]以北京市为例,在分析生产建设项目余方处理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土石方管理经验开展管... [目的]分析目前城市生产建设项目过程中多余土石方处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为探求适合城市建设项目多余土石方管理的办法和对策。[方法]以北京市为例,在分析生产建设项目余方处理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土石方管理经验开展管理对策研究。[结果]形成对生产建设项目之间协调利用、设置弃土场、土方外购处理、渣土消纳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余方处理现状及环境问题的基本认识;结合国内外土石方管理经验,针对北京市生产建设项目余方处理,提出加强土资源保护与宣传,将土石方管理纳入建设项目前期规划,加强建筑垃圾再利用及城市河道淤泥处理等相关技术开发,建立土石方信息平台等多条管理对策。[结论]目前生产建设项目余方处理的管理办法尚不满足城市建设发展的需求。今后需加强法律保障、资金投入、政策支持、技术改进、土石方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建设,以建立完善的土石方管理系统,提高城市建设项目多余土石方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 生产建设项目 土石方管理 协调利用
下载PDF
中国南方山区梯田的水土保持与协调利用智慧——以GIAHS南方稻作梯田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任思博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42-51,共10页
水土流失与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是坡耕地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梯田是一种山坡防护类的水土保持工程,对于合理利用山区水、土、林、田,发挥资源潜力,适应并融入脆弱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选取GIAHS评选的中国南方稻作梯田系统,通... 水土流失与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是坡耕地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梯田是一种山坡防护类的水土保持工程,对于合理利用山区水、土、林、田,发挥资源潜力,适应并融入脆弱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选取GIAHS评选的中国南方稻作梯田系统,通过个案分析与对比研究发现,这些梯田周边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通过合理截留、疏导与调蓄降雨,使得森林、垛田、民居、河流湖泊等客体共同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水资源供给循环系统,为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服务梯田所在地的居民提供了有力支撑。分析梯田水资源调蓄过程,认为其水土保持与水土林田协调利用的智慧主要体现在科学地选地与布局、防水与用水的协调统一、敬畏思想与严格规则的双重约束,通过调控“人”与“水”两个关键要素,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之间以及自然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山区梯田 水土保持 协调利用
下载PDF
承德北部山区水土资源协调利用治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董智杰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9年第3期40-42,共3页
以承德北部山区为例,针对山区内小流域治理,河流生态、水土保持等特点,将水文气象、土地土壤、地形地貌、林业农业等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按照适宜、高效水土资源条件,提出了梯田开发、减缓田面坡度,逐步变成水平梯田的“坡渐平”动态改... 以承德北部山区为例,针对山区内小流域治理,河流生态、水土保持等特点,将水文气象、土地土壤、地形地貌、林业农业等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按照适宜、高效水土资源条件,提出了梯田开发、减缓田面坡度,逐步变成水平梯田的“坡渐平”动态改良方式,以及“坡改梯+集雨水窖的坡地开发模式,实现了增加土壤涵养水,减少水土流失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水土资源 土地结构 水土资源规划 协调利用
下载PDF
梧桐山风景名胜区边缘地带协调利用与发展探究
5
作者 陈永锋 《现代园艺》 2017年第6期149-150,共2页
针对梧桐山风景名胜区边缘地带现有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有的放矢地制定系列发展策略,具有可操作性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 梧桐山风景名胜区 边缘地带 协调利用 发展
下载PDF
考虑分布式电源接入的区域配电网协调规划模型
6
作者 于志强 《电子乐园》 2023年第4期0160-0162,共3页
清洁能源接入后,配电网内部结构、潮流等均会出现较大的改变,威胁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提出考虑分布式电源接入的区域配电网协调规划模型。探究分布式电源与区域配电网负荷时序特征,以分析结果为基础,从源、网、荷三个角度出发,构建三... 清洁能源接入后,配电网内部结构、潮流等均会出现较大的改变,威胁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提出考虑分布式电源接入的区域配电网协调规划模型。探究分布式电源与区域配电网负荷时序特征,以分析结果为基础,从源、网、荷三个角度出发,构建三层区域配电网协调规划模型,整数编码分布式电源安装节点及其安装容量,应用 PGMA 算法求解构建模型,在用户收益最大的目标函数约束下,获得最佳的区域配电网协调规划方案,实现了区域配电网协调的规划要求。实验数据显示:与配电网网源协调扩展规划模型相比较,本文所提出的构建模型获取最佳区域配电网协调规划方案迭代次数更少,每层协调规划结果更好,充分证实了构建模型应用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配电网 资源协调利用 分布式电源 区域能源系统
下载PDF
新电信行业格局下的政府监管方向浅析
7
作者 张英男 黄蔚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8年第29期68-68,84,共2页
经过2008年新一轮的重组,电信行业格局发生重大转变。表面上重组后行业中各运营商呈现均衡发展的态势,但实际上运营商发展的不均衡性加重,这将导致行业中出现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监管应从建立行业资源共... 经过2008年新一轮的重组,电信行业格局发生重大转变。表面上重组后行业中各运营商呈现均衡发展的态势,但实际上运营商发展的不均衡性加重,这将导致行业中出现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监管应从建立行业资源共享机制、分层监管、推进产业链的拓展等方面入手,促进行业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企业的协调发展,同时政府应加快颁布《电信法》和电信市场开放,推动中国从电信大国向电信强国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行业新格局 监管 资源协调利用 分层 电信法 电信市场开放
下载PDF
城乡土地统筹协调利用评价——以湘潭市为例
8
作者 谢金宁 史峻瑜 +1 位作者 胡隽 阳岳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期343-345,共3页
根据湘潭市区域特点,依据区域城乡土地统筹协调利用的相关原理,从经济协调性、生态协调性和社会协调性3大子系统共25个单项指标构建了湘潭市城乡土地统筹协调利用评价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单项指标的权重,对湘潭市近8年的城乡... 根据湘潭市区域特点,依据区域城乡土地统筹协调利用的相关原理,从经济协调性、生态协调性和社会协调性3大子系统共25个单项指标构建了湘潭市城乡土地统筹协调利用评价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单项指标的权重,对湘潭市近8年的城乡土地统筹协调利用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促进湘潭市未来城乡土地统筹协调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潭市 城乡土地 统筹协调利用 协调
下载PDF
泰来县协调利用与建设研究
9
作者 宋志远 《黑龙江自然资源》 2020年第12期35-35,共1页
林业生态环境是指空间大气、地貌、土壤、植被、水资源等自然因素,以及人类活动种种结果对人类活动施加的各种影响在内的各种物质的总和。林业环境是整个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地变化、运动、进行周而复始的循林业生态环境分析... 林业生态环境是指空间大气、地貌、土壤、植被、水资源等自然因素,以及人类活动种种结果对人类活动施加的各种影响在内的各种物质的总和。林业环境是整个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地变化、运动、进行周而复始的循林业生态环境分析和评价,是通过调查土地环境质量的现状,查清土地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生态环境 林业环境 土地环境质量 泰来县 协调利用 分析和评价 水资源
下载PDF
东部沿海地区土地协调利用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为例
10
作者 张翮 孙怡云 +1 位作者 赵天颖 李友豪 《山西农经》 2016年第7期136-136,共1页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需求大幅度增加,如何在大力发展非农产业的同时,又能保住地方耕地红线就成为关注的热点。南京市六合区通过土地资源协调利用既提高了耕地数量、质量,又保证了建设用地的有效供给。随着江北新区的设立,六...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需求大幅度增加,如何在大力发展非农产业的同时,又能保住地方耕地红线就成为关注的热点。南京市六合区通过土地资源协调利用既提高了耕地数量、质量,又保证了建设用地的有效供给。随着江北新区的设立,六合区土地资源的协调利用面临着新压力,该文对此也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地区 土地资源 建设用地 农业用地 协调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