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持续发展社会运行机制:竞争·协同·和谐理论 被引量:7
1
作者 陈玉和 张幼蒂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16-21,共6页
本文讨论了可持续发展社会的运行机制 ,认为可持续发展社会是竞争、协同与和谐的统一体 ,规范的竞争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积极的协同是社会运行内禀的制约与稳态机制 ,能使社会导向其更高层次的目标 。
关键词 个体 社会可持续发展 社会运行机制 竞争原理 协同原理 和谐原理
下载PDF
财务信息化大数据在农机信息发布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郝雅静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4-218,共5页
预计到2030年,我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超过70%,相应的农机社会化服务需求也会越来越高。由于农机数量不断增多,农机管理人员如果操作不当会造成农机资源的严重浪费,从而降低农机的作业效率。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随着计算... 预计到2030年,我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超过70%,相应的农机社会化服务需求也会越来越高。由于农机数量不断增多,农机管理人员如果操作不当会造成农机资源的严重浪费,从而降低农机的作业效率。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随着计算机和云平台技术的发展,财务信息化系统也被设计出来,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协同原理可以应用在很多方面,对于农机信息发布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为此,将财务信息化系统的框架原理使用在农机信息发布系统的设计上,基于协同原理,对农机信息发布系统的农机调度管理进行了重点研究,并得到了相关结论,对于农机信息化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信息化 农机信息系统 调度管理 协同原理 大数据
下载PDF
基于协同学原理的区域医疗管理系统 被引量:3
3
作者 刘若中 韩蔚 +5 位作者 易刚晓 熊震 刘庆红 胥萍 车洪松 赵雄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年第2期357-359,共3页
本文应用协同论原理设计区域医疗管理系统,以市州级医院为中心医院,其辖区内的县级区域医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分中心,以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站为基本医疗单位的医疗幅射网络。在现有管理体制不变的情况下,构建病人合理流向,医... 本文应用协同论原理设计区域医疗管理系统,以市州级医院为中心医院,其辖区内的县级区域医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分中心,以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站为基本医疗单位的医疗幅射网络。在现有管理体制不变的情况下,构建病人合理流向,医疗资源共享,医疗花费适度的医疗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原理 区域医疗 管理系统
下载PDF
矿物吸附剂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谷晋川 敖宁 《矿冶》 CAS 2002年第B07期231-233,共3页
对矿物吸附剂应用,研究现状的分析研究表明:天然矿物辅以恰当的改性技术,使矿物具有良好的环境属性,可用作矿物吸附剂。在分析研究矿物吸附剂应用,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各种矿物的结构与应用折基础上,指出了矿物吸附剂的发展方向:一... 对矿物吸附剂应用,研究现状的分析研究表明:天然矿物辅以恰当的改性技术,使矿物具有良好的环境属性,可用作矿物吸附剂。在分析研究矿物吸附剂应用,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各种矿物的结构与应用折基础上,指出了矿物吸附剂的发展方向:一是利用协同原理将不同功能的矿物及不同功能的吸附剂复合在一起,增强矿物吸附剂的综合吸附能力;二是将矿物吸附剂的粉状形式“成型”制备成粒状(条状)等具有形状的物料,扩大矿物吸附剂的应用范围,减轻或消除吸附剂的二次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 吸附剂 矿物吸附剂 发展方向 协同原理 改性技术 粉状形式
下载PDF
论协同
5
作者 宋毅 何国祥 《天津师大学报》 1986年第5期30-35,共6页
“协同”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大科学时代以来,系统科学的重要成果之一。第一次以科学的名义提出“协同”概念的是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H·哈肯。他于七十年代创立了一门新兴的系统学科——协同学(Synergetics)。协同... “协同”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大科学时代以来,系统科学的重要成果之一。第一次以科学的名义提出“协同”概念的是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H·哈肯。他于七十年代创立了一门新兴的系统学科——协同学(Synergetics)。协同概念的提出,协同原理的形成,协同模型的建立,为探索复杂大系统的自组织奥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尤其是将其推广到人类社会系统中,更显示出了优越性,成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汇流中引入注目的系统方法论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结构 负反馈 正反馈作用 影响系统 协同原理 指数增长 序参量 协同作用 激光器 协同模型
下载PDF
基于协同原理的化石能源消费结构与废气污染系统自组织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雷昭 张云鹤 +2 位作者 方超 叶明富 裴钦 《上海化工》 CAS 2017年第8期20-27,共8页
化石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线,然而其使用对环境也带来了巨大的污染。化石能源消费结构与废气污染所构成的体系是一个巨大的、开放性的自组织系统。采用协同学原理研究了化石能源消费结构与废气污染之间的自组织演化规律。分别建立... 化石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线,然而其使用对环境也带来了巨大的污染。化石能源消费结构与废气污染所构成的体系是一个巨大的、开放性的自组织系统。采用协同学原理研究了化石能源消费结构与废气污染之间的自组织演化规律。分别建立煤、石油、天然气和废气污染的数学模型,基于协同学原理讨论煤、石油、天然气消费结构变化对废气污染的影响,进而研究化石能源消费结构-废气污染系统的自组织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影响决定化石能源消费结构;在未来,煤和石油的消费量降低,天然气消费量增加。本研究工作将为化石能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为大系统的自组织行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原理 化石能源消费 自组织 废气污染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珠澳外贸产业协同发展机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景发 《商展经济》 2021年第19期15-17,共3页
本文以协同发展理论为指导,从协同原理的协同效应、伺服效应、自组织效应三个维度,从珠澳外贸行业协会协同发展、珠澳外贸企业协同发展机制、珠澳外贸人才协同发展等角度,探索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的珠澳外贸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充分发挥... 本文以协同发展理论为指导,从协同原理的协同效应、伺服效应、自组织效应三个维度,从珠澳外贸行业协会协同发展、珠澳外贸企业协同发展机制、珠澳外贸人才协同发展等角度,探索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的珠澳外贸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充分发挥珠海外贸产业尤其是跨境电商的优势和澳门与葡语系国家的传统联系优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打造新时期高水平珠澳外贸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珠澳 外贸产业 协同原理 发展机制
下载PDF
高技术系统演化的技术相关效应与交叉协同原理
8
作者 惠益民 顾昌耀 《研究与发展管理》 1989年第3期16-19,共4页
在经济和军事需求的推动下,技术领域的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技术领域的内部组成(结构)和外部环境(边界)日趋复杂。技术领域日益成为一个多层次、多系统相互协调而又交叉协同的庞大体系。它们的规模从小到大、结构从简单到复... 在经济和军事需求的推动下,技术领域的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技术领域的内部组成(结构)和外部环境(边界)日趋复杂。技术领域日益成为一个多层次、多系统相互协调而又交叉协同的庞大体系。它们的规模从小到大、结构从简单到复杂、水平从低级到高级演化。这就是技术系统演化中的内部激励——技术相关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技术 子系统 技术系统 系统演化 系统发展 结构 相关效应 高技术产业 协同原理 催化技术
下载PDF
教学要素设计的原理及要求
9
作者 袁维新 《浙江教育科学》 2000年第4期11-14,共4页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学要素 要素设计 协同原理 互补原理 有序原理 设计要求
原文传递
运用协同原理,构建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新模式
10
作者 李德邦 《中小学教师培训》 1998年第X6期6-7,共2页
关键词 新模式 骨干教师培训 协同原理 学员 协同模式 教育理论 反馈 小学教学 培训班 培训工作
下载PDF
低速下空气横掠翅片管换热规律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40
11
作者 宋富强 屈治国 +1 位作者 何雅玲 陶文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99-902,共4页
用三维适体坐标的网格生成技术对翅片管散热器进行了低速下流动和换热的数值模拟 ,得到了流速与换热系数的关系 ,以及不同流速下翅片管流动与换热的温度场、速度场和速度与温度梯度的夹角场 ,并首次利用场协同原理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 用三维适体坐标的网格生成技术对翅片管散热器进行了低速下流动和换热的数值模拟 ,得到了流速与换热系数的关系 ,以及不同流速下翅片管流动与换热的温度场、速度场和速度与温度梯度的夹角场 ,并首次利用场协同原理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当流速很低时 ,速度与换热系数几乎成线性变化 ,场的协同性很好 ;随着速度的增加 ,场的协同性变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规律 翅片管散热器 适体坐标 协同原理 数值模拟 温度场 速度场 换热系数
下载PDF
自然对流条件下LED阵列散热器改进研究 被引量:32
12
作者 王乐 吴珂 +3 位作者 俞益波 孙大明 黄志义 顾培夫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8-342,共5页
对LED照明系统常用的平行翅片型散热器进行翅片开缝改进,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模拟改进前、后LED阵列散热器在自然对流条件下的散热性能。计算结果表明,翅片开缝有利于形成自下而上的自然对流,从而达到消除局部环流和改善散热... 对LED照明系统常用的平行翅片型散热器进行翅片开缝改进,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模拟改进前、后LED阵列散热器在自然对流条件下的散热性能。计算结果表明,翅片开缝有利于形成自下而上的自然对流,从而达到消除局部环流和改善散热器自然对流换热性能的目的。在其他计算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翅片开缝使翅片的最高温度下降了约8℃,平均对流换热系数提高了67.5%。基于场协同原理的分析揭示,翅片开缝改善了速度场和热流场的协同性,在换热面积相同的条件下有效减小了散热器的热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 协同原理 翅片 自然对流
原文传递
多场协同原理在管内对流强化传热性能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3
作者 刘伟 刘志春 马雷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67-874,共8页
针对管内层流和湍流换热,分析了流体质点矢量物理量的协同性,揭示了对流换热多场协同规律与强化传热机理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评价强化传热综合性能的效能评价系数EEC,同时,基于协同角α,β,θ,γ,η,初建了判断层流和湍流强化传热性能的... 针对管内层流和湍流换热,分析了流体质点矢量物理量的协同性,揭示了对流换热多场协同规律与强化传热机理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评价强化传热综合性能的效能评价系数EEC,同时,基于协同角α,β,θ,γ,η,初建了判断层流和湍流强化传热性能的统一评价体系以及相应的评价指标.此外,针对内插三角杆强化传热管建立了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对所建立的评价体系及其指标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基于多场协同原理的协同角与强化传热效果的评价准则之间相互对应,在Re数为300~1800的范围内,性能评价系数EEC值在1.3~2.3之间,而效能评价系数EEC值则在0.33~0.4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场协同原理 强化传热管 层流 湍流 性能评价
原文传递
Physical quantity synergy in the field of turbulent heat transfer and its analysis for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被引量:23
14
作者 LIU Wei LIU ZhiChun HUANG SuY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0年第23期2589-2597,共9页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physical quantity synergy in the field of laminar heat transfer,and according to the models of zero equation and k-ε two equations for the turbulent flow,the synergy equations for both energ...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physical quantity synergy in the field of laminar heat transfer,and according to the models of zero equation and k-ε two equations for the turbulent flow,the synergy equations for both energy and momentum conservation in the turbulent heat transfer are established.The synergy regulation among heat flux,mass flow and fluid driving force,and the mechanism of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it reflects are revealed.The synergy principle of physical quantity in the thermal flow field is extended from laminar flow to turbulent flow.The principle is verified to be universal by the calculation of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in a tube with an insert of helical twisted tape.Thus,corresponding to the synergy relation among physical quantities in the turbulent flow field,the performance of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and flow resistance for the tubes with different heat transfer components and surface can be compared through theoretical and computational analysis,which thereby provides a guidance for designing heat transfer units and heat exchang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原理 传热强化 湍流换热 物理量 动量守恒方程 强化传热机理 方程模型 协同作用
原文传递
场协同原理在强化换热与脉管制冷机性能改进中的应用(上)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陶文铨 何雅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101-1105,共5页
简要地介绍了场协同原理的基本思想 ,综述了文献中应用数值分析方法讨论场协同原理在强化单相对流换热分析中的应用情况 ,说明场协同原理可以将现有文献中关于强化单相对流换热的 3种说法统一起来 ,因而是强化单相对流换热的统一理论 .
关键词 脉管制冷机 强化换热 协同原理 数值模拟 传热学 强化单相对流传热 性能改进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a multi-field synergy principle in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in a tube 被引量:18
16
作者 LIU Wei LIU ZhiChun MA Le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2012年第13期1600-1607,共8页
For laminar and turbulent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the synergy among vectorial physical quantities of a fluid particle is analyzed to reveal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multi-field synergy mechanism and heat transfer en... For laminar and turbulent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the synergy among vectorial physical quantities of a fluid particle is analyzed to reveal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multi-field synergy mechanism and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Additionally, the efficiency evaluation criterion (EEC) is proposed to evaluate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Meanwhile, using synergy angles α,β,,γ and η, a unified evaluation system and corresponding evaluation indexes for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are suggested. A model of a heat-transfer-enhanced tube inserted with poles in a triangular configuration is built, and a correspond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conducted to verify the proposed evaluation system and criterion.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correlation between synergy angles reflecting the direction of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and evaluation criterion reflecting the effect of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In the Re number range of 300-1800,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riterion PEC lies in the range of 1.2-2.3, but the efficiency evaluation criterion EEC lies in the range of 0.33-0.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原理 绩效评价 对流换热 换热强化 强化传热管 欧洲经济共同体 评价标准 应用
原文传递
超临界压力CO_2水平管内冷却换热机理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相梦如 郭江峰 +4 位作者 淮秀兰 成克用 崔欣莹 张泽 张健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929-1934,共6页
采用SSTk-ω模型对冷却条件下超临界压力CO_2在水平管内的对流换热进行了数值研究,分析了流体物性、热流密度、直径以及浮升力等对其在拟临界点附近的流动换热特性的影响,并从场协同的角度分析了超临界压力CO_2的传热机理。结果表明:浮... 采用SSTk-ω模型对冷却条件下超临界压力CO_2在水平管内的对流换热进行了数值研究,分析了流体物性、热流密度、直径以及浮升力等对其在拟临界点附近的流动换热特性的影响,并从场协同的角度分析了超临界压力CO_2的传热机理。结果表明:浮力效应使流体在流动截面上出现温度场不对称和二次流现象;下壁面的对流换热系数比上壁面先达到峰值,但换热系数小于上壁面;增大热流密度对换热系数的影响较小但能够使换热系数的峰值向入口段移动;增大热流密度和增大直径能够增强浮力效应对流体换热特性的影响;场协同原理可以解释同一截面处的换热不均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压力CO2 对流换热 协同原理 浮力效应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大功率LED液冷热沉结构与换热效果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田立新 文尚胜 +2 位作者 黄伟明 夏云云 姚日晖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9-337,共9页
为了更好设计LED液冷换热热沉,提高大功率LED热沉的综合换热性能,模拟计算了三种结构热沉的LED芯片最高结温和器件热阻,运用场协同原理分析了不同LED热沉结构的换热原理,以及努塞尔数和摩擦因子随雷诺数的变化规律;并用强化传热因子来... 为了更好设计LED液冷换热热沉,提高大功率LED热沉的综合换热性能,模拟计算了三种结构热沉的LED芯片最高结温和器件热阻,运用场协同原理分析了不同LED热沉结构的换热原理,以及努塞尔数和摩擦因子随雷诺数的变化规律;并用强化传热因子来表述换热能力和流动阻力的综合换热效果。结果表明,运用30°角矩形翅片的LED结温和器件热阻最低,换热能力最好;菱形翅片次之,垂直平行翅片最差。30°角矩形翅片和菱形翅片由于倾斜角的存在,在增加换热能力的同时也增加了流动阻力;综合分析换热能力和流动阻力,菱形翅片的综合换热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器件 结温 热阻 强化换热 协同原理 热沉
原文传递
旋流片强化传热的数值模拟和场协同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周水洪 邓先和 +1 位作者 何兆红 李志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437-2443,共7页
基于壳程周期性单元流道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一种新型的传热强化元件——旋流片作为管间支撑物的湍流流动与传热特性。数值模拟采用重整化(RNG)κ-ε双方程湍流模型,SIMPLEC算法进行压力和速度的耦合,壁面处理采用强化壁面处理... 基于壳程周期性单元流道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一种新型的传热强化元件——旋流片作为管间支撑物的湍流流动与传热特性。数值模拟采用重整化(RNG)κ-ε双方程湍流模型,SIMPLEC算法进行压力和速度的耦合,壁面处理采用强化壁面处理法。分析了单元流道横截面流场和湍流强度的周期性变化,以及截面上流场和温度场的协同关系。比较了截面平均Nusselt数和平均协同角的对应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旋流片使流体在管束间做三维螺旋运动,破坏了流体流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湍流强度从而强化传热,同时改变了管束间流体的速度场与温度场分布,旋流片强化传热的根本机理是改善了两场的协同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片 强化传热 数值模拟 协同原理
下载PDF
气流横向冲刷管束湍流换热的场协同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黄德斌 邓先和 +1 位作者 朱冬生 欧阳惕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16,共4页
推导出了气流横向冲刷管束湍流换热时的传热Nu数与场参数的关系表达式,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湍流时场协同原理进行了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换热随管排方式和管间距的改变而有所不同,是因为速度场与热流场的协同作用的不同,速度场与热流场... 推导出了气流横向冲刷管束湍流换热时的传热Nu数与场参数的关系表达式,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湍流时场协同原理进行了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换热随管排方式和管间距的改变而有所不同,是因为速度场与热流场的协同作用的不同,速度场与热流场的协同性好,则传热性能好。场协同原理同样适合于气流横向冲刷管束湍流流动与换热。对湍流换热时场协同作用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湍流时速度场与热流场的协同作用对换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粘性底层以外的壁面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传热 横向冲刷 协同原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