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KV—CBCT探讨两种下肢固定方法对直肠癌IMRT摆位误差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孟怡然 许青 +2 位作者 章真 龚敏 任珺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55-958,共4页
目的探讨负压真空垫固定双下肢法与自制泡沫脚垫固定双脚踝法固定体位方式在直肠癌IMRT中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2014年选取12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均分成A、B组,A组患者负压真空垫固定双下肢法,B组患者采用自制塑料泡沫脚垫固定双侧脚踝... 目的探讨负压真空垫固定双下肢法与自制泡沫脚垫固定双脚踝法固定体位方式在直肠癌IMRT中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2014年选取12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均分成A、B组,A组患者负压真空垫固定双下肢法,B组患者采用自制塑料泡沫脚垫固定双侧脚踝法。采集108人次(A、B组各54人次)治疗前后KV—CBCT图像行灰度平移误差配准,成组t检验两组患者在左右方向(x轴)、上下方向(Y轴)、前后方向(z轴)的摆位误差。结果两组患者y轴摆位误差相近[(2.13±0.64)min:(2.61±1.17)mm,P=0.399];x轴摆位误差A组低于B组[(1.51±0.28)mm:(2.70±1.05)mm,p=0.039],A、B组误差率分别7.41%、42.59%;z轴上A组也低于B组[(1.10±0.29)mm:(2.37±0.71)mm,P=0.002],A、B组误差率分别1.85%、35.19%。结论直肠癌放疗摆位采用负压真空垫固定双下肢法有效避免了双下肢左右平移和内外旋转。从而减少摆位误差.比自制泡沫脚垫固定双脚踝法的精确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锥形束 千伏 真空垫固定 泡沫脚垫固定 摆位误差 直肠肿瘤/放射疗法
原文传递
煤矿井下千伏级供电系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伯翔 忻贤同 《煤矿机电》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6-9,共4页
煤矿井下千伏级供电系统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项目,通过比较长期的理论研究、模拟试验和井下试验,确定了我国煤矿1140V供电系统的基本结构、主要参数、技术性能、保护配合、电气安全及相应的理论问题。奠定了上百种新产品的研究根据,为煤... 煤矿井下千伏级供电系统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项目,通过比较长期的理论研究、模拟试验和井下试验,确定了我国煤矿1140V供电系统的基本结构、主要参数、技术性能、保护配合、电气安全及相应的理论问题。奠定了上百种新产品的研究根据,为煤矿井下提供了更新换代的电气设备,积累丁大量技术资料,开拓了我国煤矿井下电工技术的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井下 供电系统 千伏
下载PDF
应用CBCT、EPID研究鼻咽癌2种体位固定方式摆位误差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54
3
作者 陆维 许婷婷 +2 位作者 许青 应红梅 胡超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35-539,共5页
背景与目的:随着放疗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发展,鼻咽癌放射治疗已经进入了精确放疗时代,摆位误差成为影响放疗效果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本研究在千伏级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与兆伏级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lectronic port... 背景与目的:随着放疗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发展,鼻咽癌放射治疗已经进入了精确放疗时代,摆位误差成为影响放疗效果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本研究在千伏级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与兆伏级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lectronic portal imaging device,EPID)2种影像模式引导下治疗鼻咽癌,在头枕+头颈肩面膜、真空气垫+头颈肩面膜固定2种方式下的摆位误差分析比较。方法:随机选取40例鼻咽癌患者分成2组(头枕+头颈肩面膜组,真空气垫+头颈肩面膜固定组),每组组内再分成CBCT扫描组和EPID验证组。将CBCT扫描图像与计划CT图像进行自动骨性配准、将EPID拍摄的正侧位片采用突出性骨性标志进行手动配准,分别得出x、y、z共3个线性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值,对获得的2组数据进行组内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比较数据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头枕+头颈肩面膜组摆位后行CBCT扫描,在x、y、z方向上进行配准所得的平均误差分别为:x方向(0.67±2.01)mm、y方向(0.51±1.71)mm、z方向(0.57±2.04)mm;拍摄EPID验证片配准所得误差均值:x方向(0.69±2.19)mm、y方向(0.54±2.03)mm、z方向(0.61±2.11)mm。真空气垫+头颈肩面膜固定组摆位后行CBCT扫描,在x、y、z方向上进行配准所得的平均误差分别为:x方向(0.42±1.81)mm、y方向(0.33±1.55)mm、z方向(0.50±1.75)mm;拍摄EPID验证片配准误差均值:x方向(0.44±1.87)mm、y方向(0.43±1.70)mm、z方向(0.54±1.77)mm。采用头枕+头颈肩面膜组、真空气垫+头颈肩面膜固定组的误差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不同的影像模式(CBCT与EPID)进行摆位误差的比对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2种固定方式下头颈部真空气垫+头颈肩面膜固定的患者体位重复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伏锥形束CT 兆伏电子射野影像系统 头颈部肿瘤 摆位误差
下载PDF
千伏级锥形束断层扫描在鼻咽癌适形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3
4
作者 王瑾 许峰 +4 位作者 柏森 张洪 钟仁明 李燕 李小玉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61-765,共5页
背景与目的: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由于剂量分布较常规放疗更符合鼻咽癌病灶与临近解剖结构对剂量的复杂要求而逐渐被临床采用,但IMRT对摆位精确度及其验证的要求高。千伏级锥形束断层扫描(kilo-volt con... 背景与目的: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由于剂量分布较常规放疗更符合鼻咽癌病灶与临近解剖结构对剂量的复杂要求而逐渐被临床采用,但IMRT对摆位精确度及其验证的要求高。千伏级锥形束断层扫描(kilo-volt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kV-CBCT)是新出现的实时图像引导技术,本研究旨在评价kV-CBCT图像引导技术在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摆位修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kV-CBCT于放疗实施前对22例鼻咽癌患者进行扫描,并在线将重建的容积图像与计划CT扫描图像匹配,调整床位后给予放疗。对患者数据离线后进行分析,计算摆位误差以及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边界。结果:22例患者共754次kV-CBCT扫描中,首次kV-CBCT(调整前)扫描共505次,其中摆位偏差在左右、头足和前后3个方向误差≤2mm的检测次数分别为386(76.4%)、384(76.0%)和433(85.7%);调整床位后(调整后)扫描共106次,其中在3个方向摆位偏差≤2mm的检测次数分别为:103(97.2%)、103(97.2%)和106(100%);治疗后扫描共143次,3个方向误差≤2mm的检测次数分别为125(87.4%)、124(86.7%)和129(90.0%)。患者摆位的系统和随机误差调整前在X、Y、Z轴分别为(-0.7±1.6)mm、(-0.7±1.8)mm和(-0.3±1.7)mm,调整后分别为(-0.4±0.8)mm、(0.3±0.8)mm和(0.0±0.7)mm,治疗后分别为(0.2±1.2)mm、(0.3±1.3)mm和(0.1±1.1)mm。在调整前、后PTV最大边界分别为4.0mm和2.1mm。结论:kV-CBCT图像引导放射治疗在鼻咽癌IMRT中可以提高等中心摆位精度,检测并调整摆位误差,有效减小照射野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伏锥形束断层扫描 鼻咽肿瘤 调强放疗 摆位误差 计划靶 体积
下载PDF
不同配准方式下鼻咽癌千伏级CBCT图像引导放疗的摆位误差 被引量:22
5
作者 张国前 张书旭 +7 位作者 曾庆星 罗松桂 李萍 阳露 王琳婧 周露 王锐濠 廖煜良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3期282-288,共7页
目的:比较鼻咽癌千伏级锥形束CT(CBCT)不同配准方式得出的配准结果,为摆位修正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19年8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治疗的100例鼻咽癌患者的CBCT图像。按照大区域(Large)即全扫描范围、小区域(... 目的:比较鼻咽癌千伏级锥形束CT(CBCT)不同配准方式得出的配准结果,为摆位修正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19年8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治疗的100例鼻咽癌患者的CBCT图像。按照大区域(Large)即全扫描范围、小区域(Small)即计划靶区范围、骨性(Bone)、灰度(Grey)的不同组合方式,对千伏级CBCT图像分别采用大区域骨性(LB)、大区域灰度(LG)、小区域骨性(SB)、小区域灰度(SG)这4种方式进行配准,并对平移误差和旋转误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种方式等中心点平移误差均值范围为-0.29~1.07 mm,旋转误差均值范围为-0.10°~0.61°。除LB与SB在Y方向的平移误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之外,其余平移和旋转误差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0.82)。LG与SG的所有平移和旋转误差均无显著性差异(P=0.14~0.64)。而LG与LB相比除Y方向的平移和旋转误差无显著性差异(P=0.67,0.57)外,其余所有误差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02)。SB与SG相比除X方向平移误差和Y方向旋转误差无显著性差异(P=0.36,0.72)外,其余所有误差均有显著性差异(0.00~0.02)。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三维方向上所有平移和旋转摆位误差结果均呈正相关(R=0.48~0.98,P<0.01)。采用LG和SG进行配准得出的摆位误差在X、Y、Z平移和旋转方向上的95%一致性限度分别为[1.19,-1.25]、[0.95,-1.01]、[1.13,-1.31]和[0.80,-0.85]、[0.69,-0.60]、[1.02,-1.13]。按照2 mm和2°界值标准二者摆位误差具有一致性。结论:在鼻咽癌的图像引导放疗中用千伏级CBCT进行自动模式下的图像配准时,三维方向上的配准结果可能因骨性或灰度配准方式的不同而有差别。配准区域选择靶区或全扫描范围时,配准结果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千伏锥形束CT 骨性配准 灰度配准 摆位误差
下载PDF
千伏级X线透视成像与锥形束CT确定头颈部摆位误差的比较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明辉 张寅 +2 位作者 戴建荣 张彦新 高黎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4-376,共3页
目的比较千伏级x线正交透视成像与锥形束CT(CBCT)成像方法在确定头颈部肿瘤患者摆位误差的一致性,为临床选择成像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将16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共计160套正交透视图像与数字重建透视图像配准,160套CBCT图像与定位CT图像... 目的比较千伏级x线正交透视成像与锥形束CT(CBCT)成像方法在确定头颈部肿瘤患者摆位误差的一致性,为临床选择成像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将16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共计160套正交透视图像与数字重建透视图像配准,160套CBCT图像与定位CT图像配准,得出患者左右(*)、上下(y)、前后(z)方向平移摆位误差。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检验相关性,Bland-Altman绘图法检验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x、y、z方向尺。值分别为0.768、0.832、0.727,P值均〈0.01,且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呈正相关。x、y、z方向95%一致性限度分别为[1.33mm,-1.21mm]、[1.58mm,-1.08mm]、[0.79mm,-1.37mm],均〈2mm界值,表明两种测量方法具有一致性。结论在确定头颈部肿瘤患者摆位误差时,千伏级X线透视与锥形束CT是一致的;考虑到CBCT成像剂量比透视成像剂量高一个数量级,且可提供更多解剖信息,建议将两种方法结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千伏锥形束 正交透视成像 千伏x线 图像配准
原文传递
kV—CBCT图像引导鼻咽癌调强放疗的精确性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岳丹 杨永净 +7 位作者 赵玲 吴洪芬 卜明伟 赵继红 曹玲 马瑞 杨金磊 刘士新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1-215,共5页
目的探讨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图像引导技术对鼻咽癌调强放疗精确性的影响。方法331例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每周行kV-CBCT校正扫描。计算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σ),摆位扩边按照VanHerk公式计算(2.5∑+0.7σ)。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图像引导技术对鼻咽癌调强放疗精确性的影响。方法331例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每周行kV-CBCT校正扫描。计算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σ),摆位扩边按照VanHerk公式计算(2.5∑+0.7σ)。结果分析3972个CBCT扫描图像。校正前在x、y、z方向上的平移误差和旋转误差分别为(0.95±0.79)、(1.04±0.66)、(1.14±0.63)mm和1.32°±0.99°、1.45°±1.37°、1.25°±1.35°,校正后分别为(0.56±0.44)、(0.56±0.51)、(0.42±0.63)mm和0.78°±0.76°、0.62°±0.85°、0.75°±0.64°。在x、y、z方向校正前的计划靶区扩边值(MPTV)分别为2.93、3.06和3.30mm,校正后为1.71、1.76和1.49mm。结论应用kV-CBCT校正鼻咽癌调强放疗摆位中的线性和旋转误差明显缩小系统和随机误差,使得MPTV缩小到2mm以内,提高了放疗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引导放疗 千伏锥形束CT 调强放疗 鼻咽癌 摆位误差
原文传递
CBCT和EPID在体部肿瘤放疗摆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容贤冰 邓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11期48-49,共2页
目的:研究千伏级锥形束CT(conebeamcomputedtomography,CBCT)和兆伏级电子射野影像系统:研究千伏级锥形束(electronicportalimagingdevice,EPID)在体部肿瘤放疗摆位的对比情况。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7月间收治的30例肺癌、30... 目的:研究千伏级锥形束CT(conebeamcomputedtomography,CBCT)和兆伏级电子射野影像系统:研究千伏级锥形束(electronicportalimagingdevice,EPID)在体部肿瘤放疗摆位的对比情况。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7月间收治的30例肺癌、30例宫颈癌患者,患者均采用真空垫体位固定摆位模型,在CBCT、EPID两种影像模式指导下进行放射治疗,其中30例患者应用CBCT进行摆位,纳入研究组;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放疗,无出现真空垫漏气事件发生,研究组患者左右(X)、上下(Y值)、前后(Z)偏差值、摆位时间与常规组有差异,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配准方法均可以满足临床应用,但在肺癌和宫颈癌为代表的体部肿瘤,CBCT图像引导放射治疗能从三维分析图像误差,相比于二维的EPID能更全面准确的分析摆位误差,增加了发现摆位误差的能力,为临床分析PTV的外放提供重要依据,而且可以自动在线移床修正误差,建议有条件的单位选择CBCT进行体部肿瘤患者的影像引导放疗或摆位误差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伏锥形束 CT(conebeamcomputedtomography CBCT) 兆伏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lectronicportalimagingdevice EPID) 肺癌 放疗 肿瘤
下载PDF
肿瘤快速旋转调强放疗摆位误差的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淑慧 刘邦 +2 位作者 李庆瑞 杨敬贤 朱长生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2年第6期3724-3727,共4页
目的:采用直线加速器机载的千伏级锥形束CT扫描技术对不同部位肿瘤患者的摆位误差进行探讨。方法:应用瓦里安RapidArc直线加速器治疗肿瘤患者180例,其中头颈部患者53例,胸部患者58例,盆腔患者69例。所有患者在首次放疗前行KV-CBCT扫描,... 目的:采用直线加速器机载的千伏级锥形束CT扫描技术对不同部位肿瘤患者的摆位误差进行探讨。方法:应用瓦里安RapidArc直线加速器治疗肿瘤患者180例,其中头颈部患者53例,胸部患者58例,盆腔患者69例。所有患者在首次放疗前行KV-CBCT扫描,以后每周扫描1次。将CBCT扫描图像和计划CT图像及其靶中心匹配,分析靶中心在x、y、z方向上的误差值及其误差分布情况,探讨我科CTV–PTV外放边界大小。结果:系统误差(均数)±随机误差(标准差)在平移误差Lateral左右(x)方向、Vertical背腹(y)方向、Longitudinal头脚(z)方向分别为头颈部x(0.55±0.79)mm,y(0.81±1.00)mm,z(1.21±1.12)mm;胸部x(1.13±1.26)mm,y(1.03±1.09)mm,z(2.12±2.15)mm;盆腔x(0.94±1.16)mm,y(0.87±1.08)mm,z(2.02±1.78)mm;绕y轴方向旋转(Rtn)误差分别为头颈部(0.39±0.48)°,胸部(0.47±0.54)°,盆腔(0.44±0.51)°。结论:CBCT可以减少分次治疗间的摆位误差,保证放疗摆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旋转调强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千伏-锥形束CT 摆位误差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宫颈癌容积调强弧形治疗与调强放疗技术对患者分次内误差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恩阳 徐飞 +1 位作者 贾明轩 曾越灿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4期89-93,共5页
目的分析宫颈癌容积调强弧形治疗技术(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与调强放疗技术(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对患者分次内误差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7月我中心经病理诊断确诊的20例宫颈癌... 目的分析宫颈癌容积调强弧形治疗技术(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与调强放疗技术(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对患者分次内误差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7月我中心经病理诊断确诊的20例宫颈癌患者,根据放疗方法的不同分为IMRT组和VMAT组各10例。应用Elekta Synergy加速器对所有患者在首次摆位后、摆位误差调整后及治疗结束后进行千伏级锥形束CT(k V-CBCT)扫描。通过获取的k V-CBCT图像和计划CT图像的配准,分别测量出患者首次摆位后、摆位误差调整后及治疗结束后在X轴左右(LR)、Y轴头脚(SI)和Z轴前后(AP)的误差。通过误差测量,分别估算出两组治疗中分次内误差并比较。结果 VMAT组在LR、SI、AP 3个方向上的分次内误差均小于IMRT组(P=0.009;P=0.008;P=0.009)。VMAT组发生腹痛9例,急性放射性肠炎1例;IMRT组发生腹痛7例,急性放射性肠炎3例。结论在宫颈癌放疗中,VMAT可得到更低的分次内误差,并可提高宫颈癌放疗的精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容积调强弧形治疗 调强放疗 千伏锥形束CT
下载PDF
CBCT和EPID在体部肿瘤放疗摆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赵成宗 张垚 +2 位作者 瞿瑜业 韦丽娜 孙鹏飞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4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C B C T和E P I D在体部肿瘤放疗摆位的对比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64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真空垫体位固定摆位模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患者.研究组患者采用CBCT进行摆位,在C... 目的:探讨C B C T和E P I D在体部肿瘤放疗摆位的对比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64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真空垫体位固定摆位模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患者.研究组患者采用CBCT进行摆位,在CBCT影像模式指导下进行放射治疗;常规组患者采用EPID进行摆位,在EPID影像模式指导下进行放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放疗摆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者均全部顺利完成放疗,真空漏气事件未发生.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左右(X值)、上下(Y值)及前后(Z值)偏差值明显偏低,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CT和EPID配准方法均可以满足临床应用,但是CBCT图像引导放射治疗能更全面准确的分析摆位误差,效果优于EP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疗 兆伏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 千伏锥形束CT(CBCT)
下载PDF
应用千伏级锥形束CT分析不同部位肿瘤患者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 被引量:9
12
作者 崔永辉 张淑慧 杨敬贤 《中国医药》 2017年第6期909-912,共4页
目的采用直线加速器机载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扫描技术分析不同部位肿瘤患者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方法选取2016年4-10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放疗科采用瓦里安TrueBeam1103直线加速器治疗的不同部位肿瘤患者9... 目的采用直线加速器机载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扫描技术分析不同部位肿瘤患者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方法选取2016年4-10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放疗科采用瓦里安TrueBeam1103直线加速器治疗的不同部位肿瘤患者92例。其中鼻咽癌患者35例,肺癌患者32例,宫颈癌患者25例。所有患者在第1、6、11、16、21、26次放射治疗前行KV-CBCT扫描。分析不同部位肿瘤患者的不同次放射治疗摆位误差及其原因。结果系统误差(均数)±随机误差(标准差)在X轴(左右)、Y轴(腹背)、Z轴(头脚)方向上的摆位误差为:鼻咽癌患者(1.0±0.6)、(1.2±0.7)、(1.1±0.6)mm;肺癌患者(1.9±0.9)、(1.3±0.7)、(2.6±1.5)mm;宫颈癌患者(1.7±0.8)、(1.6±0.8)、(2.4±I.3)mm。鼻咽癌患者在Y轴方向摆位误差为92.6%(162/175)〈3mm;肺癌患者在z轴方向摆位误差为86.7%(156/180)〈5mm;宫颈癌患者在Z轴方向摆位误差为94.0%(109/116)〈5mm,表明摆位引起的误差绝大部分在允许范围之内。鼻咽癌患者误差主要发生在Y轴和Z轴方向,摆位误差原因主要是患者与头枕的吻合性不良及头部后仰的幅度不同。肺癌及宫颈癌患者的误差主要发生在Z轴方向,原因是描画在患者身体两侧的摆位中线因多次描绘的差异、上肢摆放位置、皮肤牵拉、体质量变化、呼吸运动、餐后时间、膀胱充盈程度等因素影响而产生变化。结论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中,KV-CBCT影像系统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实时测量摆位误差并在线进行纠正,从而达到减少摆位误差,提高放射治疗精确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调强放射治疗 千伏锥形束CT 摆位误差
下载PDF
食管癌结合锥形束CT图像引导自适应放射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付庆国 王磊黎 +2 位作者 梁世雄 赵伟 吴春华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探索利用食管癌患者首周放射治疗时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图像,建立个体化计划靶区以减少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行根治三维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10例,获取每位患者治疗首周前5次及后续每周... 目的探索利用食管癌患者首周放射治疗时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图像,建立个体化计划靶区以减少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行根治三维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10例,获取每位患者治疗首周前5次及后续每周治疗前CBCT验证图像,将其导入治疗计划系统中,与治疗前的定位CT图像配准融合。然后在每个CBCT图像上按患者治疗前靶区勾画原则,再次勾画临床靶区(clinic tumor volume,CTV),并根据首周治疗的摆位误差平均值外扩生成计划靶区(planning tumor volume,PTV)。将首周5个CBCT上勾画的PTV轮廓映射到定位CT上合并生成PTV1,以此法生成后续2~6周的PTV2。按照初始计划(Plan A)的参数设置,保持靶区处方剂量及各危及器官的限量要求不变,以PTV1为靶区,制定一个新的放射治疗计划,即患者个体化的自适应放射治疗计划(Plan B)。用新计划(Plan B)的95%等剂量线评估PTV2覆盖度,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来比较Plan A与Plan B中肺、心脏和脊髓的受照射剂量。结果 PTV1体积比PTV体积小(P<0.05);Plan B中处方剂量95%等剂量线的覆盖率分别为:PTV1=(98.9±2.0)%和PTV2=(99.1±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an B的危及器官所受剂量均小于Plan A:肺V20(25.1%vs26.9%)、平均剂量(14.0Gy vs15.1Gy),心脏的平均剂量(16.7Gy vs19.7Gy)和脊髓最大剂量(42Gy vs43Gy),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患者治疗首周CBCT图像资料反馈的信息,可以有效减少计划靶区体积。修改后的计划可在后续治疗中开展,并能进一步减少靶区周围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和潜在提高靶区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自适应放射治疗 千伏锥形束CT 危及器官
下载PDF
机载千伏级CBCT监测鼻咽癌IMRT摆位误差的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树超 张军宁 +4 位作者 邰国梅 彭钦 查燕燕 任朋 刘凯丽 《实用癌症杂志》 2012年第6期610-614,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机载千伏级CBCT监测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疗程中摆位误差的变化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经病理检查确诊的鼻咽癌早期患者15例,行调强放疗。患者每周按原始计划标志点摆位,利用机载KV-CBCT扫描获取摆位误差,每周计算所有患者在三... 目的探讨应用机载千伏级CBCT监测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疗程中摆位误差的变化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经病理检查确诊的鼻咽癌早期患者15例,行调强放疗。患者每周按原始计划标志点摆位,利用机载KV-CBCT扫描获取摆位误差,每周计算所有患者在三维方向和水平面旋转摆位误差平均值、标准差及95%可信区间(CI);分析摆位误差随疗程进行的变化情况;探讨体重指数(BMI)和体重变化对摆位误差的影响。结果患者在腹背、头脚、左右3个坐标轴和水平面旋转的摆位误差均值分别为-0.1833 cm、-0.0322 cm、0.0967 cm和-0.8333°。随疗程进行摆位中心点向腹侧移位,BMI≥25患者在左右方向及水平面旋转的系统误差较BMI<25患者明显;患者体重下降会引起摆位中心点往腹侧偏移和水平面逆时针旋转。结论 BMI≥25鼻咽癌IMRT患者有必要进行自适应放疗;放疗疗程中体重减少超过7.10%时,需要调整放疗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位误差 体重指数 体重减少率 机载千伏CBCT
下载PDF
方差分析法在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摆位误差及计划靶区外放边界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黄啸天 张俊 +3 位作者 周云峰 谢丛华 刘晖 全红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6期579-584,共6页
目的:使用Yukinori方差分析法验证性地计算肺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摆位误差大小和计划靶区(PTV)外放边界,并比较Yukinori方差分析法和传统误差计算方法(Van Herk法、Remeijer法)在系统误差(∑)、随机误差(σ)、PTV外放边界上的差异... 目的:使用Yukinori方差分析法验证性地计算肺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摆位误差大小和计划靶区(PTV)外放边界,并比较Yukinori方差分析法和传统误差计算方法(Van Herk法、Remeijer法)在系统误差(∑)、随机误差(σ)、PTV外放边界上的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8月,使用瓦里安i X直线加速器治疗的肺癌患者20例,在放射治疗前后做千伏级锥形束CT扫描,获得每位患者不同分次在左右(X)、头脚(Y)、垂直(Z)3个方向的摆位误差,使用Yukinori方差分析法,计算所有患者在以上3个方向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均值和标准差,根据Stroom和Van Herk的PTV经验公式,给出3个方向上的PTV外放值,并与Van Herk法、Remeijer法的结果做比较分析。结果:根据Yukinori方差分析法,计算得出患者在左右(X)、头脚(Y)、垂直(Z)3个方向的分次间误差分别为(1.11±1.82)、(0.28±1.66)、(-0.65±1.25)mm。Yukinori方差分析法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σ)的标准差在以上3个方向分别为(2.11和2.39)、(2.02和2.14)、(1.06和1.61)mm;Van Herk法分别为(2.30和2.14)、(2.19和1.93)、(1.25和1.43)mm;Remeijer法分别为(2.36和2.39)、(2.24和2.14)、(1.28和1.61)mm。由Stroom和Van Herk的PTV经验公式,计算得到Yukinori方差分析法的PTV外放边界在左右(X)、头脚(Y)、垂直(Z)3个方向上大小分别为(5.89和3.95)、(5.54和3.55)、(3.24和0.78)mm;Van Herk法得到的结果为(6.10和4.25)、(5.73和3.83)、(3.51和1.13)mm;Remeijer法得到的结果为(6.39和4.57)、(5.98和4.10)、(3.69和1.33)mm。结论:在肺癌SBRT治疗中,由于SBRT分次数少、单次剂量高的特点,Yukinori方差分析法可以有效消除系统误差中随机成分的影响。相比于Van Herk法和Remeijer法,可以减少PTV外放边界,从而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Yukinori方差分析法 千伏锥形束 计划靶区 摆位误差
下载PDF
CBCT在监测宫颈癌患者憋尿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吉祥 李修伍 +1 位作者 李俊禹 朱长生 《基层医学论坛》 2013年第4期452-453,共2页
目的采用直线加速器机载的千伏级锥形束CT(CBCT)扫描技术观察膀胱充盈情况,并对我科宫颈癌患者憋尿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应用VARIAN TRUEBEAM直线加速器治疗宫颈癌患者35例,所有患者在首次放疗前进行kV-CBCT扫描,以后每周扫描1次。将CBCT... 目的采用直线加速器机载的千伏级锥形束CT(CBCT)扫描技术观察膀胱充盈情况,并对我科宫颈癌患者憋尿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应用VARIAN TRUEBEAM直线加速器治疗宫颈癌患者35例,所有患者在首次放疗前进行kV-CBCT扫描,以后每周扫描1次。将CBCT扫描图像和计划CT图像进行匹配,分析膀胱在X、Y、Z方向上的误差值及其误差分布情况,探讨CBCT在观察膀胱充盈方面的应用以及我科宫颈癌患者憋尿方法的可行性及可推广性。结果Latera(lX轴,左右)中位数0 cm,平均数-0.05 cm;Vertica(lY轴,背腹)中位数-0.06 cm,平均数-0.08 cm;Longitudina(lZ轴,头脚)中位数0 cm,平均数-0.06 cm。结论应用限时憋尿和CBCT扫描技术相结合,既可以监测患者憋尿情况,又可以纠正摆位误差,此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旋转调强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千伏锥形束CT 宫颈癌 限时憋尿
下载PDF
摆位误差对左乳癌术后放射治疗剂量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玮 梅长文 +1 位作者 宫尚明 牛振洋 《安徽医学》 2024年第2期168-173,共6页
目的 使用千伏级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kV-CBCT)技术测量左乳癌术后放射治疗摆位误差,探讨摆位误差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在宣城市人民医院接受放射治疗的左乳癌术后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提取每位患者前3次... 目的 使用千伏级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kV-CBCT)技术测量左乳癌术后放射治疗摆位误差,探讨摆位误差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在宣城市人民医院接受放射治疗的左乳癌术后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提取每位患者前3次放射治疗前的kV-CBCT图像,分别与计划CT图像配准,由配准系统计算获得患者左右(X)、头脚(Y)、胸背(Z)方向摆位误差。以第1次配准结果作为校正前的误差,以第2、3次配准结果作为校正后的误差,在治疗计划系统中按校正前、后误差大小平移计划中心点,计算校正前的计划(S-Plan)和校正后的计划(C-Plan)的剂量,并与治疗计划(T-Plan)进行比较,分析3者在计划靶区(PTV)、浅表区域、危及器官方面的剂量差异,以及计划的伽马通过率差异。结果 校正前摆位误差分别为(1.85±3.76) mm、(-1.80±3.25) mm、(-2.10±3.99) mm,校正后摆位误差平均值分别为(0.04±1.59) mm、(0.10±1.55) mm、(-0.01±1.47) mm。3组计划的PTV D_(98)、D_(95)、D_(mean)、均匀性指数(HI)、适形性指数(CI)和浅表区域D_(mean)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S-Plan和T-Plan、C-Plan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计划患侧肺的V_(5)、V_(20)、V_(30)、D_(mean)、心脏的D_(mean)、V_(5)和脊髓D_(max)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S-Plan和T-Plan、C-Plan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计划的伽马通过率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S-Plan和T-Plan、C-Plan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kV-CBCT测量并校正左乳癌术后放射治疗患者摆位,能有效减少摆位误差及其对剂量分布的影响,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乳癌 放射治疗 千伏锥形束CT 摆位误差 剂量分布
下载PDF
千伏级CBCT引导下胸部肿瘤放疗中摆位误差及其外放边界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魏展福 叶必云 +1 位作者 莫伟 何宝贞 《影像技术》 CAS 2015年第4期55-56,40,共3页
目的:对千伏级CBCT引导下胸部肿瘤放疗中摆位误差及外放边界进行分析。方法:利用瓦里安IX直线加速器机载影像系统进行50例胸部肿瘤患者的三维放疗CBCT,系统自动将图像重建,和治疗计划的CT图像进行匹配,得到前后、左右、上下方向摆位误差... 目的:对千伏级CBCT引导下胸部肿瘤放疗中摆位误差及外放边界进行分析。方法:利用瓦里安IX直线加速器机载影像系统进行50例胸部肿瘤患者的三维放疗CBCT,系统自动将图像重建,和治疗计划的CT图像进行匹配,得到前后、左右、上下方向摆位误差,计算OAR以及PTV外放边界。结果:共进行498次扫描,考虑误差方向时,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上误差分别是(-2.18±1.93)、(-0.17±2.85)、(-1.29±4.38)mm;只考虑误差大小时,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上误差分别是(2.63±2.24)、(4.25±3.19)、(2.81±1.35)mm,绝对值最大值分别为7、19、22mm。PTV在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上外放边界分别是7.57、2.68、7.19mm。结论:本院对胸部肿瘤患者采取热塑体膜固定,有一定摆位误差。靶区在前后、左右、上下方向的外放边界分别是7.12、2.73、7.08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伏CBCT 胸部肿瘤放疗 摆位误差 外放边界
下载PDF
基于锥形束CT研究不同部位计划靶区外放边界
19
作者 赵亮 马超 +3 位作者 闵骁 熊兵 吴炎 杨爱民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8期3549-3555,共7页
目的:基于千伏级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图像引导技术,对放射治疗摆位误差进行修正,统计分析不同方向摆位误差值,并以此确定人体不同部位计划靶区外放边界。方法:选取头部、颈胸部、胸部和腹部肿瘤患者各30例,共120例。每例患者治... 目的:基于千伏级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图像引导技术,对放射治疗摆位误差进行修正,统计分析不同方向摆位误差值,并以此确定人体不同部位计划靶区外放边界。方法:选取头部、颈胸部、胸部和腹部肿瘤患者各30例,共120例。每例患者治疗期间选择第1、6、11、16、21、...次治疗,即每五次做一次治疗前的CBCT扫描、配准,获取摆位误差,计算PTV外放边界。结果:不同部位X轴、Y轴、Z轴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均值±标准差)为:头部X轴(1.06±0.08)、Y轴(1.45±1.06)、Z轴(0.87±0.62),颈胸部X轴(1.71±1.24)、Y轴(2.14±1.22)、Z轴(1.65±1.17),胸部X轴(1.62±1.19)、Y轴(1.56±1.15)、Z轴(1.43±1.00),腹部X轴(1.30±1.07)、Y轴(1.61±1.21)、Z轴(1.42±1.01)。肿瘤临床靶区(CTV)至计划靶区(PTV)的外放边界(Margin)在X轴、Y轴、Z轴方向上分别为:头部2.53 mm、2.96 mm、1.66 mm,颈胸部2.84 mm、2.71 mm、2.67 mm,胸部2.47 mm、2.38 mm、2.39 mm,腹部2.38 mm、2.40 mm、2.11 mm。结论:基于CBCT摆位误差得到的计划靶区外放边界在临床放射治疗中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伏锥形束CT 摆位误差 图像配准 外放边界
下载PDF
每周千伏级锥形束CT监测食管癌放疗中的摆位误差 被引量:6
20
作者 龚唯 周菊英 +1 位作者 徐文涛 陈龙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15-919,共5页
目的 :采用每周千伏级锥形束CT(kilovolt cone-beam CT,KV-CBCT)监测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过程中的摆位误差和剩余摆位误差,为制定合理的临床靶区-计划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planning target volume,CTV-PTV)的外放边界提供依据。... 目的 :采用每周千伏级锥形束CT(kilovolt cone-beam CT,KV-CBCT)监测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过程中的摆位误差和剩余摆位误差,为制定合理的临床靶区-计划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planning target volume,CTV-PTV)的外放边界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对象为19例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食管癌患者。每周采集KVCBCT图像,在相应的三维配准框内与计划CT图像进行配准,若三维(左右、垂直、前后)方向上的误差阈值超过3 mm,则重新进行摆位。在线重新摆位后,再次行KV-CBCT扫描,并按照同样的匹配方式与计划CT图像进行配准,采集校正后三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采用van Herk公式计算CTV-PTV理论外放边界。结果 :校正前,107次KV-CBCT图像在左右、垂直及前后方向上的平均摆位误差分别为(0.39±0.31)、(0.24±0.23)和(0.28±0.22)cm,共计79次(73.8%)超过校正阈值(3 mm)而接受在线校位。根据van Herk公式计算校正前的CTV-PTV理论外放边界分别为1.00、0.91和0.96 cm。校正后,107次KV-CBCT图像在左右、垂直及前后方向上的平均摆位误差分别为(0.17±0.13)、(0.16±0.12)和(0.14±0.14)cm。根据van Herk公式计算校正后的CTV-PTV理论外放边界分别为0.50、0.46和0.49 cm。结论:在线KV-CBCT引导放疗可以减小摆位误差,缩小CTV-PTV外放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摆位误差 千伏锥形束C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