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运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变化及其生态环境质量评估 被引量:23
1
作者 苏朔 宫兆宁 +2 位作者 张文静 张园 王一飞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27,共9页
北运河流域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涉及的重要自然地理单元,流域内人类活动剧烈,生态问题突出,植被覆盖率下降.基于植被覆盖度快速实现流域内生态环境质量的全面评价,是打造生态和谐宜居示范区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新时期首都生态文明建... 北运河流域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涉及的重要自然地理单元,流域内人类活动剧烈,生态问题突出,植被覆盖率下降.基于植被覆盖度快速实现流域内生态环境质量的全面评价,是打造生态和谐宜居示范区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新时期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本文选取1990年、2004年、2018年时相相近的3期Landsat TM/OLI数据,首先采用线性光谱混合模型进行植被覆盖度(FVC)的计算,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并对二者时空变化规律及相关性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990—2018年,研究区平均植被覆盖度与遥感生态指数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植被覆盖度由0.36增长至0.43再降至0.41,遥感生态指数由0.545增加为0.584后又降至0.545.1990—2004年生态质量下降的区域集中分布在北京市主城区四周,环境质量改善的区域集中分布在北运河流域北部、中心城区及东南部,而2004—2018年生态质量下降的重点区域则向东南部流域下游转移,环境质量改善的区域则大面积减少.流域内生态质量保持稳定的区域大幅增加,生态质量差与较差区域占比连续降低,表明研究区大部分区域生态系统状况趋于稳定状态,对城市中极端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初见成效.相关性分析获得的植被覆盖度与遥感生态指数相关系数表明,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与植被覆盖的增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运河流域 植被覆盖度 生态遥感指数 环境质量
原文传递
1980—2015年北运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异及其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朱利英 魏源送 +2 位作者 王春荣 张育新 郑华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01-310,共10页
北运河纵贯京津冀地区,是京津冀大都市圈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屏障.本研究基于1980—2015年北运河流域Landsat⁃MSS/TM/ETM遥感影像解译数据研究了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估算了这些变化对流域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980—2015年北... 北运河纵贯京津冀地区,是京津冀大都市圈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屏障.本研究基于1980—2015年北运河流域Landsat⁃MSS/TM/ETM遥感影像解译数据研究了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估算了这些变化对流域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980—2015年北运河流域耕地面积下降了22.64%,主要转向城镇用地,其次为林地和水体;城镇用地面积增加了25.59%,耕地、林地和水体是其面积增加来源;以2000年为拐点,林地和水体面积先增加后逐渐减少,综合土地利用变化速度显示2000—2015年明显高于1980—2000年.1980—2015年北运河流域土地利用总生态服务价值经历先增加后减少、总体减少的过程,损失82.84×108元;各类生态服务价值变化趋势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趋势一致,城镇和水体的贡献率最大,并且是北运河流域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的主要贡献因子和敏感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运河流域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服务价值
原文传递
北运河流域水生态恢复与保护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宇同 杨伟超 +1 位作者 杨丽娜 梁普 《北京水务》 2019年第3期57-62,共6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城市的变迁,应运而生的生态文明理念逐渐融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逐步进入了公众视野,成为了近年来社会舆论的关注热点。以水务管理部门对于水生态治理的理念转变及实践创新为主线,通过对北运河...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城市的变迁,应运而生的生态文明理念逐渐融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逐步进入了公众视野,成为了近年来社会舆论的关注热点。以水务管理部门对于水生态治理的理念转变及实践创新为主线,通过对北运河流域内水质现状及面临的河道淤积严重、缺乏生态基流及水体自净能力匮乏等水生态问题进行梳理与分析,针对产生的原因及其变化趋势,提出整顿生态环境秩序、定期科学清淤及运用原位水体修复等水生态保护措施的建设性意见,为打造拥有健康生命力的生态良好河流,实现北运河承担的各项社会功能,助力推进"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清新明亮、和谐宜居"的城市副中心而不懈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运河流域 生态文明理念 水生态恢复
原文传递
北京市北运河流域耕地土壤性质空间变异性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瑞 戴伟 +1 位作者 庞欢 邹建美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368-3373,共6页
运用Arc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北运河流域0~50 cm土壤的pH、容重、有机质、有效磷和全氮5种肥力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pH值、容重、有机质、全氮的变异系数在6%~22%,属弱-中等变异水平,有效磷变异系数最大,为68%;通... 运用Arc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北运河流域0~50 cm土壤的pH、容重、有机质、有效磷和全氮5种肥力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pH值、容重、有机质、全氮的变异系数在6%~22%,属弱-中等变异水平,有效磷变异系数最大,为68%;通过半方差函数分析,5种参数变异函数的曲线理论模型都符合高斯模型,且在一定间距内均存在空间相关性,土壤p H值和容重表现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其空间变异主要是由结构性因素引起。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空间相关性中等,是由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作用的。采用普通克立格方法进行最优内插,绘制了养分含量分布图,统计了分级土地面积,并对其空间变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对于评价北运河流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规律和动态变化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可应用于精准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运河流域 土壤养分 地统计学 空间变异 ARCGIS
原文传递
基于Mann-Kendall检验法的北运河流域降水和径流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玉雪 李波 +4 位作者 王槿妍 赵小伟 张欣 王阳 范庆莲 《北京水务》 2022年第1期24-28,共5页
基于Mann-Kendall检验法对北运河流域近51年的降水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北运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44.33 mm,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021亿m^(3);(2)北运河流域降水量的年内分配存在极大的不均匀性,径流量年... 基于Mann-Kendall检验法对北运河流域近51年的降水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北运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44.33 mm,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021亿m^(3);(2)北运河流域降水量的年内分配存在极大的不均匀性,径流量年内分配差异不明显;(3)北运河流域在年际尺度上径流量和降水量均呈上升趋势;在季际尺度和月际尺度上,径流量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各异;(4)1970—2020年,北运河流域降水量和径流量突变特征出现差异。本研究对分析近51年水文情势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n-Kendall检验法 北运河流域 降水量 径流量 趋势检验 突变检验
原文传递
北京北运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水质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9
6
作者 徐庆勇 陈忠荣 +1 位作者 杨巧凤 赵微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3期61-65,71,共6页
选取17项指标,采用国标推荐的地下水水质综合质量评价方法,评价了北京北运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水质;在map GIS中利用其空间分析功能,采用克里格插值方法,绘制了地下水水质空间分布图,并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成因及主要影响指标。结果表... 选取17项指标,采用国标推荐的地下水水质综合质量评价方法,评价了北京北运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水质;在map GIS中利用其空间分析功能,采用克里格插值方法,绘制了地下水水质空间分布图,并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成因及主要影响指标。结果表明:北京北运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水质呈现自西北向东南水质逐渐变差的特征。水质空间分布特征的形成是自然条件与人为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水质较差和极差区的主要影响指标有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硝酸盐氮、氨氮、亚硝酸盐氮、铁和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水质 空间分布特征 水质评价 北运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超载风险评价—以北运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傅婕 曹若馨 +2 位作者 曾维华 卓越 王立婷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16-528,共13页
现有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估研究大多从确定性角度进行评价,从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超载风险角度评价的较少.为弥补以上不足,本文从不确定性分析角度,耦合水环境和水资源两个水环境承载力分量超载风险及其对应的概率,构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 现有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估研究大多从确定性角度进行评价,从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超载风险角度评价的较少.为弥补以上不足,本文从不确定性分析角度,耦合水环境和水资源两个水环境承载力分量超载风险及其对应的概率,构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超载风险评价模型,并依据超载风险的概率分布确定流域各控制单元的超载风险指数.最后以北运河流域为例,对其水环境承载力超载风险进行了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进行超载风险分区.结果表明:中度超载风险区包含清河闸、榆林庄、大红门闸上、东堤头闸上4个控制单元,重度超载风险区包含南沙河入昌平、前侯尚村桥2个控制单元;基于“卸荷”和“强载”的双向调控理念,在产业结构、技术手段和环保意识等方面从全过程控制角度提出降低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超载风险的调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运河流域 水环境承载力 超载风险评价 贝叶斯网络
原文传递
北京市北运河水体中抗生素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5
8
作者 蒋宝 隋珊珊 +5 位作者 孙成一 王亚玲 荆降龙 凌文翠 李珊珊 李国傲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198-3205,共8页
为评价北京市北运河水体中抗生素的污染特征和风险水平,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SPE-HPLC-MS/MS),对北运河流域水体中的抗生素浓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个采样点总浓度为59.19~703.44 ng·L^(-1),共检出4类7... 为评价北京市北运河水体中抗生素的污染特征和风险水平,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SPE-HPLC-MS/MS),对北运河流域水体中的抗生素浓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个采样点总浓度为59.19~703.44 ng·L^(-1),共检出4类7种抗生素,包括磺胺吡啶、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红霉素、氧氟沙星和林可霉素.其中,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氧氟沙星和林可霉素的检出率为100%,红霉素的检出率为41.67%,磺胺吡啶的检出率为33.33%.与国内部分流域相比,北运河流域水体中阿奇霉素、红霉素和克拉霉素处于较高水平.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抗生素对藻类的风险为高风险.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磺胺吡啶、林可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和红霉素无潜在健康风险,克拉霉素的人体健康风险为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北运河流域 污染特征 生态风险 健康风险
原文传递
生态清洁小流域在北京生态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北运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8
9
作者 杨进怀 吴敬东 +3 位作者 叶芝菡 宿敏 常国梁 金桂琴 《中国水利》 2014年第10期9-12,共4页
北运河流域是北京市地跨区县多、环境问题复杂的大流域。本研究从流域实际特点出发,基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理念与方法,总结出了适用于不同类型区的4类13项治理技术,形成北运河流域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体系。该研究是北京市生态清洁... 北运河流域是北京市地跨区县多、环境问题复杂的大流域。本研究从流域实际特点出发,基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理念与方法,总结出了适用于不同类型区的4类13项治理技术,形成北运河流域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体系。该研究是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由山区走向平原、从郊区走向城市的又一尝试,十分有利于推动北运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清洁小流域 北运河流域 生态治理
下载PDF
非遗语境中北运河流域竹马文化的历史嬗变、地方建构及当代传承 被引量:3
10
作者 毛巧晖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82-88,共7页
竹马作为一种民俗项目在不同历史语境中兼具着世俗性与神圣性的艺术二重性。大运河申遗成功之后,北运河流域“竹马会”“竹马传说”“竹马舞”等竹马文化中的地方性特征被挖掘并凸显出来。“竹马传说”因其“依附性”被广泛运用于非遗... 竹马作为一种民俗项目在不同历史语境中兼具着世俗性与神圣性的艺术二重性。大运河申遗成功之后,北运河流域“竹马会”“竹马传说”“竹马舞”等竹马文化中的地方性特征被挖掘并凸显出来。“竹马传说”因其“依附性”被广泛运用于非遗叙事及实践活动之中,转化为构建文化认同的有效资源。“金兀术跨马游春”“萧太后围猎”“崇祯测字”等传说叙事中的个体经验,经由重述、表征及再创造,成为北运河流域乃至整个中国的价值观念与文化认同的有效阐释。非遗语境中竹马文化在民间文化场域与官方话语“接合”中演化、博弈,在推动地域文化价值认同的基础上,寻求个体阐释与公共阐释之间的“有效阐释”,从而实现了竹马文化的多维度空间拓展、多元化面向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运河流域 竹马文化 非遗实践 当代传承
下载PDF
北运河流域典型河流水体耗氧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延 单保庆 +2 位作者 陈静 唐文忠 张文强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11-315,共5页
以COD和NH+4-N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北运河流域典型河流水体中耗氧污染物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结合COD组分特征分析,给出了河流水体主要耗氧因子。结果表明,河流水体中COD平均值为47.73 mg/L,接近地表水Ⅴ类标准,而NH+4-N质量浓度为9.08 mg/L... 以COD和NH+4-N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北运河流域典型河流水体中耗氧污染物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结合COD组分特征分析,给出了河流水体主要耗氧因子。结果表明,河流水体中COD平均值为47.73 mg/L,接近地表水Ⅴ类标准,而NH+4-N质量浓度为9.08 mg/L,远超Ⅴ类水标准;流域河流水体中COD空间分布差异性不明显(CV=8.79%),而从上游至下游,NH+4-N质量浓度呈现降低趋势;从2005年至2011年,河流水体中COD和NH+4-N质量浓度分别从251.92 mg/L和11.15 mg/L降至44.77 mg/L和4.12 mg/L。河流水体中COD组分分析共检出31种有机化合物,其中上游包括难降解和易降解有机化合物,涉及生活源和农业源;下游多为难降解有机化合物,主要涉及农业源。NH+4-N已取代COD成为北运河流域河流水体主要耗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COD NH+4-N 北运河流域 污补河流
下载PDF
北运河流域雨洪“源-汇”景观时空演变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志芳 程可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5922-5931,共10页
近年来,海绵城市建设热潮涌现,这一强调雨洪弹性的领域却极度缺乏对于宏观水平过程的探究,未能系统理解雨洪过程的转变动态。由此,引入用以分析各类型生态过程及景观格局的重要理论--"源-汇"景观理论,以北运河流域洪涝过程的... 近年来,海绵城市建设热潮涌现,这一强调雨洪弹性的领域却极度缺乏对于宏观水平过程的探究,未能系统理解雨洪过程的转变动态。由此,引入用以分析各类型生态过程及景观格局的重要理论--"源-汇"景观理论,以北运河流域洪涝过程的内在作用机制为例,着重强调与探求雨洪过程中"源"景观与"汇"景观的相对性与动态性。研究选取关键的景观因子指标,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测算雨洪径流动力值与地表景观阻力值,从而分析"源-汇"景观的动态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北运河流域中,作为初始径流"源"的区域集中于蟒山山地以及百望山及阳台山山地,易成为山体径流的源头;在北运河流域范围内,自然排水条件下,产生径流的"源"景观类型比例大小排序为:林地>公建用地>道路>工业及设施用地>居住用地>荒地>绿地>农田;在5年一遇的重现期状态下,建设用地雨水消纳能力良好,10年以上重现期下其"源"作用偏强。非建设用地中的林用地在5年一遇重现期下"源"作用已很强,农用地一直有很强的"汇"作用。城市绿地在20年一遇的降雨下已有20%变成"源",其消纳雨水能力有待进一步的观察与实验;在北京城区内涝积水点体现出西多东少、北多南少的特征,径流过程随降雨强度的增大,以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的趋势扩散。北京城内洪涝灾害的成因多有缘于山体径流,需尽早探寻合理的手段与对策解决高山林地的径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汇”景观理论 城市内涝 洪涝灾害 北运河流域
下载PDF
北京市“63·8”特大暴雨洪涝反演分析
13
作者 李永坤 杨思敏 +3 位作者 郑凡东 周星 薛志春 卢亚静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4期48-54,共7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加。为了深入了解极端天气事件对城市的影响,以“63·8”特大暴雨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分析历史洪涝事件,结合当前北京市基础设施和水利工程条件,采用精细化洪涝模型,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加。为了深入了解极端天气事件对城市的影响,以“63·8”特大暴雨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分析历史洪涝事件,结合当前北京市基础设施和水利工程条件,采用精细化洪涝模型,开展了“63·8”特大暴雨洪涝反演分析,模拟其在当前高度密集的人口和经济社会条件下可能造成的影响,以期为今后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提供有益参考。结果表明:尽管近年来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有所加强,但城市极端强降雨突发性增强,人口与社会经济条件密集程度高,同等降雨条件下社会经济损失会明显增加。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建议,包括完善城市防洪体系、治理行洪障碍物、增强公众的洪水防范意识和能力,以及推动传统防洪措施和现代科技结合的研究,以期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洪水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3·8”特大暴雨 反演分析 精细化洪涝模型 北运河流域 大清河流域 北京市
下载PDF
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
14
作者 苏明奎 《民族艺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124,共10页
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强调关注运河与民众的生活之间交互衍生的意义关联,聚焦传承人及其遗产保护实践中的日常生活与生命轨迹。以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重要代表——里二泗小车会的地方实践为个案,不仅再现了民间花会与漕运商贸互动... 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强调关注运河与民众的生活之间交互衍生的意义关联,聚焦传承人及其遗产保护实践中的日常生活与生命轨迹。以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重要代表——里二泗小车会的地方实践为个案,不仅再现了民间花会与漕运商贸互动关联的历史记忆,也呈现了运河与相关社区、群体、个人之间互构共生的内在逻辑;依托运河流域民众自发创造、彼此共享的文化机制以及传承人表演过程中的身体叙事与间离效果,运河记忆也得以转换为民众的日常生活经验。运河与流域民众有机、互通的关联性不仅为运河文化遗产造福于民众创造了可能,也提示着需要进一步探寻运河与民众彼此存有差异的前提之下共生发展的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河文化遗产 生活化传承 北运河流域 里二泗小车会 传承人口述史
原文传递
北运河流域(北京段)表层土壤多环芳烃空间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丹 黄勇 +3 位作者 安永龙 冯辉 孙朝 李欢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9-171,共13页
土壤中的多环芳烃(PAHs)会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为掌握北运河流域(北京段)土壤中PAHs的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制,采用克里格插值、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多元统计方法,结合同分异构体比值法对该区域表层土壤中16种优控PAHs的... 土壤中的多环芳烃(PAHs)会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为掌握北运河流域(北京段)土壤中PAHs的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制,采用克里格插值、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多元统计方法,结合同分异构体比值法对该区域表层土壤中16种优控PAHs的质量分数、分布趋势、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污染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216件土壤样品中16种PAHs均被检出,且主要为高环PAHs(4~6环),总PAHs的质量分数范围在10.5~19466.5μg/kg,受污染土壤样品占29.63%;(2)表层土壤中的PAHs在东西及南北方向上均呈现出中部高、两端低的趋势,在空间分布上总体表现为北部区域及中部城区含量较高、其他地区相对较低的特征,且由于人为活动影响导致个别点位PAHs富集,存在点源污染或局部污染;(3)PAHs同分异构体比值法及主成分分析法研究表明,研究区内PAHs的来源为以煤/生物质燃烧及交通燃烧为主、石油泄漏等石油化工源为辅的混合源,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后得到2者的贡献率分别为89%和11%。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的污染防控、土地质量评价和国土空间规划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运河流域 表层土壤 PAHS 空间分布 污染来源
下载PDF
基于Transformer模型的河湖疑似“四乱”图斑遥感智能识别技术研究
16
作者 王越 昝糈莉 +5 位作者 李兆永 邸苏闯 朱祺琪 李佳伦 王彦强 李巧玲 《北京水务》 2024年第2期36-42,共7页
目前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四乱”监管对象的排查主要依赖于人工巡查和遥感影像目视解译,成本高、效率低且问题发现能力一般。采用智能识别技术成为清“四乱”常态化的关键,然而河湖“四乱”量大类杂、分散隐蔽,导致传统模型鲁棒性低,识别... 目前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四乱”监管对象的排查主要依赖于人工巡查和遥感影像目视解译,成本高、效率低且问题发现能力一般。采用智能识别技术成为清“四乱”常态化的关键,然而河湖“四乱”量大类杂、分散隐蔽,导致传统模型鲁棒性低,识别精度一般。为此,以北运河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坑塘养殖、堆放问题、农业大棚及临河房屋等4种地类作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Transformer模型的全局局部一体化多尺度细节智能遥感深度学习框架,实现了自动适应多类型、多尺度、多级别的大规模遥感影像的智能识别。同时通过空间叠加分析技术,高效聚焦“四乱”增量问题,为水务监管工作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在北运河流域河湖“四乱”监管对象的预测识别中,该模型的MIo U和MPA分别达到了80.42%和85.91%,满足水务工作需求,并可为相关问题提供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识别 河湖四乱 Transformer神经网络 北运河流域
原文传递
北运河流域治理+市区协同新机制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思宇 杨海龙 徐建 《北京水务》 2023年第S01期58-62,共5页
针对目前北运河流域市区共管体制和运行管理的现状,各区管理段(中心)不同程度存在人员、技术、资金逐步弱化问题,与当前水利部提出的强化流域管理的要求存在矛盾和差距。进一步构建“流域治理+市区协同”流域治理机制,对于实现北运河流... 针对目前北运河流域市区共管体制和运行管理的现状,各区管理段(中心)不同程度存在人员、技术、资金逐步弱化问题,与当前水利部提出的强化流域管理的要求存在矛盾和差距。进一步构建“流域治理+市区协同”流域治理机制,对于实现北运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和强化空间管控至关重要。通过分析研究流域治理政策支撑、人员结构、资金保障及界限边界等现状,提出了建立“流域治理+市区协同”的工作机制。通过加强统一调度、统一维护标准、强化联动执法、强化市民参与等举措,切实提升了管护水平,降低了社会投诉率,为流域管理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运河流域 流域治理 市区协同 机制
原文传递
北运河流域水系综合治理开展中期评估 被引量:5
18
作者 金桂琴 孙迪 +1 位作者 王培京 刘操 《北京水务》 2014年第6期49-54,共6页
2012年,是实施北运河流域水系综合治理的第5年。为了及时掌握规划任务完成及目标实现情况,总结治理过程中的经验和做法,分析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确保完成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2013年,北京市有关部门对北运河流域水系综... 2012年,是实施北运河流域水系综合治理的第5年。为了及时掌握规划任务完成及目标实现情况,总结治理过程中的经验和做法,分析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确保完成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2013年,北京市有关部门对北运河流域水系综合治理进行中期评估。开展了项目实施情况、管理模式、实施效果、目标实现程度和需求等5个方面评估,结果表明,北运河流域水系实施5年综合治理"目标实现好",基本完成阶段性目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运河流域 综合治理 中期评估
原文传递
北运河流域(北京段)沉积物中PAHs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估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家铭 李炳华 +2 位作者 毕二平 郝仲勇 黄俊雄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52-1860,共9页
为探明北运河流域(北京段)多层沉积物中PAHs(多环芳烃)的污染状况,利用活塞式底泥取样器于2014年11月采集了9处沉积物样品,取样深度为30~80 cm,每处样品根据其垂向介质特征大致分成3~4层,分别测定各层样品的粒径、TOM(总有机质)及16种P... 为探明北运河流域(北京段)多层沉积物中PAHs(多环芳烃)的污染状况,利用活塞式底泥取样器于2014年11月采集了9处沉积物样品,取样深度为30~80 cm,每处样品根据其垂向介质特征大致分成3~4层,分别测定各层样品的粒径、TOM(总有机质)及16种PAHs的质量分数,探讨PAHs在河道沿程与垂向上的分布特征、来源及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北运河流域(北京段)沉积物以砂质壤土为主,w(TOM)(以干质量计,下同)为103.4~146.8 g kg,w(∑16 PAHs)为598.1~28730.6 ng g,各层w(∑16 PAHs)为108.5~8810.8 ng g.沉积物中PAHs以高环为主,主要包括有Phe(Phenanthrene,菲)、Fla(Fluoranthene,荧蒽)、Pyr(Pyrene,芘)、BbF〔Benzo(b)fluoranthene,苯并[b]荧蒽〕.在河道沿程变化上,中下游沉积物的污染程度远高于上游.在垂向变化上,w(TOM)和沉积物粒径对PAHs的分布影响有限,PAHs的垂向分布主要受所处沉积环境与历史污染程度影响.根据主成分分析与同分异构体比值法推断,PAHs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与生物燃料的燃烧,少部分为石油源.利用效应区间值得出的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北运河流域(北京段)沉积物中PAHs可能已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其中BbF、BkF、InP与BgP已对环境产生毒副作用,需要给予关注与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PAHs) 北运河流域 沉积物 污染特征 生态风险
下载PDF
北运河流域防洪现状及洪水风险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晓英 杨毅 杨杨 《北京水务》 2023年第2期9-13,共5页
北运河流域是海河流域重要行洪河道,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北京市中心城、城市副中心等重要区域集中在流域内。北运河流域现状防洪体系不完善,规划水库、蓄滞洪(涝)区未实施、骨干河道堤防未全线达标,导致重要区域存在较大防洪风险。通过分... 北运河流域是海河流域重要行洪河道,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北京市中心城、城市副中心等重要区域集中在流域内。北运河流域现状防洪体系不完善,规划水库、蓄滞洪(涝)区未实施、骨干河道堤防未全线达标,导致重要区域存在较大防洪风险。通过分析规划实施情况,搭建数学模型,核算评价现状及近远期不同规划情况下北运河洪水,分析评价流域现状防洪风险,提出了全面规划、优化调整方案,有序推动保障城市副中心等重要区域防洪安全的规划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运河流域 防洪风险 近远期规划 分析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