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6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动脉内膜切除治疗暂时性脑缺血 被引量:7
1
作者 周定标 Eric.,DL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2期743-745,共3页
关键词 暂时性脑缺血 动脉内膜切除 TIA
原文传递
颈动脉内膜切除治疗颈动脉狭窄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顺业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40-141,共2页
1951年Spence首先进行了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1953年DeBakey为完全闭塞的颈动脉进行了内膜切除并成功地恢复了脑血流.此后,经过广泛长期的争论,现已承认,CEA是矫正颈动脉狭窄的最佳技术,是颈内动脉严重狭窄而... 1951年Spence首先进行了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1953年DeBakey为完全闭塞的颈动脉进行了内膜切除并成功地恢复了脑血流.此后,经过广泛长期的争论,现已承认,CEA是矫正颈动脉狭窄的最佳技术,是颈内动脉严重狭窄而致短暂性脑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治疗和预防再卒中的有效方法.目前在世界各国已广为应用,仅在美国,每年进行该手术的病例已超过10万例.我国周定标等于1989年首次报告了45例CEA治疗短暂性脑缺血,2000年再次报告了20例CEA的经验[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动脉内膜切除 脑缺血 脑血流变化 磁共振血管造影 动脉硬化斑 颅外颈动脉 卒中发作 无症状 急性卒中
下载PDF
颈动脉外科
3
作者 John,C,J Jone,C,E 《世界医学杂志》 1998年第6期18-25,共8页
关键词 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内膜切除
下载PDF
高分辨MRI对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手术前后动态观察研究
4
作者 佟怀宇 周定标 +2 位作者 蔡剑明 钟定荣 石怀银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8-350,共3页
目的 使用高分辨MRI对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CEA)手术前后进行动态观察。方法 以干燥气体损伤 (12 0ml/min ,持续充气 15min)结合高脂饲料喂养 2个月 (6 %花生油、2 %胆固醇加入普通饲料 ,约按每天 10 0g/只进食饲... 目的 使用高分辨MRI对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CEA)手术前后进行动态观察。方法 以干燥气体损伤 (12 0ml/min ,持续充气 15min)结合高脂饲料喂养 2个月 (6 %花生油、2 %胆固醇加入普通饲料 ,约按每天 10 0g/只进食饲料 )制作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正常家兔 1只、CEA术前模型家兔 4只、手术后 10天家兔 2只分别行MRI检查 ,并与相应病理组织切片对照。结果 高分辨MRI可以显示家兔Ⅱ~Ⅳ型粥样硬化病变的轮廓、形态 ,组织切片与活体MRI影像无论管腔形状还是斑块轮廓均对应良好 ,纤维斑块在TOF显示低信号 ,在T1、T2 、PDW均显示为浅灰影像 ,并在注射对比剂后有明显增强 ,术后 10天MRI与新内膜的轮廓对应也良好 ,大致呈纤维组织为主的浅灰斑块。结论 高分辨MRI是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CEA手术前后 1种很好的无创动态观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膜切除 磁共振成像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
5
作者 许百男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67-69,共3页
虽然脑组织仅占体重的2%,但脑血流量和脑耗氧量却占全身的8%和20%,因此脑组织对缺血和缺氧相当敏感。近年来,国内对出血性脑血管病(如颅内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的外科治疗报告较多,相比较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报告较少,一度非... 虽然脑组织仅占体重的2%,但脑血流量和脑耗氧量却占全身的8%和20%,因此脑组织对缺血和缺氧相当敏感。近年来,国内对出血性脑血管病(如颅内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的外科治疗报告较多,相比较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报告较少,一度非常流行的脑血管架桥手术也近乎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外科手术 动脉内膜切除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应该何时进行?为什么?
6
作者 Lewis,LL 谭铭勋 《美国医学会杂志(中文版)》 1992年第4期232-233,共2页
关键词 动脉内膜切除 中风 适应症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与支架成形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治疗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0
7
作者 凌锋 焦力群 代表国家"十五"医学攻关脑卒中规范化外科治疗技术推广应用研究课题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对比研究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与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在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中的作用。方法对16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进行多中心、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其中84例为CEA组;82例为CAS组。初级终点设定为术后30 d内发... 目的对比研究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与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在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中的作用。方法对16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进行多中心、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其中84例为CEA组;82例为CAS组。初级终点设定为术后30 d内发生卒中、死亡或心血管意外,或随访6个月内的同侧卒中或死亡;次级终点为与手术或血管内治疗相关的并发症,或6个月内的重度再狭窄。结果CAS组有8例达到初级终点,累积发生率为9.8%;18例达到次级终点,发生率为22.0%。CEA组有10例达到初级终点,发生率为11.9%;16例达到次级终点,发生率为19.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AS在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时,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与CEA是相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动脉内膜切除 多中心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血管造影与超声对诊断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 被引量:39
8
作者 裴林林 姜国刚 +1 位作者 陈庆伟 王志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43-1146,共4页
目的对比颈动脉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对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差异,探讨颈动脉超声在诊断颈AS的临床价值以及颈动脉造影的最佳适应证。方法选择有≥2项AS危险因素的患者126例,依据DSA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硬化组(硬化组)68例... 目的对比颈动脉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对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差异,探讨颈动脉超声在诊断颈AS的临床价值以及颈动脉造影的最佳适应证。方法选择有≥2项AS危险因素的患者126例,依据DSA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硬化组(硬化组)68例和颈动脉正常组(正常组)58例,行颈动脉超声及DSA检查,观察动脉管腔内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有无斑块及其性质、部位、有无狭窄并计算狭窄率。结果硬化组纤维蛋白元和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0)。DSA检测出68例190支血管斑块和(或)狭窄,总检出率为53.97%;超声检测出76例173支血管斑块和(或)狭窄,总检出率为60.32%,两者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与DSA诊断颈动脉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5±0.6)%vs(46.5±0.7)%,P>0.05]。以DSA为诊断标准,超声诊断颈AS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82%、67.24%、78.89%和78.00%。结论超声对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高于DSA,2种检查方法各有优劣,对需要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及支架成形术的患者联合应用对其诊断及治疗更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动脉疾病 动脉内膜切除
下载PDF
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诊断和治疗策略 被引量:35
9
作者 王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09-110,共2页
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carotid atherosclerotic disease,CAD)是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重要原因,占到全部缺血性脑卒中的15%~20%,是老年全身CAD的重要组成部分[1].研究表明... 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carotid atherosclerotic disease,CAD)是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重要原因,占到全部缺血性脑卒中的15%~20%,是老年全身CAD的重要组成部分[1].研究表明,CAD患者心肌梗死、外周动脉疾病以及死亡的风险均增加.通常男性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速度比女性患者要快,实际上几乎所有的中年人和老年人都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但通常年龄>60岁的老年人会经常出现症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到一定程度就可能造成受累动脉供血区域的缺血及坏死,其后果将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和医疗资源的消耗,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因此,掌握其发病特点与防治原则对于减少老年人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血栓形成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动脉内膜切除 早期诊断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处理美国血管外科学会临床实践指南 被引量:34
10
作者 Robert W. Hobson, Ⅱ William C. Mackey +12 位作者 Enrico Ascher M. Hassan Murad Keith D. Calligaro Anthony J. Comerota Victor M. Montori Mark K. Eskandari Douglas W. Massop Ruth L. Bush Brajesh K. Lal Bruce A. Perler 刘德志(译) 徐格林(译) 刘新峰(译)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08年第12期881-887,共7页
美国血管外科学会(SVS)任命了一个专家委员会制定颈动脉狭窄处理的循证临床指南。在制定临床实践推荐意见过程中,该委员会使用系统评价对当前最件的证据进行了总结,采用GRADE标准对推荐意见的强度(强烈推荐为GRADEI级,一般推荐为G... 美国血管外科学会(SVS)任命了一个专家委员会制定颈动脉狭窄处理的循证临床指南。在制定临床实践推荐意见过程中,该委员会使用系统评价对当前最件的证据进行了总结,采用GRADE标准对推荐意见的强度(强烈推荐为GRADEI级,一般推荐为GRADEⅡ级)和证据的质量(高、中、低和极低)进行了分级。对于轻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有症状患者狭窄程度〈50%和无症状患者狭窄程度〈60%),推荐进行最佳的内科治疗而非血管重建术(I级推荐,高质量证据)。对于有症状中到重度狭窄患者(狭窄程度≥50%),推荐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最佳的内科治疗(I级推荐,高质量证据)。对于围手术期风险高的有症状巾到重度狭窄患者(狭窄程度≥50%),建议采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作为其替代治疗手段(Ⅱ级推荐,低质量证据)。对于中到重度狭窄的无症状患者(狭窄程度≥60%),只要围手术期风险较低,就推荐行CEA+内科治疗(I级推荐,高质量证据)。对于中到重度狭窄的尢症状患者(狭窄稗度≥60%),不推荐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I级推荐,低质量证据)。颈动脉狭窄≥80%但存在CEA高危解剖学风险的患者可能是一个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践指南 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血管外科 学会 美国 动脉支架置入术 动脉狭窄 动脉内膜切除
原文传递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34
11
作者 伍满燕 梁文卿 +1 位作者 陈江天 陈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23-1226,共4页
颈动脉是向大脑提供富氧血液的主要血管,承担脑组织85%的血液,是脑供血的要塞。同时,颈动脉是全身大动脉中最表浅的一支,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脑血管疾病存在良好的相关性,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形成和演变的反映窗口。更重要的是,颈... 颈动脉是向大脑提供富氧血液的主要血管,承担脑组织85%的血液,是脑供血的要塞。同时,颈动脉是全身大动脉中最表浅的一支,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脑血管疾病存在良好的相关性,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形成和演变的反映窗口。更重要的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因,脑栓塞的栓子大部分来自颈动脉。近年来,颈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脑血管领域专家们的高度重视,相继出台多个包括颈动脉疾病在内的外周动脉粥样硬化诊治指南。然而,即便如此,医患对颈动脉疾病的认知水平仍普遍较低,极有必要对颈动脉疾病相关知识进行广泛宣传。本研究将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最新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动脉内膜切除
下载PDF
ESVS指南:颈动脉狭窄有创性治疗的适应证和技术 被引量:34
12
作者 C.D. Liapis P.R.F. Bell +8 位作者 D. Mikhailidis J. Sixenius A. Nicolaides J. Femandes e Fermndes G. Biasi L. Norgren 尧瑶(译) 兰青(译)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21-338,共18页
欧洲血管外科学会召集颈动脉疾病领域的专家制定了关于颈动脉疾病有创性治疗的最新指南。根据证据级别对推荐意见进行分级。对于狭窄程度〉50%的有症状患者,如果围手术期卒中/死亡发生率〈6%,则推荐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 欧洲血管外科学会召集颈动脉疾病领域的专家制定了关于颈动脉疾病有创性治疗的最新指南。根据证据级别对推荐意见进行分级。对于狭窄程度〉50%的有症状患者,如果围手术期卒中/死亡发生率〈6%,则推荐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A级推荐),最好在患者最近发作的2周内进行(A级推荐)。对于狭窄程度为70%~99%并且年龄在75岁以下的男性无症状患者,如果围手术期卒中/死亡发生率〈3%,也推荐行CEA(A级推荐)。女性无症状患者从CEA中获得的益处明显不如男性患者(A级推荐)。因此,只有年龄较小的合适的女性患者才考虑行CEA(A级推荐)。颈动脉补片血管成形术优于直接缝合(A级推荐)。在CEA术前、术中和术后均应给予阿司匹林(75~325medd)和他汀类药物治疗(A级推荐)。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仅适用于CEA高危患者,并且应在围手术期卒中,死亡发生率较低的大型中心或是在随机对照试验中进行(C级推荐)。在CAS治疗的同时,应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A级推荐)。使用颈动脉保护装置可能有益(C级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动脉内膜切除 支架 药物疗法 卒中
原文传递
颈动脉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超声造影研究 被引量:33
13
作者 魏立亚 何文 +4 位作者 张红霞 刘冬梅 王立淑 邬冬芳 田凤兰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09年第6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评价颈动脉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6例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行实时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硬化斑块造影增强情况,运用声学定量分析软件在机分析,根据斑块回声分组并进行组间比较。对9例有外科手术指征的...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评价颈动脉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6例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行实时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硬化斑块造影增强情况,运用声学定量分析软件在机分析,根据斑块回声分组并进行组间比较。对9例有外科手术指征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对造影观察的颈动脉硬化斑块病理切片行内皮细胞标志物CD34单克隆抗体以及新生血管标记物Ⅷ因子、PBS缓冲液染色,分析颈动脉斑块造影增强情况与组织病理学新生血管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回声斑块造影增强率按由高至低顺序排列分别为低回声、等回声、混合回声、高回声,其中低回声、等回声、混合回声组间斑块增强数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回声、等回声及混合回声与高回声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颈动脉硬化斑块病理组织学与超声造影结果分析提示,造影剂增强效应较强的斑块在组织学上新生血管形成数量较多,两者呈正相关性(r=0.773,P=0.015)。结论超声造影可实时观察斑块内新生血管情况,无创性评价斑块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动脉疾病 动脉内膜切除 病理性新生血管化
原文传递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1
14
作者 陈忠 杨耀国 +8 位作者 唐小斌 寇镭 王盛 吴章敏 刘晖 何楠 张征 梁紫轲 张瀚方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9-174,共6页
目的比较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围手术期及中远期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于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行手术治疗的... 目的比较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围手术期及中远期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于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329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CAS组和CEA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年龄(t=0.098,P=0.023)、饮酒情况(χ^(2)=8.055,P=0.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EA组合并不稳定斑块较多(χ^(2)=4.392,P=0.038),CAS组合并较多双侧病变(χ^(2)=9.673,P=0.038)。围手术期,CEA组应用甘露醇较多(χ^(2)=78.614,P<0.001),CEA组切口/穿刺点并发症(χ^(2)=5.158,P=0.035)、肺部感染(χ^(2)=6.355,P=0.013)、脑过度灌注综合征(χ^(2)=5.158,P=0.035)、颅外神经损伤(χ^(2)=23.760,P<0.001)均多于CAS组,CAS组急性肾衰竭(χ^(2)=10.393,P=0.001)较多。术后两组存活率及术侧缺血性卒中、心肌梗死、脑出血、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AS组中位生存时间53.195个月(95%CI:52.040~54.350),CEA组中位生存时间54.492个月(95%CI:53.790~55.1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结论CEA组含有更多的不稳定斑块病变,却有更低的围手术期卒中率,支持不稳定斑块患者应倾向于内膜剥脱治疗。脑过度灌注综合征风险CEA组高于CAS组,CAS在减少术后肺部感染及伤口局部并发症方面显著优于CEA。两组患者远期生存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动脉内膜切除 动脉支架植入术
原文传递
动脉内膜切除治疗颈动脉狭窄 被引量:28
15
作者 周定标 程东源 +2 位作者 许百男 余新光 雪梅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816-818,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的手术指征、麻醉和手术方法。方法20例病人22侧颈动脉狭窄,其中21侧在全麻下手术,1侧采用局麻。20侧术中颈动脉阻断时间27~52分钟(平均35.5分钟),2侧术中采用分流。15侧手术在脑电图监测下进行。结果17...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的手术指征、麻醉和手术方法。方法20例病人22侧颈动脉狭窄,其中21侧在全麻下手术,1侧采用局麻。20侧术中颈动脉阻断时间27~52分钟(平均35.5分钟),2侧术中采用分流。15侧手术在脑电图监测下进行。结果17例病人18侧术后恢复顺利;另3例4侧手术,其中3侧术后分别出现暂时性肌力减退和下部面瘫。19例病人平均随访3年2个月,9例暂时性脑缺血病人中,8例停止发作,1例发作减少;9例脑梗死病人,6例症状改善;1例无症状者术后仍正常。结论内膜切除是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动脉狭窄 动脉内膜切除 脑缺血
原文传递
复合手术技术治疗复杂颈动脉狭窄和闭塞性疾病 被引量:29
16
作者 王亚冰 焦力群 +5 位作者 谌燕飞 马妍 华扬 王天龙 蔡兵 凌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93-98,共6页
目的分析复合手术技术在复杂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2例因颈动脉闭塞和颈动脉串联性病变施行复合手术患者之临床资料,初步分析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8例颈动脉闭塞患者,7例实现血管再通;4例... 目的分析复合手术技术在复杂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2例因颈动脉闭塞和颈动脉串联性病变施行复合手术患者之临床资料,初步分析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8例颈动脉闭塞患者,7例实现血管再通;4例颈动脉串联性病变患者,均实现血管再通。术后无一例发生脑卒中或死亡。结论采用复合手术技术治疗颈动脉闭塞和串联性病变疗效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荐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动脉闭塞性疾病 动脉内膜切除 支架 手术后并发症 脑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与认知功能障碍 被引量:28
17
作者 管维平 吴智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3-114,共2页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以表现为眼和脑的短暂性缺血发作,也可以表现为相应脑供血区的缺血性脑卒中。如果无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则被称为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无症状性颈动...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以表现为眼和脑的短暂性缺血发作,也可以表现为相应脑供血区的缺血性脑卒中。如果无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则被称为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也与认知功能的减退有关。因此,了解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将对痴呆的早期干预,发挥一定的临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认知障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颅内栓塞 动脉内膜切除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技巧及围手术期处理:多中心临床经验总结 被引量:23
18
作者 曲乐丰 柏骏 +8 位作者 Dieter Raithel 陈东 王继跃 毛更生 陈立朝 韩光良 柳尧林 梁勇 黄亚波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04-1107,共4页
目的 总结国内外多中心3 226例次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手术技巧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5月至2013年5月国内外多中心收治的3 01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共完成CEA 3 226例次,总结围术期处理经验,... 目的 总结国内外多中心3 226例次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手术技巧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5月至2013年5月国内外多中心收治的3 01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共完成CEA 3 226例次,总结围术期处理经验,探讨手术方式及操作技巧.结果 3 226例次CEA手术均成功,2 910例(90.2%)行外翻式CEA (EEA),316例(9.8%)行补片式CEA (pCEA),平均阻断时间(15.5±2.0) min,平均手术时间(50.5 ±5.0) min.112例使用沿皮纹横切口.围术期死亡3例,脑梗死2例,同侧脑出血1例,切口血肿28例,1例术后出现严重神经精神症状,认知障碍,1例发生下颌小关节脱位,术后代偿;脑神经损伤6例,其中舌下神经损伤4例,面神经下颌支损伤2例.81例高危因素患者CEA手术成功,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结论 CEA是治疗颈动脉狭窄预防卒中安全、有效的方法,完善的围手术期管理及“4S+1D”原则是CEA成功的关键.EEA操作简捷、手术及阻断时间短,无需补片及转流管,费用低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动脉内膜切除 外翻式颈动脉内膜切除 补片式颈动脉内膜切除 手术技巧
原文传递
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指标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术后再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5
19
作者 刘小明 包凌云 +1 位作者 方建华 马晨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869-1873,共5页
背景多普勒超声是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常用方法,但对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术后再狭窄程度的诊断效能还有待提高。目的探究不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CDU)指标诊断CEA和CAS术后再狭窄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 背景多普勒超声是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常用方法,但对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术后再狭窄程度的诊断效能还有待提高。目的探究不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CDU)指标诊断CEA和CAS术后再狭窄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8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完成CEA和CAS治疗的患者106例,在术后12个月时分别进行CDU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不同再狭窄程度患者CDU指标〔再狭窄段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及再狭窄段与颈总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比(PSV-ICA/CCA)〕的差异。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绘制PSV、EDV、PSV-ICA/CCA诊断不同再狭窄程度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评价其诊断效能(正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DSA共检出再狭窄程度≥50%的患者33例,其中再狭窄程度50%~69%的患者19例,再狭窄程度≥70%患者14例。不同再狭窄程度PSV、EDV、PSV-ICA/CC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再狭窄程度50%~69%、再狭窄程度≥70%患者PSV、EDV、PSV-ICA/CCA高于再狭窄程度<50%患者,再狭窄程度≥70%患者PSV、EDV、PSV-ICA/CCA高于再狭窄程度50%~69%患者(P<0.05)。PSV诊断再狭窄程度≥50%的AUC〔AUC=0.977,95%CI(0.936,0.995)〕高于EDV〔AUC=0.899,95%CI(0.841,0.989)〕和PSV-ICA/CCA〔AUC=0.842,95%CI(0.778,0.903)〕;PSV诊断再狭窄程度≥50%的最佳截点为209 cm/s。PSV诊断再狭窄程度≥70%的AUC〔AUC=0.984,95%CI(0.957,1.000)〕高于EDV〔AUC=0.810,95%CI(0.734,0.912)和PSV-ICA/CCA〔AUC=0.912,95%CI(0.805,0.987)〕;PSV诊断再狭窄程度≥70%的最佳截点为285 cm/s。PSV诊断再狭窄程度≥50%和≥70%的正确率、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高于EDV和PSV-ICA/CCA(P<0.05)。结论 PSV、EDV、PSV-ICA/CCA对CEA和CAS术后再狭窄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其中PSV≥209、285 cm/s可作为诊断C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动脉内膜切除 动脉支架置入术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二维超声特征与斑块标本结构一致性的研究 被引量:25
20
作者 刘蓓蓓 华扬 +3 位作者 刘玉梅 李景植 孟秀峰 周瑛华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2015年第8期628-634,共7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术前二维超声基本形态及内部回声特征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后斑块大体标本高倍相机影像结构的一致性,以二维超声方法评估斑块易损性的特征。方法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因颈动脉狭窄70%~99%收入...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术前二维超声基本形态及内部回声特征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后斑块大体标本高倍相机影像结构的一致性,以二维超声方法评估斑块易损性的特征。方法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因颈动脉狭窄70%~99%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术前颈动脉超声纵、横切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像清晰的患者160例,根据二维超声斑块形态特征分为规则型(32例)与不规则型(128例),其中溃疡型斑块91例,与CEA术后即刻斑块的外观形态结构进行比较;根据二维超声回声特征分为均质等回声斑块组(64例)、低至无回声斑块组(44例)、不均质强回声斑块组(52例),分别与CEA术后即刻斑块的纵断解剖切面高倍相机成像显示内部结构特征进行对比。将超声回声均质的斑块(108例)按CEA术后斑块内部结构特征进行分类为均质性非粥样物质(64例)、粥样物质(10例)、新鲜出血(10例)及陈旧性出血坏死(5例),测量不同性质斑块在二维超声图像上的平均灰阶中值(GSM)并进行比较。结果 1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超声显示斑块形态与术中标本检查结果:(1)二维超声显示斑块形态与大体标本斑块形态特征的准确率93.1%(149/160),对不规则斑块诊断的敏感度为95.3%,特异度83.9%;对溃疡性斑块诊断的敏感度84.8%,特异度88.5%,两种类型斑块的总准确率86.2%(138/160)。(2)二维超声回声特征为均质等回声斑块64例,标本内解剖结构显示为结构均匀一致非粥样物质者占95.3%(61/64);低至无回声斑块44例,标本内结构显示为粥样物质和斑块内新鲜出血占86.3%(38/44)。术中标本显示为非粥样物质成分的斑块GSM值平均为55±19,显著高于粥样物质斑块39±11(P〈0.001)和新鲜出血性斑块29±10(P〈0.001),而新鲜出血性斑块平均GSM值低于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动脉内膜切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