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神经分支运动传导检测评估颊支和颞支运动传导功能恢复的差异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瑛 梁繁荣 +1 位作者 余曙光 郑重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8期52-54,共3页
目的:运用面神经运动传导检查比较面神经颊支和颞支运动传导功能恢复的异同。方法:2001-09/2003-07来源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绵阳市中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等4个临床研究中心的贝尔麻痹患者480例,经过4周治疗,... 目的:运用面神经运动传导检查比较面神经颊支和颞支运动传导功能恢复的异同。方法:2001-09/2003-07来源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绵阳市中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等4个临床研究中心的贝尔麻痹患者480例,经过4周治疗,愿意接受并完成面神经颊支和颞支运动传导检查的患者分别有205、246例。其中,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的有69、83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加针灸治疗的有66、80例,采用针灸治疗的有70、83例。分别进行治疗前后以及患健侧面神经颊支和面神经颞支运动传导检查比较。结果:①患侧治疗后面神经颊支动作电位潜伏期明显缩短[(2.95±0.68),(3.08±0.69)ms,P<0.05],治疗后动作电位波幅未见明显改善(P>0.05)。②治疗后面神经颞支动作电位波幅明显增高[(518.85±496.57),(391.47±468.69)μV,P<0.01],潜伏期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贝尔麻痹患者患侧治疗后面经神经颊支动作电位潜伏期改善明显,动作电位波幅未见明显改善;治疗后面神经颞支动作电位波幅改善明显,而潜伏期无明显改善。面神经运动传导动作电位波幅是反映神经轴索变性的客观指标,贝尔麻痹治疗后面神经颊支轴索恢复不如颞支好,与临床表现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颊支 面神经颞支 面神经分支 运动传导 功能恢复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动作电位波幅 西药常规治疗
下载PDF
对低钾周期性麻痹时感觉神经功能障碍的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潘华 王拥军 张在强 《世界医学杂志》 2003年第8期19-19,22,共2页
目的:应用电生理方法,探讨低血钾患者血钾正常前后的神经传导功能。方法:3例临床诊断为原发性低钾周期性麻痹的患者,行正中神经、尺神经、胫后神经、腓总神经感觉运动传导速度和动作电位波幅检测及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动作... 目的:应用电生理方法,探讨低血钾患者血钾正常前后的神经传导功能。方法:3例临床诊断为原发性低钾周期性麻痹的患者,行正中神经、尺神经、胫后神经、腓总神经感觉运动传导速度和动作电位波幅检测及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动作电位波幅检测;血钾正常后,重复上述神经传导检测。结果: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总神经感觉动作电位的波幅在低血钾发作前后有显著性差异,血钾恢复正常后,它们也随之上升。结论:感觉神经功能障碍表明,低钾时后根神经节血神经屏障不完整,感觉神经元易受电解质凋谢紊乱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钾周期性麻痹 感觉神经功能障碍 电生理检查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动作电位波幅 血钾
下载PDF
实验性神经电刺激治疗对大鼠尾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白雪 于绍斌 +3 位作者 朱玲 朱琳 邸旭辉 马银霞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4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电刺激治疗对尾神经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2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与非治疗组(n=10),通过钳夹损伤建立尾神经不全损伤模型,给予治疗组尾神经电刺激治疗,每日10min,连续2周;非治疗组尾神经... 目的:探讨电刺激治疗对尾神经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2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与非治疗组(n=10),通过钳夹损伤建立尾神经不全损伤模型,给予治疗组尾神经电刺激治疗,每日10min,连续2周;非治疗组尾神经不予电刺激治疗。比较治疗组与非治疗组尾神经传导速度(NCV)与动作电位波幅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和非治疗组尾神经NCV恢复率分别为17±4%和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非治疗组尾神经动作电位波幅恢复率分别为314±106%和205±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活体动物不全损伤的周围神经给予电刺激治疗能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尾神经损伤 电刺激治疗 神经传导速度 动作电位波幅
下载PDF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腕管综合征患者肌电图差异
4
作者 孔颖宏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1年第1期31-32,共2页
入选80例CTS患者,分为DM组和NDM组,进行肌电图检测。结果:CTS-DM患者与CTS-NDM患者相比,正中神经腕部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潜伏期明显延长,中指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SNAPA)与健侧比较下降幅度明显较小。结论:CMAP潜伏期和SNAPA与健... 入选80例CTS患者,分为DM组和NDM组,进行肌电图检测。结果:CTS-DM患者与CTS-NDM患者相比,正中神经腕部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潜伏期明显延长,中指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SNAPA)与健侧比较下降幅度明显较小。结论:CMAP潜伏期和SNAPA与健侧比较下降幅度也许可用于区别糖尿病性与非糖尿病性腕管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糖尿病性 腕管综合征 肌电图 患者 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波幅 正中神经 感觉神经
原文传递
神经电生理分析评价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
5
作者 曾晓立 聂继池 +1 位作者 张璟 刘云儒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电生理改变及评价指标。方法15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血糖水平分为病例组Ⅰ和病例组Ⅱ,应用keypoint神经肌电描记仪进行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远端潜伏时、动作电位波幅和正中...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电生理改变及评价指标。方法15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血糖水平分为病例组Ⅰ和病例组Ⅱ,应用keypoint神经肌电描记仪进行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远端潜伏时、动作电位波幅和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浅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CV)、动作电位波幅测定,并与50例正常人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之间以及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MCV、SCV、动作电位波幅、远端潜伏时等多项检测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尤以腓神经变化最明显。结论糖尿病患者应进行上、下肢多条周围神经MCV、SCV、动作电位波幅和远端潜伏时的全面检测和评价,以便及早发现周围神经病变并给予有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传导速度 动作电位波幅 早期 神经电生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下载PDF
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宋志刚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9期1668-1671,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面神经炎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面神经炎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4 m L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1.5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肌电图、Portmann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78%、97.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和短潜伏期波(R1)潜伏期均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ortmann评分均增高,而SAS评分均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面神经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及心理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血栓通胶囊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 面神经炎 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 短潜伏期波潜伏期Portmann评分 SAS评分
原文传递
面神经传导检测对早期判断急性面神经炎神经损害程度及预后的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归宿 刘秀峰 +1 位作者 吴盛各 李铺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6期2404-2405,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面神经炎患者前3天面神经传导肌肉复合动作电位(CMAP)波幅下降的速度,探讨其在面神经炎早期判断神经受损程度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检测计算55例面神经炎患者发病前3天患侧面神经CMAP波幅对比健侧的下降速度(%/d)。结果 5... 目的分析急性面神经炎患者前3天面神经传导肌肉复合动作电位(CMAP)波幅下降的速度,探讨其在面神经炎早期判断神经受损程度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检测计算55例面神经炎患者发病前3天患侧面神经CMAP波幅对比健侧的下降速度(%/d)。结果 55例面神经炎患者前3天患侧面神经CMAP波幅下降平均速度与面神经损害程度及预后评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面神经炎患者患侧面神经CMAP波幅下降速度的检测,可以对面神经损害程度及预后作出早期诊断,并能指导临床早期选择合适治疗方案,避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炎 面神经传导 肌肉复合动作电位波幅 下降速度
下载PDF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腕管综合征临床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徐丽红 吴海科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4期105-108,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非随机对照研究,将60例患者(72腕)分为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对照组予甲钴胺治疗。比较2组功能状态评分、...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非随机对照研究,将60例患者(72腕)分为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对照组予甲钴胺治疗。比较2组功能状态评分、疗效评价、肌电图表现等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功能状态评分、肌电图各指标(包括)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2组功能状态评分、肌电图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腕管综合征是有效的,值得临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黄芪桂枝五物汤 气虚血瘀 功能状态评分 正中神经末端运动潜伏时 拇指-腕感觉传导速度 感觉动作电位波幅 中指-腕感觉传导速度
原文传递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病情分级与电生理的相关性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娜 段伟松 高长玉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第6期436-438,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病情分级与电生理的相关性。方法依据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标准确定入选对象;依据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病情分级对入选对象进行临床分级;应用丹麦产DANTEC CANTATA型肌电图仪,进行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功能...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病情分级与电生理的相关性。方法依据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标准确定入选对象;依据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病情分级对入选对象进行临床分级;应用丹麦产DANTEC CANTATA型肌电图仪,进行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功能检查。结果腓肠神经、正中神经诱发感觉动作电位波幅(SNAP)和腓总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MAP)随病情分级的升高而明显减低(P<0.05);腓肠神经、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和腓总神经、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3级与1、2两级比较显著减慢(P<0.05)。结论神经电生理改变,尤其感觉神经电生理改变,易此作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情程度评定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感觉动作电位波幅 运动电位波幅 感觉传导速度 运动传导速度
下载PDF
神经束膜吻合术治疗腕部尺神经损伤的效果观察
10
作者 黄书杰 畅宁 邓俊森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12期1683-1684,共2页
目的观察神经束膜吻合术治疗腕部尺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104例腕部尺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应用神经外膜吻合术治疗,观察组应用神经束膜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尺神经传导速度、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 目的观察神经束膜吻合术治疗腕部尺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104例腕部尺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应用神经外膜吻合术治疗,观察组应用神经束膜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尺神经传导速度、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术后3、6、12个月,两组的尺神经传导速度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均显著高于术前,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束膜吻合术治疗腕部尺神经损伤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尺神经传导速度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束膜吻合术 神经外膜吻合术 腕部尺神经损伤 疗效 尺神经传导速度 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
下载PDF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分裂腿现象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芳芳 靳娇婷 +7 位作者 秦星 康丽 贾蕊 刘潇 刘晨昱 张荣华 王亮 党静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0-623,633,共5页
目的分析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的腓总神经和胫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MAP)的特点,并阐明分裂腿现象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对比88例下肢受累ALS患者、100例正常人及24例腰椎病患者的腓总神经和胫神经CMAP特点,分析腓总神经与... 目的分析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的腓总神经和胫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MAP)的特点,并阐明分裂腿现象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对比88例下肢受累ALS患者、100例正常人及24例腰椎病患者的腓总神经和胫神经CMAP特点,分析腓总神经与胫神经CMAP之比,即分裂腿比(SLI)在3组间的差异,并通过ROC曲线分析SLI对于鉴别ALS和腰椎病患者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 (1)胫神经CMAP在ALS患者中显著高于腰椎病患者[(7.06±3.86)mVvs.(3.31±1.72)mV,P<0.001],腓总神经CMAP在ALS患者和腰椎病患者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2.49±1.35)mVvs.(2.41±1.57)mV,P=0.925],ALS患者中胫前肌失神经电位半定量显著于高于腓肠肌(χ2=61.70,P<0.001);(2)SLI在ALS、正常对照和腰椎病患者3组间有统计学差异(H=4.571,P=0.001),ALS患者SLI显著低于正常对照和腰椎病患者(P<0.001),正常对照和腰椎病患者两组间SLI无统计学差异(P=0.023);(3)SLI与病程、ALSFRS-r评分及疾病进展率均无明显相关性(Rs=-0.008,P=0.94;Rs=0.073,P=0.498;Rs=-0.082,P=0.519);(4)ROC曲线显示SLI可用于鉴别ALS和腰椎病患者,最佳截断值为0.634,敏感性=63.4%(95%CI=44.68%~84.37%),特异性=75%(95%CI=61.03%~77.69%),阳性预测值=88.1%。结论分裂腿现象是下肢受累的ALS患者早期即可出现的特异性神经电生理特征,有助于ALS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可作为ALS早期诊断的电生理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分裂腿 复合动作电位波幅 神经传导
下载PDF
快速恢复与缓慢恢复的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临床比较分析
12
作者 王银霞 吴荷花 +1 位作者 张国华 张晓燕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2年第6期347-349,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快速恢复与缓慢恢复的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AMAN)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学特点。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AMAN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高峰期的Hughes评分,将得分≥3分者纳入缓慢恢复组,得分<3分者纳入快速恢复组;回顾性... 目的:比较分析快速恢复与缓慢恢复的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AMAN)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学特点。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AMAN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高峰期的Hughes评分,将得分≥3分者纳入缓慢恢复组,得分<3分者纳入快速恢复组;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的临床及电生理特点。结果:纳入缓慢恢复组27例,纳入快速恢复组23例。缓慢恢复组在发病高峰时Hughes评分4~6分,发病年龄大,前驱感染以腹泻多见,伴有延髓受累,肢体瘫痪完全,可累及呼吸肌,需机械辅助通气。快速恢复组发病高峰时Hughes评分2~4分,发病年龄小,临床症状轻,肢体瘫痪轻,多伴肢体麻木。AMAN肌电图特点:感觉神经的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SNAP)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正常。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运动末端潜伏期(DML)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均在正常值范围内;腓总神经DML高于正常值(P<0.05),而MCV低于正常值(P<0.05),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第1周内就开始下降,且除胫神经外,缓慢恢复组的正中神经、尺神经及腓总神经的CMAP波幅均低于快速恢复组(均P<0.05)。AMAN患者的各运动神经F波引出比率降低,缓慢恢复组上肢尺神经和下肢胫神经的F波未引出率均高于快速恢复组(均P<0.05)。结论:AMAN为单纯运动神经受累,感觉神经正常,运动神经以轴索损害为主,伴有传导阻滞,运动神经CMAP波幅越低,F波未引出比例越高,恢复越慢,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 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 传导阻滞
下载PDF
慢性锰中毒病人的肌电图表现7例报告 被引量:2
13
作者 余青云 梁银杏 彭更生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05-105,共1页
关键词 中毒病人 慢性 图表 运动传导速度 感觉传导速度 动作电位波幅 文献报道 中毒患者 周围神经 神经源性 肌电图 EMG 节律性
下载PDF
上臂远端内侧尺神经鞘瘤一例
14
作者 宋杰 杨胜相 +2 位作者 王再岭 周文升 程琦杨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51-251,共1页
患者 男,40岁,10余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上臂内侧出现一黄豆大小包块,局部无红肿及无压痛,未在意;随时间增长,肿物渐大,质硬,近3个月局部触之麻木、疼痛.专科检查:右上臂远端内侧可触及约3.5 cm×2.0 cm椭圆形肿物,质硬、边界清楚、活... 患者 男,40岁,10余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上臂内侧出现一黄豆大小包块,局部无红肿及无压痛,未在意;随时间增长,肿物渐大,质硬,近3个月局部触之麻木、疼痛.专科检查:右上臂远端内侧可触及约3.5 cm×2.0 cm椭圆形肿物,质硬、边界清楚、活动度尚可,局部压痛,Tinel征阳性,小指及环指尺侧感觉麻木,末梢血液循环良好.MRI示:右上臂中段内侧皮下与肌肉之间约13.5 mm×24.0 mm异常信号影,在T1略低于肌肉信号、在T2呈高信号改变、边缘光滑,考虑为右上臂远端内侧囊肿.肌电图示:右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动作电位波幅下降.入院诊断:右上臂囊肿.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肿块切除术,术中见尺神经局部椭圆形灰白色结节,包膜完整,界限清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显微镜视下用显微剪剪开神经外膜,仔细分离并牵开部分神经束,充分、完整剥离肿物,最终见肿物两端各有一束约0.5mm神经束相连,剪断相连的神经束,取出肿物后用10-0缝线端端缝合切断的神经束及神经外膜.病理检查示:右上臂神经鞘瘤.术后切口愈合良好,随访7个月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臂内侧 神经鞘瘤 远端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圆形肿物 末梢血液循环 神经传导速度 动作电位波幅
原文传递
动作电位波幅改变对早期周围神经损伤的功能评估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立国 谭纪萍 赵庆杰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3年第13期1984-1984,共1页
目的通过肌电图(EMG)测定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波)波幅的降低,早期诊断周围神经损伤。方法某些拉伤、挫伤等闭合性损伤,常不同程度地损害周围神经,损伤是否存在及损伤的程度早期难以判定。EMG检查测定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波)波幅、运动神... 目的通过肌电图(EMG)测定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波)波幅的降低,早期诊断周围神经损伤。方法某些拉伤、挫伤等闭合性损伤,常不同程度地损害周围神经,损伤是否存在及损伤的程度早期难以判定。EMG检查测定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波)波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以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等指标的变化,综合分析判定周围神经的早期损伤。结果早期周围神经损伤后M波波幅、MCV、SCV及肌电图改变的阳性率分别为78.2%,43.8%,35.8%,14.3%,阳性率比较,χ2=114.036,P<0.01,周围神经早期损伤以M波波幅降低至1.3mV以下为依据。结论运动单位动作电位的波幅降低是早期诊断周围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周围神经损伤 肌电图 诊断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运动单位动作电位波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