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傣族制陶的民族考古学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汪宁生 《考古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41-262,共22页
傣族自来以陶器著称。《百夷传》云:'百夷人(傣族先民)……所用多陶器。'直至现代,傣族仍保留传统制陶方法,而邻近的其他民族多不会制陶。据我掌握的线索,仅就滇西南傣族而言,截至1980年代初,至少还有30个村寨保持着传统的制陶... 傣族自来以陶器著称。《百夷传》云:'百夷人(傣族先民)……所用多陶器。'直至现代,傣族仍保留传统制陶方法,而邻近的其他民族多不会制陶。据我掌握的线索,仅就滇西南傣族而言,截至1980年代初,至少还有30个村寨保持着传统的制陶业。笔者从1960年代到1980年代曾陆续调查其中的12个村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傣族 制陶 陶器 民族考古学 类型 勐海县 制坯 器物 制陶工具 制陶原料 烧陶 景洪县
原文传递
河曲坪头遗址龙山时期陶器及其制陶原料的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小娟 南普恒 郭银堂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69,共9页
为了对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坪头遗址出土的龙山时期的陶器以及制陶原料中的粘土原料的种类和来源进行相关探讨,利用ICP-OES对出土的陶器、坯料,以及遗址附近采集的土样进行了化学成分测试,并使用SPSS软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降维处理和主成分... 为了对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坪头遗址出土的龙山时期的陶器以及制陶原料中的粘土原料的种类和来源进行相关探讨,利用ICP-OES对出土的陶器、坯料,以及遗址附近采集的土样进行了化学成分测试,并使用SPSS软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降维处理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坪头遗址不同质地的陶器陶土原料相同,只是在钙含量方面存在细微差异。制作陶器所用的粘土原料很可能取自附近的红色古土壤层。该遗址是古人在当地制作陶器的一个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坪头遗址 龙山时期 制陶原料 化学成分分析
下载PDF
晋南地区新石器末期制陶粘土原料EDXRF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小娟 何努 戴向明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6-160,共15页
本文运用X荧光能量色散分析法(EDXRF),对以陶寺文化为主的晋南地区新石器末期102件陶片样品陶胎粘土部分的成分进行检测,主要从SiO2、Al2O3、Fe2O3、CaO、K2O、Na2O、MgO、TiO2等8个常量元素和2个微量元素Rb、Sr方面对检测数据进行了相... 本文运用X荧光能量色散分析法(EDXRF),对以陶寺文化为主的晋南地区新石器末期102件陶片样品陶胎粘土部分的成分进行检测,主要从SiO2、Al2O3、Fe2O3、CaO、K2O、Na2O、MgO、TiO2等8个常量元素和2个微量元素Rb、Sr方面对检测数据进行了相关讨论。在依次对陶寺遗址、临汾盆地、运城盆地以及垣曲盆地和晋中盆地陶片样品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明确陶寺遗址及晋南地区仰韶文化晚期以来的制陶粘土原料有三类,分别为普通易熔类粘土、高钙类粘土和高铝类粘土。三类粘土原料数量的变化与文化分期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性。陶寺和周家庄遗址的白陶以山东龙山文化典型器陶鬶为主,推测用高铝类粘土原料制作的陶器较特殊。同一器类不同时段以及同一时期不同器类均以普通易熔类粘土为主,可见粘土原料并不存在专门化的分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南地区 新石器末期 制陶原料 EDXRF分析
原文传递
浙江金衢盆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上山文化陶器科技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玉璋 张茂林 +2 位作者 蒋乐平 李为亚 张居中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6-62,共7页
金衢盆地位于浙江中西部钱塘江流域,是上山文化遗址的主要分布区域。利用现代科技方法对盆地内5处遗址出土上山文化(11000-9000 BP)陶器的化学组成、岩相、烧成温度和吸水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样品胎体具有南方陶器共有的“高硅低铝... 金衢盆地位于浙江中西部钱塘江流域,是上山文化遗址的主要分布区域。利用现代科技方法对盆地内5处遗址出土上山文化(11000-9000 BP)陶器的化学组成、岩相、烧成温度和吸水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样品胎体具有南方陶器共有的“高硅低铝”的特征,且P元素含量较高,但不同遗址样品中熔剂氧化物的含量有明显差异,综合岩相分析结果,推测上述5处遗址制陶原料为普通易熔黏土且胎体中羼杂了大量植物茎叶等有机质,胎料物质来源为当地广泛存在的河湖相沉积岩、少量火山岩地层风化产物以及第四纪红土。陶器烧成温度普遍在800~900℃,高于同时期南北方多数遗址,胎体吸水率较高,多在10%~20%之间,这一现象应与陶胎夹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衢盆地 上山文化 陶器 制陶原料 烧成温度 吸水率
下载PDF
杉龙岗遗址出土陶片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肖亚 《湖南考古辑刊》 2018年第1期281-301,378,共22页
为了对杉龙岗遗址出土陶器的制作工艺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本文利用数码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能谱仪对陶片断面显微结构和基本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出土陶片、当地原生土、模拟试制陶器化学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利用X射线... 为了对杉龙岗遗址出土陶器的制作工艺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本文利用数码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能谱仪对陶片断面显微结构和基本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出土陶片、当地原生土、模拟试制陶器化学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陶片表面的红色陶衣及部分陶片的物相组成,并结合分子数量比法和痕量元素法,采用多元统计分析软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陶片为当地黏土烧制而成的可能性较大,陶片中磷含量明显偏高,制陶原料应为某种可塑性和烧制性能较好且含磷量较高的黏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龙岗遗址 陶片 制陶原料 化学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荥阳官庄遗址两周时期制陶原料的来源及加工工艺分析
6
作者 许俊杰 王超永 +1 位作者 陈博 郜向平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8-46,共9页
为探讨官庄遗址两周之际制陶原料的选取与陶泥料加工工艺的差异,本研究以官庄遗址泥料坑出土夹砂陶泥料、泥质陶泥料及泥制陶坯、夹砂陶坯,和遗址所在自然沉积地层中的全新世古土壤、马兰黄土、附近枯河河道河砂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粒... 为探讨官庄遗址两周之际制陶原料的选取与陶泥料加工工艺的差异,本研究以官庄遗址泥料坑出土夹砂陶泥料、泥质陶泥料及泥制陶坯、夹砂陶坯,和遗址所在自然沉积地层中的全新世古土壤、马兰黄土、附近枯河河道河砂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粒度、磁化率、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分析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官庄制陶原料来自于遗址所处地点的晚更新世、全新世以来的沉积地层,其中夹砂陶泥料和陶坯中的羼合料主要取自于枯河河道中的河砂;2)遗址使用期间,早晚不同时期的陶泥料选取和加工工艺有所不同——早期以马兰黄土或全新世古土壤为原料,经严格的淘洗工序后,选用优势组分为1~11μm的部分添加河砂制备成夹砂陶泥料,粗粒河砂与细粒黏土比例为1∶4;而晚期出现了以全新世古土壤为原料,直接或只经过简单淘洗工序后制备成泥质陶泥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庄遗址 制陶原料 粒度 磁化率 XRF
下载PDF
古代制陶所用黏土及羼和料——兼及印纹硬陶与原始瓷原料的区别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文杰 《文物春秋》 2021年第1期39-46,共8页
中国古代的制陶原料有黏土、羼和料两大类。根据光谱测定和化学分析的结果,可将制陶原料中的黏土分为普通易熔黏土、高铝质耐火黏土、高硅质黏土、高镁质易熔黏土;因羼和料不同,古代陶器除泥质陶外,还有夹砂陶、夹云母陶、夹蚌陶、夹骨... 中国古代的制陶原料有黏土、羼和料两大类。根据光谱测定和化学分析的结果,可将制陶原料中的黏土分为普通易熔黏土、高铝质耐火黏土、高硅质黏土、高镁质易熔黏土;因羼和料不同,古代陶器除泥质陶外,还有夹砂陶、夹云母陶、夹蚌陶、夹骨屑陶、夹炭陶和夹陶末陶等。其中“高硅质黏土”的概念比较重要,可将印纹硬陶与原始瓷区分为两类不同的产品:制作印纹硬陶的原料是高硅质黏土,而原始瓷制胎的原料是瓷石类岩状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 羼和料 古代制陶原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