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益权利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基于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单纬东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6-19,共4页
本文以产权理论为理论依据,以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为研究区,对少数民族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进行了实证分析,探讨了利益权利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旅游... 本文以产权理论为理论依据,以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为研究区,对少数民族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进行了实证分析,探讨了利益权利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拥有者获得的利益权利直接影响到他们获利的满意程度,从而影响到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意愿。因此,政府应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拥有者(当地群众)的自身利益出发,让他们成为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较大受益者,才能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非物质文化 旅游资源 产权理沦 利益权利 连南县
下载PDF
制度文明的进化与平等的历程 被引量:1
2
作者 唐代兴 《阴山学刊》 2008年第5期69-74,共6页
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制度文明,制度文明的道德立法原理乃是平等。人类追求平等的历程,表征为不断创建新的制度文明的历程;反之,人类创建制度文明的历程,同样是不懈探索平等生存发展的历程。平等的观念、思想来源于自然,萌生于人类前文... 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制度文明,制度文明的道德立法原理乃是平等。人类追求平等的历程,表征为不断创建新的制度文明的历程;反之,人类创建制度文明的历程,同样是不懈探索平等生存发展的历程。平等的观念、思想来源于自然,萌生于人类前文明时期;国家诞生之后,这种自然平等观念、思想演变为等级式平等的制度立法原理;近代革命以来,人类中心主义的人人平等思想,成为现代人类制度的道德立法原理。人本中心论的人人平等的制度文明,从根本上忽视了自然权利、万物生命权利的平等这一存在事实,把人类引上片面征服和掠夺的道路,导致了人与自然之生态链的断裂。当代制度文明应该建立在物权与人权普遍平等的基础上。物权和人权普遍平等,构成了当代人类制度文明创建的道德立法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文明 利益权利 自然法则 等级主义 普遍平等
下载PDF
道德他律:我的道德重建的社会政治前提 被引量:3
3
作者 唐代兴 《伦理学研究》 2007年第2期36-40,共5页
在我的道德处于社会性解构之道德境遇中,道德他律是社会道德重建的基本方式。道德他律的存在主体是国家,实践主体是政府。政府要担当起道德他律的社会重任,其前提是政府要成为道德的政府并获得其道德的道德形象和引导力量。这要求政府... 在我的道德处于社会性解构之道德境遇中,道德他律是社会道德重建的基本方式。道德他律的存在主体是国家,实践主体是政府。政府要担当起道德他律的社会重任,其前提是政府要成为道德的政府并获得其道德的道德形象和引导力量。这要求政府必须建立在普遍人道、平等、公正的政治原则和政府道德优先的道德原则的基础上,严格遵循权力分散、制约、均衡的权力分配原则和小政府大服务的实践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他律 道德典范 有限绝对权力 “我→你”利益权利政府道德优先原则
下载PDF
自然为人立法·人为自然护法:伦理学的自然基础(下) 被引量:1
4
作者 唐代兴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9,共9页
提出"自然为人立法,人为自然护法"命题,这将当代人类存在发展进程中的又一场哥白尼革命,因为它对近代以来的人本中心论的思想基石——康德之"人为自己立法"和"人为自然立法"——思想的彻底反动,重新构建&... 提出"自然为人立法,人为自然护法"命题,这将当代人类存在发展进程中的又一场哥白尼革命,因为它对近代以来的人本中心论的思想基石——康德之"人为自己立法"和"人为自然立法"——思想的彻底反动,重新构建"生命-人本"存在论和普遍利益权利价值观。以普遍利益权利为原动力和本质规定,自然宇宙、生命世界、万物生命、人共在与互存、共生与互生:共在互存,构成自然宇宙和生命世界之生态整体的存在法则;共生互生,构成自然宇宙和生命世界之整体互动的生存法则,这一法则展布为整体互动的生育法则和"竞-适"法则。其前一个法则张扬生生;后一个法则敞开为竞适协调和相互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遍利益权利 共在互存 共生互生 竞的强力 自我限度能力
下载PDF
论侵权责任法上机会损失之赔偿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俊秀 董文博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59-62,共4页
机会丧失理论运用于各种类型的诉讼中,显示出它广泛的适应性,对于受害人之机会利益损害予以填补救济,体现了对矫正正义的坚守。机会权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权利,保护客体为特定的"机会利益"。机会成本的损害赔偿通常情况下小于预... 机会丧失理论运用于各种类型的诉讼中,显示出它广泛的适应性,对于受害人之机会利益损害予以填补救济,体现了对矫正正义的坚守。机会权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权利,保护客体为特定的"机会利益"。机会成本的损害赔偿通常情况下小于预期损害赔偿的标准,而大于恢复原状所获得的利益,即预期损害赔偿≥机会损害赔偿≥恢复原状损害赔偿。机会权损害赔偿路径为:从确定机会权侵权损害事实出发,通过相关的弹性价值体系的筛选与平衡,最终确定损害赔偿的范围,进而通过机会权商业化方式,将非财产的机会利益转换为财产利益确定赔偿的数额。未产生现实损害的,要对被侵权人机会权的丧失进行象征性赔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 机会损失 损害赔偿 利益权利
下载PDF
道德他律:我的道德重建的社会政治前提 被引量:1
6
作者 唐代兴 《阴山学刊》 2007年第1期94-98,共5页
在我的道德处于社会性解构之道德境遇中,道德他律是社会道德重建的基本方式。道德他律的存在主体是国家,实践主体是政府。政府要担当起道德他律的社会重任,其前提是政府要成为道德的政府并获得其道德的形象和引导力量。这要求政府必须... 在我的道德处于社会性解构之道德境遇中,道德他律是社会道德重建的基本方式。道德他律的存在主体是国家,实践主体是政府。政府要担当起道德他律的社会重任,其前提是政府要成为道德的政府并获得其道德的形象和引导力量。这要求政府必须建立在普遍人道、平等、公正的政治原则和政府道德优先的道德原则基础上,严格遵循权力分散、制约、均衡的权力分配原则和小政府大服务的实践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他律 道德典范 有限绝对权力 “我→你”利益权利 政府道德优先原则
下载PDF
普遍利益权利:法德互动治理模式的选择
7
作者 唐代兴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26-130,共5页
法律和道德 ,是国家社会治理的孪生子 :道德是法律之本 ,法律是道德之用。在国家人类社会里 ,任何一个国家的治理都不可能选择单一的“以德治国”模式或“以法治国”模式 ,它都将是一种“以法求德”的治国模式。根本的问题是 ,这种“以... 法律和道德 ,是国家社会治理的孪生子 :道德是法律之本 ,法律是道德之用。在国家人类社会里 ,任何一个国家的治理都不可能选择单一的“以德治国”模式或“以法治国”模式 ,它都将是一种“以法求德”的治国模式。根本的问题是 ,这种“以法求德”的治国模式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并以什么为目标的 ,动机与目标的不同 ,也就形成了统治利益权力中心论的“以法求德”治国模式和公民普遍利益权利中心论的“以法求德”治国模式。而对后一种治国模式的选择与运用 ,才使法律治理达向会道德的普遍形成与提升———成为可能与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社会 普遍利益权利 统治利益权力 以法求德 德法互动
下载PDF
公正:“我→你”关系中道德重建的践行原则
8
作者 唐代兴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4,共4页
社会始终是由"我"与"你"组成,重建当代社会道德的基本任务,是重建"我"与"你"共同公正的道德理想和实践方向。"我"与"你"对公正道德的实践追求,只有在"我→你"和... 社会始终是由"我"与"你"组成,重建当代社会道德的基本任务,是重建"我"与"你"共同公正的道德理想和实践方向。"我"与"你"对公正道德的实践追求,只有在"我→你"和"我→它"之双重结构关系中展开,并必须以世界的普遍利益权利为最高法则,以完全平等为内在价值尺度、标准和原则,以生存自由为价值(追求)目标,以利益权利分配等同为实践规范,以"我"对道德作为为行动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遍利益权利 完全平等原则 自由原则 等同主义原则 作为原则
下载PDF
自由:人类最高道德立法原理及其实践展开(下)
9
作者 唐代兴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12,共12页
自由作为人类最高的道德立法原理,其实践展开的必然方向是从存在而生存,从而形成人的存在自由、生存自由和生活实践自由之三维朝向。存在自由的根本动力,是其自身野性创化力量和理性秩序力量的对立统一律令;存在自由的本质规定,是其平等... 自由作为人类最高的道德立法原理,其实践展开的必然方向是从存在而生存,从而形成人的存在自由、生存自由和生活实践自由之三维朝向。存在自由的根本动力,是其自身野性创化力量和理性秩序力量的对立统一律令;存在自由的本质规定,是其平等:以存在自由原理为最高规范的普遍利益权利法则,其内在价值尺度则是普遍平等;人的生存自由,就是以普遍平等为内在价值尺度的自由,它落实到生存实践领域,就获得了人生权利平等配享和人生职责平等担当之内涵定位:实践生活自由追求,就是为配享平等生存权利和担当对等人生职责而斗争。为此,实践生活自由追求,必须以存在自由为基础,以生存自由为前提,以社会政治自由和个人道德行动自由为两翼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原理 平等 普遍利益权利法则 职责担当 道德能力
下载PDF
良序如何可能——善治模型试探 被引量:2
10
作者 程广云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8-52,共5页
治理是变无序为有序的行为,有序包括劣序和良序,治理包括恶治和善治。从纵向(垂直维度)来考察,善治就是以平等为前提,在治道(治理的技术和艺术)上构建权力和利益的均衡(均压),进而在政道(治理的合法性和正当性)上构建权威和权利的均衡(... 治理是变无序为有序的行为,有序包括劣序和良序,治理包括恶治和善治。从纵向(垂直维度)来考察,善治就是以平等为前提,在治道(治理的技术和艺术)上构建权力和利益的均衡(均压),进而在政道(治理的合法性和正当性)上构建权威和权利的均衡(均压),从而构建良序。霸权所构建的秩序是劣序。私利所充斥的状态是无序。从横向(水平维度)来考察,治理的目的就是实现冲突的最小化和合作的最大化,进而实现社会隔阂的最小化、社会信任的最大化。良序是某种趋于冲突最小化(从零冲突到软控制)社会状态,这种冲突最小化推动社会持续发展。劣序是某种趋于合作最小化(从零合作到硬控制)社会状态,这种合作最小化阻碍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序(善治) 权力(权威) 利益(权利) 冲突(隔阂) 合作(信任)
下载PDF
中国语境中的“司法调解”——一种非标准性阐释
11
作者 单锋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62,共11页
尽管当下司法调解的实践本身比各种话语表述更富创造力,然而一种以"中国"为中心的司法方法论、以"中国"为中心的司法调解观远远未能被我们发现或发明。这至少是因为我们如何评判司法调解与如何表述它皆成了问题。... 尽管当下司法调解的实践本身比各种话语表述更富创造力,然而一种以"中国"为中心的司法方法论、以"中国"为中心的司法调解观远远未能被我们发现或发明。这至少是因为我们如何评判司法调解与如何表述它皆成了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就是在表述:我们的司法调解不是完全经由法律适用来确认权利或利益,而是主要通过实践智慧弥合了公正问题与合法问题,亦即需要解决的争议重点不在于依据哪些法律来裁断,而是借助于转变了裁判者的身份,使其在现行的法律制度内作为调解者来促使纠纷的解决,并以此来追求某种社会公正与社会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调解 司法公正 利益(权利) 中国语境
下载PDF
管制“管制者”——政府管制有效性的新视角 被引量:7
12
作者 孙彩红 《学术探索》 2004年第2期5-9,共5页
约束管制者对提高政府管制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提出了运用法律手段、建立责任机制、引入权利和利益、制约信息互动等几方面的措施对管制者进行有力制约,从而在合理的管制体制框架下,实现有效的管制。
关键词 法律约束 责任约束 利益权利约束 信息约束
下载PDF
利益相关者权利与企业社会责任——兼论企业的环保责任 被引量:5
13
作者 任重道 朱贻庭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8-92,共5页
企业的社会责任可以从责任相对人—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权利的角度来界定。企业社会责任不仅仅要求企业超越简单的“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狭隘立场,而且也要超越狭隘的“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立场,以超越单纯经济计算的理性态度来维护和促进人... 企业的社会责任可以从责任相对人—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权利的角度来界定。企业社会责任不仅仅要求企业超越简单的“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狭隘立场,而且也要超越狭隘的“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立场,以超越单纯经济计算的理性态度来维护和促进人类的某些基本价值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权利 企业社会责任 权利和义务 不可让渡的权利 绝对责任
原文传递
个人数据处理中权益的冲突与和解 被引量:5
14
作者 余筱兰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2-81,共10页
个人数据处理牵涉诸多利益攸关者,引发权益冲突。提出一种有效的逻辑思维实现冲突和解是本文的目的。通过类型化表达分析个人数据权益冲突是本文研究的一种方法。利益上升为权利,获得法律的强制力保护。个人数据权益冲突发轫于其使用价... 个人数据处理牵涉诸多利益攸关者,引发权益冲突。提出一种有效的逻辑思维实现冲突和解是本文的目的。通过类型化表达分析个人数据权益冲突是本文研究的一种方法。利益上升为权利,获得法律的强制力保护。个人数据权益冲突发轫于其使用价值,有严密的内在形成机理,又表现出多种样态。通过利益衡量方法论的指引选择正义论作为本文推导出“利益——权利”逻辑思维和解路径的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不同的个人信息权利观、数据财产权利观,形成个人信息权、数据财产权、数据合理使用、公共利益等多角度思维模式架构,是对现有研究成果的一种发展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数据 利益攸关者 利益权利”逻辑思维 数据财产权 个人信息权
原文传递
数据登记的功能逻辑与制度构建——基于“利益—权利”共生视角
15
作者 杨东 李子硕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127,共14页
数据要素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其采用何种治理范式,数据登记制度的构建融贯于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亦需要寻找契合的治理范式以构建制度框架。数据登记制度的构建初期仅依赖权利范式尚存困境,应考虑数据登记中“利益—权利”的共生维度。生... 数据要素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其采用何种治理范式,数据登记制度的构建融贯于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亦需要寻找契合的治理范式以构建制度框架。数据登记制度的构建初期仅依赖权利范式尚存困境,应考虑数据登记中“利益—权利”的共生维度。生产要素登记制度本质上是代表性生产关系的凝练和塑造,其核心功能锚定不同时代的生产要素核心利益加以演进。工业经济下的登记制度解决了财产权的程序框架命题,塑造了生产要素的价格形成机制,但数据要素流动有其独有属性,要求初期登记制度将塑造契合数据价值分配的新型生产关系作为数据登记制度的“元功能”。数据登记制度的价值追求应当是数据要素价值涌流与利益公平分配秩序,依托数据收益凭证登记,激励数据利益共享生态,推动社会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登记 利益权利”共生 新质生产力 收益凭证登记 共票
原文传递
利益、法律与权利 被引量:2
16
作者 曾祥华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9年第1期83-87,共5页
利益是人的需要的满足,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法律的产生与利益分化密切相关,利益格局的变化促进法律的变化。社会中人们利益的一致性和矛盾性为法律的产生提供了可能,也决定了法律的功能。法律明确各种利益的界限,控制利益冲突,保... 利益是人的需要的满足,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法律的产生与利益分化密切相关,利益格局的变化促进法律的变化。社会中人们利益的一致性和矛盾性为法律的产生提供了可能,也决定了法律的功能。法律明确各种利益的界限,控制利益冲突,保证人们获取利益而又可以付出最小代价。法律不仅维护统治者的利益,而且要平衡社会各种利益。法律不是利益格局的被动映照,而是通过创设制度与程序能动地影响利益分配。利益是权利的基础、内容和目的,但是权利不同于利益,高于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与法律 法律与权利 利益权利 利益
下载PDF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涉及法律问题研究
17
作者 曾永光 靳娟 董爱 《上海城市管理》 2023年第6期91-96,共6页
加装电梯需要符合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个条件,在法律上涉及相邻权的保护;加装电梯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是公共利益原则在社区实践中的运用;保障利益受损方的合法救济权利;加快出台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
关键词 加装电梯 相邻权保护 利益受损主权利
下载PDF
论优先股股东权益保护的困惑与路径 被引量:3
18
作者 卢晴川 《商业经济》 2016年第4期135-137,共3页
在我国,优先股制度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2013年优先股正式被认可,在之后的文件中,国家明确了优先股股东的知情权、退出机制、回避机制、利益保护机制。优先股作为一种投资产品,其低流动性特点导致了股东变现受阻,表决权行使受限以及... 在我国,优先股制度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2013年优先股正式被认可,在之后的文件中,国家明确了优先股股东的知情权、退出机制、回避机制、利益保护机制。优先股作为一种投资产品,其低流动性特点导致了股东变现受阻,表决权行使受限以及股东退出路径受限导致了股东利益的损失。优先股与普通股股东的矛盾关系也影响着优先股股东权益,化解二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应均衡优先股与普通股股东权益,完善企业信息披露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先股股东权益 股东利益矛盾权利保护路径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文化利益问题研究
19
作者 张志科 陈立权 +2 位作者 毕英涛 饶开宇 李明忠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4-26,共3页
农民文化利益是中国农民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各种文化方面的诉求及利益实现的问题。关注农民文化利益,重视农民文化权利,完善农民文化权益实现的体制和机制,有利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整体推进,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农民文化利益是中国农民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各种文化方面的诉求及利益实现的问题。关注农民文化利益,重视农民文化权利,完善农民文化权益实现的体制和机制,有利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整体推进,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个体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有利于助推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农民文化利益农民文化权利
下载PDF
和谐社会视阈下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1
20
作者 梁胜初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68-71,共4页
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是我国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构建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关键在于实现利益表达权利的平等,重点在于疏通利益表达渠道,另外,加快培育非政府组织是重要途径。
关键词 利益表达机制 利益表达权利 非政府组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