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清中期以来《礼经》凡例研究的学理路径
- 1
-
-
作者
郎文行
-
机构
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
-
出处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6期129-152,共24页
-
基金
南京市第七批文化人才培养对象资助项目“《大戴礼记集注》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2WQ7021)
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子课题“大英图书馆藏《补蕉丛训》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HBZ202013)。
-
文摘
清中期以来,《礼经》研究主要从礼仪、礼器、礼义三个层面历时展开,《礼经》凡例研究在礼仪、礼器、礼义研究的逐次推进中不断走向新的境界。淩廷堪《礼经释例》的撰作成功,有深刻的学理发展逻辑,其以归纳方法为核心的科学精神,超越礼仪研究的领域,对后世礼学研究产生深远影响。清末陈澧思考乾嘉学术的历史渊源,总结前人研究《仪礼》有关分节、释例、绘图的成就,提示礼意研究新的领域。黄侃《礼学略说》接受陈澧的学术思想,建立礼文、礼具、礼意指向礼仪、礼器、礼义的礼学研究学术体系,建构“辨字读、析章句,审名义,求条例,括纲要”指向语言学、文献学、历史学、逻辑学、哲学的礼学研究方法体系,基本实现传统礼学的现代转型,《礼经》凡例研究成为传统礼学现代转型的关键环节之一。现代《礼经》研究著作中,礼仪研究如钱玄《仪礼向位解》《三礼通论·礼仪编》等,接续《礼经释例》继有创获;礼器研究如吴承仕《三礼名物》、钱玄《三礼名物通释》《三礼通论·名物编》,既具有“求条例”的凡例归纳特征,又具备现代历史学研究的特点;礼义研究在当代取得新的进展,郭超颖《仪礼郑注礼义发微》既具有凡例归纳的方法特征,又具备哲学思辨色彩。《礼经》凡例研究在历时演进中取得相对均衡的发展。
-
关键词
《礼经》
凡例研究
学理路径
-
Keywords
YiLi
studies of laws
doctrinal route
-
分类号
K892.9
[历史地理—民俗学]
K249
[历史地理—历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