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赣江尾闾区农田沟渠径流中氮磷负荷与迁移特征 被引量:7
1
作者 向速林 王全金 +1 位作者 徐刘凯 聂发辉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2-74,共3页
为定量研究农田径流中氮磷负荷,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赣江尾闾区休耕期农田沟渠径流中氮、磷含量水平及其迁移特征。结果表明,农田沟渠径流中总氮(TN)、总磷(TP)含量均值分别为1.177mg/L、0.044mg/L,与同时期下游... 为定量研究农田径流中氮磷负荷,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赣江尾闾区休耕期农田沟渠径流中氮、磷含量水平及其迁移特征。结果表明,农田沟渠径流中总氮(TN)、总磷(TP)含量均值分别为1.177mg/L、0.044mg/L,与同时期下游河渠水体中氮、磷含量(TN为0.936mg/L,TP为0.032mg/L)相比,农田沟渠径流中氮、磷含量较高,对河渠水体中氮、磷含量水平具有重要贡献;在沿程变化上,其含量虽然有起伏变化,但总的趋势为沿程下降。农田沟渠系统对氮磷均有一定的截留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江尾闾区 农田地表径流 氮磷负荷 迁移特征
下载PDF
柴河流域种植方式与沟渠类型对农田径流氮、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吴晓妮 付登高 +2 位作者 段昌群 闫曦 蒋霞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8-42,共5页
为了解高原湖泊流域内农田种植方式及沟渠类型对雨季径流中固体悬浮物及氮磷浓度变化的影响,在柴河流域不同农田种植方式(蔬菜地、玉米地、大棚种植区)的区域内选择典型自然沟渠及土质沟渠进行自然降雨过程中径流氮、磷含量分析。结果表... 为了解高原湖泊流域内农田种植方式及沟渠类型对雨季径流中固体悬浮物及氮磷浓度变化的影响,在柴河流域不同农田种植方式(蔬菜地、玉米地、大棚种植区)的区域内选择典型自然沟渠及土质沟渠进行自然降雨过程中径流氮、磷含量分析。结果表明:(1)该区域农田径流水体总氮(TN)、总磷(TP)平均值为27.16,17.18mg/L,相对地表V类水质限值而言超标严重,溶解态氮(DN)与颗粒态磷是氮、磷的主要存在形态,符合面源污染特征;(2)降雨是影响径流污染物含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除此之外,种植方式对总氮、溶解态氮及溶解态磷(DP)具有显著影响(P<0.05),而沟渠类型对污染物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3)在同一降雨量(18.05 mm)条件下,蔬菜地及大棚区的农田径流氮含量(TN:32.26 mg/L和29.02mg/L,DN:21.33mg/L和17.46mg/L)显著高于玉米地(TN:18.33mg/L,DN:6.23mg/L),大棚区径流的磷素含量(TP:17.46mg/L,DP:2.16mg/L)则显著高于蔬菜地(TP:6.89mg/L,DP:1.38mg/L)及玉米地(TP:7.92mg/L,DP:0.64mg/L);自然沟渠相对于土质沟渠可以显著降低径流中的总磷、DN及DP含量(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降雨量条件下,土地种植方式仍是影响柴河流域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沟渠虽然可以有效降低面源污染含量,但其影响却小于土地种植方式。因此建议在流域面源污染控制及水土保持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流域原有种植结构进行优化,然后在此基础上实现对现有沟渠生态化水平的改造与提升,以增加对面源污染物的控制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种植方式 农田沟渠类型 氮磷流失 农田地表径流 柴河流域
下载PDF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补水水质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正茂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09年第4期15-19,共5页
简要介绍了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补水方案的工艺流程,农田地表径流是该方案的补水水源。分别采集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浓鸭截洪总干(补水水源点)同一地点地表水样并进行了分析测试,核心区水质监测数据结果表明:①该保护区核心... 简要介绍了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补水方案的工艺流程,农田地表径流是该方案的补水水源。分别采集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浓鸭截洪总干(补水水源点)同一地点地表水样并进行了分析测试,核心区水质监测数据结果表明:①该保护区核心区水域不存在工业废水特征污染物;②水质与水位和水流关系密切;③水质与湿地植被所处的生长季节有关;④水体中COD和BOD5值分别在37.73~63.08mg/L和15.2~28.70mg/L,不属于外源人为污染引起,应是沼泽水体的背景值的真实反映;⑤沼泽水体的TN和TP较高,可能与湿地生物地球化学元素循环的内在规律有关,不是农田地表径流污染进入引起的。浓鸭截洪总干处水质监测数据显示:①水质表征出明显的农田径流特性;②水质总体上较好,这可能与浓鸭截洪总干对农田地表径流有较好的净化能力有关。通过比较分析洪河保护区核心区水质和浓鸭截洪总干水质表明:补水水源水质整体上好于该保护区核心区水质。基于保护区核心区水质特征来确定补水水源水质在工程设计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基于当前的监测数据,初步认为现有补水水质符合洪河保护区水质要求。建议今后在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浓鸭截洪总干开展有关农药残留动态实验,并结合水域生物多样性调查,为流域农业产业结构和农药的安全使用提出政策性建议。研究认为在三江平原通过生态水利工程蓄积农田地表径流,并采用湿地生态氧化塘处理系统净化水质,可以作为退化湿地的补水水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水质 水资源恢复 农田地表径流 湿地生态氧化塘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三江平原
下载PDF
长湖流域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分析——以荆州市沙市区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思雨 谌婕妤 +4 位作者 焦雪敏 王文荟 尹述政 许峰 黄运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4期59-65,68,共8页
为明确长湖流域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了解高风险种植模式,以荆州市沙市区为例,采用流失系数法和遥感数据分析相结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7个乡镇农场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总流失量分别为539023、19850 kg,其中岑河镇最高,分... 为明确长湖流域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了解高风险种植模式,以荆州市沙市区为例,采用流失系数法和遥感数据分析相结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7个乡镇农场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总流失量分别为539023、19850 kg,其中岑河镇最高,分别占沙市区氮、磷流失总量的45%、43%;沙市农场氮流失强度最高,立新乡磷流失强度最高。全区当季施肥造成的氮、磷流失分别占农田流失总量的28%、23%。15种种植模式中,氮、磷流失最大的模式分别为平地-旱地-大田、平地-水田,分别占农田流失总量的44%、46%。3种坡度中,平地的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量最大,分别占农田流失总量的91%、89%,陡坡地最小。4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旱地的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量分别占农田流失总量的49%、36%,水田分别占农田氮、磷流失总量的44%、53%。沙市农场和立新乡分别是氮、磷流失高风险区,平地-旱地-大田、平地-水田分别是氮、磷流失高风险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地表径流 种植模式 空间分布 遥感数据 氮磷流失
下载PDF
利用物种多样性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5
作者 李元 李博 +2 位作者 祖艳群 湛方栋 陈建军 《致富天地》 2013年第1期42-43,共2页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人们把自然界的植物群落改造成大面积的单品种作物,人为地排除其他植物种类的竞争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单一化的作物不断取代自然植被,降低了农田的物种和生物多样性,导致农田生态系统不稳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农业生态环境 农田地表径流 生物多样性 农田生态系统 重金属污染 种植模式 保护 重金属富集 微生物
下载PDF
鹤庆县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措施
6
作者 王金娥 《中国畜禽种业》 2016年第4期14-15,共2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菜篮子日益丰富,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鹤庆县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农业生产排放的COD、氮、磷等主要污染物量,已远超过工业与生活源,成为污染源之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菜篮子日益丰富,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鹤庆县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农业生产排放的COD、氮、磷等主要污染物量,已远超过工业与生活源,成为污染源之首,畜禽粪便的任意排放,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污染物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地下渗透进入就近水体,引起水质污染,成为影响水环境,尤其是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首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养殖污染 鹤庆县 污染物量 农田地表径流 普查资料 水环境 养殖业主 粪污处理 生活源 畜禽粪污
下载PDF
利用玉米与白菜、豌豆间作控制农田面源污染的种植方法
7
《农村实用技术》 2013年第3期28-30,共3页
1、背景技术随着我国对点源污染控制能力的增强,农田地表径流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流入湖泊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农田面源污染已成为湖泊等水域的主要污染源。农区地表径流污染是指农区地表沉积物与大气沉降物等在降雨的淋溶和冲刷作用下... 1、背景技术随着我国对点源污染控制能力的增强,农田地表径流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流入湖泊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农田面源污染已成为湖泊等水域的主要污染源。农区地表径流污染是指农区地表沉积物与大气沉降物等在降雨的淋溶和冲刷作用下,扩散性进入水体,造成地表水环境质量下降的过程。作物种植模式对农田土壤侵蚀和地表径流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品种 玉米品种 种植方法 面源污染 农田地表径流 白菜品种 土壤侵蚀 栽培密度 冲刷作用 水环境质量
下载PDF
防治农业面源污染需多方给力
8
作者 刘晖 张鸿燕 《江西农业》 2015年第12期44-45,共2页
农业面源污染一般是指在生产活动中,农田中的氮磷等营养盐、农药及来自农田外部的其它污染物,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漏等方式进入水体而形成的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排放的不可避免性,潜伏性和不可确定性,... 农业面源污染一般是指在生产活动中,农田中的氮磷等营养盐、农药及来自农田外部的其它污染物,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漏等方式进入水体而形成的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排放的不可避免性,潜伏性和不可确定性,其污染物多为可逆性的营养物质等特点。因此,与工业、城市点源污染相比,农业面源污染的时空范围更广,不确定性更大,成分、过程更复杂,更难以监测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不可确定性 地下渗漏 不可避免性 农田地表径流 灌溉过程 农业环境 给力 畜禽养殖 养殖废弃物
下载PDF
密山市农业面源污染调查
9
《中国老区建设》 2015年第12期26-26,共1页
黑龙江省密山市地处三江平原,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市)。当前,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制约其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就全国来看,面临和密山一样问题的地区应该比较普遍。
关键词 面源污染 商品粮基地县 农村可持续发展 化肥污染 粮食生产 农药污染 水体污染 农田地表径流 冲刷作用 农田排水
下载PDF
畜禽污染防治,治太的一个成功案例
10
作者 梁永红 《环境经济》 2015年第36期7-7,共1页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农田中的泥沙、营养盐、农药及其他污染物,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壤中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进入水体形成污染或污染风险。当前太湖治理关注的重点,一个是农田土壤中未被作物吸收...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农田中的泥沙、营养盐、农药及其他污染物,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壤中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进入水体形成污染或污染风险。当前太湖治理关注的重点,一个是农田土壤中未被作物吸收或土壤固定的氮和磷,通过人为或自然途径进入水体,成为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排水 农业生产活动 地下渗漏 农田地表径流 污染防治 面源污染 壤中流 畜禽排泄物 富营养化 土壤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