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73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企业化:中国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被引量:212
1
作者 胡鞍钢 吴群刚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21,共13页
农业企业化是直接涉及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改革的重大问题 ,也是关系到如何在现实中国国情条件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概括地讲 ,农业企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业生产逐渐成为一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市场化、规模化和深度开发化... 农业企业化是直接涉及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改革的重大问题 ,也是关系到如何在现实中国国情条件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概括地讲 ,农业企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业生产逐渐成为一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市场化、规模化和深度开发化的渐次高度化过程。制度存在的合理性要依赖于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及其与其他制度的兼容程度 ,以此判断是否能促进资源和要素的有效配置。作为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二次飞跃” ,农业企业化是一场自下而上的、内生的制度变迁。在这一过程中 ,土地要素流转问题、企业资金问题、企业家来源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障碍。中央及地方政府应以保护和增进广大农民的利益为其基本出发点 ,引导农民实行经营规模的转变 ,积极、稳妥地启动和推进农业企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村 现代化 农业企业化 农村改革 政策
下载PDF
论城乡二元体制改革 被引量:215
2
作者 厉以宁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11,共7页
国有企业体制和城乡二元体制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两大支柱。改革开放30年来,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但城乡二元体制实质上未被触动。农村家庭承包制虽然是改革初期的重大制度创新,但它是在城乡二元体制继续存在的前提... 国有企业体制和城乡二元体制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两大支柱。改革开放30年来,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但城乡二元体制实质上未被触动。农村家庭承包制虽然是改革初期的重大制度创新,但它是在城乡二元体制继续存在的前提下推行的。当前,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城镇化、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应当着手进行城乡二元体制改革。一旦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成就,必将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改革 城乡二元体制 土地使用权流转和抵押
原文传递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逻辑关系及政策安排 被引量:206
3
作者 高强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23,154-155,共11页
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和优先任务。当前,中国正处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交汇期、政策叠加期。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风险和挑战。... 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和优先任务。当前,中国正处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交汇期、政策叠加期。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风险和挑战。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需要明确两大战略的政策着力点,辩证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从政府与市场两个层面着眼,从微观政策转移接续入手,做好规划统筹、政策统筹、监管统筹、工作统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农村改革 政策衔接
下载PDF
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年——制度经济学的分析 被引量:138
4
作者 蔡昉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9-110,共12页
农村改革既是中国整体经济改革的时间起点,也是其逻辑起点。中国改革的渐进性特征、内在的逻辑推进过程和利益博弈关系,都已经蕴涵在农村改革之中。30年的农村改革可视为城乡关系的分阶段调整;采用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将清晰地展现其... 农村改革既是中国整体经济改革的时间起点,也是其逻辑起点。中国改革的渐进性特征、内在的逻辑推进过程和利益博弈关系,都已经蕴涵在农村改革之中。30年的农村改革可视为城乡关系的分阶段调整;采用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将清晰地展现其逻辑完整的阶段性制度变迁历程;进而可在国际比较的视野下提炼出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及其对于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借鉴意义。对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判断,还概括了农村改革面临的新挑战,展望了进一步改革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改革 渐进性 制度经济学
原文传递
农村改革与公共权力的划分 被引量:86
5
作者 郑法 《战略与管理》 CSSCI 2000年第4期19-26,共8页
关键词 农村改革 分权 村民自治 县政府改革 乡镇改革
下载PDF
深化农村改革 促进农村发展——三大制约因素、一个基本认识、两类政策措施 被引量:107
6
作者 张晓山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12,共9页
关键词 农村改革 劳动力 土地制度 中国 可持续发展 政策措施 资源利用效率
原文传递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刻不容缓 被引量:125
7
作者 陈锡文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38-41,共4页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根据我国当前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和同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提出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任务,也是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经营体系 新型农业 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农村发展 三中全会 农村改革 工业化 信息化
原文传递
社会化小农:动机与行为 被引量:88
8
作者 邓大才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16,共8页
小农行为与动机的研究已经延续了数百年,根据研究的侧重点,研究的前提条件,解决小农问题的途径不相同,可以分成若干理论流派。文章根据小农行为与动机将小农理论分成四大学派,即生存小农、弱势小农、效用小农、理性小农。四大小农理论... 小农行为与动机的研究已经延续了数百年,根据研究的侧重点,研究的前提条件,解决小农问题的途径不相同,可以分成若干理论流派。文章根据小农行为与动机将小农理论分成四大学派,即生存小农、弱势小农、效用小农、理性小农。四大小农理论可以解释特定研究对象、特定时期的小农行为与动机,但是无法解释中国农村改革以后,生存问题基本解决,社会化程度较高的农户,即社会化小农的动机与行为。社会化小农有其独立性和特殊性,基于货币压力,崇尚“货币伦理”,追求货币收入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小农 中国 农村改革 小农理论
下载PDF
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的若干重大关系 被引量:112
9
作者 李国祥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2-38,共7页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目标,迫切需要理清乡村产业兴旺与国民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等之间的关系。乡村产业兴旺,并不意味着乡村产业要为当地经济增长作多大贡献,但应进一步提高...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目标,迫切需要理清乡村产业兴旺与国民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等之间的关系。乡村产业兴旺,并不意味着乡村产业要为当地经济增长作多大贡献,但应进一步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增强当地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为农民持续较快增收创造更多机会和条件,各地为此要做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确定合理的乡村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同时,作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产业兴旺应与新型城镇化相互促进,协同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发挥作用,是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乡村产业兴旺要靠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提供动力和支撑,靠惠农强农政策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产业兴旺 国民经济 城镇化 农村改革
下载PDF
从农村改革四十年看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被引量:100
10
作者 陈锡文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0,共7页
2018年是农村改革四十周年,也是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回顾、总结和展望农村改革,明确其中几个值得注意的制度性问题,对于更深入理解我国现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会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 农村改革 四十年 经验 制度
下载PDF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被引量:91
11
作者 朱泽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2-36,共5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以此为主题对"三农"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三农"工作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以此为主题对"三农"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三农"工作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作为七大战略之一写入了党章,将成为指导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基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改革 “三农”问题
原文传递
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脉络、经验与展望 被引量:90
12
作者 魏后凯 刘长全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8,共17页
自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改革大体经历了家庭经济地位重新确立、资源配置从计划向市场过渡、新型城乡关系初步确立和发展、农村改革全面深化4个阶段,基本脉络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保障农民权益和主体地位为核心,从单领域到全方位、... 自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改革大体经历了家庭经济地位重新确立、资源配置从计划向市场过渡、新型城乡关系初步确立和发展、农村改革全面深化4个阶段,基本脉络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保障农民权益和主体地位为核心,从单领域到全方位、从点到面、从试点到推广的渐进式市场化改革。这种渐进式改革符合中国的国情特点,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农村的发展活力,为中国农村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40年的发展历程表明,改革创新是引领农村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是: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通过市场化解决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资源配置机制和市场主体激励问题;坚持"维护农民经济利益、保障农民政治权利"这个基本主线,确保农民是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受益主体;坚持破除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等各个维度上的二元结构,让农民分享国家发展成果;坚持基层创新与顶层设计相结合的农村改革"方法论",以把握改革的方向并取得实效。在新时代,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必须采取综合配套、整体推进的方式,进一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充分调动农民和基层的积极性,全面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改革 市场化 城乡关系 农业农村现代化
原文传递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否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基于中国乡村振兴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84
13
作者 芦千文 杨义武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4-103,共20页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新实现形式和运营机制提供了制度基础,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前提,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营造了制度环境。本文基于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数据库2019年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考察了农村集...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新实现形式和运营机制提供了制度基础,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前提,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营造了制度环境。本文基于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数据库2019年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考察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证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确实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分析发现,相比平原和丘陵地区,山区和半山区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显著;村庄人口规模越大、村党支部书记任职时间越长、村庄治安状况越好的村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明显;村“两委”一肩挑的村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设置集体股并不能增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反而可能会有抑制作用。这启发新一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结合村庄实际,聚焦跨村“抱团”发展、完善乡村治理、优化集体股权结构等方面的改革,为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进而持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供更稳固的制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农村现代化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农村改革
原文传递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被引量:79
14
作者 李克强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0,共8页
2014年,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自然灾害较重的严峻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和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农业农村保持了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农民增收实现“十一连快”,农村民生改善取得重大进展,农村... 2014年,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自然灾害较重的严峻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和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农业农村保持了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农民增收实现“十一连快”,农村民生改善取得重大进展,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做好全局工作提供了支撑、增添了底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既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也面临很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民以食为天,要坚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道路 改革创新 国家粮食安全 农村改革 为动 社会和谐稳定 巩固和发展 发展中大国
原文传递
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政策演变、模式比较及制度安排 被引量:74
15
作者 魏后凯 刘同山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23,共9页
为了解决城乡建设用地不合理的"双增长"和农村日益严重的空心化问题,当前必须尽快为农户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提供合理的制度安排。自农村改革以来,宅基地退出政策经历了允许农村房屋与宅基地一体转让、禁止向城市居民出售农村... 为了解决城乡建设用地不合理的"双增长"和农村日益严重的空心化问题,当前必须尽快为农户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提供合理的制度安排。自农村改革以来,宅基地退出政策经历了允许农村房屋与宅基地一体转让、禁止向城市居民出售农村住宅及宅基地、探索宅基地有偿退出与集体内部转让三个阶段。现行宅基地退出模式主要有宅基地换房、宅基地收储和市场化交易三种。比较而言,市场化交易能够发现宅基地价值、实现供需平衡,有更好的推广价值。但是,当前实施宅基地退出,除法律法规及观念上的障碍外,还存在其经济价值难以实现、相关配套改革缺乏、少数农户的财产权不被重视等问题。为此,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综合配套改革,依靠政府引导和市场化途径,实施分类、分层、多样化的策略,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推动进城落户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宅基地退出 农村住房 小产权房 制度安排 农村土地制度 农村改革
原文传递
林权改革的评价与思考 被引量:65
16
作者 李周 《绿色中国》 2008年第9期9-13,共5页
2006年以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连续三年被列为我国农村改革重点工作之一。2008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专门研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会议。7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正式发布。认真贯彻落实... 2006年以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连续三年被列为我国农村改革重点工作之一。2008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专门研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会议。7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正式发布。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权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 评价 制度改革 中央政治局 农村改革 集体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61
17
作者 崔日明 韩渊源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7,共2页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确保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保障,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市场化进程加快,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因此...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确保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保障,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市场化进程加快,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不仅要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更要因地制宜的规划发展方向,充分结合市场需求,加强与新型经营主体的经济合作,提高集体经济运营水平,完善集体经济管理体系建设,不断补齐农村发展短板,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乡村振兴 农村改革
下载PDF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创新探索——基于六盘水市农村“三变”改革实践的调研 被引量:59
18
作者 王永平 周丕东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7-35,共9页
通过对六盘水市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实践的调研,本文剖析了农村“三变”改革的背景、内涵和改革效应,从丰富和发展“两个飞跃”理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实施精... 通过对六盘水市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实践的调研,本文剖析了农村“三变”改革的背景、内涵和改革效应,从丰富和发展“两个飞跃”理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实施精准扶贫有效脱贫、促进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等方面系统梳理了“三变”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价值。并从资源资产确权登记、股权量化与收益分配、产业平台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引进、风险防控机制构建等方面揭示了开展农村“三变”改革需要抓好的关键环节。本文从坚持问题导向、尊重农民意愿、发挥政府作用、兼顾公平与效益、加强风险防控等方面提出了六盘水市农村“三变”改革对当前深化农村改革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改革 产权制度 内涵阐释 创新价值 关键环节
原文传递
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模式的转变——中国农村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55
19
作者 党国英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24,共17页
文章从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背景入手,详细论证中国农村改革的进程、发展模式及其转变,并阐述农村改革发展新阶段的方向、核心任务等重要问题。
关键词 农村改革 发展模式 转变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化道路与农村改革和发展 被引量:47
20
作者 廖丹清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3-63,共11页
本文在深入剖析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指出,进入9O年代后,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许多难题,大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城市化密切相关。如果能加速城市化进程,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然而,由于认识上的误导和战略上的偏差,我国城... 本文在深入剖析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指出,进入9O年代后,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许多难题,大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城市化密切相关。如果能加速城市化进程,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然而,由于认识上的误导和战略上的偏差,我国城市化道路基本上选择的是发展小城市为主。实践证明,这条城市化道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中的问题。因此作者指出,应当借鉴世界各国城市化的普遍规律,转向以大中城市为主导、大中小城市全面发展的道路,即挖掘大城市的潜力,扩大和建设中等城市,择优和适度发展小城市。文章对这一条加速城市化的道路,结合中国的国情作了较为透彻的分析与论述,给人以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城市化道路 农村改革 农业剩余劳动力 改革与发展 小城镇 乡镇企业 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城市病” 农业机械化 城乡差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