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4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PSIR概念模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宏观分析 被引量:89
1
作者 于伯华 吕昌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8-72,共5页
DPSIR概念模型继承了PSR模型的优点 ,是分析评估环境系统的有效工具。本文以DPSIR概念模型为指导 ,系统分析了农业系统的现状、塑造这一现状的驱动力和压力 ,探讨了农业对于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以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响应 ,... DPSIR概念模型继承了PSR模型的优点 ,是分析评估环境系统的有效工具。本文以DPSIR概念模型为指导 ,系统分析了农业系统的现状、塑造这一现状的驱动力和压力 ,探讨了农业对于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以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响应 ,目的是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和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认为DPSIR概念模型有利于分析复杂系统的因果关系 ,能有效整合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SIR概念模型 可持续发展 农业系统
下载PDF
荒漠─绿洲草地农业系统的耦合与模型 被引量:68
2
作者 任继周 贺达汉 +2 位作者 王宁 朱兴运 李镇清 《草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11-19,共9页
本文探讨了山地子系统,绿洲子系统和荒漠子系统所组成的链状耦合系统─—荒漠─球洲草地农业系统的耦合效益与它的模型。提出了与之相应的线性规划与系统动力学模型,优化后的结果表明,在保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永续利用的条件下,系... 本文探讨了山地子系统,绿洲子系统和荒漠子系统所组成的链状耦合系统─—荒漠─球洲草地农业系统的耦合效益与它的模型。提出了与之相应的线性规划与系统动力学模型,优化后的结果表明,在保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永续利用的条件下,系统耦合后的社会总体效益可提高3.7倍,畜牧经济效益提高15.7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耦合 荒漠 绿洲 草地 农业系统
下载PDF
系统耦合在大农业中的战略意义 被引量:72
3
作者 任继周 《科学》 1999年第6期12-14,2,共3页
大农业系统(grand agricultural system),是通常意义的农林牧业的总称,实质上是自然生态系统经人为干预而农业化所生成的农业生态系统。作为生态系统,应具有保持有序运行和自我恢复的能力,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生态平衡。离开生态系统观,任... 大农业系统(grand agricultural system),是通常意义的农林牧业的总称,实质上是自然生态系统经人为干预而农业化所生成的农业生态系统。作为生态系统,应具有保持有序运行和自我恢复的能力,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生态平衡。离开生态系统观,任何农业生产都有盲目性。所涉及的农业资源(种质、土地、水、热等),因被撕裂于系统以外,处于无序状态,必然遭受损伤、破坏甚至崩溃。系统耦合为大农业系统的必要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耦合 农业系统 战略意义 生态系统 农林牧业
下载PDF
中国农业系统碳汇功能 被引量:47
4
作者 刘允芬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1998年第5期197-202,共6页
研究我国现实和未来农业系统碳汇功能,提出该系统碳排放和碳固定清单。以1990、1995和2000年为例,对周年碳平衡进行计算分析,绘制出全国农业系统碳平衡概图。碳的排放、固定、转移量占当年吸收量的百分比分别为82.6... 研究我国现实和未来农业系统碳汇功能,提出该系统碳排放和碳固定清单。以1990、1995和2000年为例,对周年碳平衡进行计算分析,绘制出全国农业系统碳平衡概图。碳的排放、固定、转移量占当年吸收量的百分比分别为82.6%—84.4%、14.5%—15.7%和1.1%—1.7%,年固碳量为1.1×108—1.4×108t。无论是现阶段还是气候变化后,我国农业系统对碳的吸收均大于排放,对大气CO2而言,不是源而是汇。在全球温室气体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农业系统碳汇功能,为减缓大气CO2浓度的增加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业系统 碳汇功能 大气 二氧化碳
下载PDF
镉从农业土壤向人类食物链的迁移 被引量:22
5
作者 杨肖娥 杨明杰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1996年第7期1-13,共13页
综述了镉在环境中的行为,在土壤-植物-人类系统中的迁移。由于粮食作物是镉进入人类食物链的主要来源,因此土壤污染的危害是全球性的,对决定农业系统中镉迁移动力学的关键过程、粮食作物中的镉含量、影响镉植物有效性的各类因子作... 综述了镉在环境中的行为,在土壤-植物-人类系统中的迁移。由于粮食作物是镉进入人类食物链的主要来源,因此土壤污染的危害是全球性的,对决定农业系统中镉迁移动力学的关键过程、粮食作物中的镉含量、影响镉植物有效性的各类因子作了综述和讨论。此外,镉在食物中的形态可能影响其有效性及在人体内的分布,故对镉的存在形态作了介绍,镉在植物中主要与第Ⅲ类金属蛋白结合,以植物金属螯合蛋白形态存在.过量接触镉将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链 迁移 土壤 农业系统
下载PDF
中国农业系统近40年温室气体排放核算 被引量:45
6
作者 范紫月 齐晓波 +1 位作者 曾麟岚 吴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9470-9482,共13页
基于排放因子法构建了包含种植业和牲畜养殖业的农业系统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体系,系统核算了1980—2020年我国全国尺度上的农业系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变化趋势,并在区县级尺度下对1980、2000、2011年的中国农业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 基于排放因子法构建了包含种植业和牲畜养殖业的农业系统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体系,系统核算了1980—2020年我国全国尺度上的农业系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变化趋势,并在区县级尺度下对1980、2000、2011年的中国农业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核算,对比不同阶段农业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变化的时空异质性规律。研究发现:1980—2020年我国农业系统温室气体排放量呈波动增长趋势,增长了近46%。CH_(4)是农业系统排放贡献最大的温室气体,占总排放量的47.33%。我国农业系统温室气体排放与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方式有关,CH_(4)排放量高的地区主要位于我国主要水稻产区以及旱地作物产区。CO排放量高的地区主要位于东北、西北等地区以及华东地区。N_(2)O排放量较高地区主要位于西北的主要畜牧养殖地区,以及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中南部地区。研究有助于揭示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动态特征,现状规律,以及空间差异性特征,从农业减排角度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系统 温室气体排放 碳排放核算 空间分布
下载PDF
农业系统中磷肥残效及磷循环研究Ⅰ.作物吸磷量、磷肥残效及土壤有效磷变化 被引量:41
7
作者 沈善敏 殷秀岩 张璐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38-143,共6页
在碳酸盐褐色土上的6年试验表明,总施肥量相同情况下,6年一次大剂量和每年小剂量两种施磷方式的作物增产效果相似而以后者略高,但后者在提高土壤有效磷方面明显优于前者。在碳酸盐褐色土上一次施磷的残效至少可持续5年以上,虽然大剂量... 在碳酸盐褐色土上的6年试验表明,总施肥量相同情况下,6年一次大剂量和每年小剂量两种施磷方式的作物增产效果相似而以后者略高,但后者在提高土壤有效磷方面明显优于前者。在碳酸盐褐色土上一次施磷的残效至少可持续5年以上,虽然大剂量施磷第1年的利用率仅为7%,但6年累加利用率可达34%。土壤中残留肥料磷进入速效库的比例以每年小剂量处理较高,施肥第6年该比例为17%;一次大剂量施肥后6年只有2%的残留肥料磷进入速效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系统 残效 磷循环
下载PDF
系统耦合及其对农业系统的作用 被引量:33
8
作者 万里强 李向林 《草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1-7,共7页
阐述了系统耦合的概念、相关原理及其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历程做了分类综述。在归纳系统耦合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对系统耦合今后的发展趋势及进一步开拓3个界面所发生的系统耦合机理和系统相悖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系统耦合 农业系统 作用 界面 系统相悖 草业系统
下载PDF
农业资源开发中的耦合效应 被引量:28
9
作者 朱鹤健 何绍福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83-588,共6页
论文研究了农业系统的耦合效应,以达到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的目的。基于对农业资源特性的分析,肯定了农业资源开发进行系统耦合的必要性。重点论述了农业系统的涵义,并将其分为6个生产层,表述了每个生产层的特点,这为农业系统耦合提供某... 论文研究了农业系统的耦合效应,以达到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的目的。基于对农业资源特性的分析,肯定了农业资源开发进行系统耦合的必要性。重点论述了农业系统的涵义,并将其分为6个生产层,表述了每个生产层的特点,这为农业系统耦合提供某些理论基础。设计了农业系统耦合的结构要素,通过各结构要素在时序性、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上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将其结构要素耦合成为一个优势互补的农业系统。这个设计在马坪镇实施,取得显著的耦合效应。由此,讨论了在农业资源开发中如何发挥耦合效应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资源开发 耦合效应 农业资源利用率 农业系统
下载PDF
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动态评价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刘凤琴 顾培亮 《系统工程》 CSCD 1999年第3期31-35,共5页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研究农业系统的动态评价问题.首先阐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SD)的概念和内涵;其次设计ASD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给出ASD评价指标体系的模型构建步骤,为区域农业系统的...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研究农业系统的动态评价问题.首先阐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SD)的概念和内涵;其次设计ASD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给出ASD评价指标体系的模型构建步骤,为区域农业系统的可持续性评价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系统 可持续发展 系统评价 农业发展
下载PDF
中国必须要有一个国家农技推广体系 被引量:26
11
作者 李立秋 张真和 《中国农技推广》 2005年第9期4-6,12,共4页
关键词 农技推广体系 乡镇农技推广机构 中国 乡镇机构改革 农业系统 中介组织 农村工作 企业
原文传递
层次分析法在农业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刘朝亮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28-232,共5页
层次分析法(AHP)作为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方法,在农业科技、可持续发展、农机化、气象灾害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层次分析法及其衍生出的改进层次分析法、区间层次分析法、模糊层次分析法、改进模糊层次分... 层次分析法(AHP)作为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方法,在农业科技、可持续发展、农机化、气象灾害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层次分析法及其衍生出的改进层次分析法、区间层次分析法、模糊层次分析法、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层次分析法在农业系统决策中的研究工作和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作为常见的综合评价方法之一,AHP既可单独应用,也可与其他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从而扩展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克服单一层次分析法理论的不足,更好地对问题作客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系统 层次分析法 应用
下载PDF
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优势及对策 被引量:25
13
作者 杜相革 董民 《农业质量标准》 2007年第1期4-7,共4页
有机农业是一种环境和技术要求最为严格的持续农业系统。自上世纪20年代由德国和瑞士提出有机农业的概念以后,世界各国对有机农业生产、有机农业技术标准和管理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与研究,并取得了快速发展,有机农业已经成为促进食品... 有机农业是一种环境和技术要求最为严格的持续农业系统。自上世纪20年代由德国和瑞士提出有机农业的概念以后,世界各国对有机农业生产、有机农业技术标准和管理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与研究,并取得了快速发展,有机农业已经成为促进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以及持续发展的可实践的技术与措施.是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的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 安全环境保护 有机农业 中国 优势 技术标准 农业生产 农业系统
下载PDF
论农业结构变化及其地理学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曾尊固 熊先根 《地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4-91,共8页
本文阐述农业结构的内涵,分析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引起的农业结构变化,提出发展农业地理学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 农业结构 农业系统 农业地理学
下载PDF
改进的灰色关联度在农业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5
作者 孙才志 孙炳双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8,共4页
在目前各种常用的灰色关联度模型中 ,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 ,针对这些缺陷 ,提出了一种新的关联度计算方法 ,并将其运用到松嫩盆地某县的农业系统中 ,从定量的角度考察了粮食产量与诸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此基础上提出... 在目前各种常用的灰色关联度模型中 ,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 ,针对这些缺陷 ,提出了一种新的关联度计算方法 ,并将其运用到松嫩盆地某县的农业系统中 ,从定量的角度考察了粮食产量与诸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此基础上提出该县今后农业的发展措施和对策 ;理论推导与计算结果同时表明 ,所提出的灰色关联度模型满足规范性和保序性要求 ,并且同常规数理统计方法计算的结果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对已有的关联度模型有较大的改进 ,具有良好的性质。表 2 ,参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模型 灰色关联度 农业系统 松嫩盆地 粮食产量 农田水利建设 节水灌溉
下载PDF
基于能值理论的福建省农业系统动态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姚成胜 朱鹤健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7-251,共5页
运用能值理论和方法,对福建省农业系统1981~2004年的能值投入和产出以及能值使用强度、能值货币比率、净能值产出率等9个指标24年来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4年来能值总投入和总产出都有较大增长;能值使用强度、能值投资率、... 运用能值理论和方法,对福建省农业系统1981~2004年的能值投入和产出以及能值使用强度、能值货币比率、净能值产出率等9个指标24年来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4年来能值总投入和总产出都有较大增长;能值使用强度、能值投资率、能值生产率、系统优势度、环境承载力不断上升,表明农业系统经济开发程度不断提高,生产效益已远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农产品具有明显价格竞争优势,农业系统结构有所优化,同时对环境资源的压力也有所增大;能值货币比率和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数不断下降,系统稳定度略有下降,表明由于农业系统集约化程度增强及开发强度加大,系统可持续性和稳定性有所降低。将各能值指标与其他地区比较,福建省农业生产的资源环境条件较为优越,农业系统生产环境仍处于较为良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 农业系统 资源 福建省
下载PDF
亚热带地区农业土壤和植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 被引量:18
17
作者 郝蓉 万洪富 +1 位作者 杜卫兵 彭少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4-380,共7页
以汕头经济特区的农业土壤和蔬菜为例,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对美国EPA优控多环芳烃(PAH)进行定性、定量测定,分析了其在中国亚热带地区农业土壤和植物中的分布特征,讨论了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该区农业土壤中的PAH以3环和4... 以汕头经济特区的农业土壤和蔬菜为例,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对美国EPA优控多环芳烃(PAH)进行定性、定量测定,分析了其在中国亚热带地区农业土壤和植物中的分布特征,讨论了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该区农业土壤中的PAH以3环和4环为主,单个PAH以萘、菲、荧蒽和苯并[b]萤蒽为主;而植物中的PAH以3环为主,单个PAH以萘、菲为主.PAH可在0~100 cm的土层范围内有效移动和传输,其中表层土壤的输入比率要高于移动和传输的比率.影响PAH在土壤和植物中分布的因素除PAH本身的理化性质外,土壤的理化性质、植物种类和环境条件同时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 多环芳烃 农业系统 亚热带地区
下载PDF
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至商代的植物和人类 被引量:20
18
作者 李炅娥 盖瑞·克劳福德 +2 位作者 刘莉 陈星灿 葛人(译) 《南方文物》 2008年第1期141-148,130,共9页
"中澳联合考古队在伊洛河流域的区域系统考古调查,在26个遗址发现炭化植物遗存,年代从公元前6千纪至前1300年(树轮校正年代)。这些植物遗存记录了华北地区作物、野草和其他植物的漫长历史,它也证明作为考古调查一部分的土样采集和... "中澳联合考古队在伊洛河流域的区域系统考古调查,在26个遗址发现炭化植物遗存,年代从公元前6千纪至前1300年(树轮校正年代)。这些植物遗存记录了华北地区作物、野草和其他植物的漫长历史,它也证明作为考古调查一部分的土样采集和浮选的成效。作物遗存的10个加速器质谱测年(AMS)数据有助于对该地区农业发展历史的评估。粟(Setaria italica subsp.italica)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即已种植,在随后的至少四千年里是主要的栽培作物。黍(Panicum milliaceum)的重要性则一直不很显著。水稻(Oryza sativa)在公元前3000年(校正年代)左右出现,但它显然不是一种重要的本地作物。小麦在公元前1600~1300年(校正年代)间日益成为举足轻重的栽培作物。草随时代变化,多一年生草类,某些草类可能是家养动物的饲料。以粟、小麦和豆类等旱地作物种植为主,辅以少数水稻栽培的华北农业传统,因此至少可以上溯到公元前1600-1300年前的早商时代。"上面的话,原是这篇文章的内容提要,它把文章的主要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都说明白了,我把它抄写在这里,以为读者导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晚期 华北地区 植物 人类 商代 早期 农业系统 农业发展
下载PDF
低碳农业的概念及其价值体现 被引量:21
19
作者 高文玲 施盛高 +1 位作者 徐丽 卞新民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14,共2页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农业应运而生。低碳农业是应对全球变化的必然选择。在说明并分析低碳农业的产生和农业的碳本质的基础上,提出了低碳农业的概念内涵,并阐述了低碳农业的价值体现。
关键词 全球变化 CO2排放 CH4排放 农业系统
下载PDF
农业进程中的“拿来主义” 被引量:17
20
作者 樊志民 《生命世界》 2008年第7期36-41,共6页
美国东方学者劳费尔在《中国伊朗编》中曾高度称赞中国人向来乐于接受外人所能提供的好事物,“采纳许多有用的外国植物以为己用,并把它们并入自己完整的农业系统中去”。这一段“采纳和吸收”的过程常被我们忽视,然而,它对于中国农业的... 美国东方学者劳费尔在《中国伊朗编》中曾高度称赞中国人向来乐于接受外人所能提供的好事物,“采纳许多有用的外国植物以为己用,并把它们并入自己完整的农业系统中去”。这一段“采纳和吸收”的过程常被我们忽视,然而,它对于中国农业的自我更新与发展却着实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胡化”的生活黄瓜(胡瓜)、大蒜(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系统 拿来主义 进程 中国人 自我更新 胡瓜 黄瓜 大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