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明代山西北部聚落变迁
被引量:
15
1
作者
王杰瑜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3-124,共12页
明代,山西长城沿线卫所、关隘、堡寨、墩台星罗棋布,形成了独特的人文地理景观———军事聚落,随着清代的一统,大部分则逐渐演化为城镇和村落。本文对该区域军事聚落的形成、发展以及变迁进行了历史考察,认为明清时期是山西北部历史上...
明代,山西长城沿线卫所、关隘、堡寨、墩台星罗棋布,形成了独特的人文地理景观———军事聚落,随着清代的一统,大部分则逐渐演化为城镇和村落。本文对该区域军事聚落的形成、发展以及变迁进行了历史考察,认为明清时期是山西北部历史上聚落形成和发展的繁荣时期,这与明代军事聚落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山西北部
聚落
历史变迁
军户
制度
原文传递
二十年来明代军制研究回顾
被引量:
6
2
作者
张金奎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15,共9页
关键词
明代
军
制研究
军
事史
中国
卫所
军
屯
军户
制度
原文传递
从黑水城出土文书论西夏军事制度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1
3
作者
梁松涛
李胜玉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4,共9页
西夏至迟到中晚期已经出现了军户制度,甚至也出现了具有募兵性质的射粮军。在这种情况下,西夏就由单一兵制逐步发展为多兵制并存,但新的兵制依然保存了原有部落制的一些特点。在军事装备供给制度上,西夏不仅发放军卒人员补助,也有相应...
西夏至迟到中晚期已经出现了军户制度,甚至也出现了具有募兵性质的射粮军。在这种情况下,西夏就由单一兵制逐步发展为多兵制并存,但新的兵制依然保存了原有部落制的一些特点。在军事装备供给制度上,西夏不仅发放军卒人员补助,也有相应的装备补贴。西夏军事制度的变化与其社会组织形态的变化密切相关,也与辽、金军事制度的变化基本趋同。西夏磨勘军籍簿册的原因,除了掌握军卒情况、武器装备的变动等信息外,应该还与军抄钱物及装备补给有关,由此可以推测西夏法典所言诸人犯罪时被割去“官、职、军”中的“军”很可能指的就是“军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
兵役
军
抄补给
“
军
”
军户
制度
原文传递
曹魏军户制度述要
被引量:
2
4
作者
周健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32-35,共4页
曹魏国家兵役主要由特定的家庭即军户承担,士兵及其家属专列军籍,士兵终身专职为兵,子弟世袭为兵。军户寡妇由官府配嫁给士兵,女儿只能嫁给士兵。士兵逃亡,罪及家属。
关键词
曹魏
军户
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府村落中梳式格局的形成与演变——以花都区炭步镇古村落为例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力智
《建筑史》
2016年第2期176-189,共14页
本文集中关注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古村落中元、明两代的村落规划,指出清代广府村落中常见的梳式格局,是由早期大型住宅分解演化而来;梳式格局的出现与商品经济的繁荣,军户制度的崩解息息相关。在溯源之后,本文强调了梳式格局的现代意义,...
本文集中关注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古村落中元、明两代的村落规划,指出清代广府村落中常见的梳式格局,是由早期大型住宅分解演化而来;梳式格局的出现与商品经济的繁荣,军户制度的崩解息息相关。在溯源之后,本文强调了梳式格局的现代意义,及其演变的世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府村落
梳式格局
客家住宅
军户
制度
原文传递
前燕中原时期胡汉分治制度考
被引量:
1
6
作者
李海叶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3-57,共5页
史学界一般认为,五胡十六国时期,在中原建立政权的前燕不实行胡汉分治。实际上,在前燕中原时期,职官系统在形式上已完全汉化,但承袭了辽东时期的军户制,军队内部鲜卑和汉人分别编制,形成了胡汉分治的格局,任鲜卑族为军府将领。这既是鉴...
史学界一般认为,五胡十六国时期,在中原建立政权的前燕不实行胡汉分治。实际上,在前燕中原时期,职官系统在形式上已完全汉化,但承袭了辽东时期的军户制,军队内部鲜卑和汉人分别编制,形成了胡汉分治的格局,任鲜卑族为军府将领。这既是鉴于冉闵之乱的教训而取消大单于台缓和民族矛盾的做法,又在中原汉人集中的地区保存了本民族的核心军事及政治力量,成为五胡十六国时期极具民族融合特色的政治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燕
中原时期
军户
制度
胡汉分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曹魏军户制度的历史背景
7
作者
周健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17-21,共5页
东汉以来募兵制的发展,导致兵役出现职业化和终身化趋势。人身依附关系和豪强地主家兵部曲的发展,使士兵具有依附性、家庭性、世袭性和耕战结合的特点。东汉末年北方地区经济崩溃,国家实行战时政策,将士兵及其家庭由自由民户变为国有人...
东汉以来募兵制的发展,导致兵役出现职业化和终身化趋势。人身依附关系和豪强地主家兵部曲的发展,使士兵具有依附性、家庭性、世袭性和耕战结合的特点。东汉末年北方地区经济崩溃,国家实行战时政策,将士兵及其家庭由自由民户变为国有人口的依附民,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国家的效率和利益。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军户制度应运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魏
军户
制度
历史背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代军户制度浅论
8
作者
李龙潜
《中国史研究动态》
1982年第6期11-11,共1页
明代的军户,“不下二百万家”,占全国民户五分之一。在各类户口中,仅次于民户,占居第二位。明代郡县军户,在赋的方面,不管田多少,一律和民户相同。役的方面,以三顷为率,三顷以内,岁免杂役,三顷以外,尚有余田,“计其余役,与民同”。但在...
明代的军户,“不下二百万家”,占全国民户五分之一。在各类户口中,仅次于民户,占居第二位。明代郡县军户,在赋的方面,不管田多少,一律和民户相同。役的方面,以三顷为率,三顷以内,岁免杂役,三顷以外,尚有余田,“计其余役,与民同”。但在身份上、法律上和经济上,军户与民户有别,社会地位较民户为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户
制度
明代
社会地位
原文传递
题名
明代山西北部聚落变迁
被引量:
15
1
作者
王杰瑜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3-124,共12页
基金
山西省软科学课题:区域历史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文摘
明代,山西长城沿线卫所、关隘、堡寨、墩台星罗棋布,形成了独特的人文地理景观———军事聚落,随着清代的一统,大部分则逐渐演化为城镇和村落。本文对该区域军事聚落的形成、发展以及变迁进行了历史考察,认为明清时期是山西北部历史上聚落形成和发展的繁荣时期,这与明代军事聚落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明代
山西北部
聚落
历史变迁
军户
制度
Keywords
the Ming Dynasty
the north of Shanxi
Inhabitation place
Change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二十年来明代军制研究回顾
被引量:
6
2
作者
张金奎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处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15,共9页
关键词
明代
军
制研究
军
事史
中国
卫所
军
屯
军户
制度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黑水城出土文书论西夏军事制度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1
3
作者
梁松涛
李胜玉
机构
河北大学
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4,共9页
基金
贵州省201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课题“出土西夏文《法则》整理与研究”(19ZGX13)
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项目“出土西夏文官文书残卷译释与研究”(23VJXT012)
文摘
西夏至迟到中晚期已经出现了军户制度,甚至也出现了具有募兵性质的射粮军。在这种情况下,西夏就由单一兵制逐步发展为多兵制并存,但新的兵制依然保存了原有部落制的一些特点。在军事装备供给制度上,西夏不仅发放军卒人员补助,也有相应的装备补贴。西夏军事制度的变化与其社会组织形态的变化密切相关,也与辽、金军事制度的变化基本趋同。西夏磨勘军籍簿册的原因,除了掌握军卒情况、武器装备的变动等信息外,应该还与军抄钱物及装备补给有关,由此可以推测西夏法典所言诸人犯罪时被割去“官、职、军”中的“军”很可能指的就是“军籍”。
关键词
西夏
兵役
军
抄补给
“
军
”
军户
制度
分类号
K246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曹魏军户制度述要
被引量:
2
4
作者
周健
机构
许昌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出处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32-35,共4页
文摘
曹魏国家兵役主要由特定的家庭即军户承担,士兵及其家属专列军籍,士兵终身专职为兵,子弟世袭为兵。军户寡妇由官府配嫁给士兵,女儿只能嫁给士兵。士兵逃亡,罪及家属。
关键词
曹魏
军户
制度
Keywords
Cao-Wei
system of military domicile
分类号
K236.1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府村落中梳式格局的形成与演变——以花都区炭步镇古村落为例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力智
机构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出处
《建筑史》
2016年第2期176-189,共14页
文摘
本文集中关注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古村落中元、明两代的村落规划,指出清代广府村落中常见的梳式格局,是由早期大型住宅分解演化而来;梳式格局的出现与商品经济的繁荣,军户制度的崩解息息相关。在溯源之后,本文强调了梳式格局的现代意义,及其演变的世界意义。
关键词
广府村落
梳式格局
客家住宅
军户
制度
Keywords
Guangzhou Village
Combshape Layout
Hakka Houses
Military Administration
分类号
TU982.29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原文传递
题名
前燕中原时期胡汉分治制度考
被引量:
1
6
作者
李海叶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系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3-57,共5页
文摘
史学界一般认为,五胡十六国时期,在中原建立政权的前燕不实行胡汉分治。实际上,在前燕中原时期,职官系统在形式上已完全汉化,但承袭了辽东时期的军户制,军队内部鲜卑和汉人分别编制,形成了胡汉分治的格局,任鲜卑族为军府将领。这既是鉴于冉闵之乱的教训而取消大单于台缓和民族矛盾的做法,又在中原汉人集中的地区保存了本民族的核心军事及政治力量,成为五胡十六国时期极具民族融合特色的政治制度。
关键词
前燕
中原时期
军户
制度
胡汉分治
分类号
K238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曹魏军户制度的历史背景
7
作者
周健
机构
许昌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出处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17-21,共5页
文摘
东汉以来募兵制的发展,导致兵役出现职业化和终身化趋势。人身依附关系和豪强地主家兵部曲的发展,使士兵具有依附性、家庭性、世袭性和耕战结合的特点。东汉末年北方地区经济崩溃,国家实行战时政策,将士兵及其家庭由自由民户变为国有人口的依附民,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国家的效率和利益。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军户制度应运而生。
关键词
曹魏
军户
制度
历史背景
分类号
K236.1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代军户制度浅论
8
作者
李龙潜
机构
不详
出处
《中国史研究动态》
1982年第6期11-11,共1页
文摘
明代的军户,“不下二百万家”,占全国民户五分之一。在各类户口中,仅次于民户,占居第二位。明代郡县军户,在赋的方面,不管田多少,一律和民户相同。役的方面,以三顷为率,三顷以内,岁免杂役,三顷以外,尚有余田,“计其余役,与民同”。但在身份上、法律上和经济上,军户与民户有别,社会地位较民户为低。
关键词
军户
制度
明代
社会地位
分类号
K236.1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明代山西北部聚落变迁
王杰瑜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15
原文传递
2
二十年来明代军制研究回顾
张金奎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6
原文传递
3
从黑水城出土文书论西夏军事制度中的几个问题
梁松涛
李胜玉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
原文传递
4
曹魏军户制度述要
周健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广府村落中梳式格局的形成与演变——以花都区炭步镇古村落为例
张力智
《建筑史》
2016
1
原文传递
6
前燕中原时期胡汉分治制度考
李海叶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曹魏军户制度的历史背景
周健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明代军户制度浅论
李龙潜
《中国史研究动态》
198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