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15,共9页
Trends of Recent Researches on The History of China
参考文献33
-
1徐时仪.《“买东西”考》献疑[J].历史研究,1998(2):160-164. 被引量:12
-
2顾诚.卫所制度在清代的变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2):15-22. 被引量:87
-
3卜宪群.1992年秦汉史研究概况[J].中国史研究动态,1993(8):6-14. 被引量:1
-
4范植清.明代广西卫所的设置与迁徙[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5(2):108-112. 被引量:14
-
5杨昌沅,范植清.略述明代军屯制度在鄂西山地的实施[J].史学月刊,1989(6):48-52. 被引量:5
-
6范植清.施州卫建置屯戍考[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3(5):90-94. 被引量:6
-
7梁勇.浅论明代河北的卫所和军屯[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0(2):80-85. 被引量:4
-
8华东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总目录[J].华东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8(4):82-84. 被引量:1
-
9《军事历史研究》1990年总目录[J].军事历史研究,1990,4(4):185-187. 被引量:3
-
10周秀萍.创作主体的需求意识[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2(6):46-50.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30
-
1陈万里.宋末——清初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瓷器[J].文物,1963(1):20-24. 被引量:25
-
2杜汝楫.蕴涵、推导、断定和真命题[J].哲学研究,1984(1):36-44. 被引量:2
-
3Collected Papers of Charles Sanders Peirce. 被引量:1
-
4Susan Hacck.Philosophy of Logics,1978. 被引量:2
-
5[英]涅尔(Kmeale,W·) 著,张家龙,洪汉鼎.逻辑学的发展[M]商务印书馆,1985. 被引量:2
-
6(英)罗素(BertrandRussell)著,晏成书.数理哲学导论[M]商务印书馆,1982. 被引量:2
-
7H. MacColl.Symbolic reasoning VMind,1903. 被引量:1
-
8N. D. Jr. Belnap.Eniailment and relevanceJournal of Symbolic Logic. 被引量:1
-
9The pure calculus of entailmentJournal of Symbolic Logic,1962. 被引量:1
-
10E. G. Moore.External and Internal relationsPro Aristotlian Society,1920. 被引量:1
共引文献163
-
1张振国.清朝在汉藏边区的行政建置与人事管理——以洮州厅为例[J].明清论丛,2021(1):152-162.
-
2彭勇.30年来明代卫所制度研究的进展与突破[J].明清论丛,2021(1):25-37.
-
3张月琴.边疆内地化进程中军户群体对社会结构的影响[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2(5):55-59.
-
4朱圣钟.历史时期鄂西南土家族地区的农业结构[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15(2):92-102. 被引量:5
-
5朱圣钟.明清鄂西南土家族地区民族的分布与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17(1):142-147. 被引量:5
-
6孙才顺.如何评判抗战期间中苏关系中的是与非——论抗战期间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J].抗日战争研究,2001(3):110-127. 被引量:4
-
7王真.实事求是,尊重历史——怎样以科学的态度研究抗战时期中苏关系的是与非[J].抗日战争研究,2001(4):91-117.
-
8曹锦炎.论张家山汉简《盖庐》[J].东南文化,2002(9):62-69. 被引量:6
-
9霍书全.百年“怪论”的有效消解[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3):4-8. 被引量:3
-
10傅辉.明代土地数据登记制度研究——以洪武二十六年河南数据为例[J].人文杂志,2007(1):156-16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102
-
1覃雪源.唐宋至明清时期广西的屯田制度[J].史林,2000(1):24-28. 被引量:5
-
2唐力行.徽州方氏与社会变迁——兼论地域社会与传统中国[J].历史研究,1995(1):73-85. 被引量:26
-
3范中义.明代海防述略[J].历史研究,1990(3):44-54. 被引量:16
-
4林金树,张德信.关于明代田土管理系统问题[J].历史研究,1990(4):130-140. 被引量:8
-
5顾诚.明帝国的疆土管理体制[J].历史研究,1989(3):135-150. 被引量:131
-
6顾诚.明前期耕地数新探[J].中国社会科学,1986(4):193-213. 被引量:41
-
7卢建一.明代海禁政策与福建海防[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118-121. 被引量:5
-
8郑克晟.明朝初年的福建沿海及海防[J].史学月刊,1991(1):50-55. 被引量:3
-
9顾诚.卫所制度在清代的变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2):15-22. 被引量:87
-
10戴裔煊.倭寇与中国[J].学术研究,1987(1):65-70.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11
-
1徐成.一幅珍稀的明代武将宦迹图——《祁将军功荣图记》相关问题初探[J].形象史学,2023(4):247-283. 被引量:1
-
2高元杰.20世纪80年代以来漕运史研究综述[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5(1):93-107. 被引量:14
-
3赵世瑜.卫所军户制度与明代中国社会——社会史的视角[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0(3):114-127. 被引量:23
-
4黎春林.乾道间外迁漕丁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7-12.
-
5王剑,沈胜群.“规章定例”与“私议规程”:清代漕运旗丁的权利内涵与认同——以江西省广信、铅山二所“熟屯收租济运私议规程”为例[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56(6):162-171. 被引量:1
-
6阮宝玉.明清漕运中民运与军运的抉择——以江西、湖广“仪兑”为中心的讨论[J].史林,2019,0(6):99-110. 被引量:4
-
7邓辉.国家战略背景下陈璘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研究[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20,14(2):69-73.
-
8颜广文.《明史·陈璘传》中陈璘“贪贿”四案考实[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1,41(1):97-103.
-
9王加华,李燕.眼光向下:大运河文化研究的一个视角[J].民俗研究,2021(6):53-62. 被引量:8
-
10阮宝玉.明清漕船数字性质考释[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39(3):83-93.
-
1徐晓宗,邓杰.近二十年来张爱萍国防思想研究综述[J].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08(9):75-77. 被引量:2
-
2陈耿,何斌.2014年军事法学学术研究回顾[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5,28(1):75-80.
-
3钱昊平.1988年,中国军队结束“无衔期”[J].军事史林,2009,0(3):19-20.
-
4江泽民.关于二十年来军队建设的历史经验(摘要)[J].西南民兵,1999(2):1-1. 被引量:1
-
5军队管理学术讨论会在桂林召开[J].中国行政管理,1986(12):26-26.
-
6崔恺,李高.猛虎连长[J].解放军生活,2014(2):5-5.
-
7施征.俄罗斯战略核潜艇部队[J].海洋世界,2004(4):40-42.
-
8王安.我与《新时期带兵十法》[J].军队党的生活,2009(1):58-58.
-
9张广宇.近二十年来新中国国防建设史研究述评[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14(4):31-44. 被引量:2
-
10包国俊.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推进双拥工作创新——访军事科学院军制研究部研究员王法安[J].国防,2002(11):42-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