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7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经》经筋的实质是神经 被引量:82
1
作者 秦玉革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7-150,共4页
通过解剖、定位、症状、临床及五行理论的对比分析,否定了后人对经筋的错误认识,论证了《内经》经筋的实质是以周围神经的躯体神经为主,含少部分中枢神经及植物神经功能。这一概念的澄清与回归,无论是对中医的继承、发展及中西医结合,... 通过解剖、定位、症状、临床及五行理论的对比分析,否定了后人对经筋的错误认识,论证了《内经》经筋的实质是以周围神经的躯体神经为主,含少部分中枢神经及植物神经功能。这一概念的澄清与回归,无论是对中医的继承、发展及中西医结合,还是科研、临床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 实质 内经 中医 神经
下载PDF
辨证统一体系的创立 被引量:62
2
作者 朱文锋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6,共3页
关键词 八纲辨证 中医诊断学 内经
下载PDF
《内经》“阳化气,阴成形”含义探讨 被引量:71
3
作者 张学娅 饶宇东 +1 位作者 郭春霞 张颖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80-82,共3页
《内经·素问》中"阳化气,阴成形"中医理论蕴含深刻的生命观、恒动观、疾病观。(1)自然界万物的变化及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均可统一于"阳化气,阴成形";(2)"阳化气,阴成形"具有时刻运动,又相对恒定... 《内经·素问》中"阳化气,阴成形"中医理论蕴含深刻的生命观、恒动观、疾病观。(1)自然界万物的变化及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均可统一于"阳化气,阴成形";(2)"阳化气,阴成形"具有时刻运动,又相对恒定统一的规律性;(3)"阳化气,阴成形"可用于指导对疾病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化气 阴成形 内经 疾病 中医理论
下载PDF
《内经》营卫理论回顾 被引量:60
4
作者 丁元庆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3-7,共5页
在回顾《内经》有关论述的基础上阐发营卫理论。以《内经》论述为依据,参考有关著述,对《内经》营卫本义、营卫生成、营卫生理、营卫循行、营卫功能、营卫病机以及营卫病证等内容作了系统回顾。同时,对营卫的运行与功能提出如下观点。1... 在回顾《内经》有关论述的基础上阐发营卫理论。以《内经》论述为依据,参考有关著述,对《内经》营卫本义、营卫生成、营卫生理、营卫循行、营卫功能、营卫病机以及营卫病证等内容作了系统回顾。同时,对营卫的运行与功能提出如下观点。1营气在御邪卫外特别是在制约与抵抗温热性致病因素中发挥重要作用。2结合卫气剽疾滑利的性质及其运行的三种主要模式,提出不同的运行模式是卫气发挥生理功能的前提与条件。3特别提出卫气为使,即卫气能够传达神机,卫气逆行是传达神机从而使机体对各种刺激产生反应、反射与疾速运动的基础。4卫气是宗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气贯心脉行呼吸,卫气以宗气组分的形式入脉,从而对人的呼吸与循环产生作用,影响循环自然会影响血压。5营卫源自饮食,化于水谷精微,强调对营卫形成及其与物质代谢密切相关的认识,有助于阐发慢性病病机。6营卫有多种生理功能,研究这些生理功能,对认识人体生命状态与疾病变化及防治具有帮助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 营气 卫气 营卫生理 营卫病机
下载PDF
《内经》腰痛之经络辨治 被引量:56
5
作者 郭秋蕾 贾文睿 +7 位作者 孙启胜 郭骐影 黄莺 金宗郁 杨芳媛 王赫 战河 刘清国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8-662,共5页
《内经》中腰痛诊治内容丰富,与经络联系甚为密切,形成了腰痛之经络辨治的完整理论体系。本文主要从腰部筋骨为18条经络所网布;腰痛病机在于经络气血运行失常;腰痛病性为经络颜色、形态变化反应;腰痛病位应首据症状以辨经定位;腰痛治疗... 《内经》中腰痛诊治内容丰富,与经络联系甚为密切,形成了腰痛之经络辨治的完整理论体系。本文主要从腰部筋骨为18条经络所网布;腰痛病机在于经络气血运行失常;腰痛病性为经络颜色、形态变化反应;腰痛病位应首据症状以辨经定位;腰痛治疗应据经络辨证选取针灸处方等5个主要方面来阐释腰痛之经络辨治的理论与应用。以期指导临床实践,充分挖掘经络辨治的优势和特色,并为促进中医标准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内经 经络辨治 针灸规范
原文传递
《内经》未病概念与“治未病”理论探讨 被引量:52
6
作者 金光亮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04-806,共3页
关键词 内经 未病 治未病 伏邪
原文传递
络病学概要 被引量:52
7
作者 吴以岭 《疑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37-39,共3页
新卷开首 ,新辟“络病论坛”栏目。络病理论源远流长 ,是中医药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 ,运用络病理论诊治疑难病症成果裴然 ,借鉴、吸纳现代医学理论、技术、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和创建学科体系初见端倪 ,已成为中医药学研究的... 新卷开首 ,新辟“络病论坛”栏目。络病理论源远流长 ,是中医药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 ,运用络病理论诊治疑难病症成果裴然 ,借鉴、吸纳现代医学理论、技术、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和创建学科体系初见端倪 ,已成为中医药学研究的热点和焦点。络病学专家、本刊总编辑吴以岭教授潜心钻研 ,撰写的国内首部百万余言《络病学》正在出版中 ,该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络病学理论体系和临床经验 ,本刊特将《络病学》中的概论部分作为栏目开篇惠飨读者。欢迎有志从事络病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广大作者、读者关爱本栏 ,踊跃撰写、惠赐研究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病学 医学 治疗 诊断 中医 内经
下载PDF
六经“开、阖、枢”解读 被引量:51
8
作者 陈明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89-795,共7页
六经"开、阖、枢"理论由《素问·阴阳离合论篇》首次提出,是《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源于四时阴阳气数离合的变化,因三阴三阳的气数不等,各有出入,而反映出"开、阖、枢"的具体表现形式,四... 六经"开、阖、枢"理论由《素问·阴阳离合论篇》首次提出,是《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源于四时阴阳气数离合的变化,因三阴三阳的气数不等,各有出入,而反映出"开、阖、枢"的具体表现形式,四时阴阳变化的过程就是通过"开、阖、枢"的功能形式来完成的。及与人体之阴阳"开、阖、枢",则是对六经气化功能状态的高度概括,阴阳"离"则有开、有阖、有枢,阴阳"合"则为一阴一阳。阴阳的"离"与"合"既分工又合作,分则三,合则为一。"开、阖、枢"是以六经的标本中气为物质基础,以气机的升降出入为功能状态。太阳为老阳、巨阳,守正御邪,气机为开,因此而敷布营卫,通畅津液;阳明为"两阳合明",多气多血,气机为阖,而善蓄能纳阳,腐熟水谷;少阳为初生之阳,生机盎然,气机为枢,主枢转阴阳,沟通表里,贯通上下,畅达脾胃;太阴为老阴,老成持重,居阴之表,气机为开,而主运化精微,化生营气,吐故纳新;厥阴为"两阴交尽",阴气盛极,气机为阖,故主阖禁阴气,藏血舍魂,蕴以生阳;少阴为初生之阴,心肾朋居,水火并蓄,气机为枢,而能既济水火,交通心肾。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对六经病辨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 伤寒论 六经 “开、阖、枢” 经典理论
原文传递
《内经》中阳气的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42
9
作者 孙广仁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140-142,共3页
检出了《内经》16 0篇中“阳气”二字连读者 138处 ,分为 10 2条分析了它们的涵义 ,归纳出《内经》中阳气的基本涵义 :①是指人体内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升腾、发散等作用的气 ,与阴气指代人体内具有凉润、宁静、抑制、沉降、敛聚等... 检出了《内经》16 0篇中“阳气”二字连读者 138处 ,分为 10 2条分析了它们的涵义 ,归纳出《内经》中阳气的基本涵义 :①是指人体内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升腾、发散等作用的气 ,与阴气指代人体内具有凉润、宁静、抑制、沉降、敛聚等作用的气相对 ;②指人体的在外或在上之气 ,与阴气指代人体的在内或在下之气相对 ;③在自然界主要指温热之气 ,与阴气主要指代寒凉之气相对。并在此基础上 ,推出阳气的基本概念 :阳气是一身之气中具有温热、兴奋特性的部分 ,是人体内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升腾、发散等作用和趋向的极细微物质和能量。同时指出人体阳气与一身之气是不同的概念 ;阳虚不能称为气虚 ,也不能说成是气虚的发展 ;“阳与气合称为阳气”是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气 阴气 概念 内经
下载PDF
《黄帝内经》的修辞特点及其英译研究 被引量:43
10
作者 李照国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9-73,共5页
本文根据作者20余年来翻译《黄帝内经》的体会并结合国内外译者的实践,对《黄帝内经》的修辞特点及其英译进行了初步的比较分析,以期为这部千古名典的翻译研究提供某种理论和实践借鉴。
关键词 内经 语言 翻译
原文传递
脏腑背俞穴与十二经脉关系再识 被引量:42
11
作者 赵京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95-799,共5页
现行理论将脏腑背俞穴皆归于足太阳膀胱经,不仅理论上难通,也不能有效指导针灸临床。针灸理论的形成演变过程表明,经脉标本初步确立了五脏背俞与相应经脉的关系,并由《千金翼方》丰富发展,但在《外台秘要方》中转变为足太阳经而影响至... 现行理论将脏腑背俞穴皆归于足太阳膀胱经,不仅理论上难通,也不能有效指导针灸临床。针灸理论的形成演变过程表明,经脉标本初步确立了五脏背俞与相应经脉的关系,并由《千金翼方》丰富发展,但在《外台秘要方》中转变为足太阳经而影响至今。分析这一学术演变的过程及认识基础,认为背俞经脉关系问题,在今天主要是如何选择既有的理论;提出应挖掘和弘扬脏腑背俞十二经脉联系理论的学术价值,确立其理论形式和相应结构关系,以完善理论建设,提高对临床的指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腑背俞 足太阳经 经脉标本 四街 内经 千金翼方 外台秘要方
原文传递
消渴病从脾论治探讨 被引量:36
12
作者 吴以岭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10-411,共2页
提出消渴病主要由于机体水液代谢与输布、饮食精微转输与利用的紊乱及不平衡状态所致。消渴病虽以肺胃肾分上中下三消,但细究病机莫不关乎脾。消渴病从脾诊治宜审因而治,不外乎益脾气、养脾阴、化脾湿、泻脾热、温脾阳,亦可与益肾、清... 提出消渴病主要由于机体水液代谢与输布、饮食精微转输与利用的紊乱及不平衡状态所致。消渴病虽以肺胃肾分上中下三消,但细究病机莫不关乎脾。消渴病从脾诊治宜审因而治,不外乎益脾气、养脾阴、化脾湿、泻脾热、温脾阳,亦可与益肾、清胃等相兼应用,以达使脾运得健,水谷精微的转输与利用恢复正常为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 从脾论治 中医药疗法 内经
下载PDF
基于《内经》探讨卫气的三种状态 被引量:39
13
作者 张安玲 丁元庆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309-311,共3页
依据《内经》关于营卫的有关论述,探讨卫气、膏、脂之间的相互关系。卫气是饮食水谷化生的精微物质,具有多种功能。生于中焦、能"熏于肓膜,散于胸腹"的水谷精微称为卫气;"温分肉,肥腠理,充皮肤,司开合"是卫气的功... 依据《内经》关于营卫的有关论述,探讨卫气、膏、脂之间的相互关系。卫气是饮食水谷化生的精微物质,具有多种功能。生于中焦、能"熏于肓膜,散于胸腹"的水谷精微称为卫气;"温分肉,肥腠理,充皮肤,司开合"是卫气的功能。认为卫气、膏、脂三者同源、异态、互化,进而提出卫气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状态。卫气出上焦,"上焦如雾",卫气运行主要是以气态来完成的。膏具有"渗灌"之特性,是卫气运行状态之一,故膏为液态。"释者为膏,凝者为脂",脂即脂肪,脂由膏凝而成,是卫气的固态即储存态。卫气、膏、脂同源异态,可以相互转化,共同维持人体物质与能量代谢。以上认识可为阐述以肥胖为形态学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病机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气 气态 液态 固态 内经
下载PDF
浅论“治痿独取阳明” 被引量:39
14
作者 刘玥 张允岭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9期713-715,共3页
"治痿独取阳明"是中医药治疗痿病的最常用治疗法则。历代医家对其理解不一,为明确"治痿独取阳明"的内涵和临床应用,从"阳明"、"独取"的释义,"取阳明"并非"补阳明"这三个... "治痿独取阳明"是中医药治疗痿病的最常用治疗法则。历代医家对其理解不一,为明确"治痿独取阳明"的内涵和临床应用,从"阳明"、"独取"的释义,"取阳明"并非"补阳明"这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治痿独取阳明"的内涵。说明"阳明"不仅指十二经脉中的"多气多血"的足阳明胃经,还包括中焦脾胃乃至大小肠;"独取"非"仅取、只取",应当做"重视"解;"取阳明"不能单用补法,还要辨证施治。"治痿独取阳明"包涵的内容较广,临床应随证应用,不可偏颇妄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痿证 治痿独取阳明 浅论阳明 内经
下载PDF
《内经》经筋理论的再认识 被引量:34
15
作者 沈志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39-640,共2页
目的:总结经筋理论,探索经筋本质。方法:从经筋的字义、解剖学基础、病候与治疗诸方面进行分析。结论:《内经》经筋理论是在体表十二分法基础上形成的,反映了人体骨骼肌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损伤的症结所在,总结了经筋病的治疗方法;经筋... 目的:总结经筋理论,探索经筋本质。方法:从经筋的字义、解剖学基础、病候与治疗诸方面进行分析。结论:《内经》经筋理论是在体表十二分法基础上形成的,反映了人体骨骼肌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损伤的症结所在,总结了经筋病的治疗方法;经筋本质含义是神经和肌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 经络起源 十二经筋
下载PDF
“凡刺之真,必先治神”是针刺的核心 被引量:39
16
作者 王文远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7-90,共4页
结合长期的针灸临床,反复学习、领会、探讨《内经》中关于针刺"真"与"神"的理论内涵,指导于临床。通过针刺外周神经"靶点"与中枢"靶位"的调控机制,形成了单穴疗法、快速针刺、3秒钟见效、安全... 结合长期的针灸临床,反复学习、领会、探讨《内经》中关于针刺"真"与"神"的理论内涵,指导于临床。通过针刺外周神经"靶点"与中枢"靶位"的调控机制,形成了单穴疗法、快速针刺、3秒钟见效、安全等技术特色,证实了得气(针感)是"凡刺之真"的具体体现,调节心神(中枢)是"必先治神"的关键。《黄帝内经》的经典理论"凡刺之真,必先治神"是正确的,是实施科学针刺的理论核心,对指导针灸临床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法 内经 调神
原文传递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和现代研究 被引量:36
17
作者 陈海龙 关凤林 +2 位作者 闻庆平 李海龙 尚东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6年第9期71-73,共3页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中西医结合研究 中医脏腑 相互联系 十二经脉 临床实践 内经 后世医家
原文传递
中医“筋”的解剖实质探析 被引量:36
18
作者 李元浩 陈彦飞 +2 位作者 秦伟凯 吴林 赵勇 《陕西中医》 2019年第3期374-377,共4页
现代中医的"筋"有广义与狭义之说,其广义之说宽泛且不明确,容易使中医初学者混淆相关概念。通过分析古医籍论"筋"得出筋是骨骼肌系统;通过分析晚清、民国时期的解剖学书籍和医学著述内容得出当时筋的解剖认识从骨... 现代中医的"筋"有广义与狭义之说,其广义之说宽泛且不明确,容易使中医初学者混淆相关概念。通过分析古医籍论"筋"得出筋是骨骼肌系统;通过分析晚清、民国时期的解剖学书籍和医学著述内容得出当时筋的解剖认识从骨骼肌扩大到平滑肌和心肌;通过分析现代各医家对筋含义的认识和借鉴田进文对肝藏的解剖生理基础进行研究,指出广义之筋的不合理性,并得出中医筋的解剖实质是肌肉系统的结论,即指骨骼肌系统、平滑肌系统和心肌系统。通过探析筋的解剖实质,引出古医籍中"筋"和"肉"非指同一物质,且"筋"同"经筋"虽极为相关但仍有差异。明确中医"筋"解剖实质可以促进中医基础和临床向前发展,使中医的筋概念在解剖结构和功能上统一,更完整地体现中医整体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系统 骨骼肌 内经 解剖 概念
下载PDF
《伤寒论》六经及六经辨证来源 被引量:34
19
作者 梁华龙 田瑞曼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7-9,共3页
为了解《伤寒论》六经及六经辨证的来源 ,通过对《周易》、《内经》、《伤寒论》等古代哲学典籍和医学典籍的分析研究 ,揭示出《伤寒论》六经理论和六经辨证方法的来源和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渐进过程 ,它经过了对古代哲学和汉代以前... 为了解《伤寒论》六经及六经辨证的来源 ,通过对《周易》、《内经》、《伤寒论》等古代哲学典籍和医学典籍的分析研究 ,揭示出《伤寒论》六经理论和六经辨证方法的来源和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渐进过程 ,它经过了对古代哲学和汉代以前医学的传承和嬗变 ,并融入了张仲景个人的临床实践经验和思维成果。首先其思辩性理论来源于《周易》 ,是《周易》中的辩证法思想和对事物的认识论 ;其次是其医学理论来源于《内经》 ,《内经》的理论雏形奠定了六经辨证方法的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六经及 六经辨证 来源 《周易》 内经
下载PDF
进展性卒中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被引量:36
20
作者 贺维亚 黄晓哲 蒋建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61-462,共2页
关键词 进展性卒中 脑血管疾病 相关因素 临床分析 进行性 内经 病情 致残率 难治性 发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