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教育评价中人的理性回归:从“抽象的人”到“具体的人” |
杜楠
周福盛
|
《中国考试》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6
|
|
2
|
对“以人为本”的解读 |
李士坤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
2005 |
10
|
|
3
|
教育学中“具体的人”——现象学的视域 |
刘徐湘
胡弼成
|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4
|
关于学校道德教育重建的思考 |
曹树真
|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5
|
教育现象学视域中的人 |
王萍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6
|
从抽象的人到具体的人:青年马克思哲学思维模式的重要转变 |
陈晓明
周宏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7
|
教育技术学的人性观研究 |
樊子牛
王华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8
|
具体,是关注身边事 |
周洁
|
《十几岁》
|
2024 |
0 |
|
9
|
课程知识选择及其启示 |
宋建军
|
《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
|
2024 |
0 |
|
10
|
孔子“游于艺”的意蕴新释 |
彭成广
|
《新华文摘》
|
2024 |
0 |
|
11
|
做个有趣的大活人 |
粟子骞
|
《中国广告》
|
2024 |
0 |
|
12
|
把教室变得辽阔起来——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 |
|
《高中生之友》
|
2024 |
0 |
|
13
|
反向热辣也滚烫 |
沈佳瑶
|
《大学生》
|
2024 |
0 |
|
14
|
“亲密关系生产线”上,那些具体的人 |
房佳佳
|
《方圆》
|
2024 |
0 |
|
15
|
与世界对话的方式 |
范小青
|
《东吴学术》
|
2024 |
0 |
|
16
|
等待 |
马淑惠
付胜芳(指导)
|
《新读写》
|
2024 |
0 |
|
17
|
细节的层次、功能与锤炼 |
刘大先
|
《长江文艺》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8
|
文学与人学的变奏——钱谷融“文学是人学”观念及其阐释的再阐释 |
姚孟泽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19
|
作文题11:材料作文 |
吴莹珩
|
《当代学生》
|
2023 |
0 |
|
20
|
论马克思的个人概念的生成——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文本依据 |
蔺庆春
|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