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中国主流文化三论 被引量:7
1
作者 俞吾金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17,148,共3页
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核心内涵,就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体现为以下四组观念——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与执政党自身建设之间、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坚持改... 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核心内涵,就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体现为以下四组观念——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与执政党自身建设之间、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坚持改革开放与维护四项基本原则之间、借鉴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的张力。而当代中国文化的主导精神则是科学发展、公平和谐、民主法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文化 马克思主义 张力 科学发展 公平和谐 民主法治
下载PDF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收益分配制度改革管窥 被引量:1
2
作者 秦书源 张国梅 《沧桑》 2009年第4期123-124,共2页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收益分配制度改革,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和谐。要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政策,保障原同属国家干部队伍,而又分成为公务员阶层和事业人员队伍的群体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推进阶层关系和谐。
关键词 公务员 事业人员 工资收益 公平和谐
下载PDF
孔子思想永放光芒——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3
作者 阎中明 《华夏教师教育》 2021年第9期76-80,共5页
今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72周年纪念日,作为最伟大的思想家、最杰出的教育家,今天,在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纪念我们伟大的先祖圣人孔子,开拓教育改革创新之路,传承礼仪文明,构建公平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孔子是中国古代伟... 今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72周年纪念日,作为最伟大的思想家、最杰出的教育家,今天,在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纪念我们伟大的先祖圣人孔子,开拓教育改革创新之路,传承礼仪文明,构建公平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杰出的教育家。中国历史上首创私人讲学之风的伟大拓荒者,主张有教无类公平教育的先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教无类 公平教育 教育改革创新 孔子思想 孔子诞辰 礼仪文明 教育家 公平和谐
下载PDF
中国农村地方治理与传统理念革新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建国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00年第2期17-21,共5页
文章认为,中国农村地方治理的实践表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核心是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特别是要建立一种能体现他们意志、保障他们利益的制度,为农村社会发展创造公平和谐的发展环境。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 文章认为,中国农村地方治理的实践表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核心是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特别是要建立一种能体现他们意志、保障他们利益的制度,为农村社会发展创造公平和谐的发展环境。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清除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协调同社会和农民的关系,加快调控体制的改革,建立有效的运行方式,注重领导方法的改进,形成有力的领导机制,已不可避免地提到地方政府重要议事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地方治理 理念革新 体制改革 创造公平和谐环境
下载PDF
重庆缩小三个差距的探索与实践
5
作者 甘强 王骏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6-31,共6页
缩小三个差距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提出的重大任务;是"十二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是避免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选择;是巩固共产党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重庆实现"314"总体部署,建... 缩小三个差距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提出的重大任务;是"十二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是避免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选择;是巩固共产党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重庆实现"314"总体部署,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直辖市,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路径。重庆缩小三个差距的理论支撑体系是"民生公平和谐理论"。"民生公平和谐理论"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理论基础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再生产理论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大环节。实践基础来源于重庆近年来实施的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开展缩小"三个差距"的实践探索和经验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缩小三个差距 民生公平和谐 “314”总体部署
下载PDF
完整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
6
作者 陈华兴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19,155,共6页
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是"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公平和谐"的有机统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无序失范也不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社会和谐的统一是社会主义之为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把生产力发展和... 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是"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公平和谐"的有机统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无序失范也不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社会和谐的统一是社会主义之为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把生产力发展和共同富裕看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从而初步廓清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胡锦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把社会公平和谐看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更加明确、更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本质 生产力发展 社会公平和谐
下载PDF
追溯中国传统公平和谐思想正确解读和谐社会思想内涵
7
作者 高沂 《咸宁学院学报》 2011年第10期23-25,共3页
社会公正是人类的一个核心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公平和谐思想散发着古哲先贤们的智慧之光,追溯我国传统公平和谐思想,正确解读和谐社会思想内涵,为构建当今的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中国传统 公平和谐思想 解读 内涵
下载PDF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及其向科学发展的转型 被引量:10
8
作者 颜鹏飞 李华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8,共7页
发展是人类物质活动和精神生活,是社会科学尤其经济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全球化与发展时代以及世界各国处于不断地变革、调整和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为了解决转型期发展中大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总结中国发展的经验,借鉴国外新发展理论... 发展是人类物质活动和精神生活,是社会科学尤其经济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全球化与发展时代以及世界各国处于不断地变革、调整和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为了解决转型期发展中大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总结中国发展的经验,借鉴国外新发展理论及其成功的经验,应该正确认识"什么叫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克服和杜绝Jobless、Ruthless、Voiceless、Rootless、Futureless、In-dependenceless一类病态的经济发展理念,以改革开放的不断创新推动转型期发展中大国的可持续发展,即创新型发展、公平与和谐型发展、绿色型发展和非依附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理论 创新型发展 公平和谐型发展 绿色型发展 非依附型发展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和谐发展 共享健康——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8
9
作者 陈啸宏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8年第1期3-6,共4页
在《阿拉木图宣言》发布30周年之际,为总结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状况,借鉴国际有益经验,进一步推动中国农村卫生事业深入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与世界卫生组织共同举办了这次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国际研讨会。
关键词 农村卫生 初级卫生保健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公平性社会和谐
下载PDF
中国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问题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曹平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1-80,共10页
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问题研究是经济法基础理论问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梳理我国法学界关于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问题研究诸观点,从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经济法的本质属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历程以及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来看... 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问题研究是经济法基础理论问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梳理我国法学界关于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问题研究诸观点,从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经济法的本质属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历程以及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来看,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都应该是效率与公平和谐统一。保障我国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实现,可采取以下主要措施:市场与政府各司其责,共同调节或调控好经济;以人为本,力促民生,保证实质公平;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 价值取向 公平与效率和谐统一 实现
下载PDF
公平与和谐:英国高等教育入学政策取向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立科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21,共4页
20世纪90年代末,英国大力推进扩大高等教育参与政策,旨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同时,着重提高来自弱势群体家庭、团体和社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使他们有机会参与高等教育并从中受益,同时也关注不同族裔、不同性别、残疾学生和贫困家... 20世纪90年代末,英国大力推进扩大高等教育参与政策,旨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同时,着重提高来自弱势群体家庭、团体和社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使他们有机会参与高等教育并从中受益,同时也关注不同族裔、不同性别、残疾学生和贫困家庭学生所学的学科、学习方式和就读高校类型的多样性,其本质是实现社会正义。通过该政策的有效实施,扩大了英国高等教育的参与,增进了社会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扩大高等教育参与政策 公平和谐
下载PDF
转型期发展中大国的转型问题:历史拐点论新探 被引量:5
12
作者 颜鹏飞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46,共6页
中国这个转型时期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正处在一个以五大转折为特征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拐点之上。转型期社会,尤其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发展更具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因为既要克服前转型期社会的路径惰性、制度惯性或文化习性,也... 中国这个转型时期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正处在一个以五大转折为特征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拐点之上。转型期社会,尤其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发展更具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因为既要克服前转型期社会的路径惰性、制度惯性或文化习性,也要创造后转型期社会的新要素,同时还要根据中国国情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转型期方法论的特点就是"同则不继"、"和实生物";就是把握"两个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辨证运动的实质"这一原则,并从诸种事物的对立和运动中把握统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转型期发展中大国向科学发展转型过程中,要大力实现创新型发展、公平与和谐型发展、绿色型发展和非依附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期 发展 科学发展 创新型发展 公平和谐型发展 绿色型发展 非依附型发展
下载PDF
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论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建文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共3页
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贯穿着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的原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是历史的、具体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追求的公平正义要以最广大人民为价值取向。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公正的... 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贯穿着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的原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是历史的、具体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追求的公平正义要以最广大人民为价值取向。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公正的辩证批判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吸取资本主义形式公正的历史合理性,而且要实现以此为基础的实质公正,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实现公正的分配。马克思分配公正观的历史辩证法要求必须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减少初次分配产生的不平等,通过再分配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准备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正义:和谐社会:方法论意义
下载PDF
实现公平机制 构建和谐社会 被引量:1
14
作者 傅翾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38-41,共4页
本文分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与内涵,探讨了公平与和谐的关系,提出以社会公平建设为切入点,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并从六个方面提出了通过实现公平机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公平机制 公平和谐
下载PDF
公平与和谐理念下新疆边境贫困县(团)发展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万明 杨强 《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 2009年第3期144-146,共3页
新疆边境县(团)作为我国西部边疆的战略屏障,其稳定和发展不仅具有相当重要经济意义和政治、军事意义。如果新疆边境县(团)长期贫困,必然会引发经济、政治、社会的一系列矛盾与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一旦和新疆民族情绪及“三股势... 新疆边境县(团)作为我国西部边疆的战略屏障,其稳定和发展不仅具有相当重要经济意义和政治、军事意义。如果新疆边境县(团)长期贫困,必然会引发经济、政治、社会的一系列矛盾与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一旦和新疆民族情绪及“三股势力”的分裂活动交织互动,则可能酿成巨大的社会动荡。因此,及时总结和剖析造成区域经济差距不断扩大的成因,将地区差距控制在一个既能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又不至于阻碍“市场配置资源基础作用发挥”的合理限度之内,对构建和谐新疆和边境县(团)反贫困都具有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和谐理念 新疆边境贫困县(团) 发展问题研究
下载PDF
总体公共政策、社会主义与社会问题 社会公平、公共经济学与新时期社会科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社英 蔡想 《社会与公益》 2018年第3期64-71,共8页
社会公平是当前一个主要社会经济议题,需要从中国总体公共政策(GPP)过去四十多年的变迁来理解,特别是"经济国家"这一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科学也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过程,与社会问题的大量产生与累积相关联。1978年摒弃"以... 社会公平是当前一个主要社会经济议题,需要从中国总体公共政策(GPP)过去四十多年的变迁来理解,特别是"经济国家"这一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科学也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过程,与社会问题的大量产生与累积相关联。1978年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历史性转变,彻底实现了经济国家的使命并借助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近十年)向后经济国家进一步转变,正通过否定之否定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尤其是社会不公及所造成的社会不稳定)。本文着重就公共经济学的历史地位及其在"后经济国家"发展阶段应起的作用展开讨论。政府职能与政策转型的关键,是要认识总体公共政策(GPP)、"主义"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并明确采取用什么样的GPP和"主义"来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以达到社会真正和谐与公平。各经济学流派的影响、公共经济学的学科地位和人的发展经济学等新思路及其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也进一步加以考察,以明确社会科学研究新的时代责任,以及对社会工作和公共福利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公平正义和谐 社会主义与社会问题 总体公共政策(GPP) 后经济国家时期以人民为中心 公共经济学 中国特色社会科学
原文传递
确立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效率公平观
17
作者 王世平 《科教文汇》 2006年第4期169-170,共2页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认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确立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公平效率观,妥善处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面对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效率公平和谐 适应 基础
下载PDF
关于利息税的是是非非
18
作者 杨作书 杨雪松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30-33,共4页
自1999年11月恢复开征利息所得税后的近八年间,人们一直在观察和感受利息税所引起的各种变化。时至今日,宏观经济环境与八年前相比发生了很大转变,利息税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近年来,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对开征利... 自1999年11月恢复开征利息所得税后的近八年间,人们一直在观察和感受利息税所引起的各种变化。时至今日,宏观经济环境与八年前相比发生了很大转变,利息税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近年来,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对开征利息税的得失引起了激烈争论。通过分析利息税的正负效应,深刘揭示了我国利息税产生负效应的因素,特别强调了利息税正在放大马太效应,慎重提出了取消利息税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息税 正负效应 公平和谐
下载PDF
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专题
19
作者 佘志龙 《广东教育(高中版)》 2006年第2期57-59,共3页
关键词 “社会公平和谐发展” 专题复习 高考 政治 模拟试题 参考答案
下载PDF
以改革开放的不断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论转型期发展中大国的发展问题
20
作者 李华 颜鹏飞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37,共6页
发展是人类活动永恒的主题。在当前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在世界各国不断变革、调整和转型的关键历史时期,发展,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的发展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解决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要不断总结发展经验,根据本国国情和... 发展是人类活动永恒的主题。在当前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在世界各国不断变革、调整和转型的关键历史时期,发展,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的发展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解决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要不断总结发展经验,根据本国国情和实践状况,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正确认识"什么叫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改革开放的不断创新推动转型期发展中大国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创新型发展、公平与和谐型发展、绿色型发展和非依附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理论 创新型发展 公平和谐型发展 绿色型发展 非依附型发展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