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追溯中国传统公平和谐思想正确解读和谐社会思想内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社会公正是人类的一个核心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公平和谐思想散发着古哲先贤们的智慧之光,追溯我国传统公平和谐思想,正确解读和谐社会思想内涵,为构建当今的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
高沂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咸宁学院学报》
2011年第10期23-25,共3页
Journal of Xianning University
关键词
中国传统
公平和谐思想
解读
内涵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11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1
梁启超.孔子[M].北京:中华书局,民国三十年版,第41页.
被引量:1
2
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
被引量:139
3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被引量:83
4
章诗同.苟子简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被引量:24
5
毕沅.(校注)墨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被引量:1
6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0..
被引量:1877
7
陈鼓应编著..老子注释及评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91.
8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99..
被引量:13
9
[日]冈田武彦.王阳明与明末儒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被引量:2
10
康有为著.姜义华,吴根糅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二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249.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113
1
梁涌.
“忠诚”语境中的道德意蕴[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4):101-104.
被引量:4
2
陈学凯.
恒德久远 择乎中行——孔子的道德修养论及其平衡机制[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4):70-74.
3
刘飞滨.
文人·儒家思想·游侠精神[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4):54-59.
被引量:4
4
王能昌,李建生,张来芳.
孔子“和而不同”思想及其现实价值[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20(4):103-106.
被引量:2
5
武东生.
孔子的道德修养论作为“为己之学”的意义[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24-29.
被引量:3
6
胡敕瑞,舟人.
略论汉文佛典异译在汉语词汇研究上的价值——以“小品般若”汉文异译为例[J]
.古汉语研究,2004(3):80-85.
被引量:8
7
陈蒲清,舟人.
论《论语》中的“殆”以及“对文见义”[J]
.古汉语研究,2004(3):86-88.
被引量:6
8
张节末,杨辉.
“移风易俗”:中国古代的审美意识形态命题[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4(5):35-43.
被引量:7
9
甄尽忠.
《周礼》备荒救灾思想浅论[J]
.河南社会科学,2004,12(4):103-105.
被引量:2
10
李承贵.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德智关系论[J]
.齐鲁学刊,2001(2):5-13.
被引量:1
1
傅于川.
论唯物史观的新进路——“和谐”、“合力”与“活力”[J]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25(1):51-56.
2
刘焕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思想价值[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6):49-54.
被引量:1
3
黄睿.
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解读[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23(7):34-39.
4
曾天雄,马昌群.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意蕴[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1):5-7.
5
董岗彪,周宏.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特质[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3(1):10-14.
6
马德成,马桂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生成逻辑[J]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3):34-37.
7
宋丰景.
矛盾与和谐--和谐社会理论是对唯物辩证法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J]
.前线,2008(4):14-15.
8
李金山.
论儒家传统的和谐思想[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6(4):103-105.
9
陈占安.
矛盾论、改革论、和谐论一脉相承[J]
.北京支部生活,2007(8):6-6.
10
陈占安.
矛盾论、改革论、和谐论一脉相承[J]
.党建文汇(上半月),2007,0(8):24-24.
咸宁学院学报
2011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