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情感记忆的无意识行为在公共标识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天华 《美术教育研究》 2022年第14期76-78,共3页
该文作者以公共标识设计为出发点,阐述无意识设计的理念、无意识行为、情感记忆的层次、引发情感记忆的因素等,以探究公共标识设计;阐述基于情感记忆的无意识行为下的公共标识是以人为本的,从人的情感记忆出发到物再到环境的设计;运用... 该文作者以公共标识设计为出发点,阐述无意识设计的理念、无意识行为、情感记忆的层次、引发情感记忆的因素等,以探究公共标识设计;阐述基于情感记忆的无意识行为下的公共标识是以人为本的,从人的情感记忆出发到物再到环境的设计;运用相关案例,尝试探索出基于情感记忆的无意识行为的公共标识设计方法,总结出情感记忆中无意识行为的应用为公共标识设计提供的更多可能性,使设计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意识设计 公共标识设计 情感记忆 弗洛伊德
下载PDF
北京胡同的导向及公共设施标识设计
2
作者 要晖 邓可 曹钰 《艺术教育》 2014年第7期263-264,共2页
北京胡同有着独特的地域特色,代表了北京的市井文化。为了提升胡同旅游的品位,给游客提供便捷的旅游路径,发掘深层的胡同文化,胡同导向及公共设施标识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北京的胡同星罗棋布,面貌相似,分辨性低。因此,如何更好... 北京胡同有着独特的地域特色,代表了北京的市井文化。为了提升胡同旅游的品位,给游客提供便捷的旅游路径,发掘深层的胡同文化,胡同导向及公共设施标识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北京的胡同星罗棋布,面貌相似,分辨性低。因此,如何更好地提高胡同导向及公共设施标识系统的服务质量;如何把胡同的特色和传统文化通过导向符号等视觉信息而留给游客难忘的记忆,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此外,本项目研究也符合"提升北京城市旅游服务水平"的战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胡同 导向设计 公共标识设计 传统文化
原文传递
谈公共环境标识设计与城市形象 被引量:14
3
作者 袁朝辉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5期104-105,共2页
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信息时代,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城市公共环境标识是城市公共活动的基本需求,因此,应建立科学、有地域特色城市公共环境标识,塑造城市的文化氛围和环境形象,提升城市的总体形象,从而带... 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信息时代,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城市公共环境标识是城市公共活动的基本需求,因此,应建立科学、有地域特色城市公共环境标识,塑造城市的文化氛围和环境形象,提升城市的总体形象,从而带动城市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环境标识设计 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识别系统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公共环境标识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朱墨 朱建民 郑颖 《工业设计》 2021年第1期147-148,共2页
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而公共环境标识作为现代城市环境中的构成要素,是运用和发扬传统文化元素的有效载体。本文首先对相关概念及现状进行了阐述,其次针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公共环境标识设计中的意义及思路进行了探究,并从... 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而公共环境标识作为现代城市环境中的构成要素,是运用和发扬传统文化元素的有效载体。本文首先对相关概念及现状进行了阐述,其次针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公共环境标识设计中的意义及思路进行了探究,并从中总结了相关的应用方法,以期为今后的公共环境标识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公共环境标识设计 应用
下载PDF
抽象思维的图形语言表达——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聋生的图形语言课程为例
5
作者 皮艺舟 《戏剧之家》 2015年第3期159-,共1页
本文从视觉与思维的关系出发,结合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聋生的图形设计课程,对其图形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梳理,从信息的认知、理解和表达三种不同阶段出发,通过图形认知、创意和表现手法等,研究完善有关图形语言表达抽象思维的视知觉理论。
关键词 艺术设计 图形语言 抽象思维 公共标识设计 视知觉 聋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